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掌握:病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病理学在医学体系中的地位、病理学的研究方法和观察方法熟悉:病理学的基本内容、学习方法,了解:发展简史思考题:1、病理学的任务?2、病理学的研究方法和观察方法?第二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第一节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一、萎缩二、肥大三、化生第二节组织和细胞的损伤一、原因与发生机制二、形态学变化(一)变性1、细胞水肿2、脂肪沉积/脂肪变性3、玻璃样变/透明变性4、粘液样变性5、淀粉样变6、病理性色素沉积7、病理性钙化:(二)细胞坏死(三)凋亡目的要求:掌握组织和细胞损伤的类型、各类损伤的基本概念、基本病变及结局;坏死的类型、病变特点及结局。
凋亡概念、与坏死的区别。
熟悉:了解细胞和组织的适应类型。
了解:病理性色素沉积思考题:1、名词解释:萎缩、化生3、变性、坏死、坏疽、机化2、试比较干性坏疽、湿性坏疽和气性坏疽?第三章损伤的修复第一节再生第二节纤维性修复第三节肉芽组织、疤痕组织第四节创伤愈合掌握:创伤修复的基本概念、再生的类型、组织的再生能力;肉芽组织和疤痕组织的结构及作用。
熟悉:创伤愈合过程了解:各种组织再生过程思考题:1、简述细胞再生能力分类及两种再生类型的主要特点2、简述肉芽组织和疤痕组织的结构及作用。
第四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第一节充血一、动脉性充血二、静脉性充血1、概念:静脉血液回流受阻,血液淤积在小静脉和毛细血管中,使局部组织器官充血,称为静脉性充血,又称淤血2、原因:3、病变及后果:4、常见器官淤血举例第二节出血第三节血栓形成一、血栓形成的条件和机制:1、心血管内膜的损伤2、血流状态的改变-血流缓慢和涡流形成3、血液凝固性增强二、血栓形成的过程与结构三、血栓的结局四、血栓对机体的影响(一)阻塞血管(二)栓塞(三)心瓣膜变形(四)出血和休克第四节栓塞一、栓子的运行途径二、栓塞的类型和后果(一)血栓栓塞(二)脂肪栓塞(三)气体栓塞(四)羊水栓塞(五)其他栓塞第五节梗死一、梗死的原因和条件二、梗死的类型与形态(一)贫血性梗死(二)出血性梗死三、梗死的结局掌握:静脉性充血、血栓形成、栓塞、梗死的概念;静脉性充血的原因、后果、慢性肝淤血及慢性肺淤血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血栓形成原因、机制、过程、形态、结局、对机体的影响;栓塞的类型及对机体的影响;梗死的类型及病理特点。
思考题:一、名词解释:1. 淤血2. 血栓形成3. 栓塞4. 梗死二、思考题:1. 简述栓子的运行途径?2. 贫血性梗死和出血性梗死多发生于什么样的器官?3. 简述淤血的病理变化及结局?第五章炎症第一节炎症局部的基本病理变化一、变质(一)形态变化(二)代谢变化(三)炎症介质二、渗出血管反应渗出:液体的渗出细胞渗出白细胞的吞噬作用:.二、增生第二节炎症局部表现和全身反应一、炎症的局部表现二、全身反应第三节炎症的类型一、变质性炎二、渗出性炎1、浆液性炎2、纤维蛋白性炎3、化脓性炎4、出血性炎三、增生性炎第四节炎症的经过和结局一、炎症的经过(一)超急性炎;(二)急性炎;(三)慢性炎;(四)亚急性炎。
二、炎症的结局(一)痊愈(二)迁延不愈(三)蔓延扩散机体抵抗力过低,病原体继续繁殖,可扩散蔓延。
