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药物代谢-1

药物代谢-1

药物代谢-1(总分:5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A型题(总题数:50,分数:50.00)1.通常,吸收的药物在体内会经过代谢,形成代谢物后在排出体外,但对于一些水溶性异常高的药物,它们在体内完全不代谢,而以原形从体内排出,例如∙A.氯丙嗪∙B.庆大霉素∙C.非那西丁∙D.水杨酸∙E.百浪多息(分数:1.00)A.B. √C.D.E.解析:2.导致药物代谢酶活性降低的情况是∙A.服用酶抑制剂∙B.高蛋白饮食∙C.高脂肪饮食∙D.禁食∙E.气候变动(分数:1.00)A.B.C.D. √E.解析:3.药物在体内发生化学结构上的变化,该过程是∙A.吸收∙B.分布∙C.代谢∙D.排泄∙E.转运(分数:1.00)A.B.C. √D.E.解析:4.连续服用药物及其药物代谢酶诱导剂,会使得其血浆中药物浓度∙A.无变化∙B.逐渐升高∙C.逐渐降低∙D.先升高后降低∙E.先降低后升高(分数:1.00)A.B.C. √D.E.解析:5.对于药物在消化道内的代谢,其中在消化道壁主要进行药物的∙A.氧化反应∙B.还原反应∙C.结合反应∙D.水解反应∙E.分解反应(分数:1.00)A.B.C. √D.E.解析:6.肝硬化病人服用氯霉素后,其半衰期可增加4倍,是因为∙A.肝硬化病人由于肝功能障碍,抑制了肝糖元的合成∙B.肝硬化病人由于肝功能障碍,使得身体排泄能力下降∙C.肝硬化病人由于肝功能障碍,使得食物消化遇到障碍∙D.肝硬化病人由于肝功能障碍,使得药物代谢能力出现上升∙E.肝硬化病人由于肝功能障碍,使得药物代谢能力出现下降(分数:1.00)A.B.C.D.E. √解析:7.苯丙胺氧化生成苯基丙酮反应的催化酶为∙A.单胺氧化酶∙B.磺酸化酶∙C.环氧水合酶∙D.UDP-葡糖醛酸基转移酶∙E.醇醛脱氢酶(分数:1.00)A. √B.C.D.E.解析:8.药物在消化道的代谢也是相当普遍的,其中肠内细菌代谢是主要的代谢过程,它的代谢反应类型主要是∙A.氧化反应∙B.还原反应∙C.结合反应∙D.水解反应∙E.分解反应(分数:1.00)A.B. √C.D.E.解析:9.临床上用安体舒通治疗洋地黄毒苷、巴比妥类药的中毒,是由于∙A.安体舒通抑制了洋地黄毒苷、巴比妥类药的药效活性∙B.安体舒通促进了洋地黄毒苷、巴比妥类药的排除∙C.安体舒通促进了洋地黄毒苷、巴比妥类药的代谢酶活性∙D.安体舒通抑制了洋地黄毒苷、巴比妥类药的消化道内的吸收∙E.安体舒通抑制了洋地黄毒苷、巴比妥类药的向周围组织的分布(分数:1.00)A.B.C. √D.E.解析:10.药物代谢通常分为两相反应,即第一相反应和第二相反应,属于第二相反应的是∙A.氧化反应∙B.还原反应∙C.结合反应∙D.水解反应∙E.分解反应(分数:1.00)A.B.C. √D.E.解析:11.能够形成脂型葡萄糖醛酸苷的化合物中含有哪种基团∙A.-OH∙B.-Mn2∙C.-SH∙D.-COOH∙E.-CH(分数:1.00)A.B.C.D. √E.解析:12.酒精或乙醇在吸收入体循环后,在药酶的作用下生成极性更强的代谢物,以排出体外,其中的主要药物代谢酶是∙A.细胞色素P-450∙B.磺酸化酶∙C.环氧水合酶∙D.UDP-葡糖醛酸基转移酶∙E.醇醛脱氢酶(分数:1.00)A.B.C.D.E. √解析:13.能够形成醚型葡萄糖醛酸苷的化合物中含有哪种基团∙A.-OH∙B.-NH2∙C.-SH∙D.-COOH∙E.-CH(分数:1.00)A. √B.C.D.E.解析:14.硫酸结合反应的活性供体为∙A.由硫酸根离子和三磷酸腺苷(ATP)反应生成3′-三磷酸腺苷-5′-磷酸硫酸酯∙B.尿核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C.乙酰辅酶A∙D.蛋氨酸∙E.甘氨酸(分数:1.00)A. √B.C.D.E.解析:15.在体内,药物的代谢反应均是在药物代谢酶的催化作用下完成的,其代谢反应速度符合非线性动力学过程,即符合∙A.Fick扩散方程∙B.Michaelis-menten方程∙C.Handerson-Hasselbalch方程∙D.Higuchi方程∙E.Ritger-Peppas方程(分数:1.00)A.B. √C.D.E.解析:16.新生儿对氯霉素很敏感,容易引起中毒,是因为∙A.氯霉素本身的毒性∙B.氯霉素抑制了肝脏代谢酶的活性,导致氯霉素的体内代谢受到抑制∙C.新生儿的UDP-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性很低,导致氯霉素的体内代谢受到抑制∙D.氯霉素促进了肝脏代谢酶的活性,促进了氯霉素的体内代谢∙E.新生儿的UDP-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性很高,促进了氯霉素的体内代谢(分数:1.00)A.B.C. √D.E.解析:17.多巴胺是治疗帕金森病的首选药物,但多巴胺很难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内,故制备成其前体药物左旋多巴。

