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树移植技术要点一、大树移植前的准备1移栽时间:春季萌动前和秋季落叶后为最佳时间。
选择树木新稍停长且连续阴天或降雨前后。
2移植前的准备工作:1)大树的选择生长强健、发育充实、无病虫害、符合绿化、设计要求的苗木2)移植前的断根缩坨于树木四周一定范围内预先挖掘、切断根系,预留土球,回填原土,促进须根,养护待移。
①断根时间:常绿乔木断根时间为移植前的20~25天;落叶乔木为移植前的约30天。
②修剪整形:大树断根前,就要进行修剪和整形,剪去枯枝、弱枝,按栽植要求进行截干,确定高度和树冠直径,保持树形、树姿优美。
截口较大处应用蜡封住,以防失水过多。
二、大树的挖掘过程1挖掘断根、回填原土首先要确定好开挖直径,一般落叶树种开挖直径以树干直径的5倍以上为宜。
常绿树种开挖直径为树干的6~8倍为宜,棕榈科大树则只需头径的2~3倍即可。
其次要确定根深度,断根深度一般为移植土球厚度的2/3,断根时要修根,修根的原则要以不伤主根和利于包扎土球为宜,按土球要求规格预留好土球。
最后是进行原土回填,挖掘出得原土去除石块、树根等杂物后,将细土回填,填满即可。
2 喷水保湿与防积水淹根断根后的大树,要注意经常观测,如阳光强烈,温度高的天气要进行喷想水保湿,雨季则要注意严防根部积水。
3 大树地上部分处理移栽大树必须做好树体处理,对落叶乔木应根据树形要求对树冠进行重修剪,一般剪掉全部枝叶的1/3~1/2;树冠大、伤根越多,移栽季节越不适宜,应尽量加重修剪,尽量减少树冠的蒸腾面积。
对生长快、树冠容易恢复的树可进行去冠重剪。
裸根移栽的应尽量多保留根系,并剪掉断根、枯根、烂根,短截无细根的主根,并加大树冠修剪量。
对常绿乔木树冠尽量保持完整,只对一些枯死枝、过密枝和树干上群枝进行适当处理,根部要带土球移栽。
4 栽植穴准备大树在栽植前应根据树木的生长习性,定好栽植位子,改良土壤(包括肥力、酸碱度等),提前挖好栽植穴,并根据树木规格预先做好栽植穴排水等工作。
5大树挖掘经断根处理的大树,在根部出现断根愈伤组织(断根伤口有白色胶体有的偏黄),新根抽发前为最佳起掘时间。
是否带土球和土球大小,应根据树木习性、立地条件、移植季节等情况综合考虑,并以此确定挖掘的方法和具体操作要求。
起掘时要用绳索固定好树木,以防在起掘过程中发生猝倒而折断枝丫或土球散裂。
挖掘裸根苗木时,首先保证苗木根系少受损伤。
对于常绿树种,移栽时必须带土坨,土坨直径为树高的1/3左右,土坨要完好、平整。
土坨形似苹果,底部不超过土坨直径的1/3,用蒲包或麻绳捆绑紧。
挖掘是应沿规定的根幅外圈垂直向下挖,遇粗根时用手锯锯断,以免根部劈裂,当侧根全部挖断后,将树身推到并切断主根,尽量不伤根皮和须根,保留原土,土球直径大于1米时,为便于包扎土球,土球四周的沟槽一般应大于60厘米,土球挖好后用湿草袋和草绳包扎后运输。
带土球和裸根挖掘起运前,要初步修剪,并将树冠用绳索捆扎拢冠,树冠用草绳缠绕,以利保护树冠和方便车运。
三、移植大树的包装、运输和定植1 包装目前国内普遍采用人工挖掘软材包装移栽法,适用于挖掘圆形土球,树木胸径为10到15厘米或稍大常绿乔木,用蒲包、草片或塑编材料加草绳包装,为防止水分散失、土球干燥,在草绳包装外裹上塑料薄膜。
