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明施工及标准化建设策划

文明施工及标准化建设策划

文明施工及标准化建设策划1首开工点文明施工及标准化建设要求:1.1、首开工点确定:经项目研究初步确定首开工点为金钟枢纽及金钟服务区临建部分;总体要求是简约大方、整洁安全、形象突出、满足中铁开投公司标准及中铁二局视觉化标准要求。

根据《中铁开投威围高速公路项目临时设施建设标准(定稿)》标准,拟采取下建设标准:1.2.1施工便道一般规定:(1)施工便道建设满足施工需要,按照公司施工策划要求,尽量结合地方道路规划及施工现场实进行专项设计,尽可能提前实施,完工后尽量留地方使用。

新建便道应尽量不占用农田、少开挖山体,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2)施工便道应充分利用既有道路和桥梁。

避免与既有铁路线、公路平面交叉,避免对当地居民生活造成干扰。

(3)施工便道应结合施工平面布置,满足工程施工机械、材料进场的要求。

(4)施工便道分为主干线和引入线,主干线尽可能靠近合同段各主要工点,引入线以直达施工现场为原则,并考虑与相邻合同段施工便道的衔接。

(5)施工便道应进行调查、检算,对不满足荷载要求的便桥进行加固处理,保证车辆通行安全。

1.2.2施工便道建设标准:(1)根据地形条件,确定便道、便桥平纵线形及横断面宽度。

①便道路基宽度不小于4.5m,路面宽度不小于3.5m;原则上每200 m范围内应设置一个长度不小于20m、路面宽度不小于8m的错车道。

②弯道:便道弯道最小转弯半径30m,曲线地段根据曲线半径外侧适当设超高;施工便道纵坡:线路纵坡一般情况下不大于8%,特殊地段坡度不大于10%;施工便道横坡:路面横坡2%;便道在急弯、陡坡处应视地形情况适当加宽,并进行硬化处理,在适当位置设置醒目的警示反光标志,防撞墩,防撞墩尺寸:1m(长)×1.3m(高)×40cm(宽)(埋入地面深度50cm附图4-7);防撞墩材质:采用素C20砼浇注;凝固后,涂刷2mm厚面层,面层采用荧光漆涂料,面层凝结后,再涂刷反光漆,按斜向1:0.5施作,黄色、黑色相间,12cm一道。

弯道急时防撞墩间距1.2m,弯道缓时防撞墩间距5m。

(2)便道路面最低标准应采用泥结碎石或级配碎石。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便道路面可采用隧道洞渣或矿渣铺筑。

项目经理部、特大桥、隧道洞口、拌和站、钢筋加工厂(场)、预制场等大型作业区进出便道200m范围路面宜采用不小于20cm厚的C20混凝土硬化。

(3)便道两侧设置排水系统,在汇水面积较大的低凹处设置涵洞,以满足排水泄洪要求。

1.2.3施工便道其他要求(1)便道便桥的养护应组织专门的养护队伍,配备必要的机械、工具和材料,对施工便道便桥进行养护。

便道便桥应执行“设计→审批→制作→安装→验收→投入使用”的程序。

一般由使用单位自行组织验收,需地方或上级有关部门鉴定的应组织鉴定。

设计应实行分级审批,经审批签发后,方可进行施工。

未经设计或委托不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设计、施工的大型临时设施,不得组织验收和投入使用。

(2)每个施工分部(工区)至少配备1台洒水车用于晴天洒水,做到晴天少粉尘,雨天不泥泞,日常无投诉。

(3)便道路口应设置限速标志,与建筑物、城市道路转角、视线不良地段应设置明示标志,跨越(临近)道路施工应设置警告标志,道路危险段应设置防护及警告标牌。

途经便桥,应设置限载、限宽、限重等标志;途经通道,应设置限宽、限高警告标志。

路线明显变化处、便道平面交叉处,应设置指路和警告标志。

便道标识标牌,可参考下表规定设置。

1.3.1、临时用电要求: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应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并尽量永临结合。

