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第四版课后答案【篇一:微型计算机原理应用第四版答案】将下列二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和十六进制。
(1)1101(2)=13=d(h)(2)11010(2)=26=1a(h)(3)110100(2)=52=34(h)(4)10101001(2)=169=a9(h)要点:从低位起,按每4位将对应二进制转换成十六进制。
而不是通过十进制转换。
1.2 见上。
1.3简述3个门电路的基本元素在电路中对电平高低的作用。
答:与、或、非。
1.4 布尔代数有哪两个特点?答:(1)值只有两个;(2)只有与、或、反3种运算。
1.5 布尔代数的“或运算”结果可用哪两句话来归纳?其“与运算”又可归纳成哪两句话“ 答:(1)“或运算”运算结果为有一真必为真,两者皆假才为假。
(2)“与运算”有一假即为假,两者皆真才为真。
1.6 什么叫原码、反码及补码?答:原码就是一个数的机器数。
反码:将原码每位取反,即为反码。
更准确的是:正数的反码就等于它的原码;负数的反码就是它的原码除符号位外,各位取反。
补码:反码加1就是补码。
更准确的是:正数的补码就等于它的原码;负数的补码就是它的反码加1。
例:x1=+100 1001 x2=-100 1001则:[x1]原 = 0100 1001[x1]反 = 0100 1001[x1]补= 0100 1001[x2]原 = 1100 1001[x2]反 = 1011 0110[x2]补 = [x2]反+1= 1011 01111.7 为什么需要半加器和全加器,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1)因为加法的第一位没有进位,所以用半加器即可;而第二位起可能有进位,故需要考虑全加器;(2)两者的区别是半加器为双入双出,全加器为三入双出。
1.8 用补码法写出下列减法的步骤:(1)1111(2)-1010(2)=?(2)=?(10)答:(2)1100(2)-0011(2)=?(2)=?(2)答:按上述所讲的正规方法做。
第一个数的补码=原码=01100;第二个数的原码(即机器码)为10011,其反码为11100,其补码为11101;两个数的补码相加,即为:01100+ 11101= 101001将最高位的进位1删去,得结果为01001,即为9(10)1.9 做出101011(2)+011110(2)的门电路图并求其相加的结果。
答:相加结果为:101011+ 011110= 1001001得结果为1001001(2)。
(注:相加时不去掉最高位的进位)门电路图略去。
1.10 做出第1.9题中两数相减的门电路图并求其相减的结果。
答:若为101011-011110则第一个数为正数,其补码=原码=0101011;第二个数为负数,其原码为1011110,反码为1100001,补码=反码+1=1100001+1=1100010 两个数的补码相加为: 0101011+ 1100010= 1 0001101去掉最高位的进位1,得结果为0001101,即为13(10)。
例2:[+0]反 = 00000000[-0]反 = 11111111即:数0的反码也不是唯一的。
第2章习题2.2 触发器、寄存器及存储器之间有什么关系?请画出这几种器件的符号。
答:触发器是存放一位二进制数字信号的基本单元。
触发器是计算机的记忆装置的基本单元,也可以说是记忆细胞。
触发器可以组成寄存器,寄存器又可以组成存储器。
寄存器和存储器统称为计算机的记忆装置。
(2)其符号分别表示如下:2.4 累加器有何用处?画出其符号。
答:累加器作为alu运算过程的代数和的临时存储处。
2.5 三态输出电路有何意义?其符号如何画?答:三态输出电路使得一条信号传输线既能与一个触发器接通,也可以与其断开而与另外一个触发器接通,从而使得一条信号线可以传输多个触发器的信息。
2.6 何谓l门及e门?它们在总线结构中有何用处?答:(1)l门:高电平时使数据装入、低电平时数据自锁其中的电路;e门:e门即三态门,当选通端e门为高电平时,可将信息从a端送到b端。
(2)l门专管对寄存器的装入数据的控制,而e门志管由寄存器输出数据的控制。
2.7 控制字是什么意义?试举个例子说明。
答:(1)控制字con将各个寄存器的l门和e门的按次序排成一列,并且为了避免住处在公共总线中乱窜,规定在某一时钟节拍,只有一个寄存器的l门为高电平,一个寄存器的e门为高电平,从而保证了e门为高电平的寄存器的数据流入到l门为高电平的寄存器中去。
(2)略去,详见教材p31的表2-32.8 rom和ram各有何特点与用处?答:rom是只读存储器,是用以存放固定程序的存储器,一旦程序放进去之后,就不能再改变。
也不能再写入新的字节,而只能读出其中所存储的内容;ram是随机存储器(又称读/写存储器),它与rom的区别在于它不但能读出存放在其中各个存储单元的数据,而且能够随时写进新的数据,或者改变原有数据。
2.9 为什么要建立“地址”这个概念?答:因为一个存储器可以包含数以千计的存储单元,可以存储很多数据,为了便于存入和取出,需要对每个存储单元确定一个固定地址。
2.11 译码器有何用处?答:译码器用来确定存储单元的地址。
地址译码器常用于计算机中对存储单元地址的译码,即将一个地址代码转换成一个有效信号,从而选中对应的单元。
2.12 存储地址寄存器(mar)和存储数据寄存器(mdr)各有何用处?答:mar将所要寻找的存储单元的地址暂存下来,以备下一条指令之用。
mdr是将要写入ram中去的数据暂存起来,以等待控制器发出指令再将数据写入ram中去。
