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天津一汽充电桩施工方案修订稿

天津一汽充电桩施工方案修订稿

天津一汽充电桩施工方案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施工方案(天津一汽充电桩)建设单位: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天津技术开发分公司施工单位:山东鲁能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日期:2017年05月03日目录编制依据及说明:本施工组织设计主要依据下列文件编制:1、国家及地方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及规范;●《输变电工程达标投产考核评案标准实施细则》●《低压电能计量及通信装置安装工艺标准(试行)》●《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3-200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35-199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46-199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147-199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压器、油浸电抗器、互感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 148-199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49-199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蓄电池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72-199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2005●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99●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电安全规范 GB50194-9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ZJQ00-SG-024-2006●●●《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架空电力线路部分)●《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602-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621-1997)2、主要设备的产品样本、说明书、操作手册、相关图纸及文字资料。

第一章工程概况工程概况工程名称:天津一汽充电桩新建工程建设地点:滨海新区开发西区建设规模:新设5台功率为60KW一体式直流充电机,3台功率为7KW交流充电桩。

总工期要求:26天工期和质量要求本工程业主要求从中标签订合同一周内至线路竣工投运的总工期为26天,质量要求符合施工图设计资料要求,要求达到合格工程。

保修期限一年,从竣工验收移交生产后算起。

工期质量目标及承诺:安全、质量、进度是线路完成施工任务的三个标志,务必在安全的基础上求进度,保证质量的前题下满足施工进度的要求。

坚决做到“四个第一”安全第一,不出人身和设备事故;质量第一,优良品率达到95%;工期第一,按照业主要求工期完成施工任务;信誉第一,按合同、协议办事不扯皮。

第二章施工组织设计纲要工程现场管理结构图?(图一)第三章施工、技术力量的组织技术人员该工程我公司将配备具有110kV线路施工经验的各级管理人员及经验丰富的施工人员,施工队长、技术员及兼职质检员、安全员,并按工序需要配备相应的特殊工种,参加施工的特殊工种人员如焊工、测工、压接、工、机械工、高空作业人员等场持证上岗。

普工及临时人员在进入施工现场进场,针对本工程特点进行岗前培训有经测试合格。

从事人力运输及基坑开挖工作,必须有技术指导。

3、2工程技术人员配置见下表第四章施工机具安排主要施工机具配置第五章工期及施工组织措施施工计划进度横道图工期保障措施本工程工期计划详见施工进度横道图。

同时考虑到本工程的施工特点以及施工效率等因素,我们将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各工序的工期。

本工程的施工期间主要的管理人员,技工,(含特殊工种)、合同技工保持基本稳定,普通工人将根据各工序的特点合理安排投入,在保证主要施工人员数量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再结合当地劳动资源,确保施工总体力量。

