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联方法

对联方法

对联方法
对联方法------书生老师
上节课我们看了对联审句的依次五种方法,分别是找主语、辨词性、析手法、定联眼、寻关联。

下面我们继续看看下面的一些方法。

6:写景?抒情?言志?论理?寻趣?主旨是什麽?
一个句子读来,首先要确定句子的描写及内涵,主要是想表达什么例:
出句:梅花独在雪中开
如果是「梅花雪中开」,那我们可以把出句看成是在“写景”,也可以把出句看做一种“哲理”。

现在多了个「独在」,「梅花独在雪中开」看成写景比较不妥当,拿来当哲理会比较好些,强调梅花“独在”“雪中”才开
假设出句是「独有梅花雪中开」呢(先不管律)?重点又偏移到“梅花”了,强调只有梅花才是雪中独开的花。

了解了主旨,那么我们就可以对症下药了哈
这个句子不写下联了,有时间大家对一下
7:判断联意阴阳
对联讲究的是语句曲意婉转,惠风和畅,让人读来神清气爽。

下面看一下例句
例1:
出句:共坐春风倾意气
对句:独游寒寺生忧愁
大家看一下这个对联,从联律来看还可以,只是细读起来就感到勉强了许多。

上下联有头重脚轻之病,上联大气,下联气弱。

出句向阳心态,对句转阴无来由,联意阴阳不谐。

例2:
出句:清溪浮翠缓
对句:冷雨打香残
这句明显情绪隔阂,阴阳不谐。

出句给人的感受偏阳,对句调子调得太阴,上下的意象分述不同的感受,情绪上会让人感到突兀。

例3:
出句:新词旧调吟春好
对句:素手琴心抚月明
这是吟咏春天的好,新词迎新,旧调怀旧吗?在这里,新词旧调隐含有「立足过去,放眼未来」的味道。

整个上联的意象是向上提升的,对句不宜淡处理。

所对基调过淡,没能激发生气。

8:体会弦外之音
读文字既要读的字面的意思,也要读出其内涵
例1:
出句:柳线低斜空钓月
对句:松针微抖细缝云
上联有比兴,柳,「欲钓湖中月,难辞岸上风」。

「斜」,因风起,表外因;「低」暗示本来可以入水,现在却只能望月空叹,基调很无奈。

上联不应单纯只看是拟人描景,但是下联看不出来。

例2:
出句:篱外徘徊,不忍听一管苍凉,满庭落寞
咱们先分析一下这个出句
篱外徘徊不忍听,显然「一管苍凉」同「满庭落寞」一样,都在庭中能闻。

篱外就听不到了?我想还是听得到的
「徘徊」只是不忍听偏又不想远离。

这个不想远离也许是因为一管苍凉正是心之所系。

篱外人的情绪如何?这将影响我们对句的基调。

1)、也很沧桑落寞:因为沧桑,所以怕听,怕外感生内应,再撩起伤情。

对句基调从「阴」。

出句:篱外徘徊,不
忍听一管苍凉,满庭落寞;
对句:风中惆怅,空悲叹十年寒苦,半世蹉跎。

这个好在「风中」,可以是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的统一。

人在篱外徘徊,心在风中惆怅。

步调更和谐。

2)只是一种悲怜:也许吹箫的人是所关心的人而已。

从这条思维,对句的路比较宽。

可以定调为「阴」,跟著环境的渲染一吐悲怜;也可以定调为「阳」,把悲怜化为祝福或寄以希望。

出句:篱外徘徊,不忍听一管苍凉,满庭落寞;
对句:风中祈祷,愿重见此间欢笑,往日温馨。

基调不同,对句的表意就不一样。

9:动画。

横向、纵向延伸。

例1:
出句:清溪浮翠缓
对句:野径绽梅娇
同样都是从空间入手,两处不同的景色组织成一幅“动画”,美感加强,是种补充手法。

当你在构图一幅山水画的时候,画了山画了水画了树,如果要再加些东西,你会加些什麽东西?景物有了,也许可以加入“人”。