包装也可采用木箱包装移栽法,要挖掘方形土台,适宜移栽树木的胸径为15到25厘米的常绿乔木。
2运输尽量缩短运输装卸时间,运输前对树木进行适量修剪,运输过程中要慢装轻放、支垫稳固、适时喷水。
避免造成生理缺水、土球散落、树皮损伤等后果。
3定植大树运到后必须尽快定植。
按要求将大树定植于穴内,拆除缠扎树冠的绳子,将树冠立起扶正,仔细审视树形和环境,移动和调整树冠方位,要尽量符合原来的朝向。
拆除土球外包扎的绳包或箱板,草片等易烂软包装可不拆除,以防止土球散开。
分层夯实,把土球全埋于地下,做好水堰,灌足透水。
栽植前要检查树坑的大小和深度是否符合要求,是否需要做排水设施,是否需要放通气管等。
一般树坑的宽度比土球大50到69厘米,深度比土球深30厘米。
土质黏重的坑应用河沙或沙壤土垫底部,并设置呼吸管。
对树冠进行修整时,剪口用泥浆封顶,再包上防水袋。
如树木过高,在中上系上辅助绳。
按照树木朝向将树木放入土坑且扶正,剪短草绳(若为麻绳一定要取出),取出蒲包和麻袋片,土球周围喷洒生根粉溶液,分层填土,边埋土边夯实,用木棒分层捣实,填土比原印记高处30厘米。
裸根树木栽植时,根系要舒展,不得窝根,当填土至坑的1/2时,将树干轻轻提几下,再填土、夯实,栽植深度略深于原来的2到3厘米。
栽植时要保持树木直立,分层埋土踏实。
四、大树移植后的养护管理1支撑树木定植后,要进行相应的载后抚育工作,主要包括设立支撑和围堰浇水等。
要设立支架、防护栏、支撑树干,防止根部动摇、根土分离而影响成活。
要注意支柱与树干相接部分要垫上蒲包片或撑丝,以防磨伤树皮。
2围堰浇水大树移植后应立即围堰浇水,灌一次透水,浇足定根水。
此后3周连续灌水3次,灌水后及时用细土封盘或覆盖地膜保墑,防止表土开裂透风,以后根据土壤墑情变化注意浇水。
在生长旺季栽植,因温度高蒸腾量大,除了定植时灌足饱水外,还要经常给移植树洒水和根部灌水。
在夏季还要多对地面和树冠喷水,增加环境湿度,降底蒸腾。
移植后第一秋季,应追施一次速效肥,次年早春和秋季也至少施肥2到3次。
3养护管理1)地上部分保湿新移植大树由于根系受损,吸水能力下降,所以保证水分充分是确保树木成活的关键。
还应根据树种和天气情况对树体进行喷水雾保湿或树干包裹。
必要时结合浇水进行遮阴。
①包裹树干为了减少树皮水分蒸发,可用浸湿的稻草绳、麻包、苔藓等材料严密包裹树干和比较粗壮的分枝。
以后经常向树干喷水保湿。
②喷水喷水要求细而均匀,喷及地上各个部位和周围空间,为树体提供湿润的小气候环境。
③遮阴大树移植初期或高温干燥季节,要搭制荫棚遮阴,以降低棚内温度,减少树体的水分蒸发。
2)促发新根和除萌去蘖①控水排水保持土壤适当湿润即可。
雨天要保证及时排水,做到雨止水干。
②保护新芽在移植初期,特别是移植时进行重修剪的树体所萌发的芽要适当加以保护,待树体成活后再进行修剪整形。
同时,在树体萌芽后,要特别加强喷水、遮阴、防病防虫等。
对于萌芽、萌蘖迅速且密集应及时根据树形要求摘除部分较弱嫩芽、嫩梢,除去根部萌发的分蘖条。
③提高土壤通气性做好中耕松土工作,慎防土壤板结④生长素处理与根系保护为了促发新根,可结合浇水加入200mg/L的萘乙酸或ABT生根粉。
3)其他防护措施①支撑固定正三角桩最利于树体稳定,支撑点以树体高2/3处为好,并加垫保护层。
