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术语》练习题1、单项选择题1.下列价格条件中,装运时间早于交货时间的是( B )A.CIFB.DEQC.FOBD.FCA2.CIF与DES的区别,除了交货地点和交货方式不同外,( C )A.只有风险划分的界限不同; B.只有费用的负担不同;C.风险划分的界限和费用的负担都不同 D.适用的运输方式不同;3.根据《2000通则》的解释,适用于各种运输方式的是( A )A.FCA B.FAS C.FOB4.《2000通则》C组贸易术语与其他组的贸易术语的重要区别之一是( C )A.风险划分的地点不同 B.交货地点不同C.风险划分的地点与费用相分离。
5.CIF合同的货物在装船后因火灾被焚,应由( B )A.卖方负责损失; B.买方负责请求保险公司赔偿;C.卖方负责请求保险公司赔偿;6.就卖方承担的风险而言( A )A.CIF=CFR=FOB B.CIF>CFR>FOB7.《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中,卖方承担义务最小的术语是( D )。
A. CIFB. FOBC. DAFD. EXW8.《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在风险转移方面采取( B )原则。
A. 以合同订立时间确定风险转移 B. 以交货时间确定风险转移 C. 以所有权转移时间确定风险转移 D.以买方实际控制货物时间确定风险转移9.我国在国际贸易中常用的贸易术语是( A )。
A FOB、CIF、CFR B. FOB、DAF、CIP C. CIF、DAF、CPTD. CHR、DAF、EXW10.《2 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对贸易术语分类的标准是( B) A 英文字母顺序 B 卖方承担义务大小 C 交货方式 D 交货地点11.根据《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CFR条件下货物风险转移的界限是( C ) A 货交承运人 B 货交收货人 C 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 D 货物到达目的地12.在国际贸易中用来表明商品的成交价格构成以及货物交接过程中划分交易双方风险、责任和费用的专门用语称( B )。
A.国际贸易惯例B.贸易术语C.价格术语D.贸易条件13.《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是由( B )制定。
A.国际法协会 B.国际商会C.联合国贸易署 D.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14.专门解释CIF术语的国际贸易惯例是( B )。
A.《199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B.《1932华沙一牛津规则》C.《1941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修订本》D.《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15.包括术语最多、运用最广泛、影响最大的有关贸易术语的惯例是( B )。
A.《华沙—牛津规则》 B.《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C.《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 D.《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16.《2000通则》于( A )生效。
A. 2000年1月1日 B.2000年7月1日C.1999年10月1日 D.1999年9月13日17.《2000通则》中买方责任最大的贸易术语是( A )。
A.EXW B.CIF C.DEQ D.DDP18.《2000通则》中卖方责任最大的贸易术语是( D )。
A.EXW B.FOB C.DAF D.DDP19.由卖方订立运输契约但不承担货物装运后的风险,这类贸易术语属( C )。
A.E组 B.F组 C.C组 D.D组20.按照F组术语成交,从交货地至目的地的运费由( B )负担。
A.卖方B.买方 C.承运人21.按照C组术语成交,货物主运输的风险由( B )负担。
A.卖方 B.买方C.承运人22.按照D组术语成交,货物运抵指定进口国交货地的一切责任由(A )负担。
A.卖方 B.买方C.承运人D.保险公司23.《2000通则》中买方有义务办理出口的是(A ),卖方有义务办理进口的是(D )。
A.EXW B.CIF C.DEQ D.DDP2、多项选择题1.贸易术语的两重性表现为( BD )。
A.反映商品的生产成本B.表示商品成交价格的构成因素C.说明商品的成交条件D.说明商品的交货条件E.说明商品的贸易条件2.FOB、CIF、CFR的主要区别是( CD )A.风险划分的界限不同; B.交货地点不同;C.买卖双方承担的责任不同; D.买卖双方承担的费用不同;E.所订合同的性质不同;3.按( A )贸易术语签订的合同属启运合同,按( BC )贸易术语签订的合同属装运合同,按( D )贸易术语签订的合同属到达合同。
A.E组 B.F组 C.C组 D.D组4.“运费付至…”是( ADE )。
A.CPT B.到达类术语 C.主要运费未付类术语D.主要运费已付类术语 E.卖方负责订立运输契约5.《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修订本》与《2000通则》的解释明显不同的贸易术语是( BC )。