充分利用新工艺、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

保障机械设备的充足、完好,协调各作业组资源配备,满足施工进度。

认真调查分析可能影响工期的各种因素,提前采取对策,协调好地方各部门、单位的关系,确保工期按计划完成。

基础施工技术措施及工艺流程施工现场调查(1)了解服务区沿线地形、地貌以及各种地形的分布范围。

(2)对服务区应调查其能够满足堆放、组装和砂、石、水、混等材料所占地场面积,以及需要开挖平整场地的工作量。

(3)了解地质情况,以便考虑开挖基础的施工方法或爆破施工的可能性。

(4)调查了解浇筑混凝土基础的水源分布情况,水质情况。

(5)调查线路附近地上、地下障碍物情况,如房屋、树木、地下电缆等,以便考虑土石方开挖爆破时的安全措施。

(6)调查基础所需的砂、石料能否现场就地取材,了解砂、石场的位置、砂石质量,供应能力,运输距离、能否满足施工需要等。

施工技术准备(1)认真熟悉施工图纸,提出详尽材料计划,做好施工图纸会审和施工技术交底,编制施工作业计划和完善的施工技术方案。

(2)对特殊地段,编制特殊的施工技术安全措施,以保证工程施工质量、进度和安全。

测量测量工作是本工程的重点,系到基础和地脚螺栓的准确度,以及精度,需要多次测量、复测,并作好记录,以备查阅、复核。

复核设计定中心桩位置。

在进行基坑分坑测量之前对设计勘测所定的中心位置进行复核,如偏差超过回空送电线测量技术规程的规定时应予以纠正。

控制点的做法:控制点用×深的条石埋设而成。

条石顶面务高于该施工点的自然坪,通过预测,在条石面测准轴线后,用钢锯条在条石顶面上该上十字线,并在中心余手摇钻钻小眼,涂红油漆以醒目。

土方开挖根据测量控制点和施工图纸,确定基础位置,根据该施工点的土质情况,考虑施工作业面和放坡系数,放了基础位置,再采取适当的开挖方法进行土方开挖。

若基础底部为普通土质,能够用人工开挖的就人工开挖。

若基础底部为松砂石,就利用电动钻机配合人工挖掘,开挖余土堆放在距坑口以外,防止坑外土块回落伤及坑内员:坑深超过米时宜安放梯子以便上下基坑。

掏挖基础时需设监护人。

定位放线基础开挖完成后,请建设单位代表、监理工程师、工代等验坑,验收合格后浇筑混凝土垫层。

待混凝士终凝后,利用控制点在基础垫层上放出基础中线,以及基础短柱中线和预埋地脚螺栓中心线,严格按照黑线支模及预埋地脚螺栓。

地脚螺栓预埋在基础放大脚混凝土浇筑后,基础短柱钢筋、模板安装、加固、校核后安装。

事先用槽钢按地脚螺栓的平面位置焊接成十字型,并钻上小孔,小孔的大小以能够刚阁下地脚螺栓为准。

然后根据测量,安装好槽钢支架,保证槽钢支架的标高和平面位置,并复查槽钢的相对位置和对角线位置。

槽钢支架与模板焊接固定,相邻槽钢用型钢连接,以确保预埋地脚螺栓的准确位置。

钢筋工程由于所有基础之间相距较远,为便于制作和合理使用机具,节约成本,方便施工,控制质量,钢筋制作统一在现场基地的钢筋制作场进行。

待需要钢筋绑扎时,人工运至施工现场。

底盘及拉线盘钢筋混凝土的钢筋,就在混凝土预制场进行绑扎。

钢筋进场后先委托试验室对钢筋抽样检查,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不合格钢筋严禁使用。

钢筋加工前按施工图及规范进行现场放样,复查无误后方可批量加工,加工好的钢筋按顺序挂牌编号分类整齐堆放。

便于查找和运输。

钢筋的规格、型号、数量、间距及位置严格按施工图进行绑扎,不得发生错绑、漏绑。

基础短柱箍筋接头应交错分布于四角纵向钢筋上,箍筋转角与纵向钢筋交点均应扎牢,平直部分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可间隔扎牢,箍筋绑扣相互间成八字形。

模板工程基础施工时,模板主要采用新制的和校核后的钢模板,辅以一定量的木模、层板。

模板材料的运输同样采用载重汽车和人工相结合的运输方法。

基础施工前必须事先配好钢模,不合模数的要提前制作好术模。

基坑内搭投脚手架,脚手架立杆间距1500×1500mm。

为保证脚手架的整体稳定性,脚手架四面及中间均加垂直和水平剪刀撑,并加斜撑支撑于地面。

脚手架立杆下垫300 × 50mm的木板。

模板支撑加固采用脚手架钢管中 48×支撑系统,辅以木方支撑、加固。

待模板安装完成后,采用脚手架钢管并字箍加固,在基础四周打斜撑,以增强模板的整体强度、刚度及稳定性。

基础及混凝土预制件浇筑养护达到一定强度后即可拆除模板,拆除时应注意混凝土的保护,模板拆下后堆码整齐,修整模板,以备以后使用。

混凝土工程由于施工现场较为分散,共计6个点,地形复杂,高低不平。

线路较短,混凝土又具有自身的性能,且混凝土的方量较少,所以混凝土不宜集中搅拌,主要采用人工拌和混凝土,人工拌和混凝土严格按施工规范进行,应先将水泥和砂混合并拌匀后再加入碎石拌匀,最后加水拌合均匀。

为保证混凝土强度,在拌和时,可提高一个混凝土等级拌和。

混凝土拌合前,对原材料进行检验,检查原材料合格证、材质证明,按规定对原材料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

根据图纸设计标号,严格按配合比进行配料,以保证混凝土拌合质量。

养护对混凝土的强度、抗渗性能及表面质量影响很大,特别是早期养护更为重要。

养护应在混凝土达到终凝后进行,基础表面采用一层湿润的草垫或麻袋加一层塑料薄膜覆盖养护,侧壁用塑料薄膜覆盖养护,塑料薄膜周边应与混凝土贴牢,以保持薄膜内的水分,并起到保温作用,养护时间应连续进行7天以上。

高空作业施工工艺及安全保护措施吊装首先应编制详尽施工作业指导书,明确吊装顺序和吊装前的准备工作,底盘、拉线盘钢筋混凝土预制件的运输和人工的搬运,作好测量定位和底盘、拉线盘位置的复测。

所有材料、预制件以及成品和半成品均需作好质量检验,质量合格后,才利用机械和人工运至施工现场。

尽量在基础的侧面和顶面弹出中心线,便于校核位置。

施工主要包括焊接、组装、起吊。

安装布置好起吊机具、地锚及临时拉线。

清除现场障碍物,如树木、电力线等。

平整、用的场地,以便进行地面组装。

根据不同采用不同施工工艺,合理选择吊点,加固薄弱环节,充分紧固螺栓,防止主材弯曲、主柱弯曲、转角内倾。

吊装完毕后,对位置进行复测,要求各种误差在施工规程、规范以内。

导、地线的展放和连接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特别是线路在跨越公路、建筑物时应合理布置,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施工有序、顺利进行。

正确使用工器具,防止导、地线损伤。

导线与接续管的连接应牢固、可靠,符合规范及工艺要求。

紧线及附件安装(1)导线、地线各线的弧垂应力求一致,导线对地及交叉跨越距离其允许误差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确保线路的安全、可靠运行。

(2)开口销及弹簧销的安装应严格按规范要求执行。

第六章质量管理保证措施程技术管理保证措施施工技术曾理组织机构施工技术管理组织机构框图???施工技术管理施工技术管理目标提高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是实现安全管理目标、质量管理目标和经济管理目标的根本保证。

本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要求做到: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人监督,凡事有据可查,实现施工技术工作制度化、程序化、标准化。

主要保证措施(1)施工管理,准确、有效地控制进度、质量和成本,合理进行资源配置,以实现工期、质量和成本目标。

(2)严格执行三级技术责任制,健全技术问题请示报告制度,真正做到凡事有人负责。

(3)认真编制施工组织专业设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