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 试卷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 试卷

初中语文试卷马鸣风萧萧(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书写、口语交际(6分)1. 将下面的文字抄写在田字格中,要求规范、端正、整洁。

(3分)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请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语句。

七年级在学校礼堂举行“文明伴我成长”的主题演讲比赛。

比赛进行到一半时,不少同学在下面讲小话,影响了会场秩序。

小华作为演讲比赛的主持人,他对大家说“。

”小华说完后,会场立刻安静了下。

二、语言积累运用24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6分)诱.惑( ) 迸.溅( ) 酝酿.( )lín峋( ) 贪lán ( ) zhù蓄( )2.用课文原句填空。

(12)分(1),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2),潭影空人心。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3))问渠那得清如许,。

(朱熹《观书有感》)(4)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 。

(李白《闻王昌临左迁龙标遥有此寄》)(5)___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6)待到重阳日,。

《过故人庄》(7)商女不知亡国恨,。

《泊秦淮》(8),闻道龙标过五溪。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9)乡书何处达?《次北固山下》(10)“”,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春》(11)莫言下岭便无难,。

(杨万里《过松原晨炊漆公店》)(12) ,沉醉不知归路。

(李清照《如梦令》)3.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2分)A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B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

C几片瓦落下来,像树叶一样斜着飘。

D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4. 对下列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指果实又大又饱满)..的蘑菇长在了空中。

(这么大,或那么大)B落叶冲起一个偌大..C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

(指声音响亮)..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

(指婴儿生下来)D春天像刚落地..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A能否刻苦钻研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

B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C经过反复推敲,他终于找到了解决和发现问题的办法。

D我们没有理由不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三、名著阅读《伊索寓言》6分1.《伊索寓言》是、时代流传下来的寓言故事。

2分2. 《伊索寓言》主要内容内容有:影射当时社会现实,揭露当时统治者的残暴和蛮横,如《狼和小羊》;表现,如《农夫和蛇》;借动物形象嘲讽人类缺点,如《蚂蚁和蝉》《蚯蚓和狐狸》。

1分3.《伊索寓言》中你最喜欢哪一则故事?请说说理由。

3分四、综合性学习12分1.现代社会,上网已经成为生活中一个重要内容。

许多人都有一个新颖独特的网名,例如“追梦少年"、“快乐小猪"、“诗坛雏燕"、“睡梦中的雄狮"、“醉里挑灯看剑"等等。

这些网名或寄托理想,或凸显个性,既生动形象,又好懂易记,让人过目难忘。

请你为自己另行设计一个具有个性特征和积极意义的中文网名(不少于四个字),并将你的命名缘由写在下面。

我的网名:2分命名缘由:2分2.下面一段文字节选自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请你读一读,然后完成(1)~(4)题。

①这个时候,所有的仆人和.着优美的音乐,轻盈地跳起舞来。

②于是,小美人鱼伸出那双白皙、细嫩的手,脚尖掂着地,轻柔地、优雅地在地板上跳起了舞……③人们都在为她鼓掌;为她喝彩,不停地赞叹她的舞姿。

④她跳得比以前任何一次都要优美,她的脚尖在触到地板时就如踩在锐利的刀尖上一样,她感觉不到痛。

(1)第①句中,加点字“和”的读音为:。

1分(2)第②句中,有一个错别字,它是:,应改为:。

1分(3)第④句中,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因为所以B.虽然却C.除非才3.广告中经常错用成语,请你恢复下列成语的本来面目。

(4分)蚊香广告:默默无蚊_________ 烧鸡广告:鸡不可失________饭店广告:食全食美_________ 服装广告:衣衣不舍________五、文言文阅读(15分)《虽有嘉肴》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2.句子翻译(4分)(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3.用“/”给下列句子划分处朗读节奏(3分)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4.从学习的角度,“教学相长”可以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试结合学习经验,谈谈你的看法。

(4分)六、现代文阅读(27分)(一)认真阅读下面短文,然后回答文后问题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只有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的生长。

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挑逗。

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

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

花朵儿一串()着一串,一朵()着一朵,彼此()着()着,好不活泼热闹。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但是我没有摘。

我没有摘花的习惯。

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

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痛楚,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

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是稀落的,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颜观色,试探什么。

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

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

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

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看不见藤萝花了。

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计划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美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

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由每一个一朵,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一)认真阅读下面短文,然后回答文后问题。

