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知识库
第一节档案因素案例
档案问题主要包括系统中台区总表、三相电能表倍率档案与现场档案不一致(或不合理)、系统与现场台户关系不一致、采集主站参数设置与现场终端参数设置不一致、营销系统、采集系统、PMS系统业务数据不一致等。
案例1:营销系统、PMS等台区总表倍率与现场不一致
【案例描述】
奎文安居中心配电室线损率一直在25%左右,线损长期不合格。
表5-1 奎文安居中心配电室2017年05月08日线损率
【原因分析】
该台区为高供高计台区,共有9路出线接带12座居民楼。
首先核实该台区户变关系,挂接关系无误,然后对出线逐条核对用户后,怀疑存在窃电可能,于是在对9路出线安装临时表计结算核对电量后排除了窃电嫌疑,怀疑台区总表倍率存在问题。
2017年9月8日,对该台区停电后,计量人员核对总表倍率,发现实际倍率与系统档案中倍率不符,营销系统中倍率为50/5,而现场实际倍率为40/5。
【整改措施】
依据倍率差值,测算误差为20%。
更换后,实际日损耗为4.42%,台区线损率恢复正常。
图5-1 奎文安居中心配电室问题处理后日线损率
【案例点评】
该小区原为用户自管小区,后经一户一表改造后接收,互感器原为用户资产,在新建档案时互感器倍率核实不准确,造成录入错误。
在线损治理中,关口表倍率可根据以下原则大致判断是否准确:高供高计变比为变压器容量×0.06后向上取5或10的倍数,如630kVA变压器=630×0.06=37.8≈40(A),变比应为40/5;高供低计变比为变压器容量×1.414后向上取50或100的倍数,如315kVA变压器=315×1.414=445.41≈500(A),变比应为500/5。
案例2:营销系统中三相电能表倍率与现场不一致,线损异常
【案例描述】
美国小镇一期配电室I主变线损率连续呈现高损的现象。
经采集系统核查,2017年10月13日该台区出现高损现象。
图5-2 美国小镇一期配电室2017年10月13日线损率
图5-3 美国小镇一期配电室互感器参数
【原因分析】
该台区在2017年10月13日出现高损,经过查看、对比采集系统台区供、用电量,发现在10月13号台区用电量突然减少,初步判断用户营销档案存在问题。
经逐户比对发现一户用电量在10月13日用电量突然减少,在营销系统中查看发现该户有改类业务在途流程,经询问台区经理人,该户现场已于10月11日将20/5 电流互感器更换为40/5,业务人员未及时将工单归档,导致营销系统与现场倍率不一致。
【整改措施】
10月13日,业务人员根据改类业务工单信息,完成营销业务在途工单流程归档。
10月15日该台区日线损恢复正常。
图5-4 美国小镇一期配电室2017年10月15日线损率
【案例点评】
对于营销档案与现场不一致问题,应开展计量装置定期巡检与互感器更换移动作业,确保三相电能表互感器档案数据及时、准确录入营销系统,保证台区营销档案无误。
案例3:户-变关系不一致
【案例描述】
诸城市供电公司某供电所栗行村V台架200kVA连续多天线损一直为10%左右。
而栗行村Ⅱ台架100kVA连续多天日线损一直为-4%左右。
图5-5 栗行村V台2017年09月19日线损率
图5-6 栗行村II台2017年09月20日线损率
【原因分析】
经排查,这两个台区的所有用户数据采集正常、用户无窃电现象、表计倍率和接线都正确,初步怀疑户变关系不一致导致线损一个偏大,一个为负。
对营销档案进行核对,发现编号为0884448976的光伏用户挂接关系错误,本应在栗行村Ⅱ台,错接在了栗行村V台架,导致两个台区的线损异常。
【整改措施】
根据排查结果,工作人员在营销系统将编号为0884448976的光伏用户由栗行村V台架200kVA调整到栗行村Ⅱ台架100kVA,并在采集系统进行档案同步。
图5-7 营销系统变更档案流程
调整之后,栗行村Ⅱ台架100kVA线损为4.36%,栗行村V台架200kVA的线损为3.94%,都在合理范围之内。
图5-8 栗行村II台问题处理后日线损率
