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五步三查学习心得体会今年的“十一”期间,我们牺牲了自己的节假日休息时间。
宣校长带队一行六位老师,赶赴山东潍坊市参加中国教师报主办的高效课堂培训会。
宣校长每节课都和我们一起学习、一起参与小组讨论。
可见领导课改的决心、我们也不含糊,个个认真记录,积极参与。
对我本人而言收获确实不少,主要收获体现在:
一、熟练掌握了“五步三查”的教学流程。
1、第一步:独学
2、第二步:对学,群学
3、第三步:组内小展示
4、第四步:组内大展示
5、第五步:整理导学案,达标测评
“三”查:课堂上的三次学情调查
1、一查:在学生独学时
2、二查;在组内小展时
3、三查:在整理导学案,达标测评时
没有听到这次讲课以前,我一直是迷茫的,今天一节示
范课,明天看一节展示课……课改到最后不知怎么教书了。
二、导学案的编写有了明确的思路。
以前,我编写的导学案贪多,贪全面,教学内容都是用四开的A3纸,而且还是正反两面,所有知识点都想涉及到,所有的教学流程都想力争表现的完美。
结果每张导学案的内容在一课时都展示不完,尤其是当堂检测部分,基本上都是摆设,很多老师一看时间来不及就说,留着课下完成。
我听很多次公开课,如此的教学过程总是给我们感觉欠缺点什么,不够理想。
这次山东学习,解决了我的这两方面的疑惑。
如今,在学生预习独学时,我知道自己该走动巡查,但不能走动太勤,以免影响他们;学生小展示时我要走动,巡查学生的掌握情况,以便我能抓住课堂主线,给予学生恰当的点评;学生完成检测时我也要走动,查看学生的掌握情况,以便写教学反思,为下节课“温故知新”搜集素材。
现在我编写导学案,一课时只涉及两三个知识点,而且每个知识点前面都一个范例,以及解题思路提示,这样学生自学起来就轻松多了。
如今,我上一节数学课,提前让学生预习书本知识,而导学案我是当堂发下去,留给学生10分钟独学,5—10分钟对学群学分享自己会的,找出本组都不会的,并写在黑板上,然后大家探究解决方法,谁的的方法
好,简便大家就借鉴。
都不会的,老师提示或师生一起合作解决。
在课程改革中,教育理念的更新,必然带来教学行为的变化,只要我们时时做个教学有心人,了解数学发展方向,数学价值,不失时机地反思自己的教学,就能处理好新与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