左旋多巴不仅被脑内的脱羧酶脱羧,也能被消化道、肝中存在的脱羧酶脱羧转变为多巴胺。

左旋多巴的肠肝首过效应比较强。

实验证明,存在于肠道壁内的脱羧酶是左旋多巴产生首过效应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脱羧酶的活性在小肠回肠末部最高,而左旋多巴的主要吸收部位在十二直肠,同时这种脱羧酶有饱和现象。

为此我们最好设计成∙A.分散片∙B.在胃中漂浮的胃漂浮片∙C.在十二直肠快速释放的肠溶性泡腾片∙D.缓释片∙E.速释片(分数:1.00)A.B.C. √D.E.解析:18.药物的体内代谢大多属于酶系统催化反应,这些酶系统称为药酶。

参与第1相反应的药酶主要是∙A.细胞色素P-450∙B.磺酸化酶∙C.环氧水合酶∙D.UDP-葡糖醛酸基转移酶∙E.谷胱甘肽-S′转移酶(分数:1.00)A. √B.C.D.E.解析:19.硫酸结合反应的催化酶为∙A.细胞色素P-450∙B.磺酸转移酶∙C.环氧水合酶∙D.UDP-葡糖醛酸基转移酶∙E.醇醛脱氢酶(分数:1.00)A.B. √C.D.E.解析:20.水合氯醛在体内代谢成三氯乙醇,其反应催化酶为∙A.细胞色素P-450∙B.还原化酶∙C.环氧水合酶∙D.乙酰化转移酶∙E.单胺氧化酶(分数:1.00)A.B. √C.D.E.解析:21.多巴胺和其代谢抑制剂甲基多巴肼(10:1)的复方片剂,与单方多巴胺相比,单剂量给药后左旋多巴的血药浓度峰值增加7~10倍,消除半衰期也显著延长,而同时血浆中的多巴胺浓度却相反,比单独给药后的血浆浓度显著减少。

这是因为∙A.多巴胺脱羧酶抑制剂不能进入脑内发挥对脱羧酶的抑制作用∙B.多巴胺脱羧酶抑制剂能进入脑内发挥对脱羧酶的抑制作用∙C.多巴胺脱羧酶抑制剂促进了多巴胺的小肠吸收∙D.多巴胺脱羧酶抑制剂抑制了多巴胺在小肠的生物转化∙E.多巴胺脱羧酶抑制剂抑制了多巴胺在体内的生物转化(分数:1.00)A. √B.C.D.E.解析:22.肌注氯霉素后给予环己烯巴比妥时,环己烯巴比妥催眠作用的时间随着氯霉素剂量的增加而延长,是因为∙A.氯霉素抑制了环己烯巴比妥代谢酶的活性∙B.氯霉素诱导了环己烯巴比妥代谢酶的活性∙C.氯霉素促进了环己烯巴比妥的吸收∙D.氯霉素抑制了环己烯巴比妥的排泄∙E.环己烯巴比妥本身的原因(分数:1.00)A. √B.C.D.E.解析:23.普萘洛尔在人体中有4-羟基普萘洛尔和萘氧乳酸二个主要代谢物,后者没有药理作用,前者与普萘洛尔有同样的药理作用。

