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按考点分项汇编名著阅读与文学常识含解析

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按考点分项汇编名著阅读与文学常识含解析

名著阅读与文学常识杭州6.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

(1)清朝文人张潮认为不只是人有知己,物也有知己:“菊以渊明为知己,梅以和靖为知己,竹以子猷为知己,莲以濂溪为知己,桃以避秦人为知己……”涨潮的话涉及我们学过的多篇古诗文,请写出其中两篇的题目。

(2)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范爱农》一文,饱含着鲁迅对一位潦倒的同乡旧友的思念与同情;《二十四孝图》一文,表明了鲁迅对封建孝道持否定的态度。

(3)下面文字中“A”处原是“她”的名字,请写出这个人的名字,并联系《骆驼祥子》的相关情节,谈谈这个人的死对祥子产生的影响。

只要见了她,以前的一切可以一笔勾销,从此另辟一个天地……她不仅是朋友,她将把她的一生交给他,两个地狱中的人将要抹去泪珠而含着笑携手前进。

曹先生的话能感动他, A 不用说话就能感动他。

他对曹先生说了真实的话,他将要对 A 说些更知心的话,跟谁也不能说的话都可以对她说。

(老舍《骆驼祥子》)【考点】F4:名著综合.【分析】本题考查对名著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2)《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做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共收录10篇,其中的《狗•猫•鼠》是写与自己有关的三个动物的故事,《范爱农》写的是自己的一位好朋友,他是一位正直、倔强、爱国的知识分子,在社会的黑暗中一步步走向了末路.《二十四孝图》讲的是鲁迅忆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作品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作品针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的抨击.(3)本道题考查学生对《骆驼祥子》有关人物形象的掌握.答案:(1)《饮酒》《爱莲说》《桃花源记》(2)《范爱农》否定(3)小福子虎妞去世后,小福子成了祥子好好活下去的希望.小福子上吊自杀后,祥子所有的希望破灭.他失去生活的勇气,开始厌恶劳作,吃喝嫖赌,到处骗钱,最后沦为“城市垃圾”.湖州4.学校开展“整本书阅读”系列活动,请按要求完成下面任务。

(1)为下面三位同学的读后感标题选择合适的书名(填写字母)。

标题①因为我们是平等的﹣﹣读《 B 》有感②我也可以旧事重提﹣﹣读《 A 》有感③见字如面墨短情长﹣﹣读《 D 》有感书名A.《朝花夕拾》B.《简爱》C.《培根随笔》D.《傅雷家书》(2)同学们针对《骆驼祥子》中“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到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逐到野兽中去”这句话展开了讨论。

下面是甲乙两位同学的发言,你怎么看?请结合小说具体内容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甲:祥子是被他周围的人驱赶到野兽中去的。

乙:你怎么这么说呢?是祥子自己把自己驱赶到野兽中去的。

【考点】84:综合读写.【分析】此题属综合阅读题,(1)课外阅读题;(2)口语交际题.【解答】(1)此题解答,要结合平时的课外阅读积累,在掌握选项中四个名著的主要内容基础上辨析作答,《简•爱》讲述一位从小变成孤儿的英国女子在各种磨难中不断追求自由与平等,坚持自我,最终获得幸福的故事.《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傅雷家书》是一本家信集,摘编了傅雷先生在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2)我同意第一种观点,祥子来自农村,本是本份之人,他三次买车失败,屡受挫折,此后,随着祥子心爱的女人小福子的自杀,终于吹灭了他心中最后一朵希望的火花,从一个老实的车夫逐渐演变成为一个地道的流氓地痞无产者.所以祥子的堕落,是当时黑暗的社会环境,腐朽的社会制度造成的,而非祥子自甘.答案:(1)B、A、D;(2)我同意第一种观点,祥子来自农村,本是本份之人,他立志买辆自己的车,做独立的劳动者.但用三年的血汗钱换来的车却被军阀的乱兵抢走;第二次,他还没攒足买车的钱,钱就被孙侦探敲诈走了;接着,车厂厂主的女儿虎妞对他的“爱情”又给他的身心带来磨难;而用虎妞积蓄买的一辆车在虎妞难产死后,则又卖掉以料理虎妞的丧事.在经过多次挫折后,伴随着祥子心爱的女人小福子的自杀,终于吹灭了他心中最后一朵希望的火花,从一个老实的车夫逐渐演变成为一个地道的流氓地痞无产者.所以祥子的堕落,当时黑暗的社会环境,腐朽的社会制度造成的,而非祥子自甘.嘉兴3.传统文化知识。

