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石板小区E地块1#、2#楼地下室基础工程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工程设计施工图、图纸会审纪要及工程技术联系单;2、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及现行各种质量验收规范,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操作规程,国家现行的技术标准。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91)《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96)《混凝土泵送技术规程》(JGJ/T10-95)《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JGJ130-2001)《建筑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二、工程概况:1、本工程为红石板小区E地块1#、2#楼工程,建设单位为浙江红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为南昌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
2、1#、2#楼工程总建筑面积23814m2,地下车库建筑面积为6281m21#、2#楼工程为二十二层框架剪力墙结构。
其中地下室层高为3.8m,底层一半环形形状。
底层层高为4.2m,二层层高为3.6m,三至二十二层层高为2.8m。
1#楼屋顶标高为69.3m,2#楼屋顶标高为66.5m。
3、本工程±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5.85m。
1#、2#楼地下室底板标高为-3.8m,底板厚度400mm。
地下车库底板面标高为-4.9m,板厚400mm。
2#楼局部底板标高-4.9m。
1#楼电梯井底板面标高-6.5m,底板高度1600mm,电梯井承台底标高-7.6m。
2#楼电梯井底板面标高-5.4m,底板高差1600mm,电梯井承台底标高-6.5m。
4、1#、2#楼大部份承台高1100~1200,部份较深承台高度2000、2300mm最深承台高度2900mm。
5、本工程桩基采用予应力管桩,局部Φ600钻孔灌注桩。
6、本工程地下室部份砼强度等级均C35,垫层为C15,后浇带为C40。
底板、外墙、水池部份及顶板的砼抗渗等级为S6。
三、施工顺序安排:1、本工程地下室基础工程的施工顺序,按照土方工程挖土顺序从2#楼西向1#东裙房推进。
2、以1#楼、2#楼间后浇带划分施工段,东、西分两个施工段,组织流水施工,基础垫层砖胎模由西向东进行。
3、本工程施工场地狭小,基础钢筋原材料分批进场,以西南空地作加工车间分批制作,利用砖胎模垫层暂作堆放场地,制作一批安装一批。
4、木工车间布置在1#楼东空地,周转材料分批进场,制作安装也分批进行,利用砖胎模垫层作堆放周转场地。
四、机具、人员配置:1、配置一套钢筋加工机械,具备产品合格证、使用前经过维修和保养,操作人员经过专门培训,严格按照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操作。
2、配置一套木工加工机械,含园盘锯、平刨机等。
具备安全防护装置,无操作经验及不熟悉操作规程人员不得上岗操作。
3、项目部组建一套具有丰富施工管理经验、会吃苦,具有团结协作精神的管理班子,劳务层选用具有相当施工经验的技术骨干,操作能手的劳务作业队伍。
4、计划配置钢筋工40人、木工40人、(地下室顶板施工时60人)配置足够的普工。
支模架搭设人员必须持有特殊工种上岗证。
泥工班组技术工15人、普工20人。
5、配置1.5KW污水泵3台,1.5KW潜水泵2台及2台吸水泵排水,基坑内积水及时抽出。
6、夜间照明设备满足施工需要,各种电箱按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要求配置。
