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劳动技术教室管理制度1.doc

劳动技术教室管理制度1.doc

劳动技术教室管理制度1
劳动技术教室管理制度
一劳动技术教室由专职教师担任管理员并承担相关责任。

二认真做好各种器材物品原材料购置登记,分类摆放整齐。

每学期全面查点一次,保证按规定标准达标,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三进入教室必须遵守秩序,听众管理人员的指挥,严禁在室内喧哗追逐、嬉戏和打闹。

四增强防火意识,加强消防器材管理。

管理人员要对消防器材和电源线路进行定期检查,严禁吸烟,做到防火、放电。

五爱护室内设施,轻拿轻放,使用后放在原来的地方,摆放整齐。

不经老师同意,不得随意乱动物品。

六学生自己动手时,要注意安全常识。

避免误伤周围他人或自己。

七保持室内整洁卫生,离开教室时,整理好所用物品,及时清理活动期间产生的垃圾。

八管理员要在每天下班前检查所有设备和门、窗、电等,做到人走关窗、断电、锁门,保证安全。

九每次教学结束后,管理人员应及时检查所有设备器材和原料。

若有损坏和消耗,并及时上报,及时处理。

十日常物品、设备、消耗品等必须有清晰的数量、型号登记记录,任何人无权将其外借。

如有需要,则需经过主管人员同意
后方可借出。

首师大二附中
2011年9月
权。

第二,在审查阶段,检察机关对劳动教养委员会的审查移送活动进行监督。

监督劳动教养委员会的审查活动是否合法,做出的审查决定(移送审判和不移送审判)是否合适,并提出建议。

第三,在劳教审判阶段,监督法院的审判活动是否合法。

对于不合法的行为,向人民法院提出建议,人民法院应该改正。

第四,在劳教执行阶段,对执行机关的执行和管理活动进行监督,看执行机关适用各项劳教执行制度是否合法。

不合法的,向执行机关提出改正建议,或者向人民委员会提出建议。

监督各项管理活动是否合法,对于不合法的管理行为应该提出建议,或者行使纠正权。

第五,对于已经生效的判决,检察机关认为确有错误的,可以向劳动教养委员会提出申诉建议,由劳动教养委员会向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起申诉。

2.劳动教养的社会监督,就是社会单位或者个人对劳动教养的侦查、审判和执行等活动的监督。

社会监督对于劳动教养的监督是劳动教养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劳动教养工作合法、公正的重要保证。

劳动教养的侦查、审查、审判和执行机关对于社会的监督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对于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要认真听取。

(二)劳动教养的救济制度。

救济制度,主要包括劳动教养人员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的国家赔偿制度和审判监督制度。

前者解决的是劳教人员的经济损失问题,后者解决的是劳教人员取消非法劳动教养的问题。

二者可以并用。

劳动教养人员对于加诸其身的确实错误的生效判决可以通过审判监督程序提起诉讼。

对此不多论述。

在此重点探讨劳动教养的国家赔偿问题。

我国现行的《国家赔偿法》只规定了行政赔偿和刑事赔偿。

而劳动教养既没有包括在侵权的行政处罚和行政措施中,又没有包含在刑事赔偿中。

因此,劳动教养人员往往在权益受到侵害后得不到国家赔偿。

笔者认为,应该建立劳动教养赔偿及相关的赔
偿程序,以便更好的保护劳动教养人员的合法权益。

三、结束语
制度的设计是书面的,而实际操作的过程是复杂的,一种制度要在现实中得到应用,有赖于制度本身的明确、合理和稳定,以及有执行这一制度的高素质的人。

制度的明确和稳定,最有效的途径是通过立法的形式加以明确规定。

而我国目前还没有一部统一的劳动教养法。

因此,加快劳动教养的立法进程,使劳动教养做到有法可依,是完善劳动教养的根本途径。

而加强劳动教养办案和管理人员的培养,提高他们的素质,是提高劳动教养工作质量的重要保证。

只有这两方面都实现了,劳动教养才能真正走上法治化轨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