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种子的萌发》教学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种子的萌发》教学

种子的萌发
【学习目标】
1、阐明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2、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
3、运用实验法完成“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尝试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4、参与种植、管理植物的实践活动,培养爱护植物的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独立完成“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过程。

学会用抽样调查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难点:设置对照实验的训练及现象分析。

【学习过程】
一、课前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59——62完成练习)
1、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是、和。

2、种子萌发需要的自身条件是是完整的、且是;不处在。

3、萌发过程:种子首先吸收水分,子叶或胚乳中的转运给胚根、胚芽和。

随后,胚根发育,突破,形成根;胚轴伸长,发育为根和劲的连接部位,胚芽发育成和。

4、抽取少量个体作为样本来检测,反映总体情况叫。

(注意思考取几粒行不行、取一袋好不好呢?)
5、计算公式:发芽率=×100﹪
二、课堂助学
1、情景导入:
2、交流讨论:学生展示交流自主学习成绩,讨论自主学习中提出的问题。

3、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一: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1、阅读教材P88—P9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预习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实验方案:
(4)讨论和完善方案;
(5)预测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学习任务二:阐明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
1、阅读教材P91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总结出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

2、种子为什么有的具有休眠期?
学习任务三: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
1、阅读P92种子萌发的过程,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萌发的过程
学习任务四:探究《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阅读P92—P94《测定种子的发芽率》,根据课本思考5个问题,并制定出你认为可行的方案。

然后完成P94的“讨论1和2”。

三、诊断评价
1、早春播种以后,农民常用“地膜覆盖”的方法促进出苗,其原因是
A、保湿保温,有利萌发
B、防止鸟类啄食种子
C、种子的萌发需要避光
D、防止大风大雨侵袭
2、播种在水涝地的种子很难萌发,这是因为缺少种子萌发所需要的
A、水分
B、空气
C、养料
D、温度
3、玉米种子萌发出幼苗后,种子空瘪的原因是胚乳里的营养物质
A、被胚根吸收掉
B、被胚吸收发育成幼苗
C、转移到幼苗的幼叶上
D、被土壤中的其他植物吸收
4.种子萌发时必要的外界条件包括()
①适宜的温度②水③光④土壤⑤空气⑥肥料
A.①②④B.①②⑤C.①②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
5.在适宜的条件下,下列种子能够萌发的是()
A.去掉胚乳的玉米种子
B.虫蛀空了的水稻
C.切去胚的小麦种子
D.籽粒饱满完整的菜豆种

6、右图分别表示菜豆的种子和幼苗,下列有关
其发育对应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a.—④;
B.b—⑤;
C.d—③;
D.e—①。

7.将籽粒饱满的种子分为甲、乙两组,在25℃~30℃下播种,甲组种在潮湿贫瘠的土壤里,乙组种在潮湿肥沃的土壤里,这两组种子的发芽情况是()
A.甲先发芽
B.乙先发芽
C.同时发芽
D.都不发芽
8.玉米种子在萌发过程中,所需营养物质的来源及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依次是()
A.子叶胚芽
B.胚乳胚根
C.子叶胚根
D.胚乳胚芽
9.种子萌发后,将来发育成地上部分的是()
A.胚芽B.胚根C.胚轴D.子叶
10、在测定种子的发芽率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挑选粒大饱满的种子为样本
B、为了避免浪费只需取3-5粒种子为测定样本
C、重复测定2次,取3次的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D、为了使测定结果准确至少要取10000粒种子为样本
11、小明在测定种子的发芽率时,共重复测定了三次,每次都是种下100粒,出芽的情况分别是95粒、90粒、94粒。

那么该种子的发芽率为
A 95%
B 90%
C 94%
D 93%
12、某生物学习小组想探究种子萌发所需的外界条件,于是选用一定数量同一品种的、具有萌发能力的小麦种子,用五个培养皿做了正确的探究实验,其条件、结果如下表:
1号2号3号4号5号空气充足无充足充足
水分适宜无适宜适宜
温度25℃25℃25℃0℃25℃
光照有有有有无
结果萌发不萌发不萌发萌发分析表格,回答问题:
(1)2号培养皿的水分条件应该是,3号培养皿的空气条件应该是,4号培养皿种子萌发的结果是。

(2)此探究实验设置的对照组是号。

1号与4号对比,实验变量是。

四、知识梳理:(形成知识网络)
五、课后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