7、配置8台振动机及充足的振动棒。
五、材料准备:1、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各种材料按施工进度要求分批进场,项目部材料员充分准备货源,保证材料进场不断档。
2、原材料、周转材料进场必须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钢材必具有质保书同时做好原材料复试,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对不合格或不符合施工要求的原材料予以退场或进行封闭处理。
3、周转材料进场堆放按不同规格堆放整齐,减少占地空间。
4、本工程砼为商品砼,联系信誉好的供货商,保质保进度完成基础砼浇捣。
六、基础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1、基础垫层及砖胎模①土方开挖至基底标高后,即通知业主、监理、设计、勘察单位会同验槽,地基验槽合格后立即着手块石垫层与素砼垫层施工,以防土体暴露时间过长产生位移。
②平铺块石垫层施工,紧跟承台土方开挖进度。
块石紧密排列,大平面朝下,增加受力面,按测定的毛竹签上标高铺设平整,缝隙用碎石填实。
③素砼垫层利用商品砼,块石垫层完成后立即浇捣,用平板振捣器振捣密度,泥工用刮尺找平、木蟹二次抹面,表面平整度允许误差±10mm。
临时施工缝必须接平,便于放样。
承台、地梁、底板垫层的标高必须复核准确,各轴线用经纬仪测量后设置临时龙门桩并标志轴线。
作为承台或电梯井、集水井砖胎模施工的依据。
施工过程中由测量员用水平仪进行标高的测量复核。
④在基坑内引入龙门桩,控制承台、基础梁的轴线位置。
⑤各基础承台、电梯井、集水井坑底均要留设小集水坑以便基坑的清理和排水。
⑥素砼垫层浇捣达到一定强度后,进行砖胎模、地梁投点弹线工作并会同监理、业主、桩基单位进行桩位偏差验收。
按设计要求做好截桩和接桩工作,同时根据桩基偏差记录按设计对桩位处理的联系单进行柱基处理。
桩基工程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基础钢筋施工。
⑦按设计要求在素砼垫层上弹线,标明砖胎模位置和地梁位置,砖胎模用标准粘土砖砌筑,较浅承台、地梁砌240墙,较深承台、地梁砌370墙,红砖充分浇水湿润,灰缝饱满。
胎模内侧用1:3水泥砂浆抹灰,抹层不得有缝隙和孔洞。
砌筑沙浆强度M5,砖胎模应做到平整牢固,通长轴线拉统线进行校正。
底板混凝土浇至砖胎模侧面平,以保证底板垫层整体性,所有混凝土垫层均按规范制作试块。
2、基础钢筋工程。
①基础钢筋集中加工,分批运输至现场绑扎。
钢筋接头优先采用闪光对焊。
钢筋的锚固长度和搭接长度必须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②原材料分批分规格进场堆放整齐,并持标识牌,每批次规格进场及时通知监理单位取样送检。
原材料复试合格后方能加工使用。
如确需提前加工,应分类堆放,做到有可靠的追溯性,确保本工程钢材百分之百的合格。
③基础承台、地梁、底板钢筋安装施工顺序:绑孔承台钢筋地梁地板柱、墙板插筋柱、墙板插筋前必须复核轴线,翻样定位准确后,先绑扎定位箍筋,且与梁承台主筋电焊牢固再扦筋,先柱后墙板。
A、基础承台清理干净后,绑扎承台钢筋,垫好承台保护层,定位准确后经班组,质量员验收后绑扎地梁钢筋。
B、地梁钢筋绑扎按设计要求进行。
地梁主筋长度、锚固长度、焊接接头位置必须满足验收规范要求。
主筋间距、排距、骨架网眼尺寸允许偏差符合规范要求。
绑扎质量经班组自检、质量员复检合格后,方可进行底板钢筋绑扎。
C、底板钢筋绑扎前在素砼垫层上划线予排。
底板筋锚固长度,搭接长度满足设计要求。
优先采用焊接接头,且接头应相互错开。
下层筋绑扎完成后垫好保护层垫块,上层筋绑扎时用同规格钢筋马凳搁置,保证上皮筋保护层及底板厚度。
承台钢筋加工应考虑钢筋叠加高度与保护层厚度,以防底板面超高。
D、底板筋完成后,根据定位箍筋扦入柱主筋,柱筋在底板面上接头高度大于500mm,且50%错开,接头区域长度满足规范要求。
柱筋接头采用电渣压力焊。
