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剑川旅游文化资源优势及发展(毕业论文一)2009年07月18日星期六22:39剑川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素有“文献名邦”之美誉,是全国白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县,白族文化积淀深厚,有众多的历史文物、名胜古迹,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建筑文化和工艺技术剑川被国内外专家誉为“白族文化聚宝盆”,古朴、厚重、浓郁,突出的白族文化特色,形成了众多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资源优势,使剑川成为建设云南民族文化大省的重要区域。
一、剑川县文化资源特色分析(一)独特的地理位置剑川自古是滇西北交通要衢,北经丽江、中旬可达四川、西藏,南由大理可至南亚、东南亚。
是印度、缅甸等各国与我国汉文化的交汇点,这样,南来北往的文化便在剑川沉淀下来。
另一方面,它又远离南诏文化的中心,受外来文化冲击较少,比较完整地保留了白族文化。
至今,全县居民中白族占9 2%,全都通用白族语,这在其他地方是绝无仅有的。
由于特殊的位置,剑川的白族文化传统保留得较为纯粹,较为独特。
(二)石钟石窟的文化价值石窟艺术是集哲学、文学、建筑、绘画、雕刻为一体的宗教艺术,剑川石钟山石窟以其独特的民族性和地方特色享誉海内外。
石窟开凿始于晚唐,迄今共发现1 6窟1 3 9个造像,据今已有将近1 0 0 0年的历史。
石钟山石窟用高超的石刻技术和杰出的创造才能,真实的记录了南诏历史上三个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宫廷生活。
其次,这些优美的石窟造像形象真,内容丰富,独特而具有浓厚的地方特点,是一笔富贵的艺术遗产。
其三,石钟山石窟还展现了我国各兄弟民族同东南亚、南亚、西亚各国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
其四,在石窟有一个“女性生殖器"的造像,在学术界影响很大,这在全国其他石窟中是没有的,十分珍贵。
1 9 6年石钟山石窟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和长久的艺术生命力,既是我国石刻艺术的珍品,又是佛教艺术的瑰宝。
在世界石刻艺术中占有独特的地位。
(三)海门口遗址的历史意义海门口遗址在甸南乡剑湖出海口的海尾河西岸,距今已3 0 0 0多年,相当于商代末期,1 9 5 7年曾出土石器、陶器、兽骨、木桩和铜器共1 0 0 0多件文物,在文化层中发现干栏式建筑木桩,似一处小村落。
这证明早在公元前2世纪,剑川已有白族先民居住。
海门口遗址是云南青铜文化的发源地,是云南从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四)沙溪寺登街的文化品味沙溪至今拥有较完整的寺登古集市,嵌满石块的四方街,古朴悠久的古戏台,珍贵的明清古建筑,至今仍住着居民的四合五天井、三坊一照壁、平房带闷楼、前铺后杂院等典型的白族特色建筑。
2 0 0 1年,沙溪寺登街被世界纪念性建筑基金会入选世界濒危建筑遗产名录,该名录中指出:中国沙溪(寺登街)区域是茶马古道上唯一幸存的古集市。
街上的兴教寺是国内仅存的明代白族“阿吒力’’佛教寺院,其建筑、壁画,充分展现了剑川白族木匠和民间艺术家的高超技术才华,是研究白族社会历史、中国民族史、建筑史、佛教史等的珍贵资料。
(五)原始、神秘的老君山景区老君山是镶嵌在滇西北高原上的一颗绿宝石,属横断山脉云岭山系,为剑川之主山,是一座充满神秘色彩的天然原始森林公园。
老君山不仅有杜鹃花海、高山草甸、密密的原始森林和幽幽的九十九龙潭等奇特的自然景观,还到处充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神韵。
老君山还被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和国内专家认为,滇西植物种类最富集的地方就是老君山,把老君山建成世界一流的国家森林公园是完全可能的,这里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六)日益壮大的木雕、石雕产业剑川木雕巧夺天工,远销海外。
1 9 9 6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木雕艺术之乡’’。