1、掌握炎症、各类炎症的概念;掌握菌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病毒血症、毒血症概念;炎症局部基本病变及发生机理; 炎症介质的概念及名称、作用;掌握急慢性炎症的分类及各类炎症的病理特点.2、熟悉炎症全身反应及炎症的结局.3、了解炎症病因及炎症局部临床表现.思考题名词解释:1. 炎症2. 渗出3. 趋化作用4. 肉芽肿5. 脓肿简述题:1、简述渗出液的防御作用?2. 简述白细胞的渗出和吞噬作用的过程?第六章肿瘤第一节肿瘤的概念和一般形态一、肿瘤的一般形态和结构二、肿瘤的镜下组织结构第三节肿瘤细胞的代谢特点第二节肿瘤的异型性一、肿瘤组织结构的异型性二、肿瘤细胞的异型性第三节肿瘤的生长与扩散一、、肿瘤的生长方式和扩散1.肿瘤的生长速度2.肿瘤的生长方式二、肿瘤的扩散三、肿瘤的分级与分期第四节肿瘤对机体的影响一、局部影响二、全身影响第五节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第六节肿瘤的命名与分类第七节常见肿瘤举例(一)上皮组织肿瘤良、恶性癌前病变、非典型性增生及原位癌(二)间叶组织良、恶性肿瘤癌与肉瘤的区别1、掌握肿瘤、肿瘤异型性、癌、肉瘤、非典型性增生、癌前病变等概念;掌握肿瘤的大体形态特点;肿瘤镜下形态学特点,良恶肿瘤异型性特点、代谢特点;肿瘤生长方式、生长速度、分级、分期要点;良恶性肿瘤鉴别要点;掌握肿瘤命名原则、癌及肉瘤鉴别要点等。
2、了解肿瘤发生病因及机制、常见肿瘤类型、分类原则,防治原则。
思考题:一、名词解释1、肿瘤2. 异型性3. 原位癌4. 早期浸润癌二、简答题:1. 简述肿瘤的生长方式及其特点2. 简述肿瘤对机体的影响?3. 请列表比较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4. 简述肿瘤的命名原则?5. 请解释癌前病变并说出常见的几种癌前病变?6. 简述癌与肉瘤的区别?第七章缺氧第一节常用血氧指标及其意义1.氧分压2.氧容量3.氧含量4.氧饱和度5.动-静脉氧差6.p50第二节缺氧的类型、原因和发生机制一、低张性缺氧(乏氧性缺氧)1.原因与发生机制,2.血氧变化特点3.皮肤粘膜颜色的变化二、血液性缺氧1.原因贫血、CO、高铁血红蛋白、Hb与氧的亲和力异常增加。
2.血氧变化特点,3.皮肤粘膜颜色的变化三、循环性缺氧1.原因2.血氧变化特点3.皮肤粘膜颜色的变化四、组织性缺氧1.原因细胞中毒、线粒体损伤、呼吸酶合成障碍。
2.血氧变化特点3.皮肤粘膜颜色的变化第三节功能和代谢变化一、细胞的功能和代谢变化1.代偿性变化缺氧时细胞能量代谢变化;细胞的氧敏感调节与适应性变化。
2.细胞损伤细胞膜变化;线粒体的变化;溶酶体的变化。
二、器官的功能和代谢变化1.呼吸系统的变化(1)代偿性反应呼吸加深加快、胸廓呼吸运动增加、(2)呼吸功能障碍2.循环系统的变化心输出量增加、血液重分布、肺血管收缩、毛细血管增生。
3.血液系统的变化红细胞增多、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曲线右移、血红蛋白表型重建。
4.中枢神经系统的变化第五节影响机体缺氧耐受性的因素第六节氧疗与氧中毒一、掌握:1.不同缺氧类型的基本概念、发病的原因和发病机制2.各型缺氧时血氧变化的特点与区别点3.缺氧时机体的代偿适应与失代偿性变化4.缺氧引起细胞损伤的原因和机制二、熟悉:1.常用的血氧指标及其意义和影响因素2.缺氧时细胞的氧敏感调节与适应性变化3.机体对缺氧耐受性的因素4.氧中毒概念、发生原因和机制第八章发热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原因与机制一、发热激活物发热激活物有:细菌及其毒素、病毒、疟原虫、抗原抗体复合物、类固醇、致炎物。
二、内生致热原内生致热原有:IL-1、TNF、IFN、MIP-1、IL-6。
三、发热时体温上升的基本环节1.下丘脑终极血管区神经元的作用2.内生致热原的直接作用3.通过迷走神经第三节时相及热代谢特点一、体温上升期二、高温持续期三、体温下降期第四节热限及其成因第五节功能与代谢变化第六节热型及意义第七节发热的利与弊及处理原则一、掌握:1.发热的概念、发热激活物的种类及其作用2.内生致热原和中枢性发热介质生成、种类及其作用3.发热机体的功能与代谢改变二、熟悉:1.发热的时相及热代谢特点2.了解热限及其成因3.了解热型及意义4.了解发热的生物学意义和处理原则思考题:简述发热与过热区别,发热机制,发热的时相及热代谢特点,发热机体的功能与代谢改变,发热处理原则第十章休克第一节病因与分类1.病因失血与失液、烧伤、创伤、感染、过敏、急性心力衰竭、强烈的神经刺激。