当普萘洛尔静脉注射时,血液中没发现4-羟基普萘洛尔,而口服时却在血中检测到几乎相同浓度的普萘洛尔和4-羟基普萘洛尔,这主要因为∙A.普萘洛尔有首过现象∙B.普萘洛尔有肠肝循环∙C.普萘洛尔代谢有饱和性∙D.普萘洛尔代谢酶有酶诱导和酶抑制现象∙E.普萘洛尔代谢受饮食影响(分数:1.00)A. √B.C.D.E.解析:24.主要发生还原反应的药物有∙A.非那西丁∙B.巴比妥∙C.安替比林∙D.水合氯醛∙E.硫喷妥钠(分数:1.00)A.B.C.D. √E.解析:25.参与第一相氨氧化反应的单胺氧化酶主要存在于∙A.血浆∙B.微粒体∙C.线粒体∙D.溶酶体∙E.细胞浆(分数:1.00)A.B.C. √D.E.解析:26.能够形成N型葡萄糖醛酸苷的化合物中含有哪种基团∙A.-OH∙B.-NH2∙C.-SH∙D.-COOH∙E.-CH(分数:1.00)A.B. √C.D.E.解析:27.给药途径和方法的不同而导致代谢过程的差异,主要相关因素为∙A.有无首过现象∙B.有无肠肝循环∙C.有五个体差异∙D.有无酶诱导和酶抑制现象∙E.有无饮食因素(分数:1.00)A. √B.C.D.E.解析:28.关于"前体药物"概念描述正确的是∙A.本身非药理活性∙B.本身有药理活性∙C.本身极性大∙D.本身亲脂性∙E.本身稳定性好(分数:1.00)A. √B.C.D.E.解析:29.硝酸甘油有强的首过效应,对于药物制剂设计的建议是∙A.设计成缓释制剂∙B.设计成控释制剂∙C.设计成定位释药制剂∙D.设计成口腔给药∙E.设计成肠溶制剂(分数:1.00)A.B.C.D. √E.解析:30.氨基磺酸酯是指硫酸结合的活性供体与哪种基团形成结合物∙A.-OH∙B.-NH2∙C.-SH∙D.-COOH∙E.-CH(分数:1.00)A.B. √C.D.E.解析:31.睾酮和黄体酮口服时几乎无效,这是因为∙A.它们在消化道不吸收∙B.它们在消化道中解离成离子型∙C.它们只能以静脉注射给药∙D.它们被肝脏截留∙E.它们被消化道和肝中的药酶代谢所致,首过效应明显(分数:1.00)A.B.C.D.E. √解析:32.主要发生水解反应的药物有∙A.非那西丁∙B.普鲁卡因∙C.安替比林∙D.水合氯醛∙E.硫喷妥钠(分数:1.00)A.B. √C.D.E.解析:33.偶氮化合物在体内的代谢路径主要为∙A.还原∙B.脱硫氧化∙C.N-氧化∙D.羟化∙E.烷基氧化(分数:1.00)A. √B.C.D.E.解析:34.主要发生氧化反应的药物有∙A.非那西丁∙B.普鲁卡因∙C.水杨酰胺∙D.水合氯醛∙E.二甲基亚砜(分数:1.00)A. √B.C.D.E.解析:35.药物在体内发生代谢的主要部位是∙A.胃肠道∙B.肺脏∙C.血脑屏障∙D.肝脏∙E.肾脏(分数:1.00)A.B.C.D. √E.解析:36.药物在肝脏的代谢主要以那种类型为主进行药物的生物转化∙A.氧化反应∙B.还原反应∙C.结合反应∙D.水解反应∙E.络合反应(分数:1.00)A. √B.C.D.E.解析:37.甲基化反应的反应催化酶为∙A.细胞色素P-450∙B.还原化酶∙C.水解酶∙D.乙酰化转移酶∙E.甲基转移酶(分数:1.00)A.B.C.D.E. √解析:38.氯霉素与降血糖甲基环脲类药物合用时,可导致低血糖,甚至昏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