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家乡的方言教案_正式

家乡的方言教案_正式

《家乡的方言》教学设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执教者:吴世华甘草店镇中心小学二〇一二年四月十六日《家乡的方言》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家乡的方言》。

教材分析:“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乡音最美,乡音最亲,乡音是故乡印在家乡人身上的烙印。

说到家乡,家乡的方言是最具有代表性的。

同时,我国由于地域辽阔,各地的方言更是丰富,他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

因此让学生充分了解方言是十分重要的。

本课就是从家乡的方言入手,了解祖国各地的方言,重点是了解方言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认识方言与家乡人生活的关系,同时通过与普通话的对比,了解方言的利弊,正确认识方言,学会正确应用普通话。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了解方言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体味家乡人对方言的情感,明确方言与家乡人生活的关系。

2.能力与技能能够自觉参与学习活动,在活动中,在活动中掌握方言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3.知识通过将方言与普通话的对比,了解说方言的利与弊,正确认识方言,学会正确应用普通话。

教学重难点:通过将方言与普通话的对比,了解说方言的利弊,正确认识方言,学会正确应用普通话。

教学方法:引导学习、合作交流学习教学准备:1.课件2.师生收集家乡方言土语词汇,记录下来。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动画激趣:同学们看过《猫和老鼠》这部动画片吗?现在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欣赏《猫和老鼠》的精彩片段,看看今天老师播放的动画片有什么特点?2.引出课题:这部动画片用我们的家乡话进行了配音。

是啊,(课件出示)(不同的家乡,有着不同的地方语言,这种地方语言就叫做方言)。

板书课题《家乡的方言》二、说家乡方言,感受方言1.谈话交流:同学们,大家会说家乡的方言吗?现在就让我们用家乡的方言介绍自己、介绍家庭或者介绍我们的学校。

2.播放兰州方言歌曲《快乐兰州》3.刚才大家用方言介绍了自己┅┅,听了用方言演唱的歌曲,你感觉用方言说话怎么样?(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板书:讲方言亲切顺口传递浓浓乡情家乡4.你在生活中什么时候什么场合说方言?5.小结:是啊,在同乡中讲方言亲切顺口,并且不同方言都有各自的魅力,说方言,既能传递浓浓乡情,又能丰富祖国的语言文化。

6.你还知道哪些方言?小组交流收集的方言词语幷说出对应的普通话完成课本29页表。

然后全班交流。

7.出示课件,补充方言资料。

过渡:但是因为方言不同,也常常带来一些麻烦。

三、了解方言交流的障碍,体会讲普通话的重要性。

1.课件展示笑话,两个重庆人到北京旅游,在公交车上看地图,甲说:“我们先杀(重庆话中走的意思)到天安门,然后再杀到中南海...”乙:“要得,我们就按到你说的路线一路杀过切(走过去)。

”不幸被同车群众举报,下车后即被扭送至公安机关,交代了N小时情况后才被放出。

甲乙来到了天安门广场,看着人来人往,两人无语.....甲忍不住:“你浪个(怎么)不开腔(说话)也?”乙:“你都不开腔,我浪个敢开也?”话音刚落,两个便衣警察扑上来,于是这两人又被扭送至公安机关。

一周后两人走出了看守所大门,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甲说:“勒哈安逸(这下没事)了,包包都整空老,哪点去搞点子弹(钱)嘛?”......门口的武警听到冲上来将两人按倒在地。

2.设置疑难,引导学生体会讲普通话的重要性。

读了上面这则笑话,说说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事情呢?(是啊,同是中国人,就因为方言不同,交流起来怎么就这么难。

)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呢?为什么?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板书:讲普通话标准通用打破沟通障碍)3.通过前面的探究,我们知道在家乡要讲方言,那在什么情况下讲普通话呢?学生回答。

4.教师小结在公共场合,我们不但要讲普通话,而且要讲标准的普通话。

这样可以打破语言沟通障碍。

四、拓展播放《大话方言》五、总结内容1.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都掌握了哪些知识,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2.教师小结:方言和普通话各有优点,都应该会说,针对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人可以选择不同的语言,既不妨碍交流,又保留了家乡话留在我们身上的烙印。