②防病防虫根据树种特性和病虫害发生发展规律,勤检查,一旦发生病情、虫害、要对症下药,及时防治。
③科学施肥采用跟外施肥,一般半个月左右一次,用尿素、硫酸铵、磷酸二氢钾等速效肥料制成浓度为百分之0.5到百分之1的肥液,选早晚或阴天进行叶面喷施,遇雨天应重喷一次。
根系萌发后,可进行土壤施肥,要求薄肥勤施,慎防伤根。
④夏防日灼冬防寒北方夏季气温高,光照强,移栽后应喷水雾降温,必要时进行遮阴;冬季气温低,常采用草绳饶干、设风障等方法防寒。
南方新移栽大树易受低温危害,做好防冻保温工作,在入秋后要控制氮肥,增施磷、钾肥。
在入冬寒潮来临前,可采取覆土,设立风障、大智大棚等方法加以保护。
注意事项:落叶树应在3月,常绿树应在树木萌动4月上下中旬进行。
不在以上时间移植的树木均应作非季节移植,养护管理均应按非季节移植技术处理。
南方地区一年四季均可移植,落叶树还可裸根移栽。
落叶树可抽枝后进行强截,多留生长枝和萌生的强枝,修剪量可达6/10到9/10。
常绿阔叶树采取收缩树冠的方法,截去外围的枝条,适当疏稀树冠内部不必要的弱枝,多留强的萌生枝,修剪量可达1/3到3/5。
针叶树以疏枝为主,修剪量可达1/5到2/5。
对易挥发芳香油和树脂的针叶树、香樟树等应在移植前一周进行修剪,凡10厘米以上的大伤口应光滑平整,经消毒并涂保护剂。
对含有建筑垃圾、有害物质的,均必须放大树穴,清除废土换上种植土,并及时填好回填土。
树穴基部必须施基肥,并用土堆成10cm左右高的小土堆。
树穴底部应填土,树木吊入树穴后不应出现空隙,底部回填深度必须使树木种植后,根颈部高出地面10厘米。
(根颈主根出土半米左右)裸根树木栽植:树木到位后,用细土慢慢均匀地填入,特别对根系空隙处,要仔细填满,土填到百分之50时灌水,发现气泡或快速流水要及时填土,直到土不再下沉,不冒气泡为止;待水不渗后再加土,加到高出根部即可做围堰浇水。
带泥球树木栽植:用软材料包装时,要先去掉包装材料,均匀填土,分层夯实;硬材料包装,先取出包装箱板,注意抽底时防止树木移动,然后填土,分层夯实。
做堰后应及时浇透水,待水渗完后复土,第二天在做堰浇水、封土,以后是天气树木生长情况进行浇水。
发现病害及时防除。
叶绿有光泽,枝条水分充足,色泽正常,芽眼饱满或萌生枝正常,则用常规养护。
叶绿而失去光泽,枝条显干,芽眼或嫩枝显萎,应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土干应立即浇水,土不干可进行叶面、树干周围环境喷水;留枝多时可适当抽一部分枝条。
叶水分足,色黄、叶落,应及时排水。
大量落叶,应及时抽稀修剪或剥芽。
叶干枯,不落,应作特殊抢救处理。
特殊抢救:应根据大树危险程度进行强修剪高湿季节在大树的上方和西部应搭荫棚气候干燥时,喷雾增加环境湿度,过多水分不宜流入土壤,宜在树根部覆盖塑料薄膜。
可用2‰到5‰尿素或磷酸二氢钾等进行根外施肥。
使用保水剂:先加一层土再加保水剂然后加土防治刮风树倒生根剂的使用:将生根剂放在大坑的泥浆里,栽树时将土球在坑里粘一下不施很多肥,要加就加钙镁磷。
注:红花檵木桩多用白檵木做树桩,白檵木属金缕梅科,落叶乔木,喜温暖和阳光充足环境,适应性强,耐半阴,耐寒,耐干旱,要求排水好、肥沃的酸性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