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贵溪华润燃气有限公司8·27事故
贵溪华润燃气有限公司8·27事故
(消防救援)
我在3点51分接到119指挥中心 报警电话,立即通知应急小组立即 赶到现场并采取相应的行动,巡线 抢修组值班人员在4点07分赶到现 场,4点20分关闭此管道前后的阀 门,大火被扑灭。
(现场狼藉不堪)
2、事故造成的损失
1、人员伤亡情况:事故造成1人当场死 亡、3人受伤,其中一名男性伤者于29 日凌晨伤重死亡,另两人目前在上海接 受治疗,恢复情况良好。 2、财产损失情况:四间店面损坏、店 内财产损毁,建筑物主体安全。 3、停气损失情况:中压管道两公里停 气,所带7个楼盘800户居民、4家商业 用户停气。 4、事故垫付费用:目前公司配合政府 预付理赔金、医疗费用约168万元。
(管段裂缝情况图 )
可见沿管道纵向有0.5米长 的裂缝。之后,贵溪公司对已切 割管道2端的管道进行打压,压 力升值0.46MPa,稳压1小时,结 果合格。证明该裂缝即为管道唯 一裂口。 9月19日事故管道(福建振云 公司生产)被送至北京化学建筑材 料监督检验中心进行测试,测试周 期需2个月,测试结果是判断管道 开裂原因的主要依据,也是鉴定事 故责任的依据。
事故调查组结合询问、走访和现场勘 察、试验等分析,以事故调查组名义,出 具了《贵溪市“8.27”爆炸燃烧事故初步 调查报告》,报告中指出事故初步结论为: 贵溪华润燃气有限公司天然气管道泄漏, 造成爆炸燃烧事故。
3、事故调查的初步结论
9月1日14:00事故调查组对事故管段进行现场测量、切割取出、清洗试压、查勘破裂部位、封存。
1、选用的福建振云管材存在质量问题
敷设于人行道下的管道,埋设深度达70厘米的情况下,在无明显外力冲击与重物碾压时 发生纵向开裂,结合前期管道施工过程中表现出材质脆性大的情况判断,事故管段的材质存 在缺陷的可能性很大。9月19日已将事故管段送检,目前得到的信息反馈是管道检验指标存在 较大偏差,但最后的检验报告尚未接到。
安全运营围绕“两点一线”展开,在高度重视 场站管理的同时,更应对处于开放环境中的管线与 用户重点关注。
◆ 1:贵溪管网先天不足,安全供气可靠性差。 2:穿越工业园区与国道的管线,存在第三方破坏的隐患。 3:燃气开通年限短,用户安全意识比较薄弱。 4:安全宣传针对性不强,沿途群众与终端用户的安全宣传与教育不足。
XXXX年X月
贵溪华润燃气“8.27”事故发生 至今已整整2个月了,每每经过建设大 道事故发生地,尚未修复的破损门窗 映入眼帘。
(爆炸现场)
伤者在病床上痛苦的表情不禁 在脑海中浮现,2010年8月27日原 本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日子,因为一 起事故,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痛 苦的往事不堪回首,每一次回忆都 是一次心灵的刺痛。
(在爆炸中的伤者)
1 2 3 4
8.27事故情况介绍 8.27事故产生原因分析 8.27事故应吸取的教训 8.27事故的反思与检讨
1、事故发生的经过
2010年8月27日凌晨3时36分, 贵溪市公安消防值班室接到报警: 贵溪市教育局对面发生爆炸,引 起火灾。贵溪市消防大队在3点38 分左右赶到现场,开始灭火、救 援、警戒并运送伤员救治。
2、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全过程的保证安 全管控的有效性
运行管道的泄露事故直接反映出的是工程质量、运行管理的问题,其背后尚有安全文 化建立、责任制度落实、绩效考核制度贯彻、安全资金保障等诸多环节,所以作为一项系 统工程,就必须系统考虑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体系是否有效。
◆ 工程建设的可靠性,是公司安全运营的前提
(3)兄弟公司的 支持与帮助 1)福州华润公司支持提供LNG瓶组供气装置, 配合调查振云公司管材检验报告造假。 2)厦门华润公司派人携仪器帮助检测沼气。 3)景德镇华润公司提供钻眼机帮助进行全面 排查。
5、事故管道的情况
1)调查组对管道现场测量管中距 建筑基础:80~87CM 管顶埋深:76~83cm 2)该管道建设时间: 2008年7月~2008年12月,使用材料 为“振云”及“枫叶”管材,管径 De315,当时公司该路段工程管理 人员及负责人均已离职,建设路停气路段 (长2.054公里)使用振云材料数量据现有资料查证初步认定约1200米 3)设计、施工等单位信息: 设计单位:无锡华润燃气工程设计有限公司(2008.06) 施工单位:江西省矿山隧道建设总公司(资质符合要求) 监理单位:江西省金洪建设监理公司 监检报告、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齐全 供气时间:2009年1月9日,供应空混气,2010年6月21日置换为天然气 供气压力:0.15MPA,设计压力:0.4MPA
贵溪华润 燃气和福 建振云
第三次检测不 合格(送检材 料有划痕)
国家化学建筑 材料测试中心
注:第三次送检,公司采取的措施有:召开专题会议,参加单位:贵溪华润、监理公司、施 工单位、管材厂家。检测报告送江西质量技术监督局答复;此为个例,出具合格监检报告。
6、使用福建振云管材情况
