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井下供水施救系统技术要求
(试行)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煤矿井下供水施救系统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与煤矿使用的煤矿井下供水施救系统(以下简称系统)及其产品。
2 术语和定义
2.1 供水施救系统:在矿井发生灾变时,为井下重点区域提供饮用水的系统,包含水源、供水管网、三通阀门及监测供水管网系统的辅助设备。
2.2 清洁水源:将符合饮用水的资源。
2.3 供水管网:出水源后的干管至井下水龙头的所有管路及辅助设备的装置的总称。
2.4 供水总量:水源供出的经计量的确定的全部水量。
2.5 监测供水管网系统:用于实时监测整个供水管网系统的系统参数(如管道压力、流量等)。
(建议取消)
3 编制依据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改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煤矿安全规程》
CJ94-2005 饮用净水水质标准
AQ 1020-2006 煤矿井下粉尘综合防治技术规范
GB/T 2887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GB 3836.1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 3836.2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2部分隔爆型“d”
GB 3836.3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3部分隔爆型“e”
GB 3836.4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4部分本质安全型“i”
GB/T 10111-88 利用随机数骰子进行随机抽样的方法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装〔修2010〕146号)
4分类
按系统结构分类
a)独立式;独立供水水网系统(饮用水与工业用水分开);
b)与防尘供水系统一体(饮用水与工业用水一体);
c)其他。
5 技术要求:
5.1 一般要求
5.1.1系统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符合《煤矿安全规程》、AQ 1020-2006等标准的有关规定,系统中的设备应符合有关标准及各自企业产品标准的规定。
5.1.2自制件经检验合格、外协件、外购件具有合格证或经检验合格方可用于装配。
5.1.3 装置的水管、三通及阀门及仪表等设备的材料应符合GB.3836等相关规定。
5.1.4装置的水管、三通及阀门及仪表等设备的耐压材料不小于工作压力1.5倍。
5.1.5装置零、部件的连接应牢固、可靠。
5.1.6装置的操作应简单、快捷、可靠。
5.1.7装置的外表面涂、镀层应均匀、牢固。
5.1.8装置应具有减压、过滤、三通阀门等功能。
5.1.9饮用水质用应符合CJ94-2005的规定。
5.1.10供水水源应需要至少2处以确保在灾变情况下正常供水。
5.1.11供水施救。
供水应保持24小时有水。
5.1.12避灾人员在使用装置时,应保障阀门开关灵活、流水畅通。
5.2 环境条件
除有关标准另有规定外,系统中用于煤矿井下的设备应在下列条件下正常工作:
a)环境温度:0℃~40℃;
b)平均相对湿度:不大于95%(+25℃);
c)大气压力:80kPa~106 kPa;
d)有爆炸性气体混合物,但无显著振动和冲击、无破坏绝缘的腐蚀性气体。
5.3 系统组成
系统一般由清洁水源、供水管网、三通、阀门、过滤装置及监测供水管网系统的等其他必要设备组成。
5.4主要功能
5.4.1系统应具有基本的防尘供水功能;
5.4.2系统应具有供水水源优化调度功能;
5.4.3 系统应具有在各采掘作业地点、主要硐室等人员集中地点在灾变期间能够实现应急供水功能;
5.4.4系统应具有过滤水源功能。
(具体说明:防尘供水管道与扩展饮用水管道衔接处或在供水终端处增加过滤装置,以达到正常饮用水要求)
5.4.5系统宜具有管网异常报警功能;(水压异常、流量异常)
5.4.6 系统宜具有水源、主干、分支水管管网压力、及流量等监测功能;
5.4.7 系统宜保护水管管网功能,以防止灾变破坏。
6安装及日常维护要求:
6.1安装要求:
1)在防尘供水系统基础上,结合本矿井实际情况及井下作用人员相对集中人员的情况,合理扩展水网,以满足供水施救的基本要求。
2)采掘工作面每隔200m~500m安装一组供水阀门。
3)主要机电等硐室各安装一组供水阀门。
4)各避难硐室各安装一组供水阀门。
5)特殊情况或特殊需要时,按要求的地点及数量进行安装。
宜考虑在压风自救就地供水。
6)应在饮用水管处或在各个供水阀门处安装净水装置,以满足饮用水的要求。
7)单独供水施救系统,一般主管选用DN50,支管选用DN25。
8)饮水阀门高度:距巷道底板一般1.2m以上。
9)饮用水管路,埋设深度50cm以上。
10)饮用水管路尽量水平、牢固,安装。
11)供水阀门手柄方向一致。
12)供水点前后2m范围无材料、杂物、积水现象。
宜设置排水沟。
6.2日常维护要求:
1.供水施救实行挂牌管理,明确维护人员进行周检;
2、周检供水管网是否跑、冒、滴、漏等现象。
3、周检阀门开关是否灵活等;
4、饮用水管需排放水每周1次,保持饮水质量。
5、可以利用技术等手段定时检查
6、做到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做相应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