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2020至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2020至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A.折.磨/折.本吭.声/引吭.高歌笔力遒劲./疾风劲.草B.旌.旗/笙.箫篷.车/蓬.勃向上抑.扬顿挫/仰.之弥高C.踏.青/踏.实禁.锢/忍俊不禁.正.人君子/正.月初一D.胆怯./祛.除殉.国/徇.私枉法摩肩接踵./重.于泰山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泥泞密匝匝摧枯拉朽风华正茂B.茏罩摄影家生机盎然和颜悦色C.娴熟啄春泥因地制宜纵横绝荡D.疾驰结核症诚皇诚恐抑扬顿挫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他已经精疲力竭....了,坐在那里休息了很久。

B.白杨树的枝丫一律向上,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

C.老师突然出现在教室后门口,正在嬉笑的同学立刻一副不怀好意....的表情。

D.东南亚金融危机使一些人的财产荡然无存....。

4.下列句子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A.街上行人摩肩接踵,络绎不绝,士农工商、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无所不备。

B.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者“旁逸斜出”之类而言,白杨树不是好女子。

C.要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很多人都关心这座桥怎么建?那里的千株树木怎么办?D.前往支援的部队,距离目的地大概有七、八里路。

5.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序合理、语意连贯的一段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而且这种现象越来越低龄化②但是互联网时代,汉字却陷入有声无形的窘境③汉字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和智慧④专家学者认为:汉字对智力的开发有巨大作用;认识的汉字越多,联想就越丰富⑤其兼备象形和表意的特点及蕴含的思想和文化内涵是任何科技也无法模拟和取代的⑥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出现提笔忘字的现象A.③⑥①⑤④②B.③⑤④②⑥①C.⑥①②③④⑤D.⑥②①④③⑤6.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老师和同学们的鼓励下,他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

B.几声鸟叫从幽谷中传出,打破了沉寂的环境。

C.密匝匝的细碎的绿叶,数不清的半开的白花和饱涨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湿透了。

D.通过学习,我提高了对中国石拱桥的认识。

7.下列句子文学常识中有误的一项是()A.李白,唐代浪漫主义诗人,人称诗仙,代表作有《渡荆门送别》。

B.李清照,宋代女词人,代表作有《如梦令》。

C.王维,唐代山水田园诗人,代表作有《送元二使安西》。

D.杜甫,唐代边塞诗人,人称诗圣,代表作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二、句子默写8.古诗文默写。

(1)_____,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2)富贵不能淫,_____,威武不能屈。

(《富贵不能淫》)(3)“_____,_____”(《浣溪沙》),晏殊以花的逝去、燕的归来,表达出对时光流逝的慨叹。

(4)古人常用诗文表达自己的心情。

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用“_____,_____”抒发自己淡泊闲适的心境;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用“_____,_____”表达自己漫步沙堤的愉快心情。

三、名著阅读9.名著阅读。

昆虫世界要评选“最强大脑”“音乐大师”“劳动模范”“最美佳丽”,请你从法布尔的《昆虫记》中挑选一种昆虫参加其中一项评比,结合《昆虫记》相关内容,写一份推荐词。

四、诗歌鉴赏10.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小题。

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历来为人传诵。

请自选一角度,做一赏析。

(2)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五、课内阅读11.文言文阅读。

富贵不能淫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解释下了加点的词语。

①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②往送之门,戒.之曰③居.天下之广居④与民由.之(2)翻译下列句子。

①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3)孟子认为大丈夫怎样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试用自己的话,六、现代文阅读12.说明文阅读中国古代建筑的抗震智慧①以柔克刚的思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智慧。

中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在抵抗地震冲击力时,采用的就是“以柔克刚”的思维,通过种种巧妙的措施,其目标是以最小的代价,将强大的自然破坏力消减到最低程度。

②中国古代建筑一般由台基、梁架、屋顶构成,高等级的建筑在屋顶和梁柱之间还有一个斗拱层。

中国古代建筑的台基用现代结构语言描述,堪称“整体浮筏式基础”,好比是一艘大船载着建筑物漂浮在地震形成的“惊涛骇浪”中,能够有效地避免建筑的基础被剪切破坏,减少地震波对上部建筑的冲击。

③中国传统建筑的梁架一般采用抬梁式构造,在构架的垂直方向上,形成下大上小的结构形状,实践证明这种构造方式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

优雅的大屋顶是中国古代传统建筑最突出的形象特征之一,而且对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也做出过相当大的贡献。

④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抗震的又一位重要战士,在地震时它像汽车的减震器一样起着变形消能的作用。

同时被各种水平构件连接起来的斗拱群能够形成一个整体性很强的“刚盘”,按照“能者多劳”的原则把地震力传递给有抗震能力的柱子,这也大大提高了整个结构的安全性。

⑤除了这些较显著的手法外,中国古代传统建筑中还使用了大量其他的技术措施,这些措施都为古建筑抗震起到了关键作用。

比如榫卯的使用。

榫卯是极为精巧的发明,这种不用钉子的构件连接方式,不但可以承受较大的荷载,而且允许产生一定..的变形,在地震荷载下通过变形吸收一定..的地震能量,减小结构的地震响应。

