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人流手术以其操作简便、起效迅速,镇痛和无记忆效果确切、苏醒快等优点,被临床实践所接受。
由于使用了新型麻醉药,在麻醉下手术,达到无痛人流效果,而被广泛用于临床。
笔者2007得1月~2008年6月对行无痛人流手术患者实施麻醉860例,现将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07年1月~2008年6月,在齐齐哈尔市泰来县妇幼保健院妇科门诊行无痛人流手术麻醉患者860例,年龄12~49岁,体重40~86kg,妊娠34~78d,ASA Ⅰ~Ⅱ级。
1.2 麻醉方法 术前禁食禁饮6h,芬太尼1μg/kg、异丙酚2~
2.5mg/kg静脉注射。
作者单位:162400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泰来县妇幼保健院 (卢铁玲)
860例无痛人流手术患者施行麻醉的临床体会
卢铁玲
1.3 监测项目 收缩压(S B P )、舒张压(D B P )、心率(HR )、氧分压(SpO 2)。
1.4 结果 860例手术过程顺利,无麻醉并发症发生。
2 体会
2.1 呼吸抑制 异丙酚是一种起效快、时效短、苏醒快、可控易调的静脉全麻药品,与呼吸的抑制呈正相关,表现为呼吸变浅,频率变慢,甚至呼吸停顿[1]。
操作过程中如果SpO 2降至85%左右,呼吸浅慢,口唇发绀,应托起下颌,加大氧流量或面罩加压给氧,胸廓按压,经过上述处理后SpO 2均能上升至98%。
一般不需气管插管。
2.2 心率减慢 异丙酚抑制交感神经系统,配合使用芬太尼后可出现心率下降,常在异丙酚推注100~120mg时心率呈递减或
(下转第160页)
当代医学 2009年6月第15卷第18期总第173期 Contemporary Medicine, Jun. 2009,Vol.15 No.18 Issue No.173
已有研究表明,早期对脑性瘫痪(脑瘫)相关因素的婴儿采取干
预措施,对阻止异常姿势固定、强化大脑优势、降低肌肉及软组织
不平衡发育、促进感觉功能的正常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如何
在康复治疗中对家长进行有效培训,实行家庭化康复训练,使患儿
训练时间、质量得到保证,尚缺乏足够的研究。
本研究对脑性瘫痪
246例患儿实施短疗程家庭化康复训练,现报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对我院儿科门诊NICU病房,儿童保健门诊及产
科出生时有高危因素的婴儿进行筛查,符合脑瘫诊断标准者246
例列为康复训练对象,其中男150例,女96例;按年龄分为3组,1
组:1~6个月96例,2组:6个月~1岁106例;3组:2岁以上44例。
1.2 方法 实行短疗程家庭化康复训练计划,对患者进行评价
后,确定主要问题,制定适宜的康复计划:家长培训、姿势设定、运动
疗法、物理治疗、穴位封闭等,并定期跟踪指导康复训练计划。
(1)家长
培训:住院期间由治疗医师对家长进行康复护理集体培训和个别培
训,制定计划时需要家长参与,使家长掌握患儿的训练计划,以保证
患儿的训练质量。
(2)姿势设定:目的是帮助患儿发展正常生理性和功
能性的姿势及恢复正确的姿势,其内容为卧位及坐位姿势的控制。
以
提供正常和改善人体生物学特征,设定方式有俯卧、侧卧、盘膝坐、长
坐、直跪、半跪等,使用矫形器材、卧位板、吊床、站立架、膝足矫形
器材等,维持患儿的对称位置,降低不正常肌肉活动。
(3)运动疗法:
根据生物力学和运动原理,促进肌肉、关节活动和改善肌张力,根据
神经心理学原理和神经发育规律,采用逐渐强化的治疗方法,包括粗
大运动、精细运动、关键点控制3部分。
(4)物理疗法:电刺激治疗,兴
奋神经肌肉组织,主要应用于肌张力低下型脑瘫。
(5)穴位封闭:运用
维生素B
1
、B
12
等中西药物注入穴位,隔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达到通
脑性瘫痪246例短疗程家庭化康复训练
李金敏
[关键词] 脑性瘫痪;家庭化;康复训练
经络、调整肢体功能的作用,起到针刺与药物双重作用,常用穴位有
百合、天柱、神聪、哑门、曲池、合谷、肾俞。
头部穴位有颞前斜线、顶
