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6-7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6-7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九上化学第六、七单元检测题(RJ)(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Cl—35.5Ca—40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其中第1~15小题||,每小题2分||,第16~20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1.下列不属于清洁能源的是(D)A.太阳能B.风能C.地热能D.石油2.石墨炸弹爆炸时释放出大量石墨纤维||,易造成输电线、电厂设备损坏||,这是由于石墨(C)A.质软B.有吸附性C.能导电D.易燃、易爆3.下列标志与消防安全无关的是(B)4.(鄂州中考)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B)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B.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C.甲烷和一氧化碳D.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5.下列关于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性质比较不正确的是(B)A.组成:均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B.性质:CO2、CO都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用途: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一氧化碳气体可作燃料D.危害:二氧化碳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一氧化碳会引起中毒6.节能减排、低碳出行是我们倡导的生活方式||,“低碳”指的是尽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C)A.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为红色||,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B.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会加剧温室效应||,因此应禁止使用化石燃料C.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除CO2外||,还有CH4、O3以及氟利昂等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之前||,必须做灯火试验||,是因为二氧化碳有毒7.(贵港中考)下列关于燃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A.石油是纯净物B.煤、石油、天然气和酒精都是化石燃料C.煤和石油的燃烧会造成空气污染D.只有通过燃料的燃烧才能获得热能8.(海南中考)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A.可燃物燃烧一定会生成二氧化碳B.在加油站使用手机可能引发燃烧、爆炸C.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立即用湿抹布扑灭D.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9.当人被困在火灾现场时||,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自救措施||,下列做法错误的是(B) A.拨打火警电话求救B.直立身子朝有火光的方向逃生C.用湿毛巾或口罩等捂住口鼻D.蹲下或匍匐前行逃生10.(北海中考)下列关于碳与碳的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D)A.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B.木炭和一氧化碳都具有还原性C.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碳元素的单质D.二氧化碳能使干燥石蕊纸花变红11.下图四支蜡烛都将熄灭||,其中一支熄灭的原因与另外三支不同的是(B)12.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如图所示||,下列过程放在X处不合理的是(D)A.人和动物的呼吸B.植物的呼吸作用C.化石燃料的燃烧D.利用太阳能发电13.为了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小赵做了以下实验||,不合理的是(C) A.步骤①B.步骤②C.步骤③D.步骤④14.打火机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下图是普通电子打火机的实物照片||。

下面可以做到符合燃烧条件能打着火的组合是(A)A.①③⑤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15.按如图进行实验||,有关说法及分析不正确的是(D)A.烘干的木炭粉末与CuO粉末须混合均匀B.网罩的作用是集中火焰||,提高温度C.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产生的气体一定没有CO16.可用同一化学原理解释的现象是(A)①大量的石灰水||,液面上出现一层硬壳状薄膜②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人体呼出的气体||,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③为了使石灰浆粉刷的墙壁快点晾干||,在室内生起一盆炭火||,开始时墙壁反而潮湿④向紫色石蕊溶液中通入CO2气体||,溶液变红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7.实验室制取CO2有以下步骤:①连接好装置;②向试管中小心放入几小块石灰石;③向试管中小心注入适量稀盐酸;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收集产生的气体;⑥用燃着的木条检验集气瓶内是否收集满CO2||。

以上操作按由先至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B)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④②③⑤⑥C.①③②④⑤⑥D.③①②④⑤⑥18.有三瓶无色、无味的气体X、Y、Z||,它们分别是甲烷、氢气、一氧化碳中的一种||,分别点燃三种气体||,用干燥的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只有Y和Z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水滴出现||,燃烧后分别向烧杯中注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只有X和Y的烧杯内石灰水变浑浊||。

则X、Y、Z分别是(C)A.CH4H2CO B.CH4CO H2C.CO CH4H2D.H2CH4CO19.(东营中考)如图所示进行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实验||,不正确的说法是(D) A.甲、乙两处的现象分别是:黑色粉末减少、黑色粉末逐渐变红B.甲处发生的反应是典型的吸热反应C.丙处试管可防止液体倒吸D.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未进行尾气处理20.某化学小组利用混有少量CO2的CO气体还原CuO||,并验证反应后的气体的产物||。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可重复使用)||。

按气体从左到右的方向||,装置连接顺序正确的是(C)A.丙→甲→乙→丁B.甲→丙→乙→丁C.丙→乙→甲→乙→丁D.乙→甲→丙→乙→丁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二、填空与简答(本大题共5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33分)21.(7分)在H 2、O 2、CO 2、N 2、CO 五种气体中:(1)有毒的是__CO __;(2)不宜用排水法收集的是__CO 2__;(3)常用作还原剂的是__H 2、CO __;(4)写出其中氧化物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2CO +O 2=====点燃2CO 2__;(5)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的是__CO 2__;(6)只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是__N 2、CO __;22.(6分)(扬州中考)能源和环境一直受到人们关注||。