p332,4,5,6,7,8,9,11,12第3章习题3.1 略去3.2 程序计数器pc的内容是什么意义?答:程序计数器pc存储的内容是指令的地址码。
每次运行指令前,先复位到0,每取出执行一条指令,pc加1.3.3指令寄存器ir从prom接收到指令字(8位)后的运行过程如何?起什么作用?答:(1)指令寄存器ir从prom接收到指令字后,就立即将其高4位送到控制部件。
【篇二:最新微机原理与应用习题参考答案(郑学坚)】列二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和十六进制数① 11010111 ② 10101001参考答案:①215d,d7h ②169d, a9h2.设计算机字长为8位,求机器数e3h分别为有符号、无符号数时对应的值。
参考答案:若e3为有符号数,为-29d;若e3为无符号数,为227d。
3.写出下列字符所对应的ascii 码(1)‘0’ (2)‘a’ (3)‘a’参考答案:(1)30h(2)41h(3)61h1.1 为什么需要半加器和全加器?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参考答案:在做两个二进制数的加法时,右边第一位(最低有效位)相加时不用考虑进位位,只要用半加器就可实现相加;除此位外,其它各位相加都要带进位位相加,要用全加器电路。
全加器的输入端有进位输入,而半加器没有。
1.2 用补码法写出下列减法的步骤:(1)0000 1111b – 0000 1010b = 0000 1111b + 1111 0110b = 1(舍去) 0000 0101b = 5 d(2)0000 1100b – 0000 0011b = 0000 1100b + 1111 1101b = 1(舍去) 0000 1001b = 9 d第2章作业2.1 alu是什么部件?它能完成什么运算功能?试画出其符号。
参考答案:alu是算术逻辑部件,它能完成二进制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也能进行布尔代数的逻辑运算。
2.4 累加器有何用处?画出其符号。
参考答案:累加器作为alu每次运行结果的暂时存储器,在cpu中起着存放中间结果的作用。
除了能装入及输出数据外,还能使存储其中的数据左移或右移。
2.5 三态输出电路有何意义?其符号如何画?参考答案:三态输出电路能使输出电路与总线脱离,使总线结构具有公共通路的作用。
2.6 何谓l门及e门?它们在总结结构中有何用处?参考答案:l门即load控制端,是用以使寄存器接受数据输入的控制门,又称装入门。
e门即enable控制端,是三态输出门,用以使寄存器中的数据输出至总线,又称三态输出门。
l门和e门的运用可以保证数据在共用总线中有序传输互不干扰。
2.8 rom和ram各有何特点和用处?参考答案:rom为只能读出的存储器,可用以存放固定的程序和数据。
由于半导体存储器技术的发展,目前出现了诸如flash rom的存储器,它可读可写,并且掉电后写入的信息不丢失。
rom通常用于固化生产厂家或开发者的程序或数据,用于启动计算机或控制计算机的工作。
ram为可写入又可读出的存储器,可用以随时写入、改写或读出数据,也可用以写入随时有可能改变的用户程序。
ram 通常用于存储各种动态的输入输出数据、中间结果以及与外部存储器交换的数据或程序。
2.10 除地线公用处,5根地址线和11根地址线各可选多少个地址?2.11 译码器有何作用?参考答案:通常有地址译码器和指令译码器两种说法,功能基本类似。
地址译码器将地址线翻译成存储单元的地址;指令译码器将指令代码翻译成控制信号。
第3章作业3.2程序计数器pc的内容是什么意义?参考答案:程序计数器pc的内容是下一条指令所在的存储单元的地址。
3.5环形计数器有何用处?什么叫环形字?参考答案:环形计数器能产生计算机运行的机器节拍,用于控制多条电路,使它们依次轮流为高电位,作为顺序控制信号,即产生按时钟周期来安排每条指令的取指及执行的顺序,从而形成例行程序。
如将环形计数器的输出看作是一个字t,则t=t5t4t3t2t1t0就是一个6位的环形字。
3.6什么叫例行程序?什么叫机器周期、取指周期和执行周期?本章简化式计算机的机器周期包括几个时钟周期(机器节拍)?机器周期是否一定是固定不变的?参考答案:例行程序是由控制部件内部的结构确定了的各条指令的执行步骤。
机器周期是一条指令从取指到执行完了所需的时钟周期数。
取指周期为从pc开始,prom中的指令进入ir到pc+1为止的时钟周期数。
执行周期为从指令进入控制器执行起至执行完毕的时钟周期数。
本章模型机的机器周期包括6个时钟周期。
机器周期在本章举例中是固定,但对不同的计算机而言,那就不一定是固定的了。
3.7控制部件包括哪些主要环节?各有何用处?参考答案:包括下列环节:(1)指令译码器:将来自prom的二进制指令的最高四位译成控制动作信号送入控制矩阵。
(2)环形计数器:产生环形字以指挥例行程序的运行顺序。
(3)控制矩阵:将来自环形计数器的时钟节拍及指令译码器的控制动作信号进行分析而产生控制字,使整个计算机协调一致地动作。
(4)其它控制电路:包括时钟脉冲发生器、运行/停车触发器、启动/清除按钮等。
第4章作业4.1 8086cpu与8088cpu有哪些相同之处?又有哪些区别?参考答案:8086cpu与8088cpu内部结构基本相同:内部数据总线都是16位的,都采用16字进行操作及存储器寻址,两者的程序代码完全兼容,程序的编制和执行也完全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