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蔬菜大棚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蔬菜大棚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蔬菜大棚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总论1.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1.1.1概况****有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位于**市龙伏镇。

所有制形式为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陆佰万元,法人代表人王卫文。

是一家从事有机蔬菜种植、科研开发、农产品深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企业。

公司经营范围:有机蔬菜种植销售;鲜蔬菜包装销售。

现有蔬菜种植基地3000亩。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健康安全食品的要求已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多数农产品中的有毒、有害物质超标已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农产品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不仅严重威胁消费者的生命安全,而且引发全社会的恐慌,危及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

有机食品以无污染、品质高、口味好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因此,公司决定在**市龙伏镇浅船、尚埠等村新建有机蔬菜基地1000亩,其中有机蔬菜育苗基地100亩,拟新建建筑面积1580平方米,其中分拣清洗包装车间、冷藏保鲜库、办公、科研试验检测大楼建设在柘庄村。

蔬菜种植基地分布在浅船、尚埠、泮春等8个村。

1.1.2财务状况2008年,企业总资产1470.09万元,其中流动资产948.34万元,固定资产488.12万元,其它资产33.63万元,总负债174.71万元,所有者权益1295.38万元,其中实收资本600万元,资本公积400万元,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971.51万元,净利润232.19万元。

到2009年末,企业总资产达1747.60万元,其中流动资产938.90万元,固定资产436.21万元,其它资产372.49万元,总负债163.47万元,所有者权益1584.13万元,其中实收资本600万元,全年收入总额3000.01万元,净利润288.75万元。

从以上可以看出,企业有一定的盈利水平和较强经营能力。

1.1.3法人代表基本情况***,1988年毕业于湖南财经学院,分配到泮春乡人民政府工作;1994年创办长沙朋大食品有限公司,从事农产品加工,生产脱水蔬菜、盐渍蕌头等产品,出口欧美、日本、东南亚等地。

1990年,该企业荣获长沙市首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称号;2004年创办****有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任总经理。

1.2项目建设方案1.2.1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建设地点项目名称:**市1000亩有机蔬菜基地扩建项目建设性质:扩建建设地点:**市龙伏镇,分布到柘庄村、浅船、尚埠、泮春等8个村。

1.2.2产品方案及规模基地现有蔬菜种植面积3000亩,年产有机蔬菜近千万公斤。

本次扩建1000亩有机蔬菜基地,其中有机蔬菜育苗基地100亩,拟新建建筑面积1580平方米,其中分拣清洗包装车间、冷藏保鲜库、办公、科研试验检测大楼等,并对基地农户进行蔬菜种植技术推广及技术培训。

1.2.3品种、技术、设备方案1.主要品种及技术来源公司聘请湖南省蔬菜界著名专家、湖南农业大学园艺系教授郑素秋任技术总监,曾在多家大型农场担任技术总监。

基地项目种植选用优质、高产、高效和无病毒的蔬菜新品种。

包括绿叶类:白菜、油菜、芹菜等;甘蓝类:花椰菜、青花菜等;瓜类:黄瓜、南瓜、冬瓜、苦瓜等;茄果类:番茄、辣椒、茄子等;豆角类:菜豆、毛豆、刀豆等。

其中多个品种获国家奖项,如湘椒7、12号、长研958、长辣1号及湘苦瓜3号、春玺苦瓜及青杂1、2、3号、粉杂1、2号冬瓜等蔬菜型品种。

2.主要设备表1-1 设备购置一览表1.2.4.土建工程表1-2 土建工程构筑物一览表表1-3 田间建设内容与建设规模一览表1.2.5建设期限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完成项目前期工作;2011年1月至10月完成工程设计、土建施工、设备购置及安装等;2011年12月,扩建工程投产。

1.2.6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865万元,包括:工程投资746.5万元,预备费用35.5万元,设备投资83.5万元;其他费用35万元;流动资金135万元。

拟申请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中央资金200万元,地方财政配套资金100万元,企业自筹资金700万元。

1.2.7项目效益1.经济效益本项目的实施后1000亩蔬菜每年可产有机蔬菜400万公斤,参照蔬菜市场价格每公斤6元计算,年可实现产值2400万元,企业年销售利润339.52万元。

2.生态效益本项目属生态型种植农业项目,无论是施工期间还是投产运营期间,基本上不产生“三废”,即没有水质污染,不产生废气、废渣等污染气体和污染物。

相反本项目实施后,可为广大菜农提供优质无病毒菜苗,同时发展蔬菜种植,为人们提供安全的绿色蔬菜食品,而且项目本身是绿色种植的生态观光农业、精品农业,有利于加大植被。

3.社会效益本项目实施后,给传统有机蔬菜来了一次产业结构的提升,建成蔬菜基地后,进一步推动蔬菜有机化生产,全面提高蔬菜品质,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安全、吃得放心优质蔬菜,同时也为**市蔬菜产业开拓新的市场,为长沙市有机蔬菜需求提供保障。

