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现中国梦的手段和机制

实现中国梦的手段和机制

激发教职工为实现中国梦建功立业的手段与机制初探【摘要】“五一”劳动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并发表了重要讲话,进一步提出了实现中国梦的伟大设想。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关键是教师。

因此,如何激发教职工为实现中国梦建功立业是每一个教学管理人员必须深思的问题。

笔者作为一名一线教师,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从思想引领、发挥榜样力量、完善制度措施等方面,谈了自己的粗浅看法。

【关键词】思想引领榜样力量实现中国梦“五一”劳动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我国工人阶级一定要在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上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之计教师为本。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关键是教师。

因此,如何充分激发和调动广大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和劳动热情,凝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动力,为实现中国梦建功立业,最大限度地挖掘教师的潜能是每一个教学管理人员必须深思的问题。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想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就此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我认为,激发教职工为实现中国梦建功立业可从以下诸方面着手:一、思想引领,树立远大理想俗话说:“思想决定高度”,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真理,不管做任何事情,总是由思想引领着我们前行,思想的境界决定了我们所能到达的高度。

而理想,是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奋斗目标和精神支柱,也是激励人们奋发进取的强大动力。

有了正确的思想引领,有了正确的理想信念,人生就有了努力方向,前进就有了强大动力。

因此,要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热情,为实现中国梦建功立业,就要从思想引领开始。

1.我们要充分发挥学校作用,教育引导广大教职工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实现中国梦的理想信念。

要组织广大教职工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刻理解中国梦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坚持不懈地用中国梦凝聚人心、激发斗志、鼓舞干劲,以领跑者的步伐解读中国梦、以劳动者的佳绩共创中国梦、以创新者的姿态拥抱中国梦,在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中谱写新的篇章。

2.深入开展“中国梦·劳动美”主题宣传活动,引导教职工自觉把个人理想与民族复兴结合起来,与个人成长、职业设计、家庭幸福结合起来,与国家前途命运联系起来,牢固树立积极向上、追求美好的人生理想,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新劳动,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勇做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推动形成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生动局面。

二、发挥榜样力量,激发参与热情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说服力,要激发广大教职工为实现中国梦建工立业,就要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然而榜样的从何而来呢?1.领导身先士卒。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思想的领导。

”领导者优良的思想作风、严谨的工作态度、朴实的生活举止、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及奉献求实的精神等,时刻影响着周围教师。

领导率先垂范的工作作风、坚定的政治信念、明确的工作思路、言行一致的优良品质,是对教师的无形鼓励。

因此,要激励广大教职工为实现中国梦建功立业,领导首先要做为实现中国梦建功立业的领跑者,从思想上、言行上、行动上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从而引领广大教职工投身到为实现中国梦建功立业的队伍中来。

2.推出骨干、树立典型。

老师身边的榜样随时都可以学习,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我们注意用身边先进教师的模范事例和先进事迹作为榜样来激励教师。

如在教师大会上宣传老教师几十年如一日,勤恳工作;中青年教师努力改革,锐意创新,成绩显著;年轻教师虚心学习,积极向上的先进事迹。

通过用身边榜样的力量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促使教师对本职工作在认识上不断提高,在行动上更加自觉,努力为实现中国梦建功立业。

3.抓重点群体的培养。

青年教师在学校所占的比例较大,多数学校青年教师的比例都达到60%以上,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潜力和活力,是学校未来的希望。

所以,青年教师的带动作用我们不可忽视。

要发挥青年教师的带动作用:一是多给青年教师机会,鼓励、支持年青教师参加业余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二是给年青人搭建“舞台”多给他们表现的机会,如让青年教师承担“自主、合作、探究”新课堂教学模式的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举办教师基本功竞赛,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有效地激发青年教师形成积极上进,努力开拓的良好精神面貌,通过青年教师群体中形成的良好氛围,从而带动全体教职工积极向上,努力奋斗。

三、制度加情感,从根本上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俗话也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合理的规章制度,对教师的思想行为所做的一种积极肯定和鼓励,或否定批评、制止和反对,能有效的调到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1.形成激励机制。

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只讲奉献,完全不计个人得失是不现实的,完全不计个人得失就没有了利益的纷争,也就没有了进取的动力。

