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光:一切从实际光源直接发出的光波一般都是自然光。
偏振光:在垂直光波传播方向的某一固定方向上的振动光波。
光性均质体:光学性质各个方向相同的物体。
光性非均质体:射入晶体中的光波其光学性质随方向不同而发生改变的晶体。
光轴:非均质体中不发生双折射的特殊方向。
用“OA”表示
常光;发生双折射时其中一种偏光的振动方向与Z轴垂直,其传播速度和相应折射率值不发生改变。
非常光;发生双折射时其中一种偏光的振动方向与Z轴平行,其传播速度和相应折射率值虽振动方向不同而发生改变。
双折射率;非均质体中发生双折射分解的两束偏光的折射率之差。
光率体;光波在晶体中传播时其振动方向与相应折射率的值之间的关系的光学立体图。
一轴晶;只有一个不发生双折射的特殊方向的晶体。
二轴晶;有两个不发生双折射的特殊方向的晶体。
光性方位;光率体主轴与晶体的结晶轴之间的关系。
光学主轴;二轴晶光率体中,三个互相垂直的轴代表二轴晶矿物的三个主要光学方向。
主轴面;包含两个主轴的面。
光轴面;含有两个光轴的面,用“AP”.
延性符号;非均质体矿片的光率体椭圆切面的长半径与晶体延长方向之间的关系。
多色性;在单偏光镜下由于光波在晶体中的振动方向的不同使矿片的色调发生改变的现象。
吸收性;在单偏光镜下由于光波在晶体中的振动方向的不同使矿片颜色深浅发生改变的现象。
边缘;镜下见的矿物的轮廓线。
贝壳线;在单偏光镜下矿物边缘出线的一细小的亮线。
突起;在单偏光镜下不同矿物的高低不同的现象。
闪突起;在单偏光镜下同一矿物随载物台旋转,突起高低不同的现象。
消光现象;矿片在正交偏光镜下变黑暗的现象。
消光类型;非均质体矿片的解理缝,双晶缝或晶面迹线与消光位之间的关系。
消色;在正交偏光镜间两块矿片处于四十五度时产生的光程差相等且异名半径平行是总光程差为零。
消光角;光光率体椭圆半径与解理缝,双晶缝或晶面迹线之间的夹角。
干涉图;在锥光镜下,各各个不同方向的入射偏光通过矿片后达到上偏光镜所产生的消光与干涉效应的总和所构成的特殊图像。
补色法则;在正交偏光镜下处于四十五度时两块非均质体矿物光程差的增减法则,其内容是:同名半径平行时总光程差等于两光程差之和,干涉色升高;异名半径平行时,总光程差等于两矿片光程差之差,干涉色相对于光程差较大的一块矿片降低。
干涉色;非均质体矿片在正交偏光镜下所观察的由干涉作用产生的颜色。
级序;矿片在正交偏光镜间干涉色由暗灰或蓝变到红为一个干涉色级序代表光程差变化为550nm.
色序;矿片在正交偏光镜间一种颜色的变化为一个色序,代表光程差变化为147nm.
辉石【简单双晶】正长石【卡式双晶】斜长石【聚片双晶】堇青石【六连晶】微斜长石|钾长石【格子双晶】
负高突起【萤石】 1.4780 负低突起【正长石】 1.540 正低突起【石英中石】 1.600
正中突起【角闪石】 1.660 正高1突起【辉石】1.720 正高2突起【橄榄石】1.780 正极高突起【榍石石榴子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