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发展史

汽车发展史

世界各国汽车的发展史一汽车的诞生1.1769年法国人NJ居纽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辆蒸汽车驱动三轮汽车。

1804年脱威迪克设计制造了第一辆蒸汽汽车。

2.1879年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首先试验成功台二冲程试验性发动机。

3.1986年国际汽车产业界推举德国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主办国际汽车百年圣诞庆贺的盛典,并公认国际汽车产业界汽车发明家是创办奔驰汽车公司的卡尔本茨先生。

所以人们一般把1886年称作为汽车元年。

二汽车历史车的诞生,车的发展,在历史的长河中给我们留下了点点滴滴。

汽车自上个世纪末诞生以来,已经走过了风风雨雨的一百多年。

从卡尔.本茨造出的第一辆三轮汽车以每小时18公里的速度,跑到现在,竟然诞生了从速度为零到加速到100公里/小时只需要三秒钟多一点的超级跑车。

这一百年,汽车发展的速度是如此惊人!同时,汽车工业也造就了多位巨人,他们一手创建了通用、福特、丰田、本田这样一些在各国经济中举足轻重的著名公司。

这篇资写着许多有趣的故事,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五大汽车强国之际,让我们一起来回望汽车的发展历史,体会汽车给我们带来的种种欢乐与梦想……三汽车的远祖在原始社会,人们发明了一种简单的工具,将圆木置于重物的下面,然后拖着走,重物即可由一个地方移到另外一个地方。

这被称作为早期的木轮运输。

后来人们发现用直径大的木轮运输速度较快,于是木轮的直径越来越大,逐渐演变为带轴的轮子,这便形成了最早的车轮雏形。

车轮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首先发明的。

人类历史上的第一部车辆,也是在我们祖先灵巧的双手和智慧的开拓下,最早驶上了历史的舞台。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有黄帝造车之说,故黄帝又号称轩辕氏。

轩是古代一种有围棚的车,辕是车的基本构件。

所以车辆应当是黄帝首先发明的。

据史料记载:公元前2000多年的夏初大禹时代,有一位管车的大夫奚仲,是中国车子的创造者,也是世界上第一辆车子的发明者。

另据史料记载:公元前1600年的商代,我国的车工技术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能制造出相当高级的两轮车,采用辐条做车轮,外形结构精致华美,做工也不十分复杂。

到西周时期(公元前771年),马车已经很盛行了.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221-770年),各诸候国之间由于频繁的战争,马车便纳入了战争的行列,对于当时来说,这便是代表一个国家强盛的极明显标志。

陕西临潼秦始皇帝陵出土的战车式样,代表了2000年前车辆的制造水平。

700多年前的宋代,有位进士名叫燕肃,是一位机械工匠,宋仁宗天圣五年(公元1027年),燕肃启奏皇帝,详细说明了制造指南车和记里鼓车方法,经允许,他重新制造了中国古代文明的指南车和记里鼓车.十六世纪的欧洲已经进入了"文艺复兴"的前夜,欧洲的马车制造商风起云涌,马车的制造技术有了相当的提高。

中世纪的欧洲,大量地发展了双轴四轮马车,这种马车安置有转向盘。

车身方面,出现了活动车门和封闭式结构,并且在车身和车轴之间,实现了弹簧连接,使乘坐之人感觉极为舒适。

四汽车发明家时代19 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随着生产力大幅度地增长,要求用于交通运输的工具也要有相应的发展。

从德国人奔驰和戴姆勒于1886年制造的第一辆汽车开始,各国都争相发展汽车,使汽车工业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法国制成第一辆汽车的时间是1890年;美国是1893年;英国是1896年;日本是1907年;俄罗斯是1910年。

世界汽车的发展历史大约经历了110年,19世纪末期开始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约20-30年间,便形成了一个汽车的发明家时期,也是发达国家汽车工业的初步形成时期。

