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苹果》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灵活运用批注法对人物形象进行深入的剖析,感悟人物的品质,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2.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挖掘人物的心理,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志愿军战士们坚强的革命意志,以及相互关心、团结友爱的阶级友情。
3.体会文章如何有详有略地记叙,懂得详略分明的好处,并初步掌握详略写法的要领,学习按照“详略得当”的标准修改习作中出现的材料安排不当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这节课让我继续学习《一个苹果》
2.齐读课题
3.CAL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是——地点是——主要事件是——
(1)简要概括本文的内容
(2)概括写事文章内容的方法。
过渡:这篇文章的线索是一个苹果
二、抓住细节描写,体会详略得当的好处。
1.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苹果,请用文中的话回答。
PPT:它青里透红,散发出诱人的香味。
(1)诱人的意思是?【非常吸引人的】而这样的苹果只有——一个。
(2)因此这个苹果一共在战士们当中传了几次——2次。
我们先来品析第一次传苹果。
请快速浏览4-12自然段,看看作者重点描写哪几位志愿军战士,那么作者是用了哪些方法来进行描写的呢?请你勾出相关语句,细读品味,并在旁边批注自己的阅读感受。
2.交流汇报
(1)抽学生汇报,并出示相应的句子,指导学生品味和批注。
(2)根据学生的汇报,出示相应的句子,引导学生品味体会。
【相机板书:语言、动作、神态、外貌、心理活动】
①“我看到他满身尘土,裤子撕了好几道口子......”外貌描写,可见这一路过来是多么危险、多么艰难,何况他还背着弹药,矮矮的,瘦瘦的。
从侧面描写出这个苹果的来之不易和珍贵。
两个“好”字,强调了他在躲避敌人炮火过程中的艰难。
A.他同样渴望吃掉这个苹果,但是他知道这个苹果意味着什么,所以自己舍不得吃,即使冒着生命的危险,也一定要把苹果带到防炮洞来。
B.他满身血迹斑斑,唯独苹果干干净净,能不能想象一下,当他捡到苹果时的情景。
C.“不,我在路上可以和凉水。
”语言描写,善意的谎言,为了让战友不考虑自己。
大家考虑的,一是战友,希望战友吃了苹果活下去;二是战斗的胜利,希望战友们能坚持下去,共同完成坚守的任务,取得战斗的胜利。
②说实在的,自从二十四日我连出击开始.......但是我想......
A“烟熏火燎”的意思?【用烟熏,用火烧,比喻嗓子干到了极点】直接写
B只吃了一块两寸长的萝卜,已经几天没有喝过一口水,现在的身体已经到达了极度的煎熬,说明了那个苹果对连长来说非常重要,连长非常想要吃掉那个苹果。
C连长是怎么做的?为什么?【官兵一致,心中想的是他的士兵,关爱每一位战士,好领导】这里采用了心理活动描写。
D“给谁吃呢?”我拿着苹果翻来覆去的想。
“翻来覆去的意思?”【心理活动和动作描写,
写出了我关爱战士,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品质】
③“他的嘴唇干得裂了好几道口子,脸上挂满........”【外貌描写。
口渴到了生命的极限。
还在继续努力着,坚持着....】
④“小李出神地看着我,回头看了看.......”【动作描写】
A此刻小李出神地在想什么?他为什么要看看另外几个人?【他在想此刻最需要的是谁呢?】B写出了他当时思考的过程和复杂的心理,表现了小李团结无私,关爱战友的高尚品质。
⑤“他的脸黑黄黑黄的........”【外貌和动作描写】
A.外貌描写写出了他营养不良,被病痛折磨着。
B.写出了他极度需要水,口渴的厉害。
同时写出了这个苹果对奄奄一息的伤员来说是多么重要啊。
C.动作描写“拿、张、望、闭”,从对小蓝的这一连串的动作描写中,看出小蓝是多么想吃这个苹果啊。
但是看到同样干渴的战友,他选择了“让”,互相关爱的战友情在他身上得以体现。
【坚韧不拔的毅力】
(3)PPT:“《生命与水》中说..........”从刚才的品析中,我们看到他们口渴到了生命的极限,他们面对这样充满诱惑的苹果却用一种顽强的意志在克服着,那就是——坚韧不发!这种精神在每一个志愿军身上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了。
【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板书:坚韧不拔】
(5)战士们生存在生命的边缘,一个苹果就是他们的生命,怎样对待这个苹果,本质上就是一种什么考验?【对待生死的考验】而他们却把生的希望——把死的威胁留给——,这又是一种什么品质?【板书:舍己为人】此刻一群具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具有舍己为人崇高精神的志愿军战士那高大的形象就浮现在我们的脑海里。
教师:作者是怎样来刻画这些人物形象的?【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外貌、心理活动】
(6)在描写的这些人物当中重点描写了谁?【连长、运输员、小李、伤员四人】
(7)哪些人是简单写的?【司号员、卫生员】
(8)不是八个人么?【还有两个人根本就没有写】
(9)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这种方法叫做——【详略得当】
3.感人的故事还在继续,让我们走进第二次传吃苹果的部分,请结合刚才的品析,说一说战士们是在什么情况下分吃这个苹果的?【是在大家都十分渴望吃到这个能够维持生命的苹果,但是想到身边的战友谁都没有吃,苹果转了一个圈又回到了连长手里,最终没有人吃,所以,连长决定分吃这个苹果。
】
3.第二次传苹果
(1)那么第二次传递苹果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决定——动员——传吃】
(2)默读这个部分,将自己产生的疑问标记下来,将自己理解到的内容写下来,注意批注要简略。
(3)抽学生汇报。
【预设问题:为什么大家那么渴却没有将苹果吃完?为什么战士们只吃了一小口,他们是怎么想的?】
CAL:出示两个句子对比
(1)看到两个句子你想到了什么问题?(为什么同志们渴成那样了,居然还吃不了一个苹果?)