可以说,只讲奉献没有奖励的管理是不完善的管理。

一所好的学校既要发扬奉献精神,又要有好的激励政策,两者相得益彰,不可缺少。

管理者要学会运用政策和赏识的眼光激励教师,要不断对教师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

不仅给予评优选模、年度考核、职称聘任等方面的政策倾斜,也给予奖金补助等方面的物质奖励,以满足教师的多种需要。

教师节时给教师发些福利,对优秀教师进行公开表彰,在全校学生面前形成尊师重教的风气。

全方位激发教师的工作干劲,促使学校形成勇挑重担、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

最大限度的把老师的工作热情调动起来。

所以,适合学校的、适合教师的奖励机制的建立是一种当务之急。

2.对教师给予更多的关心。

学校领导要时刻记住教师是学校的主人,心里想着教师,装着教师;平时哪位教师家里有事,领导应一马当先,拿出最切实的解决办法;经常与教师接触交流,主动参与各种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有心与教师交流与教师打成一片。

善于倾听教师的意见,采纳他们的建议。

关心教师,尽力满足教师的合理要求。

教师同样是社会的一分子,也要为家庭、子儿、父母操心,为油、盐、酱、醋犯愁。

因此,校领导应该注意了解、关心教职工的生活及家庭情况,了解教师职工的不同需求,以便有的放矢,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作妥善安排,解除教职工的后顾之忧,从而解除校长领导行为的“后顾之忧”。

当教师出现工作失误时,也正是最需要领导关心教师的时候。

这时校长勇于承担管理不力之责,不仅不会损害自己的威信,反而会赢得教师的爱戴和拥护,使教师感受到你是在真正关心他,你心里装着他。

领导应认真倾听教师的心声使教师真正感受到学校领导的关心,认真倾听教师的心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倾听心声主要途经有:一是通过召开教代会,教代会有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积极发动教师对学校的工作提建议,学校领导应高度重视解决好教师提出的各种意见和建议;二是参加年级组、教研组的活动,听听教师们在教育、教研、教学等方面的想法和需求;三是个别谈心,通过谈心活动,了解教师的所思所想;谈心对象尽量做到有针对性;有领导的关心老师又怎么会没有激情呢?3.满足教师精神需求。

需要是各题生活和工作中因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又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内心状态。

需要对教职工的积极性起着强烈的激励作用。

教师的需要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但对广大教师来说,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满足。

既然教师职业的特点决定了教师更注重于精神上的满足和追求,那么怎样才能满足教师的精神需要呢?首先,使教师个人才能得到发挥。

学校给予带有“挑战性”的任务,使教师觉得有一定的难度,完成任务中觉得发挥了特长和运用了能力,从心理上有一种满足感。

其次,完善教师聘任制度。

在实施教师聘任时,既要重视学历文凭、专业技术等级、岗位资格证书等硬件,又要注重对教师爱教爱生、乐于奉献精神的考查,逐步形成一个竞争上岗的局面,并使在岗教师乐育乐教、勤奋工作,落聘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通过学习提高,不断得到完善。

对此,学校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给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提供业务进修的机会,使绝大多数中小学教师都能更好地胜任教育教学工作。

三是提高教师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

迎合部分老师要求继续教育的愿望,鼓励教师进修,并在工作上和经济上对教师业务培训给予支持。

同时,学校要注意选培一批骨干教师,使他们在本职岗位上脱颖而出,承担起学科带头人的任务。

以此来激发他们不断进取的自觉性。

四是提高社会地位。

学校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在社会上营造尊师重教的风气,学校领导努力帮助教师建功立业,使教师的辛勤劳动获得社会认同,使教师看到自身的价值,产生职业认同感,从而为实现中国梦建功立业而努力奋斗。

总之,实现教育梦,实现中国梦是一个长久而艰辛的过程,激发广大教职工为实现中国梦建功立业是学校管理者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还有待更深层次的研究,但只要我们善于优化管理制度,善于进行感情投资,善于抓住并满足教职工的优势需要,一定能激发广大教职工产生持久的工作热情,为实现中国梦建功立业。

参考文献:[1] 百度百科:激发教师积极性。

..[2] 中国教育新闻网:h ttp://.. info t20090205 238ll6.html。

[3]职业发展研究——构筑个人和组织双赢模式马力.厦门大学.2004年。

[4] 陈惠津.当代教师职业成熟的探索与追寻.[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5] 谭甲文.追求教师幸福的教育管理. [D].华东师范大学. 2007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