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黄帝内经》-学养生之道
共
养
“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 “忧悲伤肺”、“恐伤肾”所指的是情志
过极怒极可致肝阳上亢;喜极伤心神(比
如范进中举,喜极心神被蒙而疯);思极
伤脾导致茶饭不进,不思饮食;忧悲伤肺,
肺主气,悲极则可出现咳嗽,气促等症状
(如林黛玉);恐伤肾,过度受惊吓的人,
道
养生是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慎
房事、适寒温等各种方法去实现的,是一
种综合性的强身益寿活动。
是中医延缓衰老, 抗衰老的综合方法. 未病先防、提倡早期养生,未老先养是中
医延缓衰老的原则。
黄帝内经的养生之道
养
生
【黄帝内经】灵枢本神
之
「智者之养生,必顺四时而适寒 暑。
道
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
自 然
“一年之内,春防风,又防寒;夏 防暑热,又防因暑而致感寒;长夏防
湿;秋防燥;冬防寒;又防风。”
—— ( 《 理 虚 元 鉴 ·卷 上 ·知 防》)
这种变化与四时的“春生、夏长、 秋收、冬藏”规律完全一致。
2、顺应自然而然的状态以养生
顺
“天生阴阳寒暑燥湿四时之化,
乎
成物之变,莫不为利,莫不为害。圣
乎
在。因此,人与自然具有相通相应的关系,
自
同受自然法则的制约,并遵循同样的运动
然
变化规律。养生必须顺应自然界的阴阳变
化,顺应自然而然的状态以养生。这实际
上追求的是一种人体生命与自然万物的整
体和谐状态。
顺
阴阳应象
乎
自
然
养生
养
所谓养,即保养、调养、培养、补养、护
生
养之意;
之
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
凌晨 3:00 ~ 4:00 /休眠期:
重症病人最易发病的时刻,常有患病者在此时 死亡,熬夜最好勿超过这个时间。
养
生 之
清心安神汤
道
将百合1两、去心莲子1两、桂圆肉5钱一起放
入电饭锅内锅中,加水5-6杯,外锅加水一杯,煮至
-
开关跳起。
起
略冷后加入冰糖及枸杞即可食用
居
作用是减缓失眠、心悸、忧郁等症状
神刺激和过度的情绪波动,
以保精神愉快。
形 神
神乃形之用,形神统一则人体的气机
和调,血脉流畅,正气充沛,形体康 健,抗病能力增强,也就可以减少疾
共 病的产生。总之,养神即可保形,保
养 形可以神,二者互支持,密不可分。
因此养生防病及形神共养,以维持形
与神的统一。
七情:
形
神
喜、怒、忧、思、悲、恐、惊是导致疾病、 损害健康的内因。
有
亦可用红枣15粒、浮小麦10钱、甘草3钱用1000-
常
1500cc水煮成茶饮用。可减缓焦虑、心神不宁及睡 不着等症状。
养
养生之道 - 起居有常
生
足是人之底,一夜一次洗
之 道
专家养生秘诀是:“晨起三百步,临卧 一盆汤。”
-
有首民谣这样说:“春天洗脚,升阳固
起 居
脱;夏天洗脚,暑湿可去;秋天洗脚, 肺润肠濡;冬天洗脚,丹田温灼。”
神
养形主要是指脏腑、气血、 肢体、五官、九窍等形体摄
共
养。形乃神之宅,故只有形 体完备,才有正常的精神产
养
生。 养神主要是安定情志,调摄
精神。做到喜不伤心,怒不
伤肝的原则,所以养生十分
重视精神摄养,要求人们在
思想上安定清静,心境坦然,
不追求名利,不妄发喜怒,
不贪欲妄想,不为私念而耗
神伤正,尽量减少不良的精
自
人察阴阳之宜,辩万物之利以便生,
然
故精神安乎形而寿长焉” ——《吕 氏春秋·尽数》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 可以长久” ——《黄帝内经》
顺应人体的自然生理规律,才能保护 生机。
传统养生理论认为,人和自然都是
“气”的产物,人在天地之间、生活于自
顺
然环境之中,只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而存
观《黄帝内经》, 学养生之道
天人合一 顺应自然
《黄帝内经》就是四个字“顺
黄
其自然”。
帝
天地自然永远是从春到夏,
内 经
从秋到冬,这是一个固定的顺 序。人体也应该按照这个顺序 去生长、生发、收敛、收藏,
的
这样你的身体才是健康的。这
含
是《黄帝内经》告诉我们的一
义
个很原则的问题——顺其自然。
顺乎自然,物我合一
道
民间也有谚语:会吃不如会睡,吃人参 不如睡五更。
-
《十问》中写道:为道之百编,而卧最为
起
首。 生理时钟
居
午夜 12:00 ~ 1:00 /浅眠期:
有
多梦而敏感,身体不适者易在此时痛醒。 凌晨 1:00 ~ 2:00 /排毒期:
常
此时肝脏为排除毒素而活动旺盛,应让身体进 入睡眠状态,让肝脏得以完成代谢废物的作用。
养
生
长寿之道 养生十六宜 发宜常梳、面宜常擦、目宜常运
之
耳宜常弹、舌宜常舔、齿宜常扣
道
津宜常咽、心宜常静、背宜常暖
胸宜常护、腹宜常摩、谷道宜常撮
肢节宜常摇、足心宜常擦
皮肤宜常干、大小便宜噤口勿言
以按摩导引为主,于晨起或睡前作自我 调摄,持之以恒,就能养生防病
养
养生之道 - 起居有常
生
之
古人有一夕不卧,百日不复之说
有
常
养 百病从寒起,寒从脚下生
生
人的双脚有许多穴位,占全身穴位
之
的1/10。脚离心脏最远,又是血管分支的 末梢部位,脚底皮肤温度是全身温度最低
道
的部位。同时脚的脂肪层薄,保温性差,
-
也最易受凉。
起
专家指出,脚的神经末梢受凉水刺激
居
后,会令正常运转的血管剧烈收缩,可能 导致血管舒张功能失调,诱发肢端动脉痉
柔。」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 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乾隆皇帝的养生之道
养
高寿八十九,在位六十年
生
养生之道,自幼重视骑马射箭练武
之常咽、耳常弹、鼻常揉
目常运、面常搓、足常摩、腹常运
肢常伸、肛常提
‹四勿›
食勿言、卧勿语、饮勿醉、色勿迷
日本金银婆婆
有
挛,引发一系列疾病,如关节炎和风湿病
常
等。女性在经期或孕期用冷水洗脚,会使 子宫和盆腔的血液循环紊乱,引起妇科疾
患。所以,要注意别让脚受凉。
养 妇科保健三大片,
生
内侧子宫外卵巢;
之 道
足部中央是乳腺, 常常按摩病不见.
-
起
居
有
常
养生学主张不但要养形,更要养神
形
神形共养,形神统一方是养 生保健的重要原则。
“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
顺 乎
也” ——《灵枢》
自
阐明了自然界的一切运动变化,必
然
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生理、病
理变化的观点
顺应自然的养生理论大致包含以下 两重含义:
1、顺应自然界的阴阳变化以护养调摄
“法于阴阳,调于四时”和于“四
时之序”
顺 乎
———《黄帝内经》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