(2)抽学生回答。
PPT出示答案齐读
(3)从表面上看他们传递的是一个苹果,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讲他们传递的是什么?【战士们在最困难的情况下,宁愿自己干渴,也一定要把苹果让给别人吃,因此他们传递的不仅是一个苹果,而是一种情谊,一种关心别人胜过关心自己的精神。
】【板书:相互关心、团结友爱】
(3)看看第二次传递苹果和第一次传苹果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略写】
师总结:这里再一次采用了——“详略分明”的写作技巧。
【板书:详略分明】
4.思考讨论:为什么写第二次传递这样简略?(请思考,结合具体的例子进行阐述)【避免所写内容冗长,啰嗦,没有重点,中心不突出。
】
5.CAL出示:详写和略写。
【学生齐读】
6.那么详略分明的好处是什么?【中心突出,层次分明】
教师:第二次分苹果八个人吃啊,居然还剩了大半个苹果,当连长问“谁还没有吃?”时谁也没有回答,防炮洞内格外沉静?
4.学习最后一个段。
PPT,我看见话步机员小李的面颊上.......
(1)PPT沉静,为什么此刻却如此沉静?【在“格外沉静”的气氛衬托下,战士们的内心是不平静的】
(2)PPT:在这战火纷飞的夜晚........
(3)我幸福是因为?【我为生活在这充满战友生死情谊的集体中而感到“幸福”,与这幸福比起来,口渴不再显得那么痛苦难耐;】
(4)我骄傲是因为?【我为身边这些不拍牺牲自己,具有超乎常人的顽强意志的战友而骄傲。
】
(5)PPT“一瞬间,我的喉咙里......”所有的人心里“激起”了“强烈的感情”。
这“强烈的感情”指的是什么?【PPT互相关心、团结友爱的战友情】
(6)PPT:所以毛主席曾说——这也是上甘岭战斗,抗美援朝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重要原因之一。
(7)请捧起你的书,看到最后一个自然段,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个段。
(8)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还有很多这样可歌可泣感人的故事,如PPT,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枪口,用年轻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胜利前进的道路的黄继光;因美军燃烧弹落在邱少云潜伏点附近,火势蔓延全身,为避免暴露,放弃自救壮烈牺牲,时年26岁的邱少云;为了抢救落水的朝鲜儿童,壮烈牺牲的罗盛教,他们都是我们——
(9)给大家推荐几篇非常感人的文章——PPT
三、迁移运用写法
1.今天我们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学到了最重要的一种写作方法——详略,材料安排详略得当可以让我们的习作主题突出、层次分明。
我们在写作时需要考虑详略安排,我们在修改习作时也要用这个标准来进行修改。
【PPT我这里有几组材料的提纲,请你用刚才我们学到的方法来安排。
】
2.CAL:出现几组作文提纲让学生判断,哪个重点写,哪个略写。
3.每个学生发一篇文章,学生阅读,自主修改。
(1)用修改符号在原文上大胆的批改。
(2)抽学生说说自己修改后的文章。
4.你从这篇文章中学到了什么?【详略得当的安排材料、重点部分详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四、推荐书目《黄继光》《我的战友邱少云》《再见了,亲人》
板书:
一个苹果
详写:外貌、语言、神态、心理、动作略写
详略得当——中心突出层次分明
坚韧不拔
舍己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