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法律法规知识84941
(二)劳动法的渊源
劳动法渊源
宪法
全国人大及 其常务委员会 制定的有关调整 劳动关系的法律
国务院制定 的
劳动行政法规
国务院各部委 制定
的劳动规章
地方性法律 和地方行规章
国际劳动公约
规范性劳动 法律、法规解释
19
(三)劳动法的主要内容
我国现行的《劳动法》于1995年1月1日起 实行,共13章107条,包括总则、促进就业、 劳动合同与集体合同、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工资、劳动安全卫生、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 特殊保护,职业培训,社会保险和福利,劳 动争议、监督检查、法律责任和附则。
34
某公司为一起重大火灾的责任单位,为隐瞒、掩饰起火原 因,推卸责任,直接负责安全的张经理指使职工王某故意 破坏火灾现场。依据《消防法》尚未构成犯罪。公安消防 机构对王某处5日拘留,并责令公司停产停业。 [简要评析]
《消防法》第五十条规定, 火灾扑灭后,为隐瞒、掩 饰起火原因、推卸责任,故意破坏现场或者伪造现场,尚 不构成犯罪的,处警告、罚款或者十五日以下拘留。单位 有前款行为的,处警告或者罚款,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 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32
消防行政处罚的管辖和适用
消防行政处罚的管辖 就是确定对行政违法行为由哪一级主体实施 处罚,即处罚实施主体之间的权限分工。 消防行政处罚的适用 是处罚主体对违法案件具体运用行政处罚规 范实施处罚的活动
33
案例:
个体户李某经营门面前有一消火栓,消防队训练时经常来 此消火栓吸水。李某认为消防队来此吸水影响了其经营, 数次要求消防队关闭这个消火栓,遭到拒绝。某日,消防 队训练来此处吸水时发现该消火栓阀门被焊死,就报告了 消防大队。消防大队联系到李某此前的要求,未经调查就 认为是其所为,决定给予其500元罚款。 [简要评析]
16
第七章 附则
共两条。 一是规定了相关用语(消防设施、消防产品、 公众聚集场所、人员密集场所)的含义; 二是规定了新消防法的施行时间。对于生效以 后发生的行为,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执行。。
17
三、《劳动法》相关知识
(一)概念 劳动法是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
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
18
27
案例:1996年2月8日凌晨1时30分,信丰县加定 粮管所职工宿舍楼王丽英住房发生火灾。扑 救灭火后,经询问原告及有关证人,进行现 场勘查,信丰县消防大队于2月14日作出 《火灾原因认定书》。并于1996年3月13日 作出了第96002号《消防管理处罚裁决书》, 以王丽英使用电器不慎造成火灾事故为由, 依据《江西省消防条例》第四十八条,决定 给予责任人王丽英罚款1500元的处罚。
22
第一章 总则
(一)处罚法定原则(第三条二款) (二)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第五条) (三)公正、公开原则(第四条) (四)处罚救济原则(第六、七条) (五)一事不再罚原则(第二十四条) (六)不得以行政责任取代民事责任、刑事责 任原则(第七条)
23
第二章 行政处罚的种类和设定
设定了7种处罚种类: 1、警告(声誉罚) 2、罚款 (财产罚 ) 3、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财产罚 ) 4、责令停产停业(行为法 ) 5、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或执照 (行为法 ) 6、行政拘留(人身罚) 7、其他行政处罚
20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相关知识
(一)行政处罚的概念:
1、主体: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主体。2、对 象:违反行政法规范尚未构成犯罪的行政相对 人。3、前提:行政相对人实施了违反行政法 规范的行为。4、性质:以惩戒违法为目的的 具有制裁性的具体行政行为。
21
(二)《行政处罚法》的主要内容
《行政处罚法》共8章64条,由总则、行政处 罚种类和设定、行政处罚的实施机关、行政处 罚的管辖和适用、行政处罚的决定、行政处罚 的执行、法律责任和附则组成。
15
第六章 法律责任
共十五条。 一是规定了违反《消防法》规定的具体行为及处罚的 种类、幅度、对象,处罚的决定机关。设定了警告、 罚款、责令停止施工(停止使用、停产停业、停止执 业)、没收违法所得、拘留、吊销相应资质、资格等六 类行政处罚。 二是规定了公安消防机构以及建设、产品质量监督、 工商行政管理等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在 消防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法律责 任。
11
第二章 火灾预防
共二十七条。 一是规定了城乡消防规划和建设的要求; 二是规定了建设工程消防设计、施工质量要求和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 理制度,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营业前的消防安全检查制度; 三是规定了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应当履行的消防安全责 任; 四是规定了生产、储存、运输、销售、使用、销毁易燃易爆危险品的 要求; 五是规定了消防产品的质量要求和监督管理制度,建筑构件和有关材 料的防火性能以及电器产品、燃气用具的消防安全要求; 六是规定了农村消防工作和重点季节、期间的防火要求,村民委员 会、居民委员会的防火职责; 七是规定了鼓励火灾公众责任保险,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和执业人员的 从业、执业要求等。