诸如此类,举不胜举,处处都展示出古代工匠们在抗震设计方面的知识和匠心。

(1)结合全文,请从内容和结构上说说第①段的作用是什么。

(2)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第⑤段中两个加点词“一定”为什么不能删去?(4)请你归纳一下,中国古建筑的抗震有哪些?宗姨的元宵陈柏青七岁那年,因为母亲的离去,我的家从乡下搬到了城里。

失去亲人的痛苦,乡下孩子初到城里的陌生与恐慌,猛然间一起冲击着一颗还未坚强起来的幼小童心,因此,那时的我是如此的孤单和无助。

城里的新家是爸爸单位分的一个小院落,右侧的院墙外是一条马路,左边是一个四口之家,女主人姓宗。

那天我和爸爸正在院子里收拾东西,听到有人喊“陈哥!”我和父亲抬头看,一个短发,三十岁上下中等身材的女子站在门口,有些拘谨而温和地笑着。

父亲迎上去和她寒暄,吩咐我喊她宗姨。

第一眼,宗姨是那种站在人群里很难被发现的样子。

宗姨不太爱说话,我们碰见,她总是笑着摸摸我的头。

父亲出差或者下乡的时候,就会把我托付给她。

她是个热心的人,即使父亲在家,她做了什么好吃的,也常常喊我。

她的个子矮,每每砖墙之上只看见她一双笑吟吟的眼睛,一只胳膊伸过墙来,手里高举的碗里装着饺子、馅饼、年糕之类。

搬来的头一个元宵节,正赶上父亲下乡赶不回来。

那天回来,我自己一个人对着一罐子饼干,想到同学暖暖的充满温馨的家,想到同学和妈妈亲昵撒娇的样子,我的眼泪涌上来。

尽管面前杯子里的开水冒着热气,可心里从内到外都凉飕飕的,冰冷从家的各个角落向我包围过来。

窗外是后院人家门口挂着的红艳艳的灯笼,在风里滴溜溜地转,间或传来的鞭炮声也带给我几许凄凉的滋味。

我独自一人坐在浮尘满目灰落落的家中,一会想妈妈,一会怨爸爸,一会感叹自己命运,眼泪终于忍不住流下来,冷旷的家中只听见我一个人的低声抽泣。

正在这时,门一响,有人喊我的小名,我抬头一看,是宗姨,我站着愣在那里,她一边往桌子上摆着饭盒,一边拉我坐。

看见她熟悉温和的笑脸,我像见到亲人般莫名的委屈,眼泪又涌上来,宗姨为我擦了擦眼泪,笑着说:“别哭了,傻丫头。

”当她把我搂在怀里时我哭得更凶了,她一边给我擦眼泪,一边自己擦眼泪,嘴里埋怨着我爸爸。

那一刻,我恍惚觉得母亲又回到了我身边,我真想一辈子就这样靠在她温暖的怀里哭尽心中的委屈。

宗姨劝好了我,便摆开饭盒为我夹元宵,也许是真的饿了,也许是那天的元宵格外的香甜,我一连吃了好几个,觉得整个心都被这种温暖的香和甜填得满满的。

她一边看着我吃,一边给我讲笑话,不时逗得我哈哈大笑。

那一年元宵节的元宵,是母亲去世后我吃得最香的一次,以后再没吃过那么好吃的元宵。

后来爸爸工作变动,我们就联系不上了。

时间一晃就是二十年。

有一天爸爸打电话问我,“你还记得宗姨吗,咱们的老邻居?”一张温和的笑脸浮上脑际,我脱口而出,“怎么不记得?她现在怎么样?”父亲叹了口气,“你宗姨没了,我也是才听说。

”我的心一下空落起来,仿佛什么珍贵的东西丢失了的感觉。

每年的元宵节,一闻到汤圆的香味,我就会想起她,在那个孤单的元宵之夜带给我快乐的宗姨。

元月的大红灯笼还会挂起,鞭炮还会响起,吃着香香的汤圆却少了这样一位善良可亲的人。

对这个世界有些人也许真的轻如鸿毛,可在另一些人的心里,她们纯朴善良的一个小小举动,却会带来一生的温暖。

虽然这种感激,从未有机会说出口。

13.在“我”眼里,宗姨是个什么样的人?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1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15.如何理解文中画横线语句的含义。

16.和宗姨的相识使“我”得到了怎样的人生感悟?七、作文17.请以“其实不难”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填“做个快乐的人、学好语文、戒除网隐……”18.根据要求作文。

在人生的成长过程中,有欢乐,有忧伤;有振作,也有迷惘;有师长的叮咛和教诲有同学的宽容和赞赏…一件件往事记忆犹新,一幕幕场景历历在目,这些犹如人生长河中泛起的朵朵浪花,这里的每一朵浪花都是美丽的。

要求:①根据材料,结合自己的人生成长经历作文,题目自拟。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1.C【解析】【详解】A.zhé/shé,kēng/háng,jìng/jìng;B.jīng/shēng,péng/péng,yì/yáng;C.tà/tā,jìn/jīn,zhèng/zhēng;D.qiè/qū,xùn/xùn,zhǒng/zhòng。

故选C。

2.A【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