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三国曹操《蒿里行》)[译文] 死后的白骨,遍野都是,无人掩埋;原本人口稠密的地区,这时已是千里荒无人烟,连鸡叫都听不到了。
[赏析] 描绘了东汉末年军阀连年混战给老百姓带来的严重灾难。
表现了曹操同情人民的苦难,渴望国家统一的心情。
2、遍身罗绮(qǐ)者,不是养蚕人(北宋张俞《蚕妇》)[译文] 看到街上不少人,绫罗绸缎穿满身。
仔细看看他们的模样,没有一个是养蚕的人。
[原作]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赏析] 这是借妇人之口,深刻揭露了旧社会里劳动人民的劳动果实受到剥削阶级掠夺的不合理现实,对劳动人民表示了同情。
3、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北宋王安石《登飞来峰》)[译文] 尽管天空中有朵朵浮云,可是我也不必害怕它挡住我的眼睛。
因为只要登高就能望远,现在我站在塔的最高层顶。
[原作]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赏析] 说明“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深刻道理。
与唐王炎焕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用意是相仿的。
4、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墨梅》)[译文] 它不羡慕姹紫嫣红的艳丽色彩,也不希望有谁来把它夸奖。
它只有一个小小的心愿,让天地间充满那淡淡的清香。
[原作] 我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赏析] 说明了一个人生活在世上,不要只图被别人夸赞而沾沾自喜,应该有坚定的志向主高洁的品格,为社会为人民留下一点儿“清香之气”。
5、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北宋苏轼《题西林壁》)[译文] 不认识庐山本来面目,只因为置身于这山中。
[原作] 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赏析] 告诉人们看问题一定要全面,而不可以偏概全,否则只会使自己身陷其中,却还自以为是。
6、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北宋王安石《元日》[译文] 爆竹宣告旧的一年已经过去,浩荡春风将暖意吹进了屠苏美酒。
[原作]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赏析] 描写喜庆气氛方面的确是不可多得的佳句。
7、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三国魏曹植《七步诗》[译文] 我们都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你现在烧起猛火来煎熬我,你怎么这么急迫,这样残酷啊![原作]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赏析] 名中拟人和比喻用得很贴切,表现了作者敏捷的才思,同时也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骨肉相残的腐朽本质。
现在人们也用来描写亲兄弟姐妹之间的互相迫害。
C8、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东晋陶渊明《饮酒》[译文] 在园地里采菊时无意中望到庐山,一种悠然之乐油然而生。
[赏析] 写出了一种“无我之境”,把把诗人那种悠然自得、抛却尘俗的情致描绘得细腻、真切。
说采菊时无意中见到庐山,境与意会,情与景融,浑然一体,物我皆忘,一种悠然之乐便油然而生。
9、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译文] 清晨起来上山整理荒草;黄昏时,肩扛锄头,沐浴着月亮的清辉回家。
[赏析] 诗人用简洁的笔法勾画出耕作的辛勤、艰苦与劳动后的轻松、愉快。
让我们一方面感到诗人劳动的辛苦,另一方面又觉得山村月夜很美好。
10、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清高鼎《村居》[译文] 早春二月好天气,春草生长黄莺啼。
春烟如雾又似纱,柳条青青醉拂堤。
[原作]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赏析] 作者抓住“草长”、“莺飞”、“杨柳”、“春烟”这些初春时主要景物特征来写。
通过“长”、“飞”、“拂”、“醉”这些词,写出了景物的动态。
很形象、生动。
11、《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南宋陆游《书愤》[译文] 一篇《出师表》真正名扬后世,千载以来有谁配得上同诸葛亮相提并论![赏析] 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尊崇,渴望在当今乱世之秋能有诸葛亮这样才能的忠心之士治理国家。
后人常用此句作为对历史伟人的称誉之词。
12、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南朝宋谢灵运《登池上楼》[译文] 池塘边逐渐萌生了青草,柳林里也增添了婉转啼鸣的小鸟。
[赏析] 诗句不仅意境隽永、简切晓畅,而且更反映了谢氏兄弟的心心相通的真挚感情。
13、吹面不寒杨柳风南宋志南《绝句》[译文] 春风吹到脸上,人们不觉得寒冷。
[原作]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赏析] 作者把春风的柔和温暖描写殆尽,成为流传的名句。
14、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施耐庵《水浒传》[译文] 火红太阳当空照,天气热得像火烧。
田里禾苗没水灌,大半干死已枯焦。
[原作]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农夫心里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枯焦。
[赏析] 句子的语言简单朴素,写出了劳动者的血泪,历来脍炙人口。
