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脊柱骨折ppt

脊柱骨折ppt


❖1.治疗原则: 1) 治疗愈早愈好。 2) 整复脊柱骨折脱位。 3)采用综合治疗:脊髓切开,局部冷疗,
多种药物,高压氧。
❖ 手术指征: 1. 脊柱骨折-脱位有关节突交锁者 2. 脊柱骨折复位不满意,或仍有脊柱不稳
定因素存在着 3. 影像学显示有碎骨片凸出至椎管内压迫
脊髓者 4. 截瘫平面不断上升,提示椎管内有活动
B、功能重建与康复训练
C、固定融合以恢复脊柱稳定性
D、脊髓损伤早期避免应用糖皮质激素
E、预防治疗并发症
F、手术减压
-
(ABCF)
❖ 第三问:该患者手术治疗时应该: A、颈椎后路双开门脊髓减压术 B、颈椎后路双开门硬脊膜切开脊髓探查减压术 C、颈前路C5椎体次全切除,椎间植骨内固定术 D、颈椎后路椎体钉-棒系统固定,颈椎前路椎 间融合术 E、尽早应用颅骨牵引 F、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
临床表现
❖ 1.有外伤史 ❖ 2.局部疼痛,腰背部或颈部痉挛,不能
站立,翻身困难。 ❖ 3.合并腹膜后血肿症状。
4. 合并神经损伤表现。
检查和诊断
❖ 1.详细询间病史,注意其他部位损伤(复合伤的判 断)。
❖ 2.全面,有目的地进行体格检查。检查时要先处理紧 急情况,抢救病人生命。
❖ 3.逐个进行,望、触、动、量顺序。 ❖ 4.检查是否有脊髓损伤。 ❖ 5.X线检查 ❖ 6.CT或MRI检查。
❖ 6.脊神经 ❖ 1) 脊神经根 ❖ 2) 脊神经节 ❖ 3) 脊神经分支
❖ 脊髓的生物力学 ❖ 脊髓损伤的病因
骨性压缩或分离 伸展与旋转 屈曲与旋转
神经性出血性坏死 拉伸直至裂开 挤压
❖ 脊髓损伤分类 1.完全性截瘫 2.不完全性截瘫
❖脊髓损伤病理: ❖按损伤的部位和程度可分为:
1.脊髓震荡 2.脊髓挫伤与出血 3. 脊髓断裂 4. 脊髓受压 4. 马尾神经损伤
(B)
-
❖ 4、下列哪项可早期区别脊髓完全损伤与不完全 性损伤? A、X线摄片了解骨折脱位程度 B、腰穿做奎肯试验 C、反复的神经系统查体 D、完全损伤表现为痉挛性瘫痪, E、完全损伤表现为受伤平面以下感觉、运动、 反射及括约肌功能完全丧失 (C)
-
❖ 5、脊柱骨折脱位合并截瘫手术指征应除外: A、骨折脱位合并关节突交锁者 B、X线片示有碎骨片突入椎管压迫脊髓者 C、截瘫平面不断上升者 D、腰穿压颈试验脑脊液有梗阻者 E、手法复位未能完全复位者
急救搬运
❖ 1.用木板或门板搬运 ❖ 2.搬运方法:滚动法,平托法。 ❖ 3.对颈椎损伤病人,专人牵引,严禁强行搬动
头部。
治疗
❖ 1 若有其他严重复合伤,应积极治疗,抢 救伤员生命。
❖ 2.保守治疗: ❖ ① 适应症:a 单纯性压缩骨折不到1/5者,
b 年老体弱不能耐受手术。c 无神经压迫症 状。
-
❖ 2、男,56岁,高处坠落伤,查体:颈部压痛, 四肢瘫痪,呼吸困难,痰鸣音较重,X线片示: C4-5骨折脱位。该病人应首先采取那项措施? A、上呼吸机 B、气管切开 C、吸氧 D、手术复位固定 E、呼吸兴奋剂 (B)
-
❖ 3、胸腰椎骨折脱位合并截瘫最好的处理: A、卧硬板床,腰背下垫枕复位 B、尽早手术复位并行椎管减压 C、两桌法整复骨折脱位 D、双踝悬吊法整复骨折脱位 E、双下肢骨牵引整复骨折脱位
-
前纵韧带
后纵韧带
-
黄韧带
棘间,棘上韧带
-
解剖结构
9. 钩椎关节 10. 椎间盘 11. 椎管:内壁组成,横断面形状变化,大小测
量 12. 神经通道:椎管内段和椎管外段 a) 颈椎间管 b) 侧隐窝 c) 椎间孔
解剖结构
13)脊柱的动脉:节段性 14)脊柱的静脉:广泛吻合浅丛;无
瓣膜,可双向流动;壁薄;不与 动脉密切伴行。 15)脊柱的神经分布。
腰椎骨折的侧位片
❖ 压缩骨折合 并滑脱
-
常见的固定方法1
❖ 钢丝固定
-
常见的固定方法1
❖ 植骨融合
-
钢板固定 植骨融合
固定方法2
-
固定方法2
❖ 椎弓根固定
-
❖ 复位植骨
椎弓根固定