铺设的振云管道用绿色标出
3、输配管理存在漏洞
◆ 安全宣传不到位 8月26日下午3时开始,据部分群众已经闻到有臭味,但并不知道是天然气的味道,商铺业 主以为是液化石油气钢瓶泄漏或周围有人倾倒残液,还曾把钢瓶从屋内取出,放在外面。事故 后,周围群众反映知道这里曾经有天然气管道施工,但不知道是否已经通气,也不知道天然气 的味道等知识。反映出贵溪华润公司对管道周围群众的教育不足,安全宣传不到位。 ◆ 巡线管理有漏洞
项目 送检 时间 管材 生产 日期 2007.8 送检 单位 送检原因 检验机构 检验结果
第一次 送检
2007. 12.18 2008. 10.28
铜城天然 气 贵溪华润 燃气
施工时用锯锯 割时,横向出 现断裂 同上,送不同 单位检测 供气前压力试 验保不住压力 ,管材2处开裂
国家塑料制品 质量监督检验 中心(福州) 北京国家塑料 制品质量监督 检验中心
4、事故发生后的应对
(1)贵溪华润公司的应对措施 事故发生后,贵溪公司按照应急预案积极 开展应对工作,在第一时间成立了事故应 急管理小组,就配合事故调查、舆论引导 控制、受损统计理赔、死伤家属安抚、抢 险施工、改造方案等开展工作。
人员分工情况如下: 应急小组总负责人――陈建清(总经理) 对外统一口径-新闻发言人――刘良勇(副 总经理) 配合事故调查负责人――陈方(副总经理) 受损统计、理赔负责人――董锋(副总经 理) 受害人家属安抚负责人――吴新民(副总 经理) 抢险施工负责人――陈刚(工程总监) 管网改造方案负责人――孙雪松(运行总 监) 管网普查、检漏负责人――谷旭光(输配 经理) 应急小组人员每日不定时碰头开会沟通,汇 报各自职责工作情况,商议下一步工作开展,预 先准备应对措施。
8.27事故产生原因分析 8.27事故应吸取的教训 8.27事故的反思与检讨
4
1、安全是企业正常平稳运营的基础
事故发生后,公司一切正常的工作完全打乱了,公司工作中心转移到事故善后以及管网改 造上,正常的市场开发、客户服务、行政改革受到极大影响,员工树立的自信心也受到极大打 击,配合事故调查、事故理赔、人员安抚救治等等浪费了公司大量精力。事故对公司正常生产 经营的影响真真切切地发生着。血的教训告诉我们,没有安全保障的公司就无法正常经营。
7、目前情况进展
(1)事故善后情况 由于政府积极处置与公司的全力配合,事故善后进展平稳。除伤者徐金菊一家理赔尚未 完成,其余均已处理完毕。伤者在医院得到良好治疗,康复状况良好。 (2)管网改造 贵溪市政府成立了常务副市长为组长的管网改造领导小组,积极推进涉及振云管网的改 造,目前已完成6公里穿管作业、1.4公里的重新铺设工作,320国道沿线用户已恢复供 气,电厂小区LNG瓶组临时供气装置已经拆除。 (3)停气用户处置 涉及约900户居民用户和9家商业用户的停气期间补偿工作平稳开展,未产生激烈的反 应。 (4)社会舆论控制 目前社会反响较为平稳,没有其他舆论媒体报道。
2、管道与爆炸房屋的安全间距不足
根据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第6.3.3条规定,中压A燃气管道距建筑物基 础的距离不小于1.5米,但事故管道距商铺的基础仅为0.48米,距离不符合要求。虽国标 在条文解释中阐述间距与事故发生并无必然因果关系,但“8.27”事故管段产生的泄露正 是通过地下土壤和各种管道间隙渗入室内,遇明火产生爆炸。 该条管道经过规划审批,事故的临街商铺超出了政府规划红线,政府曾要求退出红线 以内,但房东不予理睬,政府也未采取强制措施。
4、事故发生后的应对
(2)集团 公司的指导与帮助 1)事故发生后,集团领导王彦副总于27日晚赶赴贵溪指导救援善后工作,集团运营部 付孔亮助理总经理、邵山助理总经理、高峰经理,投资部范哲助总也分别赶赴现场指导 后续工作的开展。 2)针对事故处置以及后续福建振云材料的更换,集团于9月5号在深圳召开专题会议, 制定了后续应对措施,决定对福建振云提供的管材按“先中压后低压,先大管后小管” 的原则进行全面更换。 3)集团领导马国安董事长、王传栋总经理分别先后作出重要批示,对事故处理指明了 方向。
贵溪公司按照要求制定了安全巡线制度与流程,要求巡线班每月一查漏,对管理的管线周 边5米范围内的检漏管、窨井进行查漏;每天一巡查,对管理管线有无占压、第三方破坏进行 巡查。巡查人员既是安全巡查员更应是安全宣传员,如果能对沿线群众咨问了解,除能了解到 瞬时的重载碾压等情况,也能让群众了解天然气有关常识。
“8.27”事故的发生蕴藏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建设大道可以说是贵溪华润接手铜 城天然气公司后按程序建设的比较规范的一个项目,该项目手续完备,检验资料、参 建单位资质齐全,但就工程管理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1)工程监管主体责任未落实。参与工程建设监管的单位如贵溪 质量技术监督局、监理单位、省锅检院、业主单位,管理责任不落实。 (2)工程主材的选用不当,过程中没有建立完备的材料追踪体系。 (3)施工单位挂靠现象严重,管理力量薄弱。
样品符合 GB1558.12003 样品符合 GB1558.12003 耐快速裂纹扩 展数据检测不 符,应大于 0.136(实际 0.10) 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