15、寸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北宋梅尧臣《陶者》[译文] 有些人十个手指尖尖,做砖瓦的泥土从不沾上半点;可是他们居住在高楼大厦上,瓦片像鱼鳞一样,盖得密密层层。
[原作]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寸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赏析] 通过对比,构成鲜明的反差画面。
16、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南宋叶绍翁《游园不值》[译文] 满园的春色怎么能够关得住,一枝红艳艳的杏花从园中伸了出来。
[原作]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赏析] 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一切有生命的事物,是关不住的,禁不了的,它总是能冲破一切压迫、阻挠,茁壮成长。
17、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北宋王安石《泊船瓜洲》[译文] 春风又吹绿了长江南岸,明月什么时候照我回还?[原作]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D18、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西汉刘邦《大风歌》[译文] 大风猛烈地吹刮,白云四处飘散;在声威遍及天下、万民臣服以后,我回到了养育我的故乡。
[原作]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赏析] 人们多用这两句诗来表现自己取得了巨大成绩后,志得意满的感情。
19、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东汉曹植《短歌行》[译文] 面对着醇酒应当引吭高歌,人生能有多少日子呢?就好像早晨的露水,瞬间即逝。
唉!逝去的日子太多太多![赏析] 慨吧人生短促,光阴易逝,劝告人们要及时行乐,当然也含有珍惜时间的含意。
但多少有点消极之意。
20、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南宋李纲《病牛》[译文] 只要能使普天下的人都吃饱,即使耕田累得病倒在夕阳之下,也决不推辞。
[原作] 耕犁千亩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赏析] 意即只要对国家对人民有利,即使像病牛一样累死也毫无怨言。
21、东风染尽三千顷,白鹭飞来无处停南宁虞似良《横溪堂春晓》[译文] 东风把刚插下的秧苗吹活,嫩绿的稻田无边无垠。
白鹭鸟飞来在空中盘旋,不知在哪里可以歇脚暂停。
[原作] 一把青秧趁手青,轻烟漠漠雨冥冥。
东风染尽三千顷,白鹭飞来无处停。
22、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南宋朱熹《春日》[译文] 随随便便就能够感受到春风的抚摸,张开眼看到处处是春天的美景。
万紫千红的花朵一满枝头,都争着向人们报告春天的来临。
[原作]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F23、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荆轲《易水歌》[译文] 阵阵的冷风在吹啊,寒冷的易水在流。
我这一去啊,就不再回来了。
24、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歌》[译文] 粉身碎骨也全然不怕,要把清白名声留在世间。
[原作]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赏析] 现在人们常用此赞美那些不屈服于暴力的、顶天立地的人或为国家的事业视死如归的革命者。
G25、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译文] 阵阵秋风之中,一个孤苦的旅客,骑着一匹瘦马,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走着。
这时太阳快要落山了,远离家乡的人心里是多么悲伤啊![原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26、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译文] 只要有利于国家,我会不顾个人生死,全力以赴;我怎么能遇到祸患就远远避开,遇到对自己有利的事就上前争夺呢?H27、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东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译文] 银河清澈而且很浅,南北两岸又会距离多远?就是这样一条水光轻盈的银河挡在中间,不能互通言语,只能领悟脉脉地凝神着银河的南岸。
[赏析] 描写了织女星隔河凝视、含情脉脉而不得晤面的情景,寄寓了作者咫尺天涯的深沉慨叹。
28、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南宋赵师秀《约客》[译文] 黄梅时节阴雨连绵不断,池塘边的青草丛中到处有青蛙在叫唱。
[原作]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29、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南宋岳飞《池洲翠微亭》[译文] 祖国的锦绣河山多么壮美,令人陶醉让我入迷。
时间晚了月亮已经高高升起,我骑马踏月回去时还临别依依。
[原作] 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
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30、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北宋苏轼《望湖楼醉书》[译文] 黑云如墨汁打翻却不能遮住青山,白亮的雨滴像珍珠纷乱地溅进木船。
[原作]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