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函数顶点式图像及其特点教学设计
【教材】人教版九年级 22.1 二次函数的图象及其特点 (第4课时)
【教学对象】九年级学生
【授课教师】珠海市斗门区城南学校 孔志坚 【教材分析】
本节的学习内容是在前面学过二次函数的概念和二次函数y=ax 2、y=ax 2+h 的图像和性质的基础上,运用图像变换的观点把二次函数y=ax 2的图像经过一定的平移变换,而得到二次函数y=a(x-h)2+k (h ≠0,k ≠0)的图像。
二次函数是初中阶段所学的最后一类最重要、图像性质最复杂、应用难度最大的函数,是学业达标考试中的重要考查内容之一。
教材中主要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从学生熟悉的知识入手进行知识探究。
这是教学发现与学习的常用方法,同学们应注意学习和运用。
另外,在本节内容学习中同学们还要注意 “类比”前几节的内容学习,在对比中加强联系和区别,从而更深刻的体会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教学目标】 ◇ 知识技能
(1)会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 ()2
h x a y -= 、()k h x a y +-=2
的图象, 通过图象了解它们的
图象特征和性质.
(2)观察图象,得出上述二次函数的图象特征和性质,通过对比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在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的图象过程中,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2)通过观察图象,得出上述二次函数的图象特征和性质,通过对比发现图像之间的关系,发展数学的化归思维;
(3)在探究活动中,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想的过程和探究的结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画二次函数的图象,感受数学美,激发学习热情; (2)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观察图象,得出上述二次函数的图象特征和性质 【教学难点】观察对比图象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引导探索、讨论交流 【教学手段】PPT 、几何画板 【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学流程安排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0,0)
【板书设计】 一、 二、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