柱脚主筋电焊锚固,以防浇砼时偏位。
E、按轴线位置扦入墙板主筋,保护层留置准确,墙主筋与地梁,承台主筋电焊固定。
基坑四周搭设双排脚手架作为墙板内外竖向筋的临时支撑,防止墙板筋位移倾覆。
④地下室柱,墙钢筋绑扎柱主筋采用电渣压力焊接,上下接头在同一截面上不得超过50%。
A、柱箍筋按设计要求和图集施工。
剪力墙板水平筋按设计间距拉通长线控制,在竖向筋上划分皮数,绑扎过程中及时复核柱、墙轴线、标高和垂直度,准确后固定墙、柱连接点予防墙、柱支模时调整困难。
B、地下室柱,墙板竖向主筋在地下室顶板面上确保位置准确。
柱主筋接头位置,同一截面接头允许百分率符合规范要求,且绑扎不少于3只箍筋。
墙板水平筋板面留置高度满足搭接长度要求,且绑扎不少于三道水平筋,扎好拉筋保证墙板厚度。
C、止水带施工本工程地下室底板上翻300㎜处设置一道水平止水带施工逢,施工逢处设400㎜宽3㎜厚钢板止水带。
止水带应设于墙板竖横向中间部位统长焊接。
钢板搭接10㎝双面满焊,焊接质量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止水带通过柱子,柱箍筋割断后,应将柱箍筋与止水带焊接。
底板高差处做垂直止水带,焊接焊缝密实。
钢板必须具备合格证,焊条型号满足设计要求,且具备出厂合格证。
⑤地下室顶板梁、板钢筋绑扎A、绑扎顺序主梁次梁顶板筋绑扎主梁主筋先将下层主筋伸入柱内,再套柱箍筋,再扦入上层梁主筋。
梁主筋对焊接头相互错开,且接头位置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受拉区接头允许百分率为50%。
梁箍筋未端按抗震要求做1350弯钩,箍筋加密区按设计要求施工。
次梁两侧的主梁加强箍筋和吊筋均要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主、次梁钢筋保护层不得漏垫。
梁筋经验收无误后,即可进行顶板钢筋绑扎。
B、地下室墙板内予留洞口、水电予埋套管处墙主筋加筋按设计节点详图施工。
如套管与主筋相碰时,不得擅自切割,按标准图集要求处理。
C、梁、板钢筋绑扎完毕,通过班组自检,质检员复检后通知业主、监理、质检部门检查验收。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复验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
3、地下室模板工程。
①模板支撑体系A、本工程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作为模板承重架。
采用钢管Φ4.8×3.5,立杆间距1000×1000mm。
当梁高大于1200mm时,在梁纵向中心线下增设一立杆。
纵横扫地杆离地≤200mm,纵横水平拉杆间距1500mm。
梁底横向承重钢管下必须增加一道纵向水平杆,主梁下水平杆增设双扣件以防滑。
采用60×80枋木间距@300作梁底模承重系统,枋木两端用12#铅丝固定在水平钢管上,梁底模固定于枋木上。
模板采用质量好的多层胶合板,厚20mm,选择外观平整、光洁、强度高胶合板作为梁、墙板模板,保证砼外观质量,增加周转次数。
B、柱模板采用钢管柱箍,间距600。
柱截面600×600以上时柱箍部位增加Φ12对拉螺杆。
柱模应与整体承重架连成一体,对拉螺杆上套PVC管,提高利用率。
C、剪力墙模板竖向用60×80枋木作支撑,枋木用压创修整,厚度均匀。
横向加固采用Φ48钢管,内外模板采用Φ12止水螺杆拉结,利用山形扣加固内外横向水平钢管。
止水螺杆两端垫木块,且保证墙板厚度达到设计要求。
D、墙板支撑系统与内侧满堂支模架连成整体,墙板模复核轴线标高准确后加固紧扣,外侧设置斜撑于喷锚墙上。
满堂支模架四边与中间每隔四排立杆应设置一道纵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
高于4M的模板支架,其两端与中间每隔四排立杆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两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