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相色谱法
(3)固定液分类
①按固定液的相对极性P分类
1: ', 氧二丙腈(P0 =100) ; 2 : 角鲨烷(Ps =0)
' ' tR (苯) tR (丁二烯) q lg ' 或q lg ' tR (环己烷) tR (正丁烷)
色谱柱 氧二丙腈 相对极性 P0=100 测得q值 q0 内插法计算Px得:
第 14 章 气相色谱法
( Gas Chromatography )
气固色谱(GSC):
多孔性固体为固定相,
分离的对象主要是一些永久性的气体和低沸点的化合物。
气液色谱(GLC)
固定相是用高沸点的有机物涂渍在惰性载体上。
由于可供选择的固定液种类多,故选择性较好,应用亦广泛。
目前由于使用了高效能的色谱柱,高灵敏度的检测器及微
c. TCD特点
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几乎对所有物质都有响应,且 不破坏试样,通用性好,而且线性范围宽,价格便宜,因 此是应用最广、最成熟的一种检测器。 其主要缺点是灵敏度较低,多用于常量到10 gml-1 以 上组分的测定。
(2)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FID)
火焰离子化机理
(不是热电离而是化学电离)
* 2
390 C
含磷化合物
HPO* HPO h (max 526nm)
适用范围
含硫、磷的有机化合物
三、 检测器的性能指标 (1)灵敏度
单位浓度(或质量)的组分通过检测器时所产生信号的 大小称为检测器对该组分的灵敏度。
R S m 浓度型检测器灵敏度:1ml 载气中含有1mg(ml)试样时,检
3 硅藻土载体的预处理
目的:使载体表面钝化。
预处理方法:
a. 酸洗-浓盐酸浸泡,除去碱性作用基团
b. 碱洗-氢氧化钾甲醇溶液浸泡,除去酸
性作用基团
c. 硅烷化-除去担体表面的氢键作用力
d. 釉化-表面玻璃化,堵住微孔等。
二、固体固定相
1. 吸附剂 永久性气体 分离对象
惰性气体
低沸点有机化合物
硅胶-强极性
(i)分离中等极性试样,应选中等极性固定液,如邻苯二甲酸二
壬酯、聚乙二醇已二酸酯等。组分和固定液分子间作用力主要是
色散力和诱导力。组分基本上按沸点顺序流出,同沸点的极性组 分后流出。 (iii)分离强极性组分试样,选择强极性固定液,如 ,′_氧二丙 腈,聚丙二醇已二酸酯等。组分与固定液间的作用力主要是静电
2、气路结构
单柱单气路:适用于恒温分析。 双柱双气路:可以补偿气流不稳定及固定液流失对检测 器的干扰,特别适合于程序升温。
程序升温:指在一个分析周期内柱温随时间由低温向高
温作线性或非线性变化,以达到用最短时间获得最佳
分离的目的。
(二)进样系统
包括进样装置和气化室。
1、进样器:微量注射器,六通阀
(3) 电子捕获检测器 (ECD)
电子捕获机理
N2 N2 e
(基流)
AB e AB
AB N N2 AB 2
(基流下降——倒峰) 特点 高灵敏(10-14g/L)、高选择性。 线性范围较窄(102 ~ 104).
适用范围
卤素及亲电子物质
C6H6 裂解 6CH
6CH 3O2 6e 6CHO
6CHO 6H2O 6CO 6H3O
依据:气体的导电率与该气体中所含带电离子的浓度成正比。
特点
结构简单,灵敏度高(可检测 ng/ml
级痕量物质),死体积小,响应快,线性范围宽,
稳定性好,是目前常用检测器之一。 适用范围 含碳有机化合物
hu2 为记录仪显示的毫伏数
3N 当hu2 =3N ,而 D S
1.065W1/ 2 FD m Dc u1
0 c
60 1.065W1/ 2 m Dm u1
0 m
(4)线性范围
指检测器的响应信号与进样量成线性的范围,最大允
许进样量与最小检测量之比。
(5)响应速度
指检测器跟踪组分浓度变化的速度。响应速度快,可
§14-2 气相色谱检测器
一、 检测器的分类
(l)浓度型检测器 测量的是载气中某组分浓度瞬间的变
化,即检测器的响应值和组分的浓度成正比。如热导检测
器和电子捕获检测器。
(2)质量型检测器 测量的是载气中某组分进入检测器
的速度变化,即检测器的响应值和单位时间内进入检测器 某组分的量成正比。如氢焰离子化检测器和火焰光度检测 器等。
红色 白色
非硅藻土
红色载体(含少量氧化铁)特点:结构紧密,强度较 ,表面存在 吸附中心,不宜涂渍极性固定液。 白色载体(含助熔剂碳酸钠,呈白色)特点:结构疏松, 表面吸
附性小,可与极性固定液配合使用,但强度较差。
非硅藻土载体有有机玻璃微球载体,氟载体,高分子多孔微球等。 这类载体常用于特殊分析,如氟载体用于极性样品和强腐蚀性物 质HF、Cl2等分析。
以提高快速分析中出峰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否则,色谱峰形 失真,难于准确定量。
几种常用检测器的性能比较见 P376 表14-1
§14-3 气相色谱固定相
固定相
{
液体固定相
{担体(载体)
固定液
固体固定相
一、液体固定相
1. 固定液-高沸点的有机化合物 (1) 对固定液的要求