2.分类按病因分类、按始动环节分类、按休克时血液动力学特点分类。
第二节休克的分期与发病机制一、休克早期(缺血性缺氧期或微循环痉挛期)1.微循环灌流的变化2.微循环障碍的机制交感-肾上腺素髓质系统兴奋、其他缩血管体液因子产生、溶酶体酶释放。
3.微循环变化的意义动脉血压的维持、微循环反应的不均一性导致血液重新分布。
4.临床表现二、休克期(淤血性缺氧期、可逆性失代偿期)1.微循环及组织灌流改变2.微循环淤血的机制酸中毒、局部扩血管产物增多、内毒素作用、血液流变学的改变。
3.休克期属可逆性失代偿期4.临床表现三、休克晚期(衰竭期 DIC期)1.微循环灌流变化2.微循环改变的机制血流流变学的改变、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组织因子释放入血、其他促凝物质释放、TXA2-PGI2平衡失调。
3.微循环改变的后果4.临床表现第三节休克的细胞代谢改变及器官功能障碍一、细胞代谢障碍二、细胞的损伤与凋亡三、重要器官功能衰竭1.急性肾功能衰竭2.急性呼吸功能衰竭3.心功能障碍第四节休克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一、掌握:1.休克的概念和发生的始动环节2.休克的分期与发病机制3.休克的细胞代谢改变及器官功能障碍二、熟悉:1.休克的病因和分类2.休克各期的临床表现3.了解休克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各论心血管系统疾病第一节动脉粥样硬化症(一)病因及机制:(二)病理变化(三)主要动脉粥样硬化症及后果: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2、脑动脉粥样硬化3、肾动脉粥样硬化4、四肢动脉粥样硬化(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常见类型冠心病一、心绞痛二、心肌梗死三、心肌纤维化第二节原发性高血压(一)病因(二)发病机制(三)类型及病理变化一、缓进型高血压二、急进型高血压第三节风湿病一、病因与发病机制二、病理变化三、风湿病的各个器官病变(一)风湿性心脏病(二)风湿性关节炎(三)皮肤病变(四)风湿性动脉炎(五)风湿性脑病出现小舞蹈症第四节感染性心内膜炎第五节心瓣膜病第六节心肌疾病1.掌握动脉粥样硬化症、高血压病、风湿病、心瓣膜病的概念,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2.熟悉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肌病、病毒性心肌炎的病因及主要病变,临床病理联系3、了解上述疾病防治基础。
思考题:一、名词解释:1. 原发性高血压2. 风湿病二、简答题:1. 简述缓进型高血压的分期及各期的病变特点?2. 简述心肌梗死的合并症?3. 简述风湿病基本病变的分期及特点?呼吸系统疾病第一节慢性阻塞性肺病一、慢性支气管炎(一)病因及发病机制(二)病理变化(三)临床病理联系二、肺气肿(一)病因和发病机理(二)临床病理联系三、慢性肺原性心脏病(一)病因及发病机理(二)病理变化(三)临床病理联系四、支气管扩张症五、支气管哮喘第二节肺炎一、细菌性肺炎(一)大叶性肺炎(二)小叶性肺炎二、病毒性肺炎三、支原体肺炎结核病一、病因、发病机制和基本病变二、肺结核病(一)原发性肺结核病(二)继发性肺结核病三、肺外结核病1、掌握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概念;掌握各型肺炎的概念。
掌握以上疾病的病因、发生机制、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