钳工知识题库填空题 2 判断题 3 选择题 5 问答题10填空题1、钳工“三检”对加工人要求:(自检)、(专检)、(互检)。
2、钳工在加工过程中“三按”指(按图纸、)、(按工艺)、(按操作规程)。
4、金属材料变形有(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两种,矫正针对(塑性)变形而言。
6、根据轴承的摩擦性质不同,轴承可分为(滑动轴承)和(滚动轴承)。
7、滚动轴承一般由(内圈)、(外圈)、(滚动体)和保持架四部分组成。
8、平面刮刀用于刮削(平面)和(外曲面),一般多采用T12A钢制成。
三角刮刀用于刮削(内曲面)。
9、显示剂是用来显示工件的不平度的。
粗刮时,显示剂应涂在(研具)表面上;精刮时,显示剂应涂在(工件)表面上。
10、国家标准规定,机械图样中的尺寸以( 毫米 )为单位。
11、为了保证滚动轴承工作时有一定的热胀余地,在同轴的两个轴承中,必须有一个轴承的内圈或外圈可以在热胀时产生轴向移动。
12、导轨按摩擦状态可分为滑动导轨、滚动导轨和静压导轨。
13、刀具主要几何角度包括前角、后角、主偏角、副偏角、刃倾角及副后角。
14、设备大修的装配工艺过程包括三个阶段:装配前的准备阶段;部件装配和总装配阶段;调整、检验和试运转阶段。
15、在选择划线基准时,尽可能使划线基准与设计基准一致,以减少尺寸误差和换算手续。
16、管接头主要有焊接式、卡套式、薄壁扩口式和软管接头。
17、常用的外圆车刀的切削部分由一个刀尖、两个(刀刃)和三个刀面组成。
18、台虎钳按其结构可分为(固定式)和(旋转式)两种。
19、刮刀分为(平面)刮刀和(曲面)刮刀两类。
20、平锉刀的规格一般用(锉身)部分的长度来表示。
21、在划好的线条上打冲眼,其冲眼的距离可根据线条的(长短)、(转折)、(交叉)来决定,而在线条的(曲直)等处必须冲眼。
22、选择铰削余量时,应考虑孔的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孔径大小)、(和铰刀的类型等)(材料硬度)23、1英尺等于(12 )英寸。
24、目前切削刀具常用的硬质合金有硬质合金、硬质合金等。
(钨钴类)(钨钴钛类);25、磨削所用的砂轮的特性包括:磨料的(粒度)(结合剂)(组织)(形状尺寸)等。
26、工艺系统的几何误差是指(机床)(夹具)(刀具)(工件本身) 以及所具有的原始制造误差。
27、理论误差是由于采用了(近似的)加工运动或(近似的)刀具轮廓而产生的。
28、液压油的物理性质主要有(粘度)和(密度)。
29、对特大型工件划线,为减少翻转次数或不翻转工件,常采用(拉线与吊线)法进行划线。
30、在切削过程中,工件上形成(待加工表面)(加工表面)(已加工表面)三个表面。
31、在切削过程中,刀具的辅助平面有(基面)(切削平面)(主截面)。
32、刀具磨损到一定程度后需要刃磨或更新刀,因此对磨损程度规定一个合理的程度,即称刀具的(磨钝标准)。
33、磨钝标准有(粗加工)磨钝标准和(精加工)磨钝标准。
34、工件材料越硬,导热性越低,切削的刀具磨损(越快)。
35、螺旋测微量具按用途可分为(千分尺)(内径千分尺)(深度千分尺)其中(千分尺)应用最普遍。
36、内径千分尺测量范围很有限,为扩大范围可采用(加接长杆)的方法。
37、水平仪的读数方法有(相对)读数法和(绝对)读数法。
判断题1、齿轮传动有传动比恒定、传递功率大、结构紧凑等优点。
(√)2、研具材料的硬度应比被研磨工件硬度低。
(√)3、在装配工艺规程的编制过程中。
一道装配工序可以包括几个工步,但一个工步绝不可能包括可道工序。
