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古诗鉴赏—咏物诗鉴赏

2016古诗鉴赏—咏物诗鉴赏

②实际上给我们塑造了一个孤独、追求清高、而
无人理解的悲剧人物形象。
堂上练习
卜算子
·咏梅
宋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问:(1)在这首诗中,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 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
(2)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 怎样的思想感情?
(偏重写景的诗歌)
诗 歌 形 象
借以 表达 主观 感情 的载 体
景物 形象
事物形 象 (咏 物诗)
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自然界中的万物,成为诗人描 摹歌咏的对象)
咏物诗 鉴赏
学习目标:
1、了解咏物诗的主要特点,明确物象 的特征。 2、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抓物 与志的“契合点”。
石灰吟
于谦
• 答题思路:
• ①写什么物,有什么特征 (结合诗句分析)
• ②运用什么手法。
• 托物言志,象征,比喻,拟人,对比
• ③塑造什么形象或寄托什么感情或表达什么 观点态度。
• (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的环境)
白梅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⑴在这首诗中,诗人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 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
不论平地与山尖, 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剪纸为形骨相寒,
猜猜左面两首 蜜 蜂 诗歌所咏的分 别为何物? 偶然得藉微风力, 鸢
人物 形象
A、 诗中的抒情主人公 即诗人自己 B、作品中特定人物形象 意象(山川草木等客观物象) 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
问:作者塑造了什么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 感情。 1、形象:梅花 环境特点:断桥黄昏,风雨交加,苦寒荒凉。 (环境烘托) 自身特点:不与群芳争春,虽然粉身碎骨而此 志不渝。(正面描写) 2、作者处境:主战派,仕途坎坷,屡屡受挫。 3、所言之志:以物喻人,隐喻了作者虽遭不幸, 前途坎坷,即使粉身碎骨但决不同流合污的高 尚节操。
诗人塑造的主要形象是梅花;突出了它耐寒 (冰雪林中著此身)、清高(不同桃李混芳 尘)、报春(散作乾坤万里春)的特征。
(2)作者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借此表达了坚持理想操守,不与世俗同 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一鹭图 刘羽 芳草垂杨荫碧流,雪衣公子立芳洲。 一生清意无人识,独向斜阳叹白头。 ①本诗表面上描写一只洁白美好、心存高洁但又 孤独寂寞、无人理解的白鹭,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①本诗表面上描写了石灰的出山之难、不怕焚
烧、不怕破碎、一身清白的特点。
②实则作者借此表达了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
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 一般提问方式:说出诗中所咏之物的形象特 点(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表达了 怎样的思想感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