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统计学第三章 统计整理

统计学第三章 统计整理

城乡区别
离退休 ?
是否健在
不符合穷尽性和互斥性 17
《统计学》第三章 统计整理
拟定分组数目
即决定分成哪些组,各组的内容、 名称和界限。
原则
互斥性 指各组之间界限明确,总体中的
每一个单位,都只应属于其中的 一个组。
穷尽性
指在一个分组方案中拟定的所有 组,能够包容总体的全部单位,
不能排斥和遗漏任何一个单位。
《统计学》第三章 统计整理
获金牌项目 金牌数 占总数比例
变量值 x
跳水
5枚
举重次数(频数)5枚
乒乓球 f 4枚
羽毛球
4枚
体操
3枚
射击
3枚
柔道
2枚
田径
1枚
跆拳道
1枚
频率 f /∑f
0.1786
0.1786 0.1429 0.1429 0.1071 0.1071 0.0714 0.0357 0.0357
⒉确定组距及组数 R≤组距(d) ×组数(m)
确定组距的原则:
要能区分各组的性质差异 要能反映总体资料的分布特征 为方便计算,尽可能为5或10的整数倍 36
编制等距数列
《统计学》第三章 统计整理
计算组数(组数不宜过多,也不宜太少)
mR d
(当 R的结果为整数时)
从不同角度说明总体的内部状况的认识体系。
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 平行分组体系 或两个以上标志分别进行
简单分组。各分组标志表 现并列使用。
交叉分组体系 各分组标志表现交叉 结合使用。
24
平行分组体系
《统计学》第三章 统计整理
对教师 的分类
按性别分类
男性 女性
高级 按职称分类 中级 共计7组
初级 2+3+2
庭拥有全部财富的4%。
14
统计分组的方法
《统计学》第三章 统计整理
选择分组标志
正确选择分组标志是做 好统计分组的前提。
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选择分组标志 根据现象的本质特征选择分组标志
根据现象所处的历史条件选择分组标志
15
统计分组的程序与原则
《统计学》第三章 统计整理
选择分 确定分 总体单 组标志 组体系 位归类
28
品质数列的编制
《统计学》第三章 统计整理
获金牌项目 金牌数 占总数比例
跳水
5枚
举重
5枚
乒乓球
4枚
羽毛球
4枚
体操
3枚
射击
3枚
柔道 品质2数枚 列
田径
1枚
跆拳道
1枚
0.1786
0.1786 0.1429 0.1429 0.1071 0.1071 0.0714 0.0357 0.0357
29
品质数列的编制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5 )》, 116页,l版,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5。 13
《统计学》第三章 统计整理
研究贫富差别的基本方法:将人口按 收入水平等分为 5 组,观察收入差别。
20% 20% 20% 20% 20%
中国九十年代:最富的20%家庭
拥有全部财富的48%,最穷的20%家
将统计调查得到的原始资料进行科
统计整理 学的分类和汇总,使之成为系统化、
条理化的综合资料,以反映研究总 体的特征。
地位 是统计调查的继续,统计分析的前提 和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4
统计整理的种类
《统计学》第三章 统计整理
根据定期统计报表资料进 定期统计资料的整理 行综合整理
专题统计资料的整理 历史统计资料的整理
大家好
1
第三章 统计整理
第一节、统计整理概述 第二节、统计分组 第三节、分布数列 第四节、绝对数与相对数 第五节、统计表与统计图
2
客观 现象 数量 表现
《统计学》第三章 统计整理
统计研究目的
统计设计
统统 计计 调整 查理


