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袁家村绿色村庄建设实施方案

袁家村绿色村庄建设实施方案

袁家村绿色村庄建设实施方案第一章袁家村绿色村庄基本概况第一节自然环境条件一、地理位置袁家村地处礼泉县烟霞镇东侧,关中环线从村南面通过,312 国道、福银高速、陇海铁路近在咫尺,也是目前最受欢迎的乡村旅游胜地,村域面积855 亩,全村环境优美,交通便捷。

二、气候条件袁家村半陵半原,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气候,年平均气温12度,无霜期214天,年平均降水量537-346毫米。

海拔在402米左右,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冷暖适中,自然环境优越。

土层深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是苹果的最佳生长区。

三、植被袁家村目前的植被资源以人工栽培作物为主,大体分为农田、园林两种。

1、农田人工植被主要是玉米、麦等粮食作物,以及油菜、果树、蔬菜等经济作物。

2、园林人工植被主要是人工栽培的绿化植物如梧桐、柏树、松树、三叶草等。

第二节社会经济发展概况袁家村共有2个村民小组,农户64户,总人口268人。

以户为单位统计,有线电视安装率100%,电话安装率100%。

村卫生室合并为社区服务中心。

第三节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状况一、水资源:袁家村东打深机井一眼,供全村人居饮用。

二、土地资源袁家村共有耕地320亩,果林面积300亩,其它20亩。

第四节能源消费结构袁家村村民的生活用能以电和液化气为主,电能主要用于照明和家用电器,液化气作为生活燃料在袁家村已得到普及。

近年来,环保能源——太阳能的利用也越来广了,80%以上的农户家中安装了太阳能。

农业生产主要以电和油品为主,工业企业生产用能主要为电(柴油发电机)。

第五节污染源的排放状况1、废水袁家村辖区内无水污染企业,废水主要来源为生活产生。

2、废气袁家村有废气排放污染的企业袁家水泥厂,经过企业的充分治理,已通过了市县环保部门的验收达标。

3、生活垃圾全村生活垃圾年产生量为60吨,回收利用率100%。

第二章影响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分析一、农业生产抗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

二、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文化素质较低,年龄偏大,跟不上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三、村内无服务村民的公共澡堂和商业等服务设施。

第三章建设绿色村庄的指导思想和规划目标第一节指导思想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抓手,坚持经科学发展观,以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为指导;以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根据生态环境建设,实现环境资源的有序开发和持续利用原则,紧紧围绕重点生态环境问题,根据统一规划原则,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方针,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结合本村实际,推进全村农业向无公害发展、加快农业产业化建设步伐,建设生态农业,开展农业无污染治理,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综合治理,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建成一个产业结构合理、经济发展迅速、人民富裕安康、社会全面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二节规划原则绿色村庄建设规划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体现在三个方面,即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者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三者的协调统一才能满足人类的要求。

二、整体优化原则绿色村庄建设规划将全村作为一个完整的自然体系进行规划,使规划内容落实到全村的各个领域和行业,协调人的需求与完整性之间的矛盾,改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在发展中追求生态平衡。

三、与村经济和生活发展计划相互协调原则绿色村庄建设规划是在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基础上,强化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内容,也是在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对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完善和补充,从而通过改善政府宏观调控,促进社会共同参与,建立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的投资机制,保障规划的顺利实施。

四、因地制宜原则从全村的实际情况出发,按经济发展与绿色村庄建设相结合的模式,循序渐进,向规模化、规范化、科技化和商品化的目标前进。

第三节规划目标在村经济稳步发展的同时,把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和保护区域生态平衡,尽快发展经济与创建优美的生态环境作为同步目标。

在现有的条件下,充分挖掘村内部潜力,使农村的物质和能量能多层次地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提高物质、能量循环,再生利用的功能,在整体上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到2008年,初步建成一个高效、稳定、合理、符合可持续发展基本要求的生态环境系统,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

并且把袁家村建成了一个产业结构合理,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环境优美,社会文明,农民富裕的绿色村庄,达到了省级绿色村庄建设验收标准。

第四章重点绿色村庄建设项目第一节生态农业建设袁家村生态农业建设的目标是:以科技进步为依托,充分发挥自然备件优势,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增加农业产出,实现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到2008年,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的数量有明显增幅。

主要农产品农药残留量低于全县平均水平,最大限度地降低农业面污染。

第二节工业污染防治工业污染防治目标是:在巩固环境,保护“一控双达标”成果的基础上,严格控制污染物总量排放,淘汰落后产能,调整产业结构。

到2008年,做到污染源稳定达标排放。

第三节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目标是: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要与生态农业建设紧密结合,严格控制化肥、农药的施用量,同时将畜禽养殖的治理和资源的利用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加强秸秆的综合利用率。

到2008 年,控制农田化肥强度(折纯量)在265公斤/ 公顷。

畜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率达100%,秸秆的综合利用率在100%以上,农村清洁能源的普及率100%。

