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在哈萨克斯坦的打工经历

我在哈萨克斯坦的打工经历

我在哈萨克斯坦的打工经历
我在哈萨克斯坦的打工经历
“这个国家,上学是不用花钱的。

从幼儿园起,直到大学,所有的学费、杂费、任何费,统统全免,分文不收,而且国家还负担学生的生活费和津贴。

他们的理念是,每个人,是家庭的成员,更是国家的主人。

那么,人们生病,国家得给治,治好了可以为国家干事。

上学嘛,今后更是为国家出力,理所当然,国家得出这笔教育开支。

这个国度就是这样,在我们家乡人们觉得十分棘手的事,比如前面说到的治病、上学,这得花掉一个家庭多少钱啊。

可他们那里,人们无需上心,这是国家的事,与家庭和个人无关,国家全包。

节省下来的钱,可以去干自己想干的事,比如旅游、购买高档商品等等。

难怪那里的人们,凡是成年人,几乎人人有小车。

而且差不多是清一色的国际品牌的名车。

我们工地旁边有个看门的老头,快七十岁,当地人,他每天上下班,也开着一辆车。

知道吗,什么车?奔驰!哈萨克斯坦人和’俄国苕’相似,胖胖的,白白的,白的刺眼,体型都高大。

他们的礼节蛮多,待人热情。

人们见面,他们除了嘴里叽叽咕咕地亲热一通,还会和别人拥抱一下,然后彼此用脸颊左一下右一下地亲亲。

这本来是好事,人家注重礼仪嘛。

可在我心里,经常不爽。

麻烦不说,觉得这样做不出来、有些别扭不说,关键是我老婆比较漂亮,学生时代是校花,后来又是街坊邻里眼里的美人坯子。

每次那些’俄国苕’和她见面,
也会拥抱着她,在她脸颊亲来亲去。

尤其是一些男人,亲完后还会对她竖起大拇指,嘴里叽叽咕咕。

开始我听不懂,后来知道了,是夸我老婆‘东方美女’、‘女神’。

每逢别人把她抱着亲,我老婆出于礼节也亲别人,我心里那个一拱一拱的,简直无法言说。

在当地做工,按照我们国内的规矩,谁承包项目,谁负责整个管理。

哈萨克斯坦却不同,你还得遵守他们的规矩。

比如双休,比如8小时工作制,一丝不能坏了制度。

到了钟点,必须下班;到了周末,必须休息。

他们的口头禅是:‘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难怪那些欧洲人,即使在很早的年代,战争进行的难解难分,遇上圣诞节、周末、球赛等什么的,也会临时休战,让士兵们过过节,度度周末,娱乐娱乐。

这也许就是人性化。

开始我们去的时候,一餐一餐的吃牛肉,上午吃了,下午还吃,第二天接着吃。

我们那个高兴劲啊,让我们忍不住打电话告诉家里人们:‘‘我们过上共产主义社会了,牛肉岔着吃’。

日子一长,菜盆里依然没变,牛肉,还是牛肉。

我算了算,去了一年多点,我一个人至少吃掉两头牛。

后来知道,那里蔬菜不多,多的正是牛肉。

蔬菜只能在水果摊上去买,比水果还贵。

和牛肉比起来,更是一倍甚至几倍的价。

我们武汉有个人,就钻了这个空子,到那里种黄瓜,一年只种一季,就赚了个大几十万。

吃牛肉,把我们嘴里吃的满嘴是泡也就算了。

每餐还给我们配牛奶。

半上午、半下午,还供应牛肉干,另外又配牛奶加苏打水让我们当开水喝。

牛奶都是纯原汁的,也就是说是直接从牛身上挤出来的。

只是他们的习惯,牛奶不加白糖红糖,认为白糖红糖等,属于添加物,会破坏牛奶的天然营养和味感。

我们喝起来
寡淡寡淡、腥骚腥骚的。

让我们开始时简直受不了。

毕竟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吃惯大米蔬菜这些寒食,经不起突然的、持续的大荤大餐。