颞后斜线、顶中线、运用区、平衡区等。
1疗程为20d。
经综合治疗3个月
后,对其进行评估计分,确定训练效果,制定下一步训练计划。
1.3 疗效标准 疗效判定均采取前后自我对照评定。
训练效
果计算方法为:训练效果=(末期评估分-初次评估分)/(初次评估
分)×100%。
显效:训练效果提高15%以上,运动功能正常,异常姿势消
失,肌张力明显好转。
无效:训练效果无提高。
异常姿势无变化。
2 结果
治疗效果:1组,显效66例,有效25例,无效5例;2组,显效50
例,无效11例;3组:显效12例。
有效20例,无效12例。
3 讨论
采用综合疗法治疗脑瘫,能提高患儿运动功能、改善异常姿势,
早期干预,早期治疗效果很好。
通过运动训练、穴位注射可使患儿受
损脑组织处于休克状态的某些中枢神经细胞受到反复刺激,阈值渐渐
降低被活化,并可形成新的突触及神经环路。
重组一个神经功能集团
的网络系统,使本体感觉神经或其他感觉经感觉中枢整合使神经肌肉
兴奋性提高或降低,促进主动运动或不协调肌群逐渐完成某项活动。
采用康复训练应注意:(1)对有脑瘫高危因素的患儿6月龄内连续生长发
育检测和神经系统发育检查是早期筛选疗程,家庭化康复训练符合小
儿神经生长发育规律。
(2)重视家长培训,针对脑瘫治疗疗程长这一特
点,住院治疗于家庭化康复相结合是一种比较经济实用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张治元,杨辉.小儿脑瘫与神经干细胞移植[J].中华小儿外科杂
志,2005,9:26.
[2] 谢闽达.小儿脑瘫的康复治疗[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
志,2006,10:1526.
作者单位:473000 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 (李金敏)
减慢,当心率低于55次/min,应及时处理,当注射阿托品0.25mg未
见上升时,再推注0.25mg,直至心率恢复正常水平。
2.3 血压下降 异丙酚对循环的抑制表现为外周循环阻力
降低,回心血量减少,心输出率减少,血压下降。
下降幅度约为术
前血压的20%~30%,由于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心肌收缩力加强
等代偿作用,血压回升,一般不必处理。
如血压降至30%以下,则
静注麻黄碱8~10mg,血压均回升至正常范围。
2.4 过敏 多见于颈、胸部,表现为片状红斑,停药后消失[1],如出
现大面积红斑、颜面潮红时可静脉推注地塞米松5~10mg,缓解症状。
2.5 注射部位疼痛 常见于经上肢小静脉注药时,出现上肢疼痛。
可
选择肘部较大的静脉,或先静注2%利多卡因20~30mg,减轻药物的刺激。
2.6 术后管理 受术者术后常出现嗜睡或兴奋、眩晕、乏力等症
状,应在恢复室继续观察直至清醒,应答正确,自行下床活动。
并告诉
在2h内不驾驶车辆和进行危险性的工作和活动。
对术后出现强烈宫缩
痛难以忍受时,可静注曲马多50~100mg镇痛。
麻醉和人流术对受术者
均存在某些并发症,所以在实施时应常规备好抢救器械和药品,对患
有心肺疾病、上呼吸道感染、癫痫等患者和饱食者应慎用麻醉。
异丙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手术麻醉既加强镇
痛,减少异丙酚用量,又可降低呼吸抑制的发生率,使苏醒迅速、
及时,但随芬太尼剂量的加大,对呼吸抑制明显,并使苏醒时间延
长[2]。
因此,异丙酚复合1μg/kg芬太尼应用于无痛人流手术麻醉
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 徐志远,卢盛位,吴锦昌,等.无痛人流麻醉体会[J].中华医学实践杂
志,2005,4(10):1078.
[2] 陈燕.异丙酚复合小剂量瑞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麻醉效
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05,3(13):855-856.
(上接第10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