施工前应编制临时用电方案和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确定电源进线、总配电箱、分配电箱的位置及线路定向,进行负荷计算,选择变压器容量和导线截面,制定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和电气防火措施,经相关部门审核批准后实施。

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应采用TN-S接地、接零保护系统,采用三相五线制(三根火线,一根工作零线,一根保护零线)和三级配电二级保护方式(总控、分控、开关、分控、开关分设漏电保护)。

3.严格按照施工用电专项组织设计与施工现场平面布置进行架设和管理电力线,动力和照明线应分开架设。

4.用电设备实行“一机一闸一箱一漏”制,不得用一个开关直接控制两台及以上的用电设备;漏电保护器符合国家标准《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器》的规定,并与用电设备相匹配。

5.配电系统需设置室内总配电箱和室外分配电箱,实行分级配电;总配电箱应设置在靠近电源的地方,分配电箱应设在用电设备或负荷相对集中的地方。

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尺寸相同:长×宽×高=80×40×185cm。

6.开关箱由末级分配电箱配电,开关箱内应一机一闸,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在干燥、通风及常温场所,并保证有足够两个人同时作业的空间,其周围不得堆放任何有碍操作、维修的物品。

7.所有配电箱、开关箱均编号配锁,标明负责人姓名、联系电话、使用部位、配电线路图,张贴安全警示标识牌,设专人负责管理。

配电箱、开关箱均要张贴二维码,二维码内容为配电箱和开关箱编号、负责人姓名、联系电话、使用部位、配电线路图。

8.进入现场的电气设备、固定吊装设备、钢梁梁体等可能因雷击或外壳带电造成人身伤害的设备、设施均应设线接地。

9.架空线应采用绝缘导线或电缆线,应架设在专用电杆上,严禁架设在树木、脚手架及其他设施上。

架空线宜避开施工作业面、作业棚、生活设施与器材堆放场地。

架空线与道路等设施应满足安全距离要求。

施工现场架空线路档距不宜大于40m,空旷地区可适当加大,但最大不应大于50m。

10.电力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按规定正确穿戴、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11.雨季施工应增加用电设备巡视次数,做好用电设施防雨措施。

下雨时关好箱门,防止进水、受潮,发生漏电事故。

雨后应对所有用电设备进行绝缘测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1.3.2、其它设备要求1. 变压器(配电房)(1)配电房(室)、变压器基础稳固且排水顺畅,位置靠近施工负荷中心,四周设置2.5m高银灰色固定栅栏进行隔离(如下图),变压器外廓与栅栏的净距不应小于0.8m, 变压器底部距地面不应小于0.3m,相邻变压器外廓之间净距不应小于1.5m,并在明显部位设置“当心触电、禁止入内”等禁止、警告标志,并设置门锁,由专人进行管理。

图4-1变压器隔离防护图(2)防火要求:至少设4Kg干粉灭火器2个,灭火砂2方,铁锹2把,铁桶2个。

2. 配电箱及开关箱(1)安装要求:配电箱、开关箱均为银灰色箱体(如实物图),应装设端正、牢固。

固定式配电箱、开关箱的中心点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应为1.4~1.6m;移动式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在坚固、稳定的支架上,其中心点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宜为0.8~1.6m;开关箱尺寸:长×宽×高=40×20×50cm,总体高度150cm,如下图所示。

图4-2开关箱实物图(安装高度统一)图4-3银灰色样式参考图图4-4三级电箱内部图4-5二级电箱内部(2)标识设置:“配电重地,闲人免进”警告牌(0.6×0.4m)及设置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牌(0.8×0.6m)、变压器边挂“高压危险”警告牌(0.6×0.6m)。

(3)总配电箱应设在靠近电源的区域,分配电箱应设在用电设备或负荷相对集中的区域,分配电箱与开关箱的距离不得超过30m,开关箱与其控制的固定式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不宜超过3m。

