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


h
15
可见光区
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部分是 可见光 部分。
h
16
辐射原理
由实验得知,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的 波长越短;反之越长。
太阳表面温度约6000K
短波辐射
地球固体表面平均温度约22°C 近地面大气平均温度15 °C
长波辐射 长波辐射
h
17
夜晚,没有了太阳辐射,为什么地 面温度降低并不是太多?
探究活动1:
(1)低层大气主要是由哪几部分 组成的?
(2)低层大气主要组成成分的作 用是什么?
h
4
1.低层大气的组成
低层 大气
干洁空气
氧21% 氮78%
水汽 固体杂质
h
其他气体 1%,如 氩、二氧 化碳、臭 氧等
5
2.低层大气各组成成分的主要作用
大气组成
干 氮气 洁 氧气 空 二氧 气 化碳
主要作用
h
7
(二)大气圈的结构
探究活动3:
大气在垂直方向上可分哪几层? 各层有哪些特点?
h
8
h
9
上页放不出,则用此页
电 离 层
高 层 大 气
50
平流层
12 对流层
h
电离层能反射 无线电波,对 无线电通讯有 重要作用
气温初稳后升热 只因层中臭氧多 水平流动天气好 高空飞行很适合
对流旺盛近地面 纬度不同厚度减 只因热源是地面 天气复杂且多变 风云雨雪较常见
h
18
h
Hale Waihona Puke 19探究活动5: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h
20


的 吸
有选择性



臭氧 氧原子 ——紫外线
水汽 ——红外线
二氧化碳
h
21
大气的保温作用




射向宇宙空 间
射向宇宙空 间
大气上界
太 阳
大气吸收

大 气







地面吸收
“太阳暖大地”
大气逆辐射
“大气还h 大地” “大地暖大气”22
10
探究活动4:
观察下面的短片,讨论分析片中 片中人物的行为及其原因?
h
11
h
12
二、大气的受热过程
探究活动5: 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来源是什么?
h
13
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来源!
可为什么人们又说地面是近地面大气 主要的直接热源呢?
h
14
太阳辐射光谱示意图
太阳辐射中各种能量的波长并不相同, 主要有γ射线、Χ射线、紫外线、可见光、 红外线、无线电波等。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原理
1、大气的吸收具有 选择性
(1)对 可见光的吸收能力很差,从而使大部分太阳辐射
能够透过大气到达 。地面
“太阳暖大地”
(2)对 红外线的吸收能力很强,从而使地面辐射放出的
热量绝大部分被保留在大气中。
“大地暖大气”
2、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这在一定程度上
补偿了地面辐的射热损量失。
h
25
探究活动7:
温室示意图
h
寒冬季节, 室外万木凋零, 而室内却春意 盎然,你能说说 温室保温的原 理吗?
这和我们所 讲的大气对地 面的保温原理 一样吗?
26
提示
太阳辐射能量透过玻璃进入温室,而玻璃阻 挡了温室内与温室外大气热量交换,又因为玻 璃是热的不良导体,因此温室内热量不易散失。
温室保温的原理: (1)太阳光热能透过玻璃照射到温室内。 (2)温室内的热量却不能透过玻璃而散失。
CO2 H2O
CO2 H2O
CO2
H2O
H2O CO2
h
37
千米 2000~3000
高层大气
50
平流层
12
对流层
大气的垂直分层



整个大气质量(3/4)
小 水汽、杂质(几乎全部)
h
38
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分布在 哪一层中?
地面辐射能否到达宇宙空间?理由?
夜晚,没有了太阳辐射,为什么地 面温度降低并不是太多?
减少化石燃料的消耗(2分)
h
30
2、(2008江苏必修测试)读图,完成。
(1)图示箭头中,
代表近地面大气主要
直接热源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表示大气补偿
地面辐射损失热量的
箭头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h
31
3、下列图中的纬度相同的四地,昼夜温差最小的

()
h
32
谢谢指导 再见
h
27
干洁空气 水汽 固体杂质
主要成分
大气圈
受热过程
结构
高层大气 平流层 对流层
地面辐射
太阳辐射
直接 热源
地面 大气逆辐射 保温作用
吸收作用
直接
热源

大气
宙 空

【拓展探究】
1、(2003年辽宁)读 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示各项内 容中,由于 、
(填写代表 的英文字母)的存在,
使大气具有“温 室效应”(保温效
h
1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一)
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 大气的受热过程
h
2
学习目标
1、了解大气的组成及主要成分的作用 2、了解大气垂直分层中各层的特点及对人类 活动的影响 3、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说明大气保温作用的 主要原理. 4、理论联系实际,应用相关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h
3
一、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 (一)大气圈的组成
应)。
(2)请阐述地质历史上大气“温室效应”在地表环 境形成中的作用。
(3)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角度,指出降低“温室
效应”的措施是


(1)e 、f (2)吸收长波辐射使近地面大气升温。(2分) 减少热量向宇宙散失,逆辐射使近地面气温变化 幅度减小。(2分,答出一点即可给分) 保温,使地球表面较为温暖。或:使地球表面较 为温暖,若无此效应则地表较寒冷(2分) (3)增加绿色植物(2分)
“大气还大地”
h
23
探究活动6:
(1)在晚秋和寒冬,为什么霜冻多 出现在晴朗的夜晚?
因为晴朗的夜晚,天空少云或无 云,大气逆辐射弱,地面辐射的热量散 失多,所以晚秋或寒冬晴朗的夜晚地面 气温很低,容易出现霜冻
h
24
(2)在寒冬,为什么人造烟幕 能起到防御霜冻的作用?
人造烟幕能增强大气逆辐射,减 少夜晚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 起到保温作用,所以可防御霜冻。
h
39
h
33
h
34
h
35
1.有关低层大气增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主要是地面的长波辐射被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
化碳吸收的结果 B.主要是太阳晒热地面,地面又将热量传导给空
气的结果 C.主要是太阳辐射被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
收的结果 D.主要是受太阳光直接照射的结果
h
36
O3
O3
O3 O3
O3
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 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调节地表温度的重要气体
臭氧
吸收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过量紫外 线的伤害,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水汽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固体杂质
h
6
探究活动2:
干洁空气 在自然状态下其组成成分 变化很小,但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已使 其中某些组成成分发生了变化,你能举 例说明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