板书设计:家乡的方言讲方言??亲切顺口??传递浓浓乡情(家乡)普通话??标准通用??打破沟通障碍?(公共场合)附:《家乡的方言》前置性作业1.预习课文2.用方言介绍自己、介绍家庭或者介绍自己的学校。

3.搜集方言词并写出相应的普通话词语。

有几个敦煌人到兰州来,上了公共汽车,一块买了车票,其中的一个人离开大家到了车厢的另一头坐下,售票员查票查到他,他拿着车票的伙伴看到了,就赶紧用普通话喊:“同志,我们是‘意大利的’”,售票员一听火了:“你就是联合国的也要买票,还意大利的呢!”“意大利”其实是敦煌方言中“一块儿”的意思,写出来应该是“一搭里”,在敦煌方言中读作y i3d a1l i4,他以为普通话应该读成y i4d a4l i4。

把声调改了之后在普通话中成了另一个词。

5.尖(j i a n)——聪明。

例:人家的娃娃都尖得很。

6.绍(s h a o)——同傻,“尖”的反义语。

例:近亲结婚,养了个绍娃子。

7.炊(c h u i)——贪吃。

例:那人炊得很,见了东西就狠命地吃。

8.眊(m a o)——瞧,看。

例:妈到医院里眊病去了。

9.泅(x i u)——调皮。

例:那娃爬高上抵,泅得很。

10.衤老衤老(l a o)——棉布鞋,手工做成。

例:天冷了,把衤老衤老穿上。

11.撩襟——衣服前襟。

例:把撩襟揭起来,用撩襟兜上。

12多呼——即多会儿,啥时候。

例:姨夫多呼过来的?13.晚(w a i)夕——关夜。

例:今个晚夕浇水去哩。

14.辙腋——谓人的性格随和,和睦,投脾气。

例:他是个好人,辙腋得很。

15.玍(g a)咕——顽劣,环心眼多,爱找茬,背后捣鬼。

例:那个小玍咕透顶了。

16.节儿——时间。

例:你们啥节儿走呢?17.现滑——不中用。

例:我们那个现滑鬼啥都干不来。

18.属迷——倒霉。

例:哪个属迷鬼把书拿去了?19.赶早——早晨。

例:今个赶早去把那块苞谷地锄一哈(下)!20.饭罢——上午。

例:饭罢过了,那个人还不见来。

21.晌午——中午。

例:精光晌午的太阳晒死人呢!22.后晌——下午。

例:忙啥哩,等后晌再干。

23.鼻凹(w a)——鼻头两侧。

例:鼻凹里有颗黑痣。

24.懒弯——腿窝(膝关节后面)。

例:累得人懒弯里淌汗哩!25.孤拐——踝子骨,两脚内外高出的骨头。

例:再乱跑把孤拐给你砸平!26.尻子(读沟)——屁股,也指肛门。

例:顺尻子踢给了一脚。

27.脖郎——颈部,脖子。

例:那孩子脖郎里挂了个银锁锁。

28.胛花——肩膀。

例:胛花上扛了一杆枪。

29.扯呼——即打鼾。

例:他爱扯呼,没人跟他一搭里睡。

30.提铃嚓啷——很紊乱的响声。

例:棉裤上冻了冰,提铃嚓啷地响开了。

31.难肠——困难,艰辛。

例:唉,他的日子过得真难肠啊!32.爬场——凄惨,寒怆,还包含做事对对付付的意思。

例:孩子多,爬场得饭也吃不饱!33.苶(n i e)障——可怜,令人寒心。

例:那娃瘦得皮包骨头,苶障得很!34.日胀——吃的贬义语。

例:快把肚子日胀饱咧下地干活去!35.日噘——批评,斥责。

例:今个出工迟到,叫王队长日噘了一顿。

36.不尿——小瞧,看不起,不理睬。

例:好心好意去看他,谁知人家根本不尿咱!37.磨囊——行动迟缓,磨蹭。

例:那个是个磨囊鬼,跟不上趟。

38.利麻——手脚快,办事麻利有条不紊。

例:年轻人干活利麻得很。

39.麻缠——形容事情复杂,头绪繁多。

例:那件事情还麻缠着哩!40.麻达——祸事,乱子。

