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标准

《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标准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造价专业《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标准1.课程定位《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是建筑工程造价专业的骨干课程,是研究安装工程定额及其造价确定方法的应用性经济技术学科。

以学生掌握职业行业岗位为培养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建筑水电安装工程预算过程中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具备对一般的建筑水电安装工程进行正确预算的能力,并完成工作过程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本课程与前修课程《建筑制图》、《建筑CAD》、《建筑安装工艺与识读》等课程相衔接,共同培养学生对建筑设备施工图的识读能力和设备安装工艺基本操作知识的掌握能力。

主要后续课程为:安装预算综合实训、顶岗实习,共同培养学生安装造价的能力。

2.课程目标2.1知识目标1.掌握建筑给排水工程、消防工程的分类与组成,掌握建筑给排水工程、消防水灭火工程和通风空调工程的施工图的识读方法,以及工程量的计算规则和计量方法;2.掌握建筑电气设备安装工程的分类与组成,掌握建筑电气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图的识读方法,以及工程量的计算规则和计量方法;3.了解安装工程定额的编制和应用,掌握建筑水电安装设备与材料预算价格的计算方法,掌握安装工程费用的组成和计算程序,掌握建筑水电施工图工程量清单与清单计价的编制方法;4.掌握造价书的编制方法。

2.2能力目标2.2.1专业能力:(1)具有正确识读建筑给排水工程等施工图的基本能力,及对建筑给排水工程进行正确地工程量计量和工程量计价的能力;(2)具有正确识读建筑电气照明工程施工图的基本能力,及对建筑电气照明工程进行正确地工程量计量和工程量计价的能力;(3)具有正确识读防雷接地工程施工图的基本能力,及对防雷接地工程进行正确地工程量计量和工程量计价的能力;(4)具有正确编制造价书的能力。

2.2.2社会能力:(1)具有较强的自我学习能力;(2)具有团队协作能力及较强的沟通和管理协调能力;(3)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勤奋创新的学习精神;(4)能遵守社会公德及职业道德。

2.2.3方法能力:(1)具有查阅建筑设备布置、安装、验收的相关技术规范、技术手册与要求的能力;(2)能够根据施工图、施工工艺、行业定额与规范,熟练使用安装计价软件,进行建筑水电设备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3)能够在建筑施工、监理工作中与各工种协调配合。

3.教学内容及教学设计3.1设计思路《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是建筑工程造价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课程。

本课程在建设初期召开了企业行业专家研讨会,根据对企业专家、兄弟院校本课程专兼职教师、用人单位、毕业学生的走访调研,结合水电安装工程预算工作特点,对本课程进行了总体规划和设计。

本课程打破传统以学科知识逻辑为主的教学体系,课程中安排与企业仿真的课堂实训,通过对建筑电气、给排水、消防等项目工程预算任务的实施,使学生主动构建,获得在社会企业行业中所需的实际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总体要求充分使用现有的教学设备和资源,实现课堂、实训场地一体化,授课、实践教学一体化。

每个学习情境有实际工程案例的教学案例,由简入深,实现任务驱动、项目导向,为学生展示本学科的职业内涵与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安装工程预算与土建工程预算在实际工作任务中存在相似性,预算基础理论知识和工作程序相同,计价方法也相似。

为了避免教学中的重复性,本课程在设置上略有侧重,把学生在土建预算课上已经学习的预算定额、工程量计算规则等内容对应课时略减,侧重于安装工程工作内容、工程量计量上。

而工程量计价和清单计算书的编制采用安装软件来完成。

目前全国各地采用“统一量、竞争价”的工程量清单招标投标模式,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中,以这种新的计价模式为主,并根据最新的《建设安装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2013)》内容进行授课。

本课程建立了完整的考核评价体系,不单以课程最后考试为主要评分标准,还包括了课堂实训成绩及平时考勤,侧重于学生综合职业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3.2课程内容设计本课程以水电安装工程预算项目实施为导向,针对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安排教学内容。

将课程规划为4个学习情境,每个情境设置实训任务,任务的解决过程涵盖了本课程所有的知识要点,并对每个学习情境明确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呈现完整的“教、学、做”一体化的设计要求。

学习情境描述、内容排序及学时分配见下表:表一课程内容设计四.学习情境设计表二学习情境一表三学习情境二表四学习情境三表五学习情境四五.学习情境教学进程安排表六学习情境教学进程安排4.教学方法建议4.1教材及相关资源本课程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安装工程清单计量与计价》教材,属于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教育土建类“十二五”规划教材。

本教材包括给排水、电气、通风、消防等安装预算理论知识与课堂实训。

目前《水电安装工程预算》课程也在进行自主开发校本教材。

教材以安装工程的任务驱动为主导,贯入2013清单计价规范、福建省建筑安装工程消耗量定额,体现了适用性和前沿性,注重工学结合,避免了已往在教材选用上存在较大地域性区别、选用教材内容滞后、授课与教材调整较大等一系列问题。