分 析
统计 总体

数量

特征


统计研究的程序
3
第一节 统计整理概述
通过统计调查可以搜集到大量的统计资料, 是统计研究的基础。但是这些资料只是反映总 体单位具体情况的分散的、不系统的资料,不 能用以反映总体的特征。
科学性:
组间差异 大,组内 差异小。
穷尽性和互斥 性:每个单位
均能且只能归 到某个组中。
16
统计分组的方法
《统计学》第三章 统计整理
对大学生月生活 费支出情况进行 分组研究: 按家庭收入水平 分组; 按城乡分组; 按性别分组;
按年龄分组。?
不符合科学性
对父母亲下岗情 况进行分组研究
单亲下岗; 双亲下岗; 双亲在岗。
一般是根据专门调查资料 进行整理的,是为研究某 项专门问题而进行的,目 的性明确,政策性强,时 效性也很强
利用年报(或定期报表)资料, 系统地综合汇总、积累资 料的一种整理工作 5
《统计学》第三章 统计整理
三、统计资料整理的基本程序 编制整理纲要
统计资料的审核
统计资料的分类汇总
编制统计表
6
统计资料的审核
31
编制结果如下:
日产量(件)X
20 21 22 23 24 25 26 合计
《统计学》第三章 统计整理
工人数(人) f
3 5 6 4 3 2 1 24
32
变量数列的编制
《统计学》第三章 统计整理
组距数列
指每个组的变量值用一个区 间来表现的变量数列
编制条件:
变量是连续变量;
或:总体单位数较多变量不同取
对总体单位而言,是“合”,即将性质相同的 个体组合起来,在同一组内则保持着相同的性 质。
10
分组
《统计学》第三章 统计整理
25%
33%
分组前
分组后
42%
作用:1·区分事物的性质
例:按所有制性质划分,我国现有8种经济类型: 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私营经济;个体经济 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投资经济;港 澳台投资经济
值个数也较多的离散变量。
等距数列 变量值变动区间的长度相等 异距数列 变量值变动区间的长度不完全相等
33
《统计学》第三章 统计整理
编制等距数列 适用于总体单位的标志值 变动比较均匀的情况
实例
己知某班35个学生统计学期末考试成绩如下,单位(分) 44 50 56 60 62 63 65 65 69 69 69 70 73 74 76 77 78 78 79 80 83 84 85 85 86 87 88 89 90 91 91 92 93 94 94
要求编制组距数列。
34
组距数列的编制 《统计学》第三章 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编制步骤或内容
原始数据 计算组中值
排序 确定组限
计算变异全距 确定组数、组距
汇总组单位数
制作组距数列统计表
35
编制等距数列
《统计学》第三章 统计整理
编制步骤:
⒈求变异全距 R X m a X x m i9 n 4 4 5(分 0 )
有差错,等等。
7
数据审核
《统计学》第三章 统计整理
统计工作的基本程序
收集 数据
真实 数据
虚假 数据
科学地计 算与分析
假数真算
得出 结论
正确 结论
错误 结论 8
数据审核
审核种类
《统计学》第三章 统计整理
审核内容 审核方法
完整性 单位缺失 与调查方
数 审核 项目缺失 案比较 据 准确性 口径、方 逻辑审核
30
变量数列的编制
《统计学》第三章 统计整理
单项数列
指每个组值只用一个具体的 变量值表现的数列
编制条件:
变量是离散变量
同时
变量的不同取值个数较少 具备
【例】己知某车间有24名工人,他们的日产量(件) 分别是:20,23,20,24,23,21,22,25,26,20, 21,21,22,22,23,22,22,24,25,21,22,21, 24,23.要求根据以上资料编制变量数列。
组距式分组
将作为分组依据的数量标志的整个取 值范围依次划分为若干个满足互斥性
和包容性的区间,用这些数值区间作

为组的名称。
60分以下
某班学生统计 60—70分
学成绩分组 70—80分
80—90分
90分以上
19
组距式分组中的一些概念
《统计学》第三章 统计整理
组限
上限 下限
区间数值的最大值 区数值的最小值
50以下
50~100
100~200
下组限L
200~300 300以上
商店数 (个)
每售百额如元中:商支组品 付距销 的d=U-L =流1通00费-5(0元=)50(万元)
10
14.2
20
11.4
30
10.1
25 如:组9.中2 值x=(U+L)/2
15
8.5=(100+200)/2
=150(万元)
21
审核 法、计量 平衡校验 单位等等 经验判断
全员劳动生产率<工人劳动生产率
某指标是否符合正常水平 9
第二节 统计分组《统计学》第三章 统计整理
指根据事物的内在特点和统计研究的
统计分组 需要,按一定的标志将统计总体区分
为若干性质不同的组成部分的统计研 究方法
对总体而言,是“分”,即将总体区分为性质 相异的若干部分。
1、简单分组
《统计学》第三章 统计整理
2、复合分组
即总体按一
个标志进行分 组。它只能从 某一方面说明 总体的分布状 况和内部结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