例:听说那娃又惹下麻达了。

41.腰食——在正餐之间临时补充的食物谓之腰食。

例:农忙时节,一天吃三顿饭还要带腰食。

42.皮实——身体结实,能经得起摔打。

例:这娃没害过啥病,皮实着哩!43.泼实——泼辣的同义语。

形容敢创敢干。

例:这娃泼实着哩,让他干没问题!44.泼烦——麻烦的同义语,或内心烦恼。

例:为这事天天来人摧,泼烦死了!45.掏撇——破费。

例:亲家母来就是了,还要带礼物,掏撇啥哩!46.倒磨——反刍。

例:老牛卧在槽边倒磨着哩。

47.伶干——指事情办得很顺利,没碰到障碍,很快就结束,完毕。

例:他一出面就把这件事弄伶干了。

48.临完——临近结束,最后。

例:直到临完他还是一句话也不说。

49.跄(c a n g)门——走人家,串门。

例:他领上婆姨娃娃跄门去了。

50.谝传——聊天。

例:几个人坐在一起谝传着哩!51.喧谎——喧谈,凑在一起说话。

例:厂长说了,干活的时候不准喧谎。

52.丧搪——骚扰,打搅。

例:来了几个醉汉,把人丧搪了半夜。

53.日眼——剌目,看不顺眼。

例:来了几个那个小子咋看咋日眼!54.机溜——指机警,伶俐,敏捷。

例:人家那娃子机溜得很,没等人看见,早就上了汽车。

55.打捶——打架。

例:弟兄两个打捶哩!56.嚷仗——吵架。

例:为这点小事嚷仗划不来。

57.砸拐——进谗言,说坏话。

例:不要在上司面前给人砸拐。

58.着袄子——棉上衣。

例:扯上些布缝个着袄子穿。

59.羊尾(y i)巴——衣服后襟下部。

例:羊尾巴甩上跑得欢。

60.当窝子——当场,立刻。

例:他一听这话,当窝子就把脸吊下来了。

61.膊来盖——膝盖。

例:膊来盖上钉掌呢离蹄(题)太远。

62.胳肘子——肘。

例:他把人顶了一胳肘子。

63.脑杓把——后脑部。

例:只看见了他的脑杓把。

64.天门盖——面部上额。

例:流鼻血时用凉水拍拍天门盖就止住了。

65.鼻窟窿——鼻孔。

例:他两人一个鼻窟窿里出气哩!66.膈涝洼——腋窝。

例:他的膈涝洼里夹了一本书。

67.尻(读沟)蛋子——臀部。

例:老汉瘦得尻蛋子上都没肉咧!68.项(读夯)嗓窝——脑后哑门穴处。

例:项嗓窝里痒痒得很。

69.月娃娃——未满月的婴儿。

例:月娃娃都这么丑。

70.下(h a)巴子——下颔部。

例:与其望人的下巴子,不如自家挣着吃(民歌)。

71.腰节骨——腰椎骨。

例:腰节骨错了位,疼得下不来炕。

72.腰梁杆——脊椎骨。

例:腰梁杆挺直做人哩!73.嗓葫芦——喉咙。

例:嗓葫芦眼里卡了个剌。

74.咽舌子——悬应垂。

例:他把话压到咽舌子底下没说出来。

75.呼噜爷——雷声,旧时把雷称作神,俗称呼噜爷。

例:呼噜爷响得口格巴巴的。

76.直股子——形容液体外流如注。

例:辣子把人辣得眼泪直股子淌。

77.毛楚楚——低头缩颈,胆颤心惊的样子。

例:男人一声吼,女人就毛楚楚地不敢吭气咧。

78.苶(m i e)兮兮——表情木然,目光呆滞的样子。

例:这老汉苶兮兮的,怕是快不行咧。

79.不日气——小瞧,看不上眼。

例:人家不日气咱那几个小钱。

80.卵(l u a n)传子——胡说八道。

例:不要惹得人家卵传子。

81.刀巴子——馒头的一种,呈长扁形,蒸熟后仍留有刀切的痕迹。

例:一顿吃了五个刀巴子。

82.蒸剁子——馒头的一种,呈扁圆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