12
第三章 消防组织
共八条。 一是规定了各级人民政府建立公安消防队、专职消防 队、志愿消防队以及加强消防组织建设的职责; 二是规定了公安消防队、专职消防队和志愿消防队的 基本任务; 三是规定了单位、村委会、居委会建立专职消防队、 志愿消防队的要求; 四是规定了公安消防机构对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 的业务指导、调动指挥的职责和权利。本次修订以 “志愿消防队”取代了“义务消防队”。
别由国务院和省级人大常委会限额。
其他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行政处罚。
26
(三)消防行政处罚
是指消防行政处罚主体依法对违反消防行政 法律规范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的消防监督相 对人所实施的行政处罚。
案例:祁某,个体船舶运输户。2003年11月20日,祁某
在某市通吕河岔道、通玻一厂码头作业时,被某市交通局 执法人员查获,原因是祁某未缴纳2003年10月份的航养 费。交通局执法人员依法对其进行了处罚。
4
维权
某网吧乱拉乱接电线,被公安消防大队发现后责令 业主李某限期整改,期限届满后,经检查李某仍未 改正。公安消防大队调查取证后对其作出罚款400 元的决定。 [简要评析]
《行政处罚法》第31条规定,行政机关在作出 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告知当事人作出处罚决定的 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 本案例中,公安消防大队作出罚款400元行政处罚 决定之前,未告知当事人处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 违反了法定程序,其行政处罚决定不成立。
31
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处罚虽然是一种制 裁和惩罚,但其根本目的不是着眼于过去,而 是使其今后不再发生此类违法行为。 保障相对人权力原则----消防行政处罚行使的同时可 能会出现某些乱用或滥用,所以,必须有一条畅通的 申诉、控告的渠道,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使不满和 意见都有公开评判的场所。 不得互相代替原则----不得以行政责任取代民事责 任、刑事责任原则
3
履行职责
吉林中百商厦特大火灾 2004年3月15日11时许,吉林省吉林市中百商厦发生特大
火灾,大火于当日15时30分被扑灭。火灾造成54人死亡,70 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426万元。经国务院调查组勘察确定, 火灾系中百商厦伟业电器行雇工于洪新,于当日9时许向3号库 房送包装纸板时,将嘴上叼着的香烟掉落在仓库中,引燃地面 上的纸屑纸板等可燃物引发的。 火灾教训:一是中百商厦没有认真落实自身消防安全责任制, 消防安全法律责任主体意识不强,没有依法履行消防安全管理 职责。火灾发生后,没有及时报警,也没有在第一时间组织人 员疏散。二是违章搭建仓房,最终导致火灾的扩大与蔓延。三 是没有对从业人员认真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员工缺 乏防火、灭火常识,致使符合规范标准的消防设施、设备没有 充分发挥作用。
13
第四章 灭火救援
共九条。 一是规定了灭火救援的保障措施; 二是规定了公民及时报火警及为报警提供便利 的义务,单位组织扑救火灾的职责; 三是规定了消防队接到火警后的责任,以及火 场总指挥的决定权限; 四是规定了公安消防机构火灾调查职责。
14
第五章 监督检查
共六条。 一是规定了政府对有关部门履行消防安全职责情况的 监督检查职责,以及政府有关部门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的职责; 二是规定了公安消防机构、公安派出所进行消防监督 检查的职责; 三是规定了公安消防机构采取临时查封措施的权力, 以及对重大火灾隐患的处理措施; 四是规定了公安消防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实施消防 监督管理的原则性要求和禁止性行为,以及接受监督 的要求。
5
一、消防法律法规体系
消防法律法规是指国家制定 的有关消防管理的一切规范性文 件的总称。包括消防法律、消防 行政法规、地方性消防法规、国 务院部门消防规章和地方政府消 防规章以及消防技术标准等。
6
(一)我国的消防法律法规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为核心
消防行政法规、地方性消防法规、各类消防 规章、消防技术标准以及其他性规范性文件 为主干 涉及消防的有关法律法规为重要补充
9
《消防法》共7章74条,内容包括总则、 火灾预防、消防组织、灭火救援、监督检 查、法律责任和附则。与过去《消防法》
相比,在体例上增加了“监督检查”一章, 在条文数量上增加了20条,规定更加切合实 际,内容更加丰富完善。
10
第一章 总则
共七条。 一是规定了立法宗旨,消防工作的方针、原则 和基本制度; 二是规定了各级人民政府和政府其他有关部门 的消防工作责任; 三是规定了消防工作监督管理主体及其职责范 围; 四是规定了单位和公民的基本消防义务。
24
行政处罚权的设定(第九至十三条)
(一)法律的设定权 法律可以设定各种行政处罚。限制人身自
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设定。
(二)行政法规的设定权 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