剑川木石雕工艺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且具有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唐代以来,剑川木石工的技艺已遍及云南和东南亚各国,尤其明清两代以来,剑川木工、石工曾多次参加北京故宫、圆明园和人民大会堂的建筑。
如今,在剑川还有几千人的木工和石工,仍用不竭的创造力,在木头和石头上,镌刻着自己的作品,这是一笔不可估量的文化产业。
(七)历史文化名人剑川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千百年来曾涌现出不少出类拨萃的文人名士,诸如赵藩、赵式铭、张子斋、周钟岳、张伯简等一大批名人。
赵藩在成都武候祠撰写的“能攻心’’对联受到毛泽东主席和江泽民总书记的高度评价。
(八)丰富的民俗文化1.民间音乐舞蹈艺术。
剑川的民俗文化十分独特,也很丰厚,传统的白族打歌,霸王鞭的普及,滇戏的传播,都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剑川是白族民间歌谣的发祥地之一,被称为“白曲之乡,,每年的石宝山歌会,火把节等民族节日里,听众成百上千,一唱众合,通霄达旦,场面壮观。
以“阿吒力"佛乐为代表剑川古乐独具特色,历史悠久,风格独具,有不少曲目,仅剑川保存独首,被称为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
流传在剑川的白族民间舞蹈有东山打歌、石龙霸王鞭、巫舞、“阿吒力”佛教舞蹈等。
白族集体舞《肖拉者》在全州推广普及获成功,结束了白族没有群众性集体舞蹈的历史。
现存的《灯舞》、《花舞》、《剑舞》等宗教祭祀性舞蹈,具有独特的价值和神秘的色彩。
2.节庆活动。
白族的民族节目风情独特,其中石宝山歌会、火把节、本主会、二月八最具特色。
石宝山歌会是白族地区最盛大的民族传统节日,被誉为“白族歌城”,是白族风情的集中体现,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七至二十九日在石宝山举行。
歌会期间,大理、丽江、迪庆等地的白族群众穿上民族盛装,纷至沓来,既兴创作,弹弦对调,以歌觅偶。
其万人对唱的“白曲”已载入国际民歌歌目。
传统的白族火把节于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五日举行。
白族称火把节为“夫望吾”,意即“六月狂欢节”。
按传统习俗,这天要竖大火把、唱白曲等。
本主崇拜和二月八太子会是白族独有的宗教信仰祭祀活动。
每年都要进行盛大的祭祀活动和文化活动。
(九)独具特色的工艺产品和风味小吃1.工艺产品。
剑川的木雕工艺产品雕刻精美,线条流畅,栩栩如生,有壁画、佛像、人物、动物、花乌、脸谱等数百种工艺品,深受客户喜爱,是大理三月街上的地方名优产品,还多次获得中国名优产品博览会金奖。
剑川还有很有民族特色的工艺品是布扎和画毡,布扎制作工艺讲究,造型古朴、色彩艳丽,具有较强的装饰效果,近年来,布扎已成为外地游客喜爱的收藏品。
画毡是剑川特有的民间工艺品,画毡图画具有独特的白族民间图案,有生活红火、吉祥如意的寓意,因而备受喜爱。
2.风味小吃。
剑川多山区,气候为南温带季风型,很适合野生菌的生成,如松茸、牛肝菌、羊肚菌、桂花菌等。
因形态好,品质优良,虫害少而备受客商青睐,远销日本。
还有羊乳饼和地参,芸豆、石花菜、龙须菜、“得勒姆资”汤等是剑川传统的名特食品。
其中芸豆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资源优势,剑川被认为芸豆的最佳生产区域,所产芸豆荣获“AA 级绿色食品证书”。
现全县已建成AA级芸豆生产基地3万亩。
二、面临的问题剑川文化资源有众多的优势,但由于受海拔高、气温低、自然条件差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剑川长期处于封闭和落后的状态特别是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传统,使剑川的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使剑川的发展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一)缺乏全县统一的文化产业保护和开发的中心规划剑川县有丰富多元而突出地方特点的文化资源,在云南特别是滇西北的民族文化和旅游人文资源的格局中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但从目前的情况看,全县尚未形成一个统筹协调的文化产业保护和发展的总体规划。