目前我们已经开发的教学资源见(如表七)七课程资源开发一览表4.2教学组织模式本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地域性、时效性很强,重在掌握并运用计算规则进行计算。

由于工程项目多,规则多,具体项目的个别性与复杂性,现场条件的复杂性对项目计量与计价的影响,另有计价模式的不同,针对具体工程项目如何运用计算规则进行计算难度较大。

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针对课程特点,基于工程造价的形成过程和工作任务,把课程学习内容联系实际工程项目,安排企业专家、技术人员共同参与,借助企业实际项目的工程图纸,课堂教学结合实践教学,采用任务驱动、案例教学、工学交替、项目导向、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等多种教学模式,重视学生学习与实际工作一致性,为学生提供了参与式、体验式、交互式和模拟式等学习环境和具体任务,实现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力求做到实践教学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按照实际工程项目的操作流程和方式由校外专家和双师型教师指导实践教学,实现模拟岗位实践。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技能,使学生具备职业素质和具有执业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所必需的思想认识水平、思维方式和职业道德。

4.3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课题组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不断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施工现场图片教学法、算量延伸教学法、递进式案例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极大学习兴趣。

以课堂讲授为主,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与电化教学手段,加深课堂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并通过校内实习、综合实习、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加强对学生操作技能、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1)图片教学法《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与房屋构造、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施工图识图、建筑设备等课程有密切关系,要想正确列项,首先要熟悉工程采用何种安装施工技术,想正确算量,需要了解建筑的构造特点,并且应学会识读设备施工图。

由于时间的关系,知识被遗忘的较多,这就需要在课上进行复习。

而有很多建筑构造、建筑施工方法等用传统板书无法展现给学生,或绘图需要花费很多时间,用语言解释理解起来又非常困难。

去工地参观施工现场,不一定有刚好在做安装的工程,这就需要平时搜集一些教学图片或视频,通过多媒体技术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可以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化,难于理解的知识简单化。

通过施工现场的图片和视频,学生不仅能轻松、清晰地理解所讲内容,而且能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进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2)递进式案例教学法在教学的每一情境中,都先设置组成任务案例的阶段性小案例,每个典型小案例都体现了完成本情境任务的知识点,每一情境又是在前一情境知识点上的递进和深化。

通过选用不同项目、不同安装类别、不同规模的工程案例,使学生在学习中多次操练预算技能,加深印象,取得良好效果。

(3)现场教学法通过已建的建筑(如:教学楼、实验楼、学生宿舍等)及在施的工程项目(校内与校外实训基地)施工现场作为课堂,对照实物,结合图纸,进行分项工程计算规则的讲解,使学生对计算规则对应的实物有了全面的认识,加深了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把握。

如给排水工程中的排水立支管的工程量计算以及报价项目,很多学生因对施工工艺不熟悉,无法理解清单量的计算以及组成报价的子项目。

通过到施工现场进行教学,大部分学生掌握了该节的内容。

4.4教学手段在教学手段上,教学中使用安装工程定额、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工程实例、课堂实训、工程施工安装图片、多媒体资料及课件、网络教学资料等来增强学生的感观认识,使学生能直观地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程最后安排了上机操作,延伸了课程的完整性,使学生更系统地掌握安装工程知识体系。

开发习题库,知识面涵盖齐全,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的内容、全面掌握该课程的知识点、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

本课程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5、教学条件5.1学生的能力基础要求本课程要求学生完成《建筑制图与构造》、《建筑CAD》、《建筑施工技术》、《建筑设备工艺与识读》等课程的学习,具备正确识读建筑工程施工图,了解常见安装设备的构造类型,熟悉设备安装的施工技术和工艺流程的能力。

5.2师资的要求1)师资队伍基本情况本课程教学队伍由8人组成,其中专任教师编制3人,实训教师2人,外聘实训教师2人。

学历结构如下表。

课程负责人王雅云老师从事造价专业教学工作十年,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主讲教师李月莲长期从事造价专业教学工作,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主讲教师林铮老师有丰富的造价专业实践经验,参与了多个工程项目的施工和现场预算工作。

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本课程的理论课教学规模一般控制在50人左右;校内实训课程人数一般控制在50人以下,由1-2名教师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外聘教师指导。

2)教师队伍年龄结构课程负责人40岁,课题组教师年龄最大43岁,最小的36岁,平均年龄41岁,年龄结构形成梯队。

5.3教学资源的要求实践性教学对于促进本课程建设起到关键性作用,在实践性教学的改革中,我们重视实践性教学环境建设。

本课程主要在多媒体教室进行一体化教学,软件的学习与操作是在造价专业实训机房教学,校外实习实训场所有:福州正诚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福州中盈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和厦门天和项目管理投资咨询有限公司福州分公司等。

6.教学考核与评价本课程建立了完整的考核评价体系,不单以课程最后考试为主要评分标准,还包括了课堂实训成绩及平时考勤,侧重于学生综合职业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具体内容见下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