图5-9 栗行村V台问题处理后日线损率
【案例点评】
户变关系档案正确是台区线损正确的基本前提,也是排查台区线损的基础。
这次异常是由于台区经理人或者现场勘查人员疏忽所致,是人为原因造成的,我们要排查原系统档案,保证户变关系正确,并且对以后的新上户,勘查环节一定确认好户变关系,保证档案正确,确保线损正常。
案例4:台区交叉挂接错误
【案例描述】
监控小组通过采集系统监测“双拥路南台区”线损异常。
该台区低压用户92户,日供电量在1052kWh左右,用电量在2405kWh左右,每天损失电量约-1535kWh左右,造成台区线损率达-128.61%,远低过0%至10%的合格区间。
查看采集系统一周线损数据,“双拥路南台区分析”台区线损长期处于-140%左右。
图5-10 治理前台区日线损率变化情况
表5-2 治理前台区线损率变化情况
【原因分析】
对该台区负线损情况进行分析,台区编号:547100。
该台区覆盖率、采集成功率均为100%。
台区连续一周线损率在-128%到-146%之间;后台核查考核表电压、电流正常、倍率无误。
后台查看表计档案得知双拥路南台区与双拥路台区存在挂接关系错误,即实际双拥路台区的用户电能表档案信息在双拥路南台区。
表5-3 台区用户档案信息
【整改措施】
经过现场技术支持组完成现场用户档案挂接关系核实与调整台区用户关系,监控小组跟踪台区同期线损合格率指标变化情况,7月21日“双拥路南台区分析”台区线损率已降到10%以内。
跟踪图表如下:
图5-11 治理后台区日线损率变化情况
表5-4 治理后线损情况统计表
案例5:新装用户台区隶属关系错误
【案例描述】
采集系统监测到某台区从11月12日开始出现日线损率表现为高损的情况,日线损率最高达到30.27%。
图5-12 某台区日线损率统计情况
【原因分析】
已知该台区配变容量为100KVA,有91个用户,日供电量约500度,11月12日开始线损由3%突增至20%,供电量突增100度。
通过现场核查及采集系统分析发现,该台区所在的村共有2个台区,另一台区有一新装用户电能表长期抄表失败,经穿透该电能表也无法抄回。
因此怀疑该表隶属错误,同时浪石#2变存在窃电用户。
图5-13 某台区日线损率及采集成功率统计情况
11月29日,公司用检、计量及供电所人员进行现场排查,发现浪石#2有1户新装用户某养殖有限公司(7617468360)隶属错误,经询问用户,用户于12日开始由于天气变化用电负荷增长,用电量增加。
图5-14 隶属错误用户
【整改措施】
11月29日当天进行系统隶属调整,11月30日线损下降至3%以下。
图5-15 治理后日线损率曲线
案例6:分布式电源档案错误,导致台区负损
【案例描述】
五龙头村台区容量为100kVA,线损率长期维持在5%左右,属于合格台区。
自该村范围内49千瓦的分布式电源并网后,产生-200kWh左右的负损电量(略
小于该分布式电源的日发电量),影响台区线损。
图5-16 无龙头村台区日线损率情况
综合分析负损发生时间与分布式电源并网时间,以及负损电量与分布式电源日发电量这两方面的情况,基本判定负损原因。
随即派人现场核实。
经查,分布式电源的计量装置接线无误,而营销系统中所维护的表计计量方向与现场不一致。
【原因分析】
业扩人员在制定供电方案时未按照分布式电源的接线方式维护计量方向,且在验收和工作票审核过程中把关不严,导致系统内的计量方向与现场的计量方向不一致。
由于采集系统按照营销业务系统采集相关示数进行计算,导致该分布式电源的发电量未被统计入内,造成负线损。
【整改措施】
根据分布式电源表计的接线规则判定现场接线方式是否正确,并根据现场接线同步规范系统内档案信息,确保现场与系统内档案数据一致。
图5-17 营销系统中表计计量方式
【案例点评】
分布式电源作为近年来的新增业务,需要各专业人员抓紧熟悉其相关规定及业务流程。
分布式电源并网后,线损率突变的,可以把分布式电源的并网时间、并网容量以及台区异常情况综合分析。
以此缩小排查范围,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