(二)缺乏区域发展的观念和相应的合作剑川地处云南省旅游规划的5大片区之——滇西北片区的大理、丽江、迪庆3大重点景区之间,发展旅游业具有突出的区位优势;从其蕴藏丰富的文化资源看,也有人无我有的优势,但目前缺乏区域整体发展,相互协作、取长补短的观念和举措,尚囿限于只从行政区划来考虑的传统观念和做法。
(三)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制约着剑川旅游业的发展。
2 1 4国道等级低,路面老化,行车不畅,以致前往丽江、迪庆2个旅游热点的游客大部分不再走经过剑川的老路。
这就极大地限制了剑川旅游业的发展。
剑川目前旅游接待设施滞后,也制约着游客数量的增多。
(四)圆木雕、木器产业在产品种类和个性上过于平凡剑川木雕产品过去有突出的地方特点,但目前随着全国各地木雕行业的兴起,各地技艺精湛、工艺优良的产品不断涌现于市场,对剑川木雕产品的市场竞争和挑战越来越严峻。
剑川的木雕产品已经面临着如何加强地方产品的文化个性与特色的问题。
(五)文化资源传承和保护不够重视剑川民间艺人和工匠的众多是一个突出的文化资源优势,它将会对今后的文化和民俗旅游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目前有一些传统文化却出现缺层断代的现象。
在文化资源的保护方面也存在较多的问题,像古宅院和名人故居缺乏有效的保护,在历史景观规划和修复重建也存在着影响到文化资源风貌和品位的问题。
(六)旅游开发基础有待加强旅游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在剑川人心目中还了解得不甚深入,旅游服务质量差、服务意识不强,没有把旅游业作为一种产业管,缺乏市场竞争机制。
三,开发文化资源发展剑川旅游业的思路跨入新世纪,党中央做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大决策,云南省也提出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连接东南亚国际大通道”的发展目标,这正好也是发挥剑川文化产业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剑川各项事业的大好机遇。
剑川县应该充分利用资源,积极发展旅游业。
(一)解放思想,统一认识,确定清晰的发展思路剑川县有关部门和各级干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理念,深化县情认识,深入开展思路大讨论和专家研讨会,制定旅游业的发展规划,统一全县的思路。
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并使之法制化和规范化,为旅游业发展奠定基础。
(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重点是交通和旅游基础设施,在交通方面,当务之急是加快2 1 4国道县境内的改造,其次是剑鹤公路和环湖公路的改造,使鹤丽剑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
在旅游基础设施方面,要逐步增加旅游接待设施和景点景区基础设施,改善服务环境,提高服务质量。
(三)保持个性,突出地方特色1.利用文物大县做文章。
剑川是有名的文物大县,著名的海门口铜石并用文化遗址,南诏大理国时期的石窟、茶马古道唯一幸存的古集市,这些都体现了剑川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为后人研究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和资料。
可以通过一些学术研究课题,学术研讨会等形式把剑川瑰丽的文物历史价值呈现在更多的世人面前,让更多的人了解剑川,走近剑川。
2.老君山景区的开发建设。
利用老君山上原始森林茂密,植物种类繁多,遍布奇花异草,珍禽走兽出没,充满神秘色彩的原始风貌,把老君山建成世界一流的国家森林公园,争取申报为世界自然遗产。
可以开展一系列的探险旅游活动和野外生存挑战活动。
3.沙溪寺登街区域保护开发。
沙溪寺登街区域优势好,交通便利。
制定好复兴规划项目,对古镇实施保护性开发,包括古建筑、四方街、古道、壁画、古文化遗址等,同时改善旅游基础设施,利用"二月八"等白族传统节日活动,多渠道开展民俗旅游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