能解决项目区剩余劳动力400人,提高项目区农民科技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对促进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和脱贫致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项目建成后,蔬菜平均亩产4000公斤,亩产值24000元,亩纯收入4000元;种植粮食或其他经济作物亩产值1620元,亩平纯收入940元,亩平增加纯收入3060元。

蔬菜产品进入流通领域,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1.3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1.《湖南省2011年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指南》和《2011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指南》;2.《全国农业和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3.《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一个五年规划纲要》;4.《湖南农业发展“十一五”规划》;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J3095-1996)6.《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4285-89)7.《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8.国家和湖南省颁布的现行有关各种法律、规定、规程、规范、条例等。

9.项目单位提供的各项基础资料。

1.4综合评价项目预期效益良好,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改扩建项目建成达产后,正常年新增销售收入2400万元,新增利润总额354.74万元。

项目辐射面较广,能切实带动项目区农民增收。

项目可直接带动基地农户600户,与项目实施前比,每户年均增加纯收入1.2万元。

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综合所述,该项目经济效益、生态效益良好、社会效益显著,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支持的范围,建议给予立项支持。

第二章背景及必要性2.1项目区社会经济状况**市是湖南的一个农业大市,农业资源丰富,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也是湖南省27个“扩权强县”试点县之一。

农业生产在全市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位于湖南东部偏北,东邻江西省铜鼓、万载、宜春;南接江西省萍乡及湖南省醴陵、株洲;西倚省会长沙;北界湖南省平江。

处于长沙、株洲、湘潭三市“金三角”地带,距省会长沙60公里,距黄花国际机场40公里,距京珠高速公路50公里。

**市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3.8℃,降水量757.8毫米,日照时数2401小时,平均无霜期207天。

经检测,**市土壤、大气、水质均符合有机蔬菜栽培的标准,适宜种植各种蔬菜。

**市地域东西宽105.8公里,南北长80.9公里,总面积5007平方公里。

全市辖40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总人口138.0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22.77人。

2008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877元,比上年增加2749元;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1366元, 比上年增加1854元。

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496.91亿元,实现增加值188.32亿元,增长22.5%。

全市实现财政总收入25.3亿元,增长14.79%。

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7.87亿元。

近年来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

全市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6995吨,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3.57%,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90.02%,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83.19%。

2.2相关产业发展状况2008年来,**市农业经济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势头,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农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农业产业化进程逐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调优,以现代农业科技园为标志的现代农业日趋成熟,以优质稻产业带、花木产业带、烤烟产业带、蔬菜产业带为主导的特色农业、高效农业基本形成。

2008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服务业总产值68.71亿元,增长7.8%,其中,农业产值34.1亿元,增长10.8%;林业产值6.25亿元,下降6.6%;牧业产值25.05亿元,增长7.3%;渔业产值2.31亿元,增长14.8%;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0亿元,增长7.7%。

种植业全面发展,经济作物效益提升。

2008年粮食总产量63.2万吨,增长5.19%;蔬菜总产量80.7万吨,增长4.94%。

瓜果72498吨。

常年露地商品蔬菜种植面积能稳定在1.5万亩以上,年产各种蔬菜4500万公斤,产值2300万元左右。

蔬菜种植正逐步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但由于种植区域分散,种植品种混杂,标准化栽培程度低,规模化经营效益差,营销组织不健全,导致蔬菜产业发展缓慢。

因此,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运用先进的育苗、良种及生物、生态工程等技术手段,采用现代市场化营销手段,拓宽市场销售渠道势在必行。

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本项目符合湖南省农业发展“十一五”计划和2020年远景规划,是湖南省良种工程建设重点支持对象之一;符合国家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符合国务院《关于促进蔬菜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的精神要求。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农民就业,加快科技进步,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业投入,强化对农业支持保护,力争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尽快扭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2.项目建设是贯彻国家“三农”政策,促进农民增收的切入点。

该项目通过建立优质商品蔬菜工厂化育苗基地,可大幅度提高**市商品蔬菜良种普及率;通过设施大棚种植蔬菜,可有效提高商品蔬菜产量及品质;通过推广有机蔬菜农产品生产技术,建现代化气调保鲜储存库,可进一步提升商品蔬菜的品质及市场竞争力,从而大幅度提高蔬菜种植农户、流通大户、经营业主的经济效益。

3.项目建设是提高科学种菜水平和增加科技含量的需要。

随着种菜科技的发展,人们对蔬菜食品消费观念的变化,大面积种菜正由低质向优质转变。

本项目通过推广优良品种,采用电热增温育苗、大棚设施栽培等高产配套技术,严格实行有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可大幅度提高我县蔬菜生产水平,提升商品蔬菜品质,加快有机农业发展进程,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4.项目建设是促进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提升总体水平的需要该项目的实施有以下五方面的优势,将有力地促进传统的向“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提升总体水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