一、强化农业生产的技术指导和管理,严格控制化肥、农药的施用。

要在积极推进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的同时,大力推广有机肥的施用,积极推广平衡施肥、合理用药,既确保农产品的安全,又控制了化肥、农药的流失。

二、合理发展规模化畜禽养殖业,逐步减少家庭散养畜禽数量,加大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力度。

农村家禽养殖,虽然给农民增加了收入,但是也因此带来了一定的环境污染,需切实加强畜禽养殖污染的治理和资源的回收利用。

其防治方式为:一是成立专业畜禽养殖公司,建立养殖小区,实行集中饲养、统一管理,实现规模化养殖和畜禽无害化处理。

三、加强秸秆的综合利用工作。

要积极开展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的工作,采用过腹还田后作有机肥料等形式提高秸秆的利用率。

同时要加强管理,全面推广液化气等清洁能源的使用,逐步消灭村民用秸秆做燃料。

第四节村庄环境综合整治袁家村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的目标是:加强村庄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各项公共设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以上;主要道路进行硬化;村民住宅基本达到采用化粪池处理生活污水的要求;加强村庄绿化建设,防治水土流失,村庄森林覆盖率高于全县水平。

一、加强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置。

要进一步加强村庄生活垃圾的收集处理,设立垃圾箱、对垃圾收集点要做到专人负责,日清日运。

要完善生活垃圾收集和无害化处理的建设。

二、加快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容村貌。

按照绿色村庄建设的要求,村庄内村组道路全面进行硬化,做到村到组,组通户,道路严格按照规划要求进行建设。

着力改善村庄面貌,加快自来水管网建设,并在适当的地域建造标准化的公厕,以方便群众三、加强绿化建设,美化村庄环境。

村庄内要合理规划绿化建设,着力扩大绿化面积。

路旁、村旁、渠旁、屋旁都要种植苗木、花草、草坪等,美化环境。

禁止乱砍乱伐现象,绿化美化村庄环境。

第五章主要绿色村庄建设项目袁家村开展绿色村庄建设,必须落实上述生态建设项目,并计划实施以下重点生态建设工程。

一、生态农业每年引进新技术、新品种1至2项。

二、污染防治1、投入30万元对生活垃圾进行集中收集处理。

2、投入2万元进行改厕防治工程。

3、投入35万元进行生活污水治理。

三、村庄道路、绿化建设。

投入239万元对全村道路硬化,投资112.8万元安装路灯60盏,投入60万元种植绿化并对其做好养护工作,全面实施村庄绿化、美化工四、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公园、篮球场和健身器材等。

合计共需投入资金511.8 万元。

第六章保障措施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健全组织结构。

村党支部和村民委要高度重视绿色村庄建设工作,把创建工作作为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其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

成立组织机构负责绿色村庄的建设工作,制定建设工作制度,建立目标责任制,落实各项创建任务。

二、加强管理,强化指导。

村级组织要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日常管理,加强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力度,扎实推进农业面源污染、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的防治工作。

要积极会同上级有关部门进行绿色村庄建设的技术指导,努力提高绿色村庄建设的技术水平,切实推动绿色村庄建设进程。

三、加强投入,规范建设。

要切实加大绿色村庄建设的投入,广辟资金渠道,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到生态村的各项建设中,以弥补绿色村庄建设资金的不足。

同时要按照生态村要求的各项规范和标准,切实落实各项措施,努力提升绿色村庄建设的质量。

四、加强宣传力度,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要切实加大绿色村庄建设的宣传力度,在全村村民中营造良好的氛围。

要利用召开村民代表会,分析绿色村庄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通过讨论,研究制定相应的对策、措施,制定相关的村规、民约, 规范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使全村村民自觉地投身到绿色村庄建设中来。

相信通过上下的共同努力,袁家村一定能成为环境优美、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人居和谐的绿色村庄。

绿色村庄建设规戈I」项目名称:陕西省礼泉县袁家生态村建设规划委托单位:袁家村村委会编制单位:陕西秦都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证号:263219-SY工程编号:G-08-45、八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重大的历史任务,村庄建设规划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即是当前村镇建设的重点,也是摆在全国村镇规划建设工作者面前一道全新课题。

为了更好地推进袁家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礼泉县袁家村以此为契机,从村庄整治规划出发,努力将袁家村打造成为陕西省生态文明村。

村次村庄建设规划本着资源整合利用、落实“四节”的原则(即村庄建设要贯彻资源优化配置与调剂利用的方针。

提倡自力更生就是取材、厉行节约、多办实事。

充分全现节地、节能、节水和节材的“四节”方针)。

整治内容主要涵盖农村日常生活所必需的公用设施,以及村容村貌的整治整修等。

希望通过村庄整治,能够走出一条“综合整治、改善村貌、优化环境、加快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有效推进袁家新农村建设,为加快农业现代化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力求改善村庄面貌和整体提升人居环境。

本次规划的技术路线主要体现为:深入调研,收集详尽真实的基础资料;全面分析,宽视野透析农村发展环境和发展趋势;整合和协调农民、政府各方面利益,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综合协调,编制规划成果;注重规划编制过程,创造实施整治规划的良好环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