八年级学生小芳想找个微信群,与志趣相投的同龄学友共同探讨一些感兴趣的国学问题。

若有以下四个国学爱好者微信群,她选哪个最适合?()A.B.C.D.【考点】DD:古代文化常识.【分析】本题考查文化常识,解答时需要认真阅读题干,回顾所学完成选择.【解答】不惑岁月,指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而立之家,指的是三十岁;豆蔻年华是指女子十三、四岁.也有人用作泛指十三至二十岁;男子20岁称弱冠.小芳是八年级女学生,正属于豆蔻年华.故选:B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范进中举”是吴敬梓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的精彩片段,胡屠户、张乡绅等态度的变化反映了当时社会趋炎附势的众生相.B.老舍笔下的骆驼祥子,经历了“三起三落”,由一个自尊好强、吃苦耐劳的车夫,变成了好占便宜、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C.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莎士比亚,在其喜剧作品《威尼斯商人》中塑造了一个贪婪、阴险的吝啬鬼形象﹣﹣葛朗台.D.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童年》中,阿廖沙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中仍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逐渐成长为坚强勇敢、充满爱心的人.【考点】F5:文学常识.【分析】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小说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解答】A.正确;B.正确;C.作品中塑造了一个贪婪、阴险的吝啬鬼形象﹣夏洛克;D.正确.故选:C.5.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读名著要读懂内容、读出感悟。

请仿照下面演示文稿中的示例,完成相关任务。

(每组二选一,各 60 字左右)【考点】F4:名著综合.【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名著综合,解答此题要依据名著内容.【解答】本题考查了故事情节的积累.解答这道题需要熟知故事情节,读名著,就要细读,细读精彩情节,从中有所收获.故事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概括要简洁,抓住要点.答案:读懂内容:示例 1:我选(2),巴尔沃(博)亚违抗了王室命令,为得到宽恕,踏上寻找“黄金国”的探险之旅.结果他首先发现了太平洋.或:为躲避债务,巴尔沃亚把出逃也当成一次探险,结果他首先发现了太平洋.而这探险被后世证明为“不朽的事业”.示例2:我选(3),十月革命前夕,列宁冒着风险乘封闭的列车潜回俄国,之后发动了十月革命.摧毁了一个帝国,改变了整个世界.读出感悟:示例 1:我选(5),有时一瞬间能决定历史走向.格鲁希一瞬间的误判(固守成命),导致拿破仑兵败滑铁卢,改变了他自己、拿破仑的命运,也改变了世界.或:贻误紧要关头的那一刹那(错过机缘),就无法成为命运的主人.我为格鲁希一分钟的错误决定扼腕叹息.∕在重要事情上不能犯错,这以后,无论用怎样的言辞和行动都无法弥补.格鲁希未及时回援,导致拿破仑兵败,其后虽工作出色,总让人觉得遗憾.∕命运始终垂青有准备的头脑.格鲁希固守成命,失去机会没能成就辉煌,而布吕歇尔却及时醒悟,增援惠灵顿,夺得战争胜利.示例2:我选(6),人应该正确理智对待自己的生命与精力,使它们更有意义.苏特尔(祖特尔)后半生时间均花费在打官司上,有点可惜.或:苏特尔站在了所有人的对立面,触犯太多人的财产利益,即使得到法律支持,也不会有好结果.∕苏特尔是个悲剧英雄.虽然他没能要回属于他的工厂等财产,但我觉得他的坚持不懈与执著令人敬佩金华3.名著阅读(1)阅读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我和伊凡的友谊不断地增长,外祖母从早到晚都在忙家务事,我几乎整天跟“小茨冈”打转儿,当外祖父大我的时候,他仍然用自己的手挡着鞭子,第二天,他把打肿的手伸给我看,埋怨说:“这一点儿用也没有!你并没有挨得轻一些,可是我呢,你瞧这打的!我再也不干了,不管你了!”可是,下一次他又受了一次不必要的疼痛。

