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三年级下学期数学概念

小学三年级下学期数学概念

小学三年级下学期数学概念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1、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2、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笔算除法的要领: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
位的上面,如果哪一位不够商1,就在那一位上面商0。

2、注意:每次除得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3、验算的公式:被除数=商×除数+余数或者被除数=商×除数
4、估算的方法:除数不变,把被除数估成最接近的整十,整百数,或依照乘法口诀来
估算。

5、判断商是几位数的方法:如果被除数的最高位小于除数时,商就是两位数,如果被
除数的最高位大于或等于除数时,商就是三位数。

6、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任何数除以1或乘1都得原数。

第三单元:统计
复式统计表可以清晰的反映数据的情况。

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用第二个因数个位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从个位乘起,乘得的积表示多少个一,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也是从个位乘起,乘得的积表示多少个十。

第五单元:面积
1、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
测量。

2、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用字母表示是m2、dm2、cm2,相邻
两个面积单位的进率是100。

3、长度单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一般是10,特殊的
有1千米=1000米。

4、质量单位有吨、千克、克,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5、时间单位有时、分、秒,时间单位的进率是60.
1时=60分1分=60秒
6、周长在四周,面积在其中。

周长一条线,面积一大片。

周长与面积的区别:概念不相同,单位不相同,计算方法不相同。

7、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8、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9、边长是4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不相等,因为单位不同不能比较。

第六单元:年、月、日
1、一年有12个月,大月有1、3、5、7、8、10、12七个月,每个月有31天;小月有
4、6、9、11四个月,每个月有30天;2月的天数最特别,平年2月有28天,闰年
2月有29天,平年全年有365天,闰年全年有366天。

2、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
才是闰年。

如1900年不是闰年,而2000年才是闰年。

3、在一日里,钟表上的时针正好走两圈,共24小时。

所以,经常采用从0时到24时
的计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

4、24时计时法是数字计时法,普通计时法是文字计时法。

如21:00是24时计时法,
而下午5时是普通计时法。

5、计算同一天经过的时间,可以用“经过时间=结束的时刻—开始的时刻”。

计算时要
先将普通计时法化成24时计时法再进行计算。

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
1、象0.1、0.0
2、2.50这样的数就叫做小数。

小数点后面有一位数的叫做一位小数,小数点
后面有两位数的叫做两位小数,如此类推。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一,也就是分母是10的分数都可以写成一位小数。


2、小数的读法:小数点的左边是整数部分,小数点的右边是小数部分。

整数部分按整数的
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按顺序读出数字,如20.37,读作二十点三七。

3、小数加减法的要领:小数点对齐,数位对齐。

基础知识
1、四则运算的运算法则: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如果只有乘除法或只有加减法,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2、每份数×份数=总数
3、连乘问题:知道每份数和份数,求总数
4、连除问题:知道总数和份数,求每份数,或知道总数和每份数求份数
总价问题的关系式:单价×数量=总价
工作问题的关系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路程问题的关系式:速度×时间=路程
加减乘除法的关系式有:
加法:加数+加数=和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减法: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差=被减数—减数
乘法:乘数×乘数=积一个乘数=积÷另一个乘数
除法: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商=被除数÷除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