(√)4、圆柱销定位用于不常拆卸的地方。
(√)5、滑动轴承工作平稳可靠、承载能力高、能承受较大的冲击载荷,所以多用于精密、高速、重载的转动场合。
(√)6、调和显示剂时,粗刮可调得稀些,精刮应调得干些。
(√)7、圆锉刀和方锉刀的尺寸规格,都是以锉身长度表示的。
(√)8、矩形花键采用齿侧定心,其定心精度最高。
(×)9、所有旋转件进行动平衡之前都要进行静平衡。
(√)10、砂轮机托架与砂轮间的距离应大于3mm。
(×)11、检验形状误差时,被测实际要素相对其理想要素的变动量是形状公差。
(×)12、(分度头的规格时以顶尖(主轴)中心线到到底面的高度(mm)表示的。
(√)13、国家标准规定了基孔制和基轴制,一般情况下,应先采用基轴制。
(×)14、常用千分尺的刻度值都是0.001毫米。
(×)15、安装锯条不仅要注意齿尖方向,还要注意松紧程度。
(√)16、高度游标卡尺可用来测量零件的高度和角度。
(×)17、零件表面越粗糙,耐磨性能越好。
(×)18、錾子淬火后切不可回火。
(×)19、对刮削面的质量要求,包括形位精度、尺寸精度、接触精度及贴合程度和表面粗糙度等。
(√)20、切削用量是切削深度=进给量和切削速度的总称。
21、刀具的磨损形式有:后刀面磨损;前刀面、后刀面同时磨损。
(√)22、合金钢是为了获得某种性能,在炼钢时有意识地加入一定数量的金属或非金属元素而构成的钢种。
(√)23、组合夹具可用于车、铣、刨、磨等工种,但不适宜钻孔工艺。
(×)24、用加长钻头加工深孔时,进给速度要适当慢些。
(∨)25、机床在工作过程中的振动,使被加工工件的表面质量严重下降、加快刀具的磨损、机床联接部分松动、零件过早损坏以及产生噪声等。
(∨)26、加工误差是指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对理论几何参数的不符合程度。
(∨)27、刀具刃磨后,刀面越平整,表面粗糙度越小,刀具寿命越长。
( √)28、刀具刃磨后,刀刃的直线度和完整程度越好,加工出的工件表面质量越好。
( √)29、螺纹的作用是用于连接,没有传动作用。
( X )30、钻孔时,钻头是按照螺旋运动来钻孔的。
( √)31、钻孔时,材料的强度、硬度高,钻头直径大时,宜用较高的切削速度,进给量也要大些。
( X )32、刮削是一种粗加工方法。
( X )33、车削时传递切削热量最多的是工件。
( X )34、在车削过程中产生积屑瘤,易影响工件的加工精度。
(×)35、钻削精密孔的关键是钻床精度高且转速及进给量合适,而与钻头无关。
(×)36、提高切削速度是提高切削效率的最有效途径。
(× )37、刀具刃磨后,刀面越平整,表面粗糙度越小,刀具寿命越长。
(√)38、刀具刃磨后,刀刃的直线度和完整程度越好,加工出的工件表面质量越好。
(√ )39、被加工零件的精度等级越低,数字越小。
(×)40、零件的公差等同于偏差。
(× )41、退火的目的是使钢件硬度变高。
(×)42、锯割硬材料、管子或薄板零件时,宜选用粗齿锯条。
(× )43、钻孔时,钻头是按照螺旋运动来钻孔的。
(√)44、钻孔时,材料的强度、硬度高,钻头直径大时,宜用较高的切削速度,进给量也要大些。
(×)选择题1、为了保证液压系统的压力稳定,应采用 A 对压力进行控制。
A、溢流阀B、减压阀C、顺序阀D、定压阀2、修复后的零件必须保证足够的 A ,并不影响零件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A、强度、刚度B、形状精度C、耐磨性D、尺寸允差3、用万能角度尺测量,如果被测量角度大于90°小于180°,读数时应加上一个(A)。
