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蓝绿藻的实验室测量,是否有国标?
目前实验室比较通行的方法是两种,一种是人工计数法,也就是采样后制成标本,然后在显微镜下进行人工数数的方法。
另外一种与我们的测量原理类似,采用荧光原理进行分析,但似乎并非是国家标准测量方法,我所看到的标准里面关于藻类还是以人工计数法为标准的。
人工计数法并非一个一个的数数,因为藻类在水中是以“团”或者“链”的形式存在的,人眼在显微镜下也只能看见一“团”藻,因此在计数时都是估计的量值,比如小团计50-100个,中团计150左右,大团计250左右(非标准,只是参考),因此人工计数法本身的误差就很大,一个人前后两次计数或者不同的人计数相差可能到2000000个/升都很正常。
2,Hydrolab 测量蓝绿藻的原理是什么?是否符合国标?是否有什么国际标准参考?
采用荧光法。
基本原则是,蓝绿藻中所含的藻蓝素会接收特定波长x的光线,然后释放出具有特征波长y的另一种光线,释放光线的强度与水中的藻蓝素数量成正比,探头通过测量藻蓝素所释放的y光线强度从而实现对蓝绿藻含量的测量。
这种原理并非国家标准测量方法,但是国家标准对于测量蓝藻目前还停留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目前,国外用荧光法测量水中的相应色素是得到认可的,蓝绿藻所含的藻蓝素就是其中的一种。
3,如何进行Hydrolab蓝绿藻的标定?Hydrolab是否提供标液?若没有标液,该如何标定?
初次标定可以采用人工计数法,即同样的水样,用实验室方法来对仪器进行校准。
Hydrolab提供二次校准模块对探头进行后续的校准。
二次校准模块是一个记录探头光学信息的模块,用来记录初次校准以后的探头的光学信息,以后校准时,只需要把这些光学信息重新导入探头即可。
蓝绿藻是没有标准溶液的。
只能通过人工计数法来采用同一水样进行校准。
4,浊度对Hydrolab蓝绿藻测量是否有影响?若有如何削除?
既然是光学原理的探头,那么浊度的存在肯定会对光线的强弱造成影响,探头在设计时就考虑了浊度带来的影响,因此浊度对测量结果不会有很大的影响。
但如果水样的浊度很高,那么的确会造成一定的误差。
我们可以为用户提供针对当地水样的回归模型。
5,和实验室方法比对,效果如何?
我们有美国方面提供的数据,证明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具体可以参考附件的ppt,国内的对比我们没有做过,但是探头的初次校准是用实验室方法来校准的,光信号的强弱是相对值,我们可以把它校准为实验室测量的数据,以保证数据测可靠性。
通常如果水中藻类成小团的多,那么仪器计数值会较人工计数值大,相反的,如果大团较多,那么仪器记录的值就会相对的小一些。
根据上周在秦皇岛洋河水库的现场对比情况来看,我们的数据还是比较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