a. 热稳定性好,在操作温度下不发生聚合、分解等反 应;具有较低的蒸气压,以免流失。
(q0 qx ) Px 100 100 (q0 qs )
欲测固定液 Px = ? qx
角鲨烷 Ps=0 qs
(P380表14-3)
常用固定液极性数据
② 按固定液的化学结构分类 按官能团的类型不同分类。按组分与固定液 “结构相似”原则选择固定液。P379表14-2 按化 学结构分类的固定液 ③常用固定液 P381表14-4 常用固定液
2、气化室:液体样品引入后需要瞬间气化而不分解
温度比柱温高出10~50℃
对气化室的要求是: 密封性好 ;体积小;热容量大; 对样品无催化作用。
取样位置
试样导入色谱柱
旋转式六通阀进样器
接色谱柱 散热片
加热块
载气入口 气化室示意图
(三)分离系统(色谱柱)
分离系统即色谱柱,是色谱仪的心脏。
主要有两类:填充柱和毛细管柱。
常分析痕量具有电负性元素组分,如食品、农副产品中 的农药残留量、大气、水中痕量污染物等。
(4) 火焰光度检测器 (FPD) -硫磷检测器
响应机理
含硫化合物
RS 2O2 CO2 SO2
SO2 4H2 4H2O 2S
S S S * S2 S h (max 394nm)
固体吸附剂
氧化铝-弱极性
活性炭-非极性
分子筛-强极性(特殊吸附作用)
2 . 聚合物固定相
极性: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 高分子多孔微球
中引入极性官能团 非极性: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
特点:颗粒均匀,填充均匀,数据重现性好,无液膜 存在,即无流失问题,适于程序升温。 适用:特别适于分离测定有机物中的痕量水, 也可用于多元醇、脂肪酸、腈类、胺类的分析。
3
度降低,且金属丝易氧化烧坏。 载气:导热系数大小:H2>He>N2 一般选H2,因被测组份导热系数一般比较小 热敏元件电阻值: S
R 及电阻温度系数。
选钨丝或铼钨丝。
池体温度:I 和钨丝温度一定时,降低池体温度,将 使池体与钨丝温差变大,提高灵敏度。 检测器的温度应略高于柱温,防止组份冷凝。
1 )填充柱 填充柱由不锈钢或玻璃材料制成,内装固
定相,一般内径为2~4 mm,长1~3m。填充柱的形状有 U型和 螺旋型二种。 2)毛细管柱 毛细管柱又叫空心柱,可以是不锈钢、玻
璃或石英。内径0.l~0.5 mm,柱长30 ~ 300m。 毛细管色谱柱渗
透性好,分离效率高(理论塔板数可达106)、分析速度块。但 柱容量低,进样量小、要求检测器的灵敏度高,并且制备较难。
而其中有五种固定液尤为常用:SE -30、
OV-17、QF-1、PEG-20M和DEGS。
2 载体(担体)
对载体的要求
a. 具有多孔性,即比表面积大。 b. 化学惰性,表面没有活性,有较好的 浸润性。 c. 热稳定性好。 d. 有一定的机械强度,使固定相在制备 和填充过程中不易粉碎。
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土
担体(载体)
k'是热力学常数,随温度变化,温度越高, k'值越小, 因此保留时间越短,据此,可通过柱温调节分离程度。
提高温度
程序升温
恒温和程序升温分析烃类化合物
(五)检测系统
作用:将色谱分离后的各组分的量转变成可测量的电 信号,然后记录下来。 要求:灵敏度高;噪音低;线性范围宽;死体积小; 响应速度快;结构简单;通用性强。 常用检测器:热导池检测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电子捕获检测器;火焰光度检测器等。
(四)控制温度系统
在气相色谱测定中,温度是重要的指标,它直接影 响色谱柱的选择分离、检测器的灵敏度和稳定性。 控制温度主要指对色谱柱炉,气化室,检测器三处 的温度控制。色谱柱的温度控制方式有恒温和程序升温二 种。 对于沸点范围很宽的混合物,往往采用程序升温法进
行分析。
控温系统作用
恒温 程序升温
b. 化学稳定性好,不与样品或载气发生不可逆的化学 反应。
c. 粘度和凝固点低,以便在载体表面能均匀分布。 d. 对样品中的各组分有适当的溶解度。
(2) 组分与固定液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a. 静电力-极性分子之间的作用力 极性固定液与极性试样分子间作用力主要是静电力。静电 力与绝对温度成反比。 b. 诱导力-极性与非极性分子之间的作用力 试样具有非极性分子和可极化组分时,可用极性固定液的 诱导效应分离。如苯(B.P.80.1℃)和环已烷(B.P.80.8 ℃).固定液 极性越强,两者分离得趆远. c. 色散力-非极性分子之间的作用力.非极性和弱极性分子间主要 是色散力. d. 氢键力-氢原子与电负性很大的原子(如F、O、N等) 之间的作 用力. –OH、-COOH、COOR、 -NH2、=NH等官能团时,对含 F、O、N化合物常有显著的氢键作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