“你不是不愿意了吗?”“是不愿意来着,可是又伸了过去……不知怎的,不自觉的就伸了过去……”(刘辽逸/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版)①以上语段出自《童年》,作者是苏联社会主义文学奠基人。

②结合上述语段,说说“小茨冈”是个什么样的人?(2)北大教授林庚在《<西游记>的童话性》一文中写到:儿童对同一人物的想象,可能随着具体情境的变化而出现前后不一致甚至完全矛盾的现象,这在《西游记》中表现的尤为突出。

例如,三藏一行来到火焰山,孙行者买了一块热糕,托在手中,好像拿着火盆的灼碳、煤炉中的红钉,烫得他左手倒在右手,右手换在左手。

此处孙行者如此怕烫,可是小说中也有多处孙行者不惧灼热的情节。

请举一例。

【考点】F4:名著综合.【分析】该题考查的是对名著的知识掌握,这要结合平时的积累进行理解.该题有对名著基础知识的掌握,还有对名著的深入理解.【解答】(1)该题考查的是对名著的知识点的积累,要求能够掌握住名著的作者以及主要人物,能够叙述简单的事件.①该选文选自高尔基的《童年》,高尔基是苏联社会主义文学奠基人,选文写的是小茨冈替“我”挨打的事.②该题考查的是对选段中人物形象的理解,这要结合具体的事例进行分析.从小茨冈替“我”挨打,可见他是个善良淳朴的孩子;从写小茨冈再次替我挨打的事,可见他是个勇敢忠诚的人.能够概括出来,意思相近即可.(2)该题考查的是对名著故事情节的理解,这要结合具体的事例进行分析.材料上讲述的是孙悟空怕烫的事,而在《西游记》中曾多次写孙悟空不怕火,这样的情节有好几处,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故事的概括的情节,能够用自己的话进行总结.比如:在《西游记》的开端部分,最容易记住的是孙悟空大闹天宫时,被太上老君放在八卦炉里面煅烧,烧了整整七七四十九天,不但没有烧死孙悟空,反而炼就了他的火眼金睛;还有在车迟国时,孙行者与妖道斗法,与羊力大仙比在油锅里洗澡,“翻波斗浪,就似负水一般玩耍”.只有符合要求的故事情节即可,概括来说就可以,回答出一例即可.答案:(1)①童年高尔基②小茨冈是一个善良淳朴、勇敢忠诚的人.(2)示例一:齐天大圣大闹天宫时,被众天兵押去斩妖台下,绑在降妖柱上,南斗星君令火部众神,放火煨烧,不能烧着.示例二:齐天大圣被太上老君放在八卦炉内,以文武火煅烧七七四十九日,反炼的火眼金睛.示例三:车迟国,孙行者与妖道斗法,与羊力大仙比在油锅里洗澡,“翻波斗浪,就似负水一般玩耍”.丽水4.名著阅读。

(1)人物的身份有时能从着装体现出来。

请结合你对以下人物的了解,在横线处填上正确的选项。

宋江全伙受招安时,众人皆戎装披挂,惟有四人特殊:吴用纶巾羽服,公孙胜道袍,鲁达烈火僧衣,武松皂布直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