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体育概论问答题

体育概论问答题

体育概论问答题1.国际体育的意义?1国际体育促进了各国家、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

2国际体育策进了文化、科技和经济的繁荣。

3国际体育为各国各民族间的竞争和发展提供了舞台。

4国际体育加速了各项经济运动记录的更新。

5.促进国际文化模式的形成。

6国际体育对维护国家和平具有积极意义。

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和平的象征。

2.未来体育发展的趋势将出现那特点?1.体育运动进一步国际化2.体育运动进一步社会化、大众化。

3.将更加科学化。

4.人们对体育兴趣的广泛性和内容的多样性。

5.未来体育将是终生化。

家庭体育——学校体育——社会体育新体系6.学校体育将由“健身”转为“全面育人”。

7.体育场地设施的充裕和体育组织的遍在性。

8.人体机能水平和运动能力将大大提高,寿命将延长。

3.现代竞技运动的特点?1.对抗性竞赛性包含着身体的努力(体力、智力)没有此特性,就不成为竞技运动;2.规则性有明确的规则,这些规则既有历史依据,又有国际通用。

3.公认性竞赛结果被社会乃至世界承认。

4.组织性参加的人往往代表一个组织或团体,赛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加强参加者压力及活动的严肃性。

5.功利性不再像游戏及娱乐,仅为个人消费,讲究目的功利性。

5.体育科学体系结构?体育科学体系是一个开放体系,而不是一个封闭体系。

A指导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指导思想。

B.基础科学——由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构成,(教育学、社会学、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c.体育的应用科学——最主要的组成部分(自然科学类、社会科学类、人文科学类、管理科学类)1自然科学类、是研究在运动条件下人体的变化和适应过程。

2社会科学类、体育是一种社会活动,要掌握其发展规律必须广泛运用社会科学的原理来分析体育现象3人文科学类、是分析体育过程和它对人的某些社会教育和心理教育方面的学科4管理科学类、把现代管理科学的原理与方法运用于体育d.体育专项技术学科——最接近于实践(田径、篮球、排球、体操)6.为什么产生体育?(观点:体育产生于需要理论)从需要的理论来分析体育产生的动因:a.为谋生而进行的身体活动如:狩猎、农耕等。

b.为防守而进行武力活动技能。

如:攻、防等c.日常生活所必需的活动技能。

如:走、跑等此外还有一些活动不属于生产活动又高于一般生活技能。

如:舞蹈、游泳等。

由此构成了体育产生的动因。

生存发展是体育产生的理论根源。

7.体育起源:(观点:体育产生于多源论)A体育起源劳动说:没有人类早期的生产劳动,就不会形成人类基本技能。

没有人类基本活动机能的参与,就不能产生体育的各种运动形式。

B体育起源原始教育说:原始人在长期实践中,自然与社会知识的积累使得生产工具不断改进,生产力提高,劳动技能日趋多样化,复杂化,这样如要达到更高层的需要,必须经过培训与学习,一方面制造出更有效工具,另一方面,用传授进行身体培训,同时人类思维也有发展。

c 体育起源战争说:由于战争推进了武器的演进,为掌握武器,提高战斗力,需要进行军事训练和身体训练,武器和武艺为人们健身活动提供广泛的活动技能。

如:拳击,铅球。

d体育起源宗教祭祀说:主要形式是舞蹈,有健身作用,即对身体训练又是一种娱乐,包含着许多体育的因素,如:舞蹈,竞技,角力。

e体育起源疗疾说:条件严酷,自然侵害,同类袭扰,健康,生命都无保障,人类平均寿命低,刺激医疗保健活动的产生与发展。

F体育起源生理舒展说:g体育起源社会学观点:劳动奠定物质基础(类人猿---人类)体育这一社会文化现象的产生是若干个因素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漫长历程中长期互相作用的复合结果。

1.生产劳动为体育的产生奠定了基础2.古战争,祭祀,医疗活动是体育产生的催化剂。

3.古代教育时萌生的体育能够系统,完善和得以延续。

8.体育产生的社会根源:怎么产生的体育?(1)原始体育在生活和劳动过程中萌生。

原始人生活水平低下,没有明确的社会分工,人们当时的跑、跳等动作技能是劳动动作又是基本生活技能也是体育活动的前身,现代体育运动正是这些活动中脱胎出来的。

(2)体育是原始社会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和手段原始社会的教育主要是传授生产劳动技能,而原始的生产又是较笨重的体力劳动,因此原始教育中体育是主要内容和手段,如:鄂温克人原始社会末期的体育在儿童少年中进行打熊游戏、跳高等活动。

(3)原始的体育与军事、医疗卫生、宗教祭祀和娱乐活动都有关系(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如:战争说、疗疾说、宗教祭祀说。

上述说明,体育是由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个体和社会、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需要的激励而产生的一种社会活动,它产生于生产劳动过程中9.怎样衡量一个国家的体育水平?衡量一个国家的体育运动发展水平的标志是多方面的,而不是单方面的。

如:1.国民的体质和健康状况。

2.群众体育普及的程度3.体育科学研究的成就和水平4.体育的方针政策,制度、措施的制定和执行情况5.各种体育场地、设施状况6.体育运动水平和最好成绩等。

10.现代社会体育的地位?(1)体育已引起各国重视。

A 政府部门中的体育机构b 体育政策法令的制定c 把体育纳入教育制度之中 d各国各界人物重视体育,参与体育,把体育放在显赫地位。

(2)体育正逐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a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越来越多 b近年来,竞技运动在许多国家迅速打入了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日益成为人们感兴趣的社会活动之一,特别是对国际重大比赛表现出热情,达到狂热的地步。

c 体育的作用得到较大发挥,运动员精神广为传播。

11. 为什么现代体育的地位会这样?(社会学分析)影响?(1)现代社会对体育的需要在日趋现代社会化的生活条件下,对人体的健康和发展也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

