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WHO生物制品生产企业GMP检查的指南

WHO生物制品生产企业GMP检查的指南


3、建筑物的设计是否能防止昆虫、体外寄生虫及其他动物进入? 4、下列场所是否有适宜的管道系统:
( 1)必要时,设置适当的排水口,应有空气断开装置,以防止下水倒吸?( 2) 放泄弯管的维护是否能保证其效能?
5、厂房的设计是否达到原料、人员、产品和废弃物单向流动,以避免清洁物料 与污染物料(传染性)交叉?
A、适用性
1、设备的设计、结构和维护是否适当? 2、是否采取措施,防止生产中所用的 任一物质,如润滑剂或冷却剂接触生产过程中的产品或成品?
3、与组分或产品接触的设备表面是否无相互作用? 4、与产品接触或产品接触 表面的管道或辅助装置是否有坡度,以便完全排放?
B.清洁和维护; 1、设备的安装是否便于使用、清洁和维护?
( 3)注射用水是≥ 80℃循环贮存,若不循环贮存,是否每 24 小时排放,或转 用于其他适宜目的?
C 无菌生产
1、无菌生产区和作业是否符合 《WHO 无菌药品生产指南》(TRS823 Sec. 17, P5)9 和下列要求? 2、无菌生产区是否:
( 1)地面、 墙、天棚光洁、 牢固、不产生尘粒、 易清洁, 能耐受清洁和消毒剂?
WHO 生物制品生产企业 GMP 检查指南
WHO 生物制品生产企业 GMP 检查指南
1、人员; 2、厂房; 3、设备; 4、生产和生产过程中控制; 5、质控部门实验室 控制; 6、生产文件; 7、动物:质量、房屋和管理
8、质量保证; 9、标示,包装,销售作业; 10、封闭规; 11、卫生和清洁
一、人员;生产厂和其人员应由一权威人士领导,该人应经过生物制品生产管 理和技术训练,并具有生物制品生产的基础科学知识。生产人员中应包括在该 厂生产的产品方面经过培训的专家。
3、纯蒸汽供应是否足以保证经过验证的各个高压蒸汽灭菌器同时作业?
D. 标示和验证
1、若将组分 / 材料转移到新容器,新容器是否标明:
( 1)组分 / 材料名称或代码?( 2)验收或管理编号?( 3)容器的装量?
2、配制/补充作业是否进行充分监督, 是否每一组分 / 材料的配制都有第二个人 检查:
( l)组分/材料是否是质控部门签发的?( 2)数量是否与批记录一致?( 3) 容器标示是否正确?
7、用计算机设置标度、蒸压等是否有防止末授权人修改的控制? 理数据是否经常有并保存备分数据?
8、计算机处
9、计算自动处理不进行手工计算时,是否只保存程序的书面记录和验证结果?
10、是否设计和保存其他可供选择的系统(硬拷贝) ,以保证备份数据准确、完 整?该系统是否有终的工作记录?
( 4)病毒去除和灭活方法是否经过验证?
4、可能含有传染性生物体的生物材料进入实验室或生产区前是否经过筛检?
5、需要建立基础细胞库和生产用细胞库时,是否记录了下列容:
细胞历史,包括:
( l)群体倍增数;( 2)特征鉴定;(3)证明是纯的;( 4)制备方法;(5)适当 保存,并对温度进行监测; ( 6)库存登记;
4、蒸汽( 1)产品接触表面灭菌是否用清洁蒸汽?( 2)分配系统是否用不锈钢 ( 316)制成,经过防锈处理并有坡度,以便排水?
5、注射用水系统( 1)注射用水系统的设计是否能足量供应质量符合药典规定 的水?
( 2)是否有注射用水储罐,是否配有进气口滤器,是否进行泄漏检查?(
4)
循环泵是否以注射用水作润滑剂?
6、负责审批生产批记录人员的和资历是否向国家质控当局注册?
B.负责人员; 1、督导已确定职责的负责人是否足够?; 2、他们是否技术熟练 或按需要经过生物学、微生物学、化学和兽医学培训?
C 培训; 1、是否有新员工上岗培训措施?; 2、是否有培训和正规教育记录(最 近的,包括管理 )?3、是否有 GMP 培训计划(新员工) ,并坚持按书面规定频率 进行(每年更新)? 4、生产人员是否进行适当的封闭标准/操作培训?
( 1)是否有待检和签证发放制度?( 2)贮存条件是否适宜?
( 3)与卖主签订的合同是否能保证质量和稳定性,包括报告生产中的任何变 动?
3、动物源性原料是否有记录详细来源、由来和生产方法的文件。
( l)是否是在有控制的环境中保存?( 2)是否有效期,是否再检?( 3)不合 格原料是否与合格原料分开存放?
A.一般情况; 1、生产制品厂房的位置、结构和面积是否便于清洁、维护和正 确进行操作? 2、下列场所是否明确限定并进行适当控制:
( 1)原材料待检和保存?( 2)中间品保存? (3) 生产加工作业区?( 4)质控 和实验室检定区?( 5)成品待检和保存?
( 6)不合格材料处理? (7)辅助设施:休息室、维修车间?( 8)动物室?
( 2) 在组分、生产过程中物料、生产和产物接触表面暴露的地方是否无平等 管线?
( 3)环境控制,如温度、湿度、菌数、尘粒数,是否有控制标准,该系统是否 经过验证?
( 4)供气是否通过 HEPA(最后配制和分装应采用终端滤器)?( 5)是否有环 境监测系统,如温度,湿度,尘粒?
