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五届三次理事扩大会议及秘书长联席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五届三次理事扩大会议及秘书长联席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通讯第二十八期(二零零二年十一月)目录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五届三次理事扩大会议及秘书长联席会议纪要 1 第六次中日生物医学工程与康复工程学术研讨会总结 3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自然医学学术座谈会纪要 5科协2002年学术年会19分会场——21世纪医学工程学术活动简况 6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编辑部工作总结 7北京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全体理事会议纪要 10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名单 12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冯长根在学科发展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14关于在中国科协系统科技期刊中规范关键词选择的决定 46关于进一步提高期刊学术论文英文摘要写作质量以及在各有关期刊编辑部开展英文摘要达标荐优活动通知 48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冯长根在《学会》杂志编委会议上的讲话 51中国科协技术协会所属全国性学会组织工作条例 66中国科协技术协会所属全国性学会分支机构、代表机构管理办法 73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五届三次理事扩大会议及秘书长联席会议纪要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于二00二年五月二十七日至五月三十日在桂林召开第六届国际生物医学工程与康复工程学术会议期间召开了五届三次理事扩大会和秘书长联席会议。

出席会议的常务理事有:胡逸民教授、郑崇勋教授、杨子彬教授、顾汉卿教授、胡佑伦教授。

学会理事有:何铁春、徐昌喜、张坤涛、陈志刚、李迎新、陶笃纯、王旭、周长忍、徐明瑜、杨国忠、葛霁光、邓尊贤、张永红{代白净}、龙勉{代陶祖莱}。

各分会、地方学会秘书长,共三十人出席了会议,会议还邀请了名誉理事清华大学杨福生教授等老同志参加了会议。

会议在秘书长胡逸民教授主持下进行。

一、会议由杨子彬教授代表秘书处汇报了第六次国际生物医学工程与康复工程学术会议的筹备情况与会议学术活动的安排。

理事们对会议的筹备工作表示满意,对秘书处为召开好此次工作的辛勤劳动表示感谢。

会议同意秘书处会议期间学术交流活动的安排意见,并希望学会更多地组织好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交流,以推动我国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蓬勃发展。

二、会议由学会副秘书长,学会办公室主任王金新向与会理事与分会和地方学会秘书长传达了中国科协关于推进所属全国性学会改革的意见,汇报了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贯彻中国科协的指示精神,落实中国科协改革意见的情况。

她还在会上逐条汇报了我学会改革方案的初步意见,并征求各位理事与各分会和地方学会的意见。

与会代表纷纷表示要坚决贯彻中国科协的改革意见。

对于我学会的改革方案提出了许多中肯的建议,如:应强调发挥理事的积极作用,强调理事要“理事”应接受会员代表大会的监督,真正代表广大会员的利益。

对长期不理事的理事应有相应措施条例规定,有的理事提出:学会应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即为我国生物医学工程产业服务,在实现和促进生物医学工程优秀成果产业化上下功夫,还有的理事提出要主动为企业服务,如:国外的许多生物医学工程产品的标准是由学会提出来的,而被企业、行业甚至国家采纳,我们也应在此方面下一些工夫,有的理事提出:学会应发扬知识与人才优势,主动承担国家和地方行政主管部门的一些技术决策咨询的任务,充分发挥学会横向联系的网络优势,为学会争取更多的经费。

这些意见对于补充、完善学会的改革方案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会议认为我们一定要按照中国科协的意见把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的改革推向高潮。

学会改革要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会员重新登记的基础上,发挥会员和科技工作者的主体地位,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增强改革意识,认真探索适应市场经济并符合科学技术和科技团体发展规律的组织体制,运行机制和活动方式。

积极进取,规范操作,使学会逐步形成自主活动,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良性发展新格局。

把学会建成真正的科技工作者之家。

三、会议由编辑出版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常务理事顾汉卿教授,汇报了编辑出版委员会的工作思路,汇报了当前认真抓好的三项工作:1、组织好国内的21种生物医学工程杂志,形成生物医学工程刊物板块。

2、办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英文版},使他们成为我国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刊物的领头羊,推动我国相关刊物与学科的发展。

3、落实好学会蓝皮书和生物医学手册的编辑出版工作。

理事们对编辑出版工作委员的工作提出了许多好建议,支持常务理事会通过的“对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编辑部所做的意见”为了办好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理事们各分会和地方学会都表示积极支持新一届编委的组建和编辑部主任的工作,相信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在学会的正确领导下会越办越好。

四、会议期间学会理事何铁春教授就医学试验认证的国际标准的翻译和推进工作做了介绍。

理事们认为此项工作是我们学会应抓好的重要工作,关键是取得国家认监委的支持,扎实认真地做好工作。

何教授提出标准的制定和出版工作也应列入学会工作的议事日程的建议得到大会代表的充分肯定,建议常务理事会认真讨论做一些推进工作和计划,并以学会名义争取国家行政部门的支持。

五、会议期间各理事和秘书长还认真阅读和审议了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通讯《27期》上刊登的学会议事规则,分支机构条例,机构干部的职责范围,关于发展会员的若干规定,国际学术会议组织工作程序,召开国际会议管理办法,会计人员职责,出纳人员岗位责任制的规章制度。