-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
-
❖ 术前定位
术中穿刺
-
建立通道 置入球囊 注射骨水泥
-
-
-
脊髓损伤
❖ 脊髓解剖:
砸伤。 2. 直接暴力:少数。如:枪弹伤。
胸腰椎骨折分类
❖ a) ❖ b) ❖ c) ❖ d) ❖ e) ❖ f)
单纯楔形压缩骨折 稳定型爆破骨折 不稳定型爆破骨折 Chance骨折 屈曲-牵拉型损伤 骨折并脱位
颈椎骨折分类
a) 屈曲型损伤 b) 垂直压缩损伤 c) 过伸损伤 d) 不甚了解机制损伤:齿状突骨折
② 颈胸、腰段为活动部;骶 尾段为不活动部;骶、尾椎 各融合为1块。
③ 生理弯曲。
观脊 柱 整 体
-
解剖结构
1.结构特点:
1) 椎体 2) 椎弓:椎弓根+椎板,椎弓根峡部 3) 横突和棘突 4) 前、后纵韧带 5) 黄韧带 6) 棘上韧带 7) 棘间韧带 8) 椎间关节:椎间关节面的渐变
椎间盘
脊椎骨折
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 裴济民
2014-03-17
概述
❖ 比较常见,约占全身骨折的5-6% ❖ 以胸腰段多见。 ❖ 脊柱骨折可以并发脊髓或马尾神经
损伤,特别是颈椎骨折,脱位。合 并脊髓损伤最高可达70%。
解剖概要:
1. 组成:① 脊柱由7个颈椎,12个胸椎 5个腰椎,5个骶椎及4个尾椎 组成,共33块。
脊柱的稳定
3 . 脊 柱 稳 定 的 “ 三 柱 ” 根 念 ( Danis 1984)
前柱:前纵韧带,椎体前份和椎间盘 前份
中柱:椎体后份,椎间盘后份和后纵 韧带
后柱:关节突、黄韧带、棘上韧带和 棘间韧带。
-
脊柱的特点—颈椎
4.脊柱各段特点: ① 颈椎: a.C3-C7共同特点:椎体侧方有钩突;
❖ 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 1.典型表现:感觉、肌力、反射、肛门及膀胱
括约肌功能障碍。 ❖ 2.完全横断与不全横断。 ❖ 3.上、下运动神经无瘫痪。 ❖ 4.不同节段损伤表现不同。 ❖ 5.截瘫指数评定。 ❖ 6.鉴别诊断。
❖ 脊髓损伤的治疗:
❖ 1.急救与搬运 1) 就地简单检查 2) 担架、门板或木板 3) 安全搬运伤员
❖ ② 方法: ❖ a) 卧硬板床,垫枕。 ❖ b) 牵引复位,颅骨牵引,手法牵引,悬吊复位。 ❖ c) 腰背肌功能锻炼:仰卧法,俯卧法 ❖ d) 外固定:石膏背心,颈胸石膏,支具固定。
手术治疗
❖ 手术指征: ❖ a) 开放性脊柱损伤并有异物存在者。 ❖ b) 椎体爆裂骨折或骨折脱位,影像学检查明确
显示有骨折片或椎间盘内容物侵入椎管者。 ❖ c) 脊椎中、后柱损伤有椎板,椎弓根或关节突
骨折碎片侵入椎管者。
❖ d) 关节要跳跃径经颅骨牵引不能复位者.
❖ e) 脊椎中、后柱遭受破坏需要进行稳定手术者
❖ f) 由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瘫痪平面上开,症状 逐渐加重者。
手术方法
❖ 脊柱骨折 ❖ 腰1锥体骨折
(CE)
-
-
-
❖ 第一问:为正确诊断,应采取的必要检查是: A、心电图 B、颈部MRI C、摄颈部正、侧位X线片 D、脑血流图 E、颅脑CT F、血常规、肝功、乙肝五项 (BC)
-
❖ 第二问:X线片示:C5椎体骨折,MRI示C5椎 体下缘向后突入椎管压迫颈脊髓,临床诊断为:
C5椎体骨折并不全截瘫。其治疗原则: A、治疗越早越好
出血者
-
❖ 4). 预防和治疗并发症: a) 防治褥疮 b) 防治泌尿道感染和结石 c) 便秘的处理 d) 防治呼吸道感染 e) 体温失调的处理
❖ 5)康复治疗与功能重建
练习
-
❖ 1、搬运脊柱骨折病人最正确的体位是: A、侧卧位 B、仰卧屈曲位 C、仰卧过伸位 D、俯卧过伸位 E、半坐卧位
(C)
❖ 1.形态: A .三个主要功能分区,颈膨大,胸段脊髓,
腰膨大。B.脊髓与椎骨的位置。 ❖ 2.内部构成:
A.脊髓灰质:脊髓灰质的板层构筑,脊髓灰 质细胞柱。
B.脊髓白质: C.脊髓的重要传导束及其传导路径。 ❖ 