(1)太阳能和天然气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__太阳能__||,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__天然气__||,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 4||,CH 4中H 的质量分数为__25%__||,CH 4燃烧主要是将化学能转化为__热__能||。

(2)造成大气中CO 2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__c __||。

(填序号)a .动植物的呼吸作用b .实验室逸出CO 2c .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3)汽车尾气中的CO 和NO||,在催化剂作用下能转化为CO 2和N 2||,该反应中CO 和NO 的分子个数比为__1∶1__||。

23.(5分)(1)如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部分图示||。

实验一是探究燃烧需要__可燃物__;实验二中原来在热水里不燃烧的白磷||,在通入氧气后燃烧了||,说明燃烧还需要__氧气(或空气)__||。

实验一 实验二(2)灾难发生后||,最重要的是生命安全||,当火势较大||,应跑离着火区||,并立即拨打火警电话__119__||。

(3)高楼起火时||,消防队员常用高压水枪灭火||,此措施依据的灭火原理是__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__||。

(4)请你再举一个生活中灭火的实例__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或其他合理答案)__||。

24.(8分)能源和环境已经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1)目前人们利用最多的能源是煤、__石油__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煤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等气体||,这些气体中||,溶于水会导致酸雨的主要是__二氧化硫__||。

(2)氢气作为理想燃料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燃烧的产物没有污染||,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反应__2H 2+O 2=====点燃2H 2O __||,目前没有大规模使用的原因是__AB __(填字母)||。

A .氢气的储存和运输困难B .获得氢气的成本高C .制备氢气的原料少D .氢气燃烧的热值不高(3)“轻轨电车”(如图)是近年来新兴的城市高架交通工具||,具有污染小的优点||。

当轻轨电车开动时||,轻轨电车上裸露的“电刷”沿架空电线滑动||。

电刷材料中含有石墨||。

选择石墨作电刷材料是因为其具有下列性质:①__导电性__;②__润滑性__;③__耐高温等__||。

25.(7分)A 、B 、C 、D 、E 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不同物质||,其中A 为黑色固体||,C 为澄清石灰水久置生成的难溶性物质||。

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C __;B__CO __;C__CaCO 3__;D__H 2CO 3__;E__CO 2__||。

(2)写一个通过分解反应由C→E 的化学方程式__CaCO 3=====高温CaO +CO 2↑__||。

三、实验与探究(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6分)26.(8分)根据下列A ~C 的三个实验||,请按要求填空:(1)A 实验中||,请写出标号为①的仪器名称__集气瓶__||,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用药品为__石灰石和稀盐酸__||,指出用该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一个明显错误的地方是__用排水法收集CO 2__||,是否可以用该装置来制取氧气呢?__是__(填“是”或“否”)||。

(2)B 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__||。

(3)C 实验中将镁条在空气中点燃后再放入充满CO 2的集气瓶中||,发现镁条继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产生一种白色固体和一种黑色固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2Mg +CO 2=====点燃2MgO +C __||。

此实验说明在特殊情况下__CO 2也能支持燃烧__||,即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

27.(8分)图1是探究白磷在水中燃烧的实验装置||。

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有:①通入氧气时||,白磷易被冲散而较难与氧气接触;②逸散的五氧化二磷会造成空气污染||。

图2是探究白磷在水中燃烧的改进实验装置||,由A 、B 、C 三部分组成||。

请认真阅读下列内容并回答有关问题:资料卡:凡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称为酸性氧化物||。

常见的酸性氧化物有CO 2、SO 2、NO 2、P 2O 5等||。

图1 图2(1)在仪器①中加入一药匙二氧化锰||,用注射器吸入约40 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将注射器的针头刺入橡皮塞中||。

仪器①的名称为__锥形瓶__||。

(2)在广口瓶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其中上部||,旋紧双孔塞||。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__吸收逸散的五氧化二磷||,减少环境污染__||。

(3)取一块绿豆大小的白磷放入小试管中||,再加入少量约80℃的热水(热水的高度以小试管高度的12为宜);将大试管稍作倾斜||,让小试管沿大试管内壁滑入大试管中;将双孔塞的导管伸到小试管中接近白磷正上方的位置||,旋紧双孔塞;最后将大试管放入烧杯中||,放白磷的试管必须要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