(4)配电箱、开关箱应采用冷轧钢板或阻燃绝缘材料制作,钢板厚度应为1.2~2.0mm,其中开关箱箱体钢板厚度不得小于1.2mm,配电箱箱体钢板厚度不得小于1.5mm,箱体表面应做防腐处理。

3.电缆敷设要求施工现场供电电缆采用悬挂方式敷设电缆时须用白色瓷瓶将电缆与支架进行隔离,悬挂高度距离地面1.0m以上;采用电缆沟方式敷设电缆时须砌筑宽度和深度为20×30cm的专用沟槽,并采取在沟槽内填充黄沙的隔离措施。

1.4、1号拌合站标准及要求:1.拌和站选址:初步拟定在金钟服务区内进行建设。

2.场地建设(1)拌和站集中布置,应采用封闭式管理,四周设置围墙,入口设置大门和值班室(参照驻地标准)。

(2)拌和站建设应综合考虑合理划分拌和作业区、材料计量区、材料库、运输车辆停放区、试验区、集料堆放区及生活区;水泥、粉煤灰等材料采用筒仓储存;砂、碎石按级配分为合格区和待检区存放在有顶棚的场地内,用隔墙隔开,确保不混仓;场内设洗车池、污水沉淀池和排水系统;生活区与其他区隔离,分开设置生活用房按照“驻地建设”章节相关标准,建设。

(3)拌和站场地面积、搅拌机组配置按2台120型全自动数控机组配置。

低于表3-1规定。

(4)场内路面做硬化处理,主要运输道路采用不小于20cm厚的C20混凝土硬化,基础不好的道路应增设碎石掺石屑垫层。

场内排水宜按照中间高四周低的原则预设不小于1.5%排水坡度,四周宜设置砖砌排水沟,并采用M7.5砂浆抹面。

(5)拌和站各罐体联接成整体,安装缆风绳和避雷设施,罐体应喷涂成统一颜色,并绘制施工单位简称,竖向平行绘制,颜色(采用白底蓝字)、字体醒目,见下图3-1。

图3-1拌和站实物图(6)原材料堆放应符合以下要求①凡用于工程的砂石料应按级配要求,不同粒径、不同品种分仓存放。

每区醒目位置设置材料标识牌,对砂石材料的产地、粒径、质量状态、用途、生产日期等进行标识;设透明塑钢样品箱进行样品展示,箱内样品须与料仓砂石材料一致。

料仓采用40cm厚的混凝土隔墙分隔,隔墙高度应不低于300cm,确保不串料。

隔墙侧面画堆料线(距墙顶20cm)、清仓线(距墙脚10cm);前端要求设置黄黑警示标识,隔墙涂刷2mm厚面层,面层采用荧光漆涂料,面层凝结后,再涂刷反光漆,按斜向1∶0.5施作,黄黑相间,12cm 一道。

图3-2储料仓、隔墙实物图②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储料仓应采用厚度不小于10cm的C20混凝土进行硬化,料场底部应高于外部地面,修筑成向外顺坡(4%)。

路面基层储料仓可用水稳材料进行硬化处理。

料场底应高于外部地面,修筑成向外顺坡(不小于3%),并在料场口设置排水沟,防止料场积水。

储料仓靠车行通道一侧设置C20混凝土截水沟与站内排水沟顺接,截水沟最小净尺寸宜为宽×高=40cm×40cm(截水沟的具体高度要综合考虑),顶面标高与场地硬化标高相等,上覆预制承重盖板(参照洗车槽盖板图)。

③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储料仓应搭设顶棚,禁止太阳直接照晒或雨淋,顶棚宜采用轻型钢结构,高度应满足机械设备操作空间(一般不宜小于7m),并满足受力、防风、防雨、防雪等要求。

路面基层储料场应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防止石料雨淋,宜采用篷布进行覆盖。

(7)所有拌和机的集料仓应搭设防雨棚,并设置隔板,隔板高度不宜小于50cm,确保不串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