(2)现代生活方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特别是科技的发展,使的生产智能化,改变着劳动者的智能结构。

脑力劳动者比重逐步增长,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这样身体缺乏运动,不通过体育活动来进行调节,长期下去,会出现“适应能力降低”、“新陈代谢低下”“神经衰弱”“不活动性萎缩”等现代文明病的出现。

(3)都市化生活给人体发展带来了不利条件,a 城市人口高度集中,居住条件大大改变。

b 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破坏。

C 城市交通和通讯联络工具的现代化大大减少了人们走路的机会。

D家务劳动社会化和家用设备的电气化,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活动也减少了。

e由于食物构成的改善,脂肪和肉类食品的增多,人们从食物中摄取的热量越来越多。

12.(现代社会为体育创造的有利条件?)体育运动的普及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1)体育经费的保证,体育具有物质资料的消耗性,以及高度依赖性(2)各国重视体育场地设施的兴建。

(3)整个社会和人们的余暇时间增多。

有时间去娱乐消遣,参加更高级的活动,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空间”(4)体育价值观。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必须注意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要。

13.体育发展的规律?(观点:体育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a..外国体育发展的阶段:古希腊体育(顶峰期)——中世纪骑士七技(黑暗期)——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再次崛起)——19世纪英国等国家(再次兴盛)b.中国体育发展阶段:古代体育(养生为主)——近代体育(引进西方体育)——现代体(育新中国成立)第一阶段:初建基业1949-1956第二阶段:两个高潮一个低谷57-66第三阶段:十年动乱十年挫折66-76第四阶段:迅速恢复阔步前进(改革开放)纵观体育,可以看出体育的盛衰是随社会的发展和变革而演进的(1)体育的发展受政治经济的制约,政治统一安定,经济繁荣,体育就兴盛发展,反之,政治动乱衰落,体育发展就缓慢凋敝(2)体育与教育的发展相辅相成,密切相关(3)体育与军事的发展互相促进,相得益彰(4)体育与医疗卫生、休闲娱乐更始水乳交融,并行不悖,这些都是带有规律性的东西。

14.体育手段的分类?(1)健身类手段,简单、轻缓、强度不大如:有养运动(1)健美类手段,塑型如:健美操(3)娱乐类,趣味、轻松、愉快如:户外运动、攀岩(4)竞技类,对抗性竞赛性(5)冒险类,锻炼人的体能、能量如:穿越、蹦极15.游戏的特点?(1)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运动只有人类才有。

(2)具有虚构性和假想成分及非生产性,它并不产生游戏以外的其他的实用价值。

(3)具有竞赛性的因素和一定的情节有趣味性和自身魅力。

(4)受一定规则和要求制约17.体育与人的社会化的联系?(游戏的作用、意义)游戏在年轻一代全面发展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特别是在促进少年儿童的个体社会化方面有突出作用。

儿童少年在游戏中能认识社会、认识自己通过模仿各种社会角色,学会处理人际关系,遵守社会规范,适应社会生活。

特别是集体游戏中,儿童需要互相帮助互相配合共同完成一些规定性动作。

这对养成儿童集体生活的习惯,培养集体主义精神有显著作用。

通过游戏可以使儿童学会日常生活和劳动中的技能,提高运动能力和生活能力,发展儿童的思维、判断、记忆、创造能力,培养他们活泼开朗的个性。

18.野外活动对城市人有何意义?野外活动:是到大自然中去,利用大自然的条件进行生活和身体活动。

如,徒步旅行、登山、野营等。

①公害的影响和生活节奏加快带给人们精神的压力、紧张情绪,最好的调节手段是离开工作去野外,到大自然中去进行各种身体活动。

②在优裕的生活条件下,缺乏艰苦环境的锻炼和集体生活的体验及独立生活的经历,对他们身体和心理都不利。

③野外活动有助于扩大青少年的知识面特别是理解自然、热爱自然。

19.对动作质量效果的综合平定标准有那些?(1)动作的准确性a技术上是否符合规格要求b是否达到目的的准确性c动作形式上,是否准确完成规定的动作要求(2)动作的协调性,动作连贯节奏合理、各要素配合恰当(3)动作的力量性,通过动作对人体产生的一定生理负荷。

(4)动作的经济性,(这是准确性和协调性的综合体现)动作做的要好而省力。

(5)动作的弹性,可以加强缓冲性保证动作的完成和避免受伤。

如:摔跤、接球等,加强动作的美感如:健美操中的弹簧步。

20.身体练习如何分类?1.按发展不同的基本活动技能,如:走、跑、跳、爬等。

2.按发展不同的身体素质分类。

A发展速度类,如:各种短跑。

B发展力量类,如:举重、投掷。

c发展耐力和灵巧协调的项目,如:游泳。

3.按发展人体的各个不同解剖部位分类,如:上肢、下肢、头部、躯干等。

4.按身体练习本身不同的技术结构分类,如:体操、田径、游泳、球类等。

5.运动项目可分为:(1)按运动能力的主导因素分类::a速度力量性,如:百米 b耐力性如:马拉松 c表现性如:体操、武术 d 对抗性如;足球(2)按评定运动成绩方法分类:测量类、评分类、命中类、制胜类、得分类。

(3)按动作结构特点分类:a单一动作结构:非周期性如铁饼周期性如游泳混合性如跳远、跳高 b多元动作结构:固定组合如:武术单项变异组合如篮球足球 c多项组合结构:同属多项组合如:田径七项、十项异属多项组合如:现代五项、冬季两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