A、90°B、180°C、360°4、鏨削时,鏨子前刀面与基面之间的夹角是(B)。
A、楔角B、前角C、后角5、高速转子的径向轴承要求有较小的表面粗糙度,为此,径向轴承内孔常采用(C)加工。
A、精车B、精磨C、精刮6、材料的(B)越好,它的可锻造性也就越好。
A.强度B.塑性C.硬度7、锯削较硬材料或较小切面的工件时,适用的是(B)锯条。
A.粗齿B.细齿C.中粗D.长齿8、刀具切削部分的常用材料中,红硬性最好的是(C)。
A、碳素工具钢B、高速钢C、硬质合金9、在夹具中,改变原动力方向的机构是(A)A夹紧机构 B定位元件 C中间传动机构 D旋转机构10、在零件图上用各种工艺符号表示出 C ,就是铸造工艺图。
A、铸造尺寸B、铸件形状尺寸C、铸造工艺方案D、铸造工艺要求11、錾子热处理时,将切削部位约( B )mm长的一段加热呈暗桔红色。
A.3B.4~6C.8D.10~1212、零件尺寸加上 B 所得的尺寸称为锻件基本尺寸。
A、锻件公差B、加工余量C、余块尺寸D、凹档尺寸12、机械振动通过 C 传播而得到声音。
A、导体B、物体C、媒质D、气体13、联接件表面之间,在外力作用下,接触部位产生较大的接触应力而引起变形时即是零件的接触(B)较差。
A.强度B.刚度C.硬度D.塑性14、试判别一侧垂面对各投影面的位置是( C )。
A.与V面倾斜;与H面垂直;与W面倾斜。
B.与V面垂直;与H面倾斜;与W面倾斜。
C.与V面倾斜;与H面倾斜;与W面垂直。
D.与V面倾斜;与H面倾斜;与W面倾斜。
15、在平行于螺纹轴线的剖视图中,内螺纹的牙顶和螺纹终止线用( C)绘制。
粗点划线。
B.细实线 C.粗实线 D.虚线16、钻孔时,对钻头寿命的影响(C )。
A.切削深度比切削速度大。
B.切削深度比进给量大。
C.切削速度比进给量大。
进给量比切削速度大17、长期高速运转的零件,修复前先要(D),以防发生事故。
A进行静平衡 B进行动平衡 C检查配合间隙 D进行探伤检查18、焊接时,溶液在底部漏出形成的穿孔缺陷称为(B)A焊瘤 B烧穿 C未焊透 D未熔合19、磨削时,砂轮是一种特殊的切削( B )。
A.工具B.刀具C.夹具D.设备20、切削过程中的变形和摩擦所消耗的功转化为(C)A机械能 B电能 C热能 D动能21、用车床车削丝杆,产生螺距误差的原因是机床存在(D )误差。
A.主轴B.导轨C.导轨位置精度D.传动链22、由两个或两个以上零件接合而成机器的一部分,称为(B)。
A、零件B、部件C、装配单元23、手用丝锥中锥M10表示(A )单支中锥手用丝锥。
A.粗牙普通螺纹、直径10mm、螺距1.5 mm、H4公差带。
B.粗牙普通螺纹、直径10mm、螺距1.25 mm、H4公差带。
C.细牙粗牙普通螺纹、直径10mm、螺距1.5 mm、H4公差带。
D.细牙粗牙普通螺纹、直径10mm、螺距1.25 mm、H4公差带。
24、采用双螺母连接的目的是为了(C )。
A.加强螺母的强度B.提高螺纹连接的刚度C.防止螺纹副松动D.结构上的需要25、弯形有焊缝的管子时,焊缝必须放在其( C )的位置。
A、弯形外层B、弯形内层C、中性层26、钻头上缠绕铁屑时,应及时停车,用( C )清除。
A、手B、工件C、钩子D、嘴吹27、直径在8mm以下的钢铆钉,铆接时一般用( B )。
A、热铆B、冷铆C、混合铆28、研磨中起调制磨料、冷却和润滑作用的是(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