A.EXW B.FOB C.FAS D.CFR E.CIF6.FOB与FCA相比较,其主要区别有(ABC )不同。
A.适用运输方式 B.风险划分界限 C.交货地点D.出口清关手续及其费用的承担不同7.DEQ属于( BE )术语。
A.E组 B.D组 C.主要运费已付类D.主要运费未付类 E.到达类8.F组术语包括( ABC )。
A.货交承运人 B.装运港船边交货C.装运港船上交货 D.目的港码头交货 E.目的港船上交货9. 以下贸易术语中,属于装运合同的术语是(BCE ) A 、EXW B、 CIF C、 FOB D、 DDU E、CFR10.出口业务中,如果货物以集装箱、滚装船或多式联运方式运输,下列术语中,宜采用( CDE )A.FOBB.CIFC.FCAD.CIPE.CPT11.下列是我某公司业务员的进口报价,(CD E )是正确的D58/PER METRIC TON CIF LONDOND58/PER METRIC TON FCA SHANGHAID58/PER METRIC TON FOB LONDOND58/PER METRIC TON CIF SHANGHAID58/PER METRIC TON FCA LINER TERMS LONDON12、在按FOB条件成交时,如果买方不愿意承担装货费用,他可以要求采用( CD )A.FOB Liner Terms B.FOB Under TackleC.FOB Stowed D.FOB Trimmed.三、判断题1.按CIF EX Ship’s Hold New York条件成交,卖方应负担自装运港至纽约港的一切风险和费用。
( F )2.贸易术语及解释它的惯例同时产生于国际贸易实践。
( F)3.按CFR Landed Singapore成交,货物在新加坡港的卸货费及进口报关费应由卖方负担( F )4.国际贸易中的习惯做法就是国际贸易惯例。
( F )5.国际贸易惯例的适用是无条件的、强制的,贸易合同的规定不允许与有关国际贸易惯例的规定相违背。
( F )6.《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修订本》主要在美洲国家使用。
( T)7.在DES条件下,卖方不仅要负担正常的运输、保险费、还要负担诸如转船、绕航等产生的额外费用。
( T )8.采用C组术语时,卖方须订立运输契约;自担风险和费用将货物运抵指定目的地。
( F )9.用CIF Landed Shang Hai 术语签订进口散装小麦合同,()卖方在上10.采用FOB Trimmed Shang Hai 术语签订进口散装小麦合同,买方就不用承担装船费和平舱费了。
( T )四、名词解释国际贸易术语象征性交货国际贸易惯例五、简答题1.比较CIF和DES的异同点。
2.什么是贸易术语的两重性?3.国际贸易惯例具备法律拘束力的条件是什么?不具备法律拘束力的条件是什么?4.为什么“出口CIF,进口FOB”有一定合理之处?5.在什么条件下,用FCA取代FOB更为适宜?六、案例分析题1. A国一公司向B国一公司出口泰国香米,并签订了FOB合同。
A国公司在装船前向检验机构申请检验,检验结果是货物符合合同的质量要求。
A国公司在装船后及时向B国公司发出装船通知,但在海上航行中由于海浪过大,大米被海水浸泡,质量降低。
货物到达目的港后,B国公司要求A国公司赔偿差价损失。
问:A国公司是否应该对上述损失负责?如果本合同以CIF术语或CFR术语成交,大米被海水浸泡的风险损失又分别由谁承担?答案要点:卖方不应对货物在运输过程中遭受的风险损失负责。
该风险应该由买方承担。
根据Inconterms2000的规定,在FOB术语中,卖方只承担货物越过船舷之前的风险,货物越过船舷之后的风险由买方承担,除非卖方在交货时货物不符合合同要求。
如以CIF或CFR术语成交,卖方也同样不对货物在运输过程中遭受的风险损失负责。
根据Inconterms2000的规定,在CIF或CFR 术语中,卖方也只承担货物越过船舷之前的风险,货物越过船舷之后的风险也由买方承担,除非卖方在交货时货物不符合合同要求。
2. 我外贸E公司以FOB中国口岸价与香港w公司成交钢材一批,港商即转手以CFR釜山价售给韩国H公司。
港商来信用证价格为FOB中国口岸,要求货运釜山,并在提单表明“运费预付”。
试分析港商为什么这样做?我们应如何处理?答:港商是为了简化向韩商的交货手续或企图将运费转嫁给出口方。
若运至釜山的运费由港商负担,我方可以接受,具体做法可采取:(1)港商将运费汇交我公司;(2)或在信用证内加列允许受益人超支运费条款;(3)由港商将运费付给船公司,并从船公司得到确认后,我方照办。
3. 我某外贸公司CIF伦敦向英商出售一批货物。
卖方在规定的装运期内装船并取得提单。
货物航行中时逢埃以战争爆发,苏伊士运河关闭,只能绕道非洲南端。
事后买方就航行途中发生的绕航费用、货物湿损以及未能按预计时间到达向我方提出索赔。
问我方是否应当赔偿?4.某外贸公司按CIF伦敦向英商出售一批核桃仁,由于该商品季节性较强,双方在合同中规定:买方须于9月底前将信用证开到,卖方保证运货船只不得迟于12月1日抵达目的港。
如货轮迟于12月1日抵达目的港,买方有权取消合同。
如货款已收,卖方须将货款退还买方。
问这一合同的性质是否还属于CIF合同?答:在国际贸易中,确定合同的性质至关重要。
采用什么样的贸易术语,即属于什么样的合同性质。
因为贸易术语本身就规定了买卖双方的有关责任、费用和风险界限的划分。
但若合同的其他条款又规定了与这种贸易术语完全不同或有抵触的条款,那么有关这一贸易术语的惯例解释就完全不适用于该合同,甚至被认为无效,确定合同的性质不能单纯看它所使用的价格术语,还要看该合同的全部内容是否与所使用价格术语的主要含义相符。
具体到本题的合同内容而言,在CIF价格术语下竟限定“到货日期”,这就与CIF价格术语所赋予的风险界限划分的本意相悖。
按CIP来说,是装运港交货,货物越过船舷后的一切风险均由买方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