老牌德国从1886年开始,将眼光转向了汽车生产的阵容中来。

诸如:建于1862年的奥贝尔缝纫机制造厂;建成于1870年的享歇尔铸造机械厂;建于1873年的布兴厂,原是生产火车信号装置的,此时均已改为汽车制造厂。

到了1901年,德国已有12家汽车制造厂,职工总数也有1773人,年产884辆汽车。

7年以后,汽车厂又猛增至53个,职工12430人,年产汽车5547辆,不仅能供应国内市场,而且已把大量的产品销往到国外及世界各地。

但是,最有名、最老、最大的汽车厂,仍是奔驰和戴姆勒两个厂家。

奔驰公司从1894年开始成批生产"维洛"牌小汽车。

1901年,戴姆勒公司首先应用了喷嘴式化油器和磁电机点火装置,使发动机的性能大为改善,到1913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前,德国汽车工业已基本形成一个独立的工业部门,据1914年统计,有汽车制造职工5万多人,年产汽车2万辆,汽车占有量已达10万辆。

在美国,杜瑞亚兄弟于1893年共同制造第一辆美国汽车,3年以后,有了更多的人从事汽车制造业,其中比较有名的代表人物有亨利.福特和瑞.奥兹。

福特是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创始人,他造出第一辆车的时间是1896年,售价是200美元,年产量600辆。

到了1902年,美国汽车产量已达9000辆。

五汽车工业史上的三次变革1.1914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安装的汽车装配流水线带来了汽车工业史上的第一次变革。

2.第二次变革发生在本世纪50年代。

当时欧洲内部关税壁垒逐渐拆除,使欧洲市场空前繁荣,有力地推动了汽车制造工业的发展。

3.本世纪60年代末,日本汽车工业出现奇迹,生产出物美价廉的汽车,使得世界汽车工业发生第三次变革.六四大汽车城1.底特律:美国汽车城。

盖拥有汽车1.57亿辆,平均每1.5人就有一辆。

垄断美国汽车工业的通用、福特和克莱期勒汽车公司的总部均设在底特律城,全国1/4的汽车产于这里。

全城442万人口,有91%的人以汽车工业为主。

2.丰田:日本汽车城。

丰田市有人口28万,其中丰田汽车公司及其子公司的人员、家属占62%。

丰田公司有10座汽车厂,生产几十个系列的轻重型汽车。

此外,它还有1240家协作厂。

全公司每个职工平均年产值13万美元,居世界之首。

3.都灵:意大利汽车城。

全市人口120万,其中35万多人从事汽车工业,每年生产汽车占意大利总量的75%。

菲亚特公司1899年在这里创建汽车厂时,仅有41名职工,现在已发展为世界第七、欧洲第二大汽车公司。

4.斯图加特:德国汽车城。

全城人口60万,是生产世界第一辆汽车的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所在地。

该公司在国内设有1800个维修点,在国外17个国家和地区设有4250个.七汽车发展史——未来汽车汽车发展到鱼型,关于空气阻力的问题就已经基本解决了,楔型继承了这一成果,并有效地克服了鱼型车的升力问题,使汽车的行驶稳定性有了显著的提高,楔型成为目前较为理想的车身造型。

未来小客车的造型必然是在楔型车的基础上加以改进。

例如,把前窗玻璃和发动机罩进一步前倾,尾部去掉阶梯状,成为真正的楔型。

车窗玻璃和车身侧面齐平,形成一个平面,后视镜等将通过合理的造型,以取得最低的风阻力,或者由车内的电视屏幕来代替。

总之,未来的小客车的造型将更为平滑、流畅。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雪佛莱部研制的AERO2002型未来小客车已具备了这样的特点为了使一车多用,人们设想了一种组合式汽车。

这种车有一个车头部分(主要装有动力系统),既可独立使用,也可以和不同的车箱连接,成为小货车、旅游车、冷藏车以及赛车等,根据需要随时更换。

在未来的汽车世界里还会出现几种特殊的汽车客运系统,一种是"空中公共汽车"车辆,它具有陆空两用的优点,既可以和普通公共汽车一样在陆上行驶,也可以开进特殊的飞机上,作空中旅行,减少了乘客上下飞机的麻烦。