( 6)固定装置(电源插座,照明等)的安装是否为嵌入式,并密封,以防止透 气和进水?
四、生产和生产过程中的控制
生产和生产过程中的控制对于保证生物制品质量连续一致有重要作用。生产过 程中的检验对于质量控制特别重要,但是不能用成品,而必须在生产的适当阶 段进行,对生产步骤应进行有效监控,并始终记录,以保证成品的安全、质量 和效力。
A 适合程度
1、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起始材料或原料是否有经过批准的标准规格,并由质控部 门签证发放? 2、为了保证所有原料和组分的质量:
6、照明是否能满足该区工作的需要? 7、设施布局更新,包括机构、电力和建 筑,改动和整修后是否进行再验证?
8、设施的设计和结构是否能轮换生产?
( 1)是否经过轮换生产验证(轮换效果)?( 2)是否有轮换生产文件,说明 去污染、更换设备等?
9、是否有齐全的洗手设备,包括:
( 1)冷、热水?(2)肥皂或洗涤剂? ( 3)容易进入生产区的清洁卫生间? ( 4) 干手设备?
2)是否每年至少
( 3)所有 HEPA是否装在终端? (4)管道工程是否用抗消毒剂 (可能引起锈蚀) 的材料制成?
( 5)管道工程和滤器是否安装在洁净室外?( 6)设施的设计是否可以熏蒸消 毒?
3、压缩空气( 1) 供给的空气是否无油?( 2)供气是否通过除菌滤器?( 3)空 气是否去湿,以防水蒸汽冷凝?
7、校正和验证是否适当? 8、高压蒸汽消毒器和灭菌烤箱是否装有效力适当的 空气滤器?是否进行泄漏检查?烤箱是否用 HEPA滤器?
9、在生产过程中暴露于任何病原体的物品和设备是否与未用过的分开存放,以
防止交叉污染?
C.标准操作规程( SOP)和记录
1、设备和器具的清洁和维护是否有书面 SOP,并遵守这些规程? 2、SOP是否包 括:
( 7)所有管道或供气、供液管道是否有识别标志?( 否适当?
8)更衣室和气闸配备是
( 9)在作业中是否达到适宜的标准( C 级)?
( 10) 气流设计是否适当,包括用单独的送风系统向不同的生产区送风,例如 发酵区和分装区?
( 11) 气流设计是否使流经该区的 HEPA过滤空气通过回风道排出(无设备阻 碍)?
( 12)不同作业区之间是否有适当压差?
3、无菌生产区是否不设置: (l)设备和装置检修出入口?( 2)排水装置?( 3) 洗涤地?
4、疫苗生产区与其他区是否隔离,并是独立的?
5、设施的设计是否符合生产过程中所用生物体所要求的封闭等级,是否经过验 证?
三、设备;这一部分涉及中间体、半成品和成品的制备、加工和质控用的所有 设备。应特别注意对生产设施的有关要求,如易于操作,备件易得,便于维护、 验证和员工培训。
B.辅助系统
1、辅助系统(包括下述)的设计是否经过验证,以保证生产过程中的物料和成 品性质不受影响?
( 1)该系统是否有维护计划?( 2)是否有该系统的一览表和书面操作规程, 取样计划,监测点,报警系统和规定的运转水平?
( 3)是否有明确的措施解决不符合技术规格的故障?
2、通风
( 1)所有供暖通风空调系统是否有前滤器,并定期更换?( 进行一次高效空气过滤器( HEPA)泄漏检查?
( 1)清洁责任的分配?( 2)明确表示的时间表?( 3)所用方法、设备和材料 的说明?( 4)防止清洁设备被污染?
( 5)用前设备的清洁度检查?( 6)确定识别编号?( 7)记录
3、清洁剂和消毒剂是否经过验证,并经质保部门批准?
4、清洁设备是否如上做出识别标志? 5、校正和合格试验是否正确记录? 6、所 有检查证书是否在规定的日期?
2、设备和用具的清洁、维护和消毒是否能适当防止差错或交叉污染? 系统、阀门和通气孔滤器的设计是否便于清洁和灭菌?
3、管道
注:最好采用密闭系统, “就地清洁”,“就地灭菌” 4、一次封闭容器的阀门(如 培养罐)是否用蒸汽灭菌?
5、过滤是否用不脱落纤维的滤器? 6、除菌过滤用滤器,滤前和滤后是否进行 泄漏检查?
D.员工卫生; l、员工是否按需要穿着适宜的防护服? 2、是否已要求员工报告 那些可能对产品有不良影响的健康状况或疾患?
3、是否有保护员工(必要时进行预防接种)和产品的医学监测计划?
4、是否有控制进入生产区和检定区的规定?是否有防止未经批准进入生产区、 仓库和质控区的措施?
二、厂房;厂房和设备的位置、设计、结构、适用性和维护应便于生产操作, 其布局和设计应能最大限度减少差错,能有效进行清洁和维护,以避免交叉污 染,积尘或污垢,总之,应避免对制品产生任何不良影响。
9、所有灭菌周期是否经过验证?
10、若自动系统失灵或发生故障,对环境控制房间或高压蒸汽灭菌器中的材料 应采取的措施是否有书面 SOP?
11、生产中所用设备和物料的每一灭菌过程是否记录灭菌方法、日期、持续时 间、温度和其他有关条件?记录的保管方式是否能据以识别特定生产和灭菌过 程所生产的产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