与会理事与秘书长对学会工作的规范化的做法表示赞赏。

审议中对有关规定的个别问题提出了修改意见,秘书处将认真收集和采纳,报请常务理事会讨论修订通过执行。

六、此次理事扩大会秘书长联席会议虽然时间短,但对学会的进一步改革与发展提出了很好的意见。

这对于学会的发展将起积极的作用,秘书处将修改后的“学会改革方案”、《学会改革方案(讨论稿)》再一次以通讯方式征求理事意见后上报科协。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六次中日生物医学工程与康复工程学术研讨会总结经中国科协外批字[2001]180号文件批准,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六届中日生物医学工程与康复工程学术研讨会于2002年5月27日至30日在桂林召开。

本次会议与中国康复工程学会,日本生命支持技术、计算机辅助外科、医学电子和生物医学学会共同举办。

参加会议的代表共150人(日本代表25名,香港2名,国内代表123名)。

会议收到论文120余篇,分别以主会场、分会场和墙报的形式进行了学术交流。

会议还特别邀请了国际医学生物工程联合会(IFMBE)主席Dov Jaron教授出席,并做了题为“生物医学工程研究与教育的挑战”的报告。

一、来自日本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电机大学、大阪大学、东京医科大学、琦玉医科大学、福植大学、东京女子医科大学、九州大学、山形大学及日本国立康复中心的24位日本代表在会议上交流论文20篇,其研究主要集中在机器人辅助外科、集成三维医学图像、心室辅助设备、远程监控和机器人遥控操作,计算机辅助矫形和评价以及关节形成后的评价和分析。

在机器人辅助外科中,微创外科中的高精度操作机械手和内窥检查和实时导航是其研究热点之一。

其新3-D立体探测医学图像也是其研究工作的一个亮点。

在心室辅助设备的研究中,其研制的振动流泵较离心泵有更好的生理学性能并已经完成动物实验。

此外利用视觉伺服控制来提高超声导航针入治疗中对肿瘤位置的确定和跟踪。

二、通过会议的交流,在以下技术领域发表的一些创新研究报告引起与会国内外学者的关注。

1、日本东京大学利用机器人进行远程手术与高难度手术的基础研究受到关注,认为微器件的使用将成为今后医疗器械发展的重要方向。

2、中国重庆医科大学,超声聚焦刀的研究与开发得到与会代表的重视,这是我国在医疗手术新技术领域的一个重要发明,是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典范。

3、日本东京电机大学在生物电磁的研究方面取得成绩,特别是脑磁图的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为疾病诊断方法提供了重要技术依据。

4、中国医科院基础所在心脏辅助装置特别在心脏体内反搏的研究方法取得进展,他们研制的心内反搏气囊具有更小的流体阻力和优异的血液相容性,相关的研究报告引起专家重视。

5、中国清华大学在研究人体运动轨迹的基础上对于人体的运动替代与康复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观点,所作报告受到同行的好评。

6、天津医科大学在眼内人工晶体的表面修饰研究方面进展有突破,首创的氟、肝素双重修饰的人工晶体经长达两年的兔、猴眼内植入动物实验,证明此种新型晶体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光学特性。

他们的工作取得可喜进展7、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所、中国药品与生物制品检定所等单位报告了各自在组织工程研究方面的新进展,组织工程膀胱的研究进展引起代表的广泛关注。

三、学术会议期间中日双方召开了工作座谈会,双方总结了本次学术会议的情况后,就下次学术会议作出安排。

1、中日会议每两年召开一次,至今已是第六次,通过学术交流促进了两国学者学术水平的提高,学会为推动生物医学工程与康复工程的发展做出贡献。

考虑双方的经济状况,提议第七次中日学术会议与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及学术会议一起,于2004年4月14日至25日之间适宜时间召开。

2、第七次学术会议吸收韩国代表参加,具体由日方联系,于明年上半年将落实情况报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以便上报科协办理会议批件。

3、会议注册费,外宾400美元,中宾待定。

4、下次会议仍维持由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牵头与有关学术团体共同举办的形式。

双方对历届中日学术会议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无论学术水平和交流效果得到了与会代表的肯定,中方特别感谢了日本同道对中日学术会议所作的贡献。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自然医学学术座谈会纪要经中国科协、国家科技部批准,由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主办的“21世纪国际自然医学会议”定于2002年6月7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收到论文500余篇,经审稿决定采纳在会议上交流的论文400余篇。

但因故中国科协于2002年6月24日通知撤消这次会议,学会随紧急发出通知,仍有一些代表因提前上路而未收到通知,因此部分国内外代表届时已到京,到北京的代表,特别是国外代表对撤会反应强烈,提出要向有关部门交涉等等。

中国科协国际部和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对此事十分重视,立即召开了工作会议。

由于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长刘德培院士,副理事长俞梦孙院士,秘书长胡逸民教授因故不能参加这次会议,特委托学会常务理事杨子彬教授,常务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王金新同志代表学会向中国科协汇报并共同协商撤销会议后的善后工作。

经协商决定,由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主办召开一次“自然医学学术座谈会”,组织部分已抵京的国内外代表进行学术性交流,并听取代表对今后自然医学发展工作的建议,以解决因撤会而引起的代表的强烈反应。

于2002年6月8日在北京八达岭庄园饭店举办了主题为“自然医学与人类健康”的小型座谈会,出席会议的代表来自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代表50人。

会议由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和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杨子彬教授主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