还有一种是无人驾驶的自动小客车,它的大小和现在的小客车相近,有四个或六个座位,所不同的是这种小客车只有两个轮子,左侧是一只悬臂,与车辆左上方的轨道相接,轨道除起着向导外,还担负着传递自动信号、输送电力的作用。

电脑被广泛地运用在汽车上,将是未来汽车的重要标志。

将来的汽车装上电脑指挥系统。

可以把驾驶员的意志和外界行驶条件结合起来转化成电信号,然后集中输送到微处理器,经过分析计算后,向车辆的各个部分发出指令。

使汽车更为安全可靠。

甚至可以出现无人驾驶的"智能"汽车。

将来还会出现更多造型奇特、性能卓越的汽车。

例如,履带式气垫车,用充气的橡胶履带来代替汽车的轮子,可以在泥泞道路或沼泽地自由行走。

无轮步行式汽车,是仿照动物行走的特征制造的,装有四条腿,下坑洼、涉泥泞都非常灵活。

还有水陆空三用汽车、飞碟汽车、潜艇式汽车等等。

总之未来汽车比我们现在想象要丰富得多。

八中国汽车发展史在所有的历史变迁中,车的变迁,可谓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都具有时代个性,代表着一种文化背景和品位。

从它的由简到繁、由人(畜)力到机械、由慢到快……我无法考证其“车”的沧桑巨变,据说在我国就有几千年的历史。

古时英雄好汉驰聘沙场是骑马,留下了几多惊险神话。

后来皇上出游或战争需要,人们发明马(或牛、驴)拉的两轮车,这可从兵马桶的出土和许多古迹壁画上可以证实。

《苟子“解蔽》:“奚仲作车”。

“奚仲,夏禹时车正。

黄帝时已有车服,故谓之轩辕”。

轩,就是古代一种前顶较高而有帐幕的车子,供大夫以上乘坐。

“啸嗷东轩下”、“月上轩而飞光”的情境是多么令人景仰。

杜牧《阿房宫赋》:曰“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

”“车骑塞巷,宾客盈座”,又是另一般场景。

辒,乃古代兵车之一种,四轮车,上蒙以生牛皮,下可容十人,又能往来运土填堑,以攻城为主要任务。

辒车,是古代一种卧车,据说秦始皇在外驾崩,就是用辒车运回宫的。

辎车,则是古代一种有帷盖的大车,既可载物,又可作卧车。

《后汉书》载:“云辎蔽路,万有三千余乘。

”不由入想起杜甫《兵车行》里车辚辚,马萧萧的战争场面。

总之,古人颇具聪明才智,发明车目繁多。

且这些“座驾”多象征着权贵富豪的身份和地位。

不过,这些车多为畜力拉车。

到了汉代,四川民间出现了“鸡公车”系用硬木制造,长4尺,车架安设在独轮两侧,由一人掌扶两个车把推行,有时也可前拉后推,载人载物均可。

车子虽小巧,载重量却可达二三百公斤。

“鸡公车”因系独轮着地,所以无论平原山地,小道皆可畅行无阻,是一种胜过人力担挑和畜力驮载的既经济又实用的交通运输工具,是人类交通史上一项重要发明,“独”领风骚若干年代,至今还在发挥“余热”,在乡村,建筑工地仍有它的身影。

据当代日本学者在研究自行车发展史时,认为“鸡公车”是自行车的始祖。

到了三国时期,诸葛亮六出祁山时在陕西县黄河镇发明了“木牛流马”的交通工具。

《三国演义》第102回交待此事,题作“司马懿占北原谓桥,诸葛亮造木牛流马。

”它比“鸡公车”进了一大步,可以爬坡上坎。

靠着它,成都平原出产的粮秣才得以连续翻越“猿猱欲渡愁攀援”的巍巍秦岭。

至于“作一木牛,连仰双环,人行六尺,车行车步的“木牛流马”究竟属何形态,利用何种原理,仍是一个千古之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