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改革开放成就与反思

改革开放成就与反思

改革开放的成就与反思
毫无疑问,在过去半个世纪的世界改革史中,我国的改革无疑是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并且最成功的,创造了渐进式改革的中国模式。

改革开放30 年来,我国的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对外开放逐步完善,加快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经济社会发展又好又快,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改善。

在改革的过程中,我们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实,践证明,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我国今天的世界地位,就没有我们的今天。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加快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理论创新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源泉,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

改革开放实现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一场前无古人、规模空前的探索和实践。

当改革开放的帷幕刚刚拉开的时候,以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摸着石头过河”的务实思想,中国30 多年来的改革是在高一脚低一脚、进两步退一步的过程中走出来的。

“摸着石头过河”摸出了门道,到达了胜利的彼岸。

同时,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我们也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

今天,我们总结其历史经验,在于继续坚持改革的方向,全面提高开放水平,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总结改革开放的成就和经验,对于进一步坚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推进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改革开放,必须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必须坚持解放思想。

解放思想是改革开放的先导,没有解放思想就没有改革开放。

必须坚持沿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深化改革,不断从体制机制上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改革开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切实把握好改革开放新政策新措施出台的适时和适度。

正确处理经济、政治、文化三大体制改革的关系。

科学吸收和利用世界资源条件和先进文明成果,把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有机结合起来,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

三十年的中国改革实际上可分为二个过程,即从1978 年开始的第一场改革到1989 年告一段落;经过三年徘徊,1992 年南巡讲话后的第二场改革重新起步至到今天。

这二个过程虽然都是在邓小平同志倡导下进行的,但二者之间的区别也非常明显。

第一场改革把我国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

第二场改革,则是在改革中断的背景下,徘徊三年重新启动的,其最大贡献就是在中国推进了市场经济,并且把它写入党章。

进入新世纪以后,在市场经济这面大旗的引导下,中国又进一步走向世界。

经过二次改革,我们实现了四个伟大的转变:一是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从单一的公有制结构向多种所有制并存结构转变;三是从封闭半封闭的社会向全方位开放的社会转变;四是人民生活从贫穷向温饱再向基本小康转变。

可以说,改革开放30 多年,是富强中国的30 多年。

30 多年来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有了许多成功的经验,这是值得我们自豪和欣慰的。

但是,在看到中国改革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们也看到,改革的任务远远没有完成,在改革的实际推进上,产权制度改革、资本市场的合规性监管、
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等还没有完全到位,才导致我们所面临的各种矛盾在不断激化。

区域、城乡、贫富等三大差距显著拉大;社会管理严重滞后;民生问题十分突出;粗放式发展模式一直没有改变。

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正等待解决。

三十年改革的经验告诉我们,解决中国的问题离不开改革,中国目前改革和发展的形势还告诉告诉我们,离开了改革中国就不会有前途。

政府改革是深化改革的关键,这既是继续改革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

面临艰巨的改革任务,改革的动力来自哪里?从全社会的角度来看,绝大多数的人都希望自己的日子过得好一点,经济上更富裕一点,人际关系上更顺一点,心情更舒畅一点,这样一种愿望永远是改革的动力,这也是我们发展中国家积极改革的动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