没有办法,只要有机会,我们都会弄点蔬菜来吃,再贵也顾不了。

他们那里盛产水果,隔不了多远,就会有一片果园。

那些水果比我们这里的真的不同,不施化肥,不打农药,纯天然长成,口感好极了,营养更不必说。

每到成熟季节,我们的工友中有的人嘴馋,又舍不得花钱,怎么办?偷。

反正到处都是,东西南北随便找一处果园,伸伸手就行,别人是没人看护果园的,人工费贵嘛,历来也很少有人偷,凭什么看护?这样时间长了,我们水果吃了不少。

直到有一天,翻译和我们说到这事上,告诉我们,要吃水果,可以去买,很便宜的。

再就是水果熟了,自然落到地上,任何人都可以去拣了吃,不用花钱。

你出钱,果园主也不会收。

他这么一说,我们后来乖了,不再偷了,没事时转悠一下,那么多果园,少不了落在地上的水果,我们可以大方大方坐在果园吃个饱。

在哈萨克斯坦没事干的时候,我们这些来自中国小城镇的人们,劣根性难免露出,喜欢三个一群,四个一伙,打牌。

搓麻将啊,斗地主啊,反正就是赌,赌钱,不来钱没劲啊。

窝里斗是我们的习惯,也是我们的强项,不是吗?有时牌打完了,忍不住在打电话时告诉家乡人们:‘我们又打牌了’。

家里人也都是底层人嘛,对于输赢自然上心,注定会问问输了多少,赢了多少?每当这个时候,我们会很来劲,会扯开嗓子告诉家里人:‘赢了一万多,输了五六万。

’开始家里人会紧张一番:‘多大牌啊?不要打了,别把辛苦赚的钱输光了。

’呵呵,家里人不懂。

我们说的是实话,只是输赢的钱
不同,我们说的是哈萨克斯坦的货币。

他们的货币叫坚戈,和人民币的比值,有相当的悬殊。

1坚戈大约只折合人民币0.03元。

我们说输赢几万块,只相当于人民币几百块。

我们是故意吓家里人的,当然也有吹吹牛、过过嘴巴瘾的念头。

中国一些人不是喜欢吹牛,喜欢过嘴巴瘾吗?反正有也吹,没有也吹,走到哪里都吹,阿Q精神不灭!哈萨克斯坦的人们整体上比较富裕。

因为他们是全世界最大的内陆国,国土面积相对辽阔,272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中国四分之一以上,14.6个湖北省那么大,而人口只有1700万。

人少地广,拥有大量的天然气和石油资源,够他的国民‘人少好过年’的,够他们大把花银子的。

他们富裕,我们跟着沾光。

我们住的房子里,电、暖气都岔着用,连地板上都有地热。

汽油也便宜的让人不能相信,我们的卡车在那里,每公里花费油费知道是多少吗?1坚戈多点,也就是几分钱。

他们那里人们的性格,大多的,正如他们国家的格言:‘信任、宽容、传统、透明’。

和那里人们打交道,很轻松,人与人之间,几乎可以不设防。

人家坦诚透明嘛。

他们的生意也好做,赚他们的钱,基本不费力。

有种说法,叫做直着腰捡钱,我觉得在这里似乎有这么个情景。

所以我们内地有不少人到那里干工程、做生意,基本都盆满钵满,满意而归。

有一点不好,我们很不习惯。

就是他们那里人,多有体味。

看起来白白胖胖,高大潇洒,可是走近会闻到一股狐臭味。

不知他们是否像我们北方人,不大喜欢洗澡。

这一点我没关注。

后来我发现他们无论男女,都喜欢随身带个小瓶,经常往身上喷喷洒洒。

原来他们全都有喷香水的习惯,喷的多是法国香水。

不知是否为了遮住狐臭味
道。

好了,就讲了这么多,就此搁笔。

但这些对于我们初步认识真实的哈萨克斯坦,应该大体上可以了。

通过这些见闻,我有了一些领悟。

感触最深的:
原来如哈萨克斯坦这样以前在我们心里属于蛮夷之邦的国度,也有如此的精彩!
我们对外部世界了解的太少,我们是真正的孤陋寡闻,真正的夜郎国人,真正的井底之蛙!全文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