(15分)1.在文中括号内选词填空,依次为()()()()(4分)A、挤B、接C、挨D、推2.“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句子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突出了紫藤箩什么样的特点?(2分)3.“仔细看时,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其中“挑逗”一词用的好,你认为好在哪里?(2分)4.“春红已谢”的“春红”指的是什么?(2分)5.从文中找出一个能表现“热闹”的句子。

(2分)6.怎样理解“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句话(3分)(二)认真阅读下面短文,然后回答文后问题。

(12分)山就这么高那年,他在学校的成绩非常不理想,他觉得无颜面对父母,是父母在外拼命地打工,积攒下来钱供他来城里的这所学校读书,希望他将来能够出人头地,可是他现在的成绩根本就没有什么希望考上好的大学,至于将来的高考更是他不敢想象的。

他不敢对父母说:“我不想读下去了。

”那样,即使父母什么也不说,仅仅是他们那失望的眼神就会将他击垮。

他想偷偷地出去打工,等到生米煮成熟饭再跟父母讲明。

他们叹息也好,怒骂也罢,随他们去。

经过一夜的思考,他做了决定,这个星期正好父母从外地回家,他先陪他们过上一晚。

也许,这个夜晚是一道分水岭,从此就决定了他未来的人生方向。

父亲看到他回家,很热情地和他讲外面的事情,母亲则在厨房里忙着做他喜欢吃的一切。

他在等父亲问他的学习情况,可是父亲就是不问。

吃过晚饭,父亲少见地和母亲陪着他一起去村庄西边的小山脚下,父亲说:“娃儿,你看这山有多高?”他小时候爬过这山,因为山势陡峭,荆棘丛生,从未爬到过山顶,所以很难回答。

没有经历过,怎么会知晓呢?面对父亲的提问,他不知如何作答。

父亲见儿子沉默,就说:“这山,说高也不高,努力去爬了,到达山顶就知道了。

如果从未爬到过山顶,你就永远也不知它有多高?”其时,圆圆的月光洒下来,如同白昼,山在那里坦然地呈现出它的身姿。

父亲说:“孩子,今天,你母亲在山下看着,我们俩一起开始爬山,看谁先到山顶?”他想不明白,父亲今天为什么有闲心陪他来爬山,而且是晚上,以前,他很少有这样闲情逸致啊!不过,他看了父亲一眼,那个在他的眼里曾经高大的身体,现在已经有些苍老了,他不相信会输给父亲。

就答应了父亲的要求。

山虽然很陡峭,但是他熟悉这座山的身材,哪里有坡,哪里有路,还有他年轻矫健的身体,他相信自己会爬到山顶的。

在母亲的注视下,他们父子俩开始爬山,月光下,两个身影用自己的方式向山顶攀去。

脚下凹凸不平,手被刺破了,腿受了伤,胳膊擦破了皮,脸上还划了条伤口,虽然如此,他还是爬上了山顶,这是他第一次到达山顶。

他的心忽然有了一份豪情,他真想大喊一声,告诉别人他内心的快乐。

看到父亲也快爬到山顶了,他弯下腰,拉了一把父亲。

父亲也到达了山顶。

站在山顶上,父子俩一起大声地对着夜空喊了起来:“噢——,噢——”整个小村都回荡着他们的声音。

他对父亲说:“山就这么高!”父亲笑笑:“其实山就这么高。

”他决定回校去好好读书。

任课的老师都感到奇怪,他怎么像变了一个人,成绩像雨后的竹笋,蹭蹭地升了上来。

后来,他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学,成了一位非常有名的律师。

在他的心中,一直屹立着一句话:山就这么高。

1. 文中父亲要“我”爬山的起因是什么?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分)2.结合具体语境,揣摩下列加点词,指出其表达效果。

(4分)(1)月光下,两个身影用自己的方式向山顶攀.去。

着一句话:山就这么高。

(2)在他的心中,一直屹立..3 .本文与已学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的立意相似,但有区别。

请你比较两篇文章,分别写出其生活哲理。

(2分)(1)《山就这么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走一步,再走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写一段叙评结合的赏析性文字。

(4分)七、写作(二题任选一题)(60分)(一)在你的心灵深处一定会不断地萌发出许许多多的“渴望”,如渴望得到父母师长的理解,渴望有位好友,渴望获得成功,甚至渴望得到一本好书,一条漂亮的裙子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