山水画
里多有人,那是种移情作用,赋于山水人的性灵,也寄托人于山水的性灵。

对联的上下句就是表意的互补
例2:
对句:风送梅香来竹院
对句:月移松影入轩窗
这个句子就是一般的对联者常见的以景对景思路。

例3:
出句:几度秋风斜雁阵
对句:一时冷雨断人行
这副对联中「几度」给人「时间」的过渡,对句「一时」也是时间概念,不是不行,给人感受面狭窄了点。

或者可从「地点」著手,满天冷雨断人行。

上联在感觉上有层次感,下联则没有
10:时隔、景隔、意隔。

例1:
出句:梨花带雨一枝醉
对句:墨菊伴秋满院香
这副对联时隔。

上联是写景的意境联,对别的季节虽然也可以,但不会是最好。

“写景”联统一时序更能融为一幅美画。

例2:
出句:云摇月影柳牵风
对句:泉照山容雁戏霞
上联的「云」摇月影要牵强些,「摇」的动作联想对云来说并不贴切,「竹」摇月影较形象,风摇竹筛月影,照应后面的「风」也较整体。

「柳牵风」就很不错。

下联泉较小些,要「照」山容,以小见大要勉强。

比如「湖映山容」就适切些。

「雁戏霞」的问题,一是「戏」的动作联想对雁来说较无说服力,二是上联夜景,「霞」有时隔的问题。

例3:
出句:昨夜松边依月醉
对句:今朝溪畔叹春残
这是「意隔」。

虽然在现实中,昨夜一个心情,今朝一个心情,是有可能的,但是在对联两行中,还是尽量统一主旨比较好些。

上联联意并不「阴」,下联「叹春残」,笔调转阴,情绪落差较大。

11:直白
「直白」不是字词通俗易懂,而是意境直接表白,说完了就没有余味可嚼。

比如出句:喝一口家乡井水。

这个句子浅显易懂,直
白吗?我认为不能单是看。

整句只写了一个
动作而已,感情是「蓄而不发」。

例1:
出句:枕畔留香难入梦
对句:弦间凝憾易伤怀
出句里难入梦者,留的香应该不会是书香,书香好入梦。

大概是枕边人不在了,闻着留下的香味才难以入眠,情调属阴。

对句「凝“憾”」「易“伤怀”」都是直接表白了内心的情感,直白了。

这种遗憾和伤怀应该留给读者。

不要拳头打直了,要留三分劲。

自己说出来就没有回味了
意境联要避免直白,提两个方向参考:
(1)以人为主语时,避免直接把情绪用语带上,例如流泪、泣之类,你的感触都说完了,看联的人就无想像空间了,至少也得留个三分虚。

以人为主语,可以考虑用「动作」来表达、隐喻、借比,含而不露。

「弦间凝指…」,手指停住不动会是什麽情况,后面三个字再斟酌补述,气氛凝结下,可以延申很多,可以是伤怀,可以是感叹知音少,可以是感怀过去,遥想未来,……。

比如「枕畔留香难入梦,弦间凝指似临秋」,多借秋的一层萧瑟。

(2)以身外之物为主语,就尽可能挑逗情绪,天马行空。

比如以花为主语,写「她」的娇态,写「她」的情绪之类,要用以传神。

可改「花心凝泪…」之类。

借花的情绪隐喻自己的感受,或者「花心凝泪只无言」参考,花之泪是我之泪,花无言即我无言。

12:阴阳错位
阴:弱、浊、冷、虚、窄、小…
阳:强、清、热、实、阔、大…
出句:千里云涛藏笔底
对句:一身梅骨傲人间
上句从大转小,下句由小转大
出句:几句秋思凭雁寄
对句:一帘疏雨任愁飞
上联由虚转实,下联则由实转虚
虚性名词:像是梦、意、韵、魂、情、痕、影…
实性名词:像是山、水、月、花…看得到摸得著的
阴阳错位的句子读来感觉跌宕起伏,效果较好
作业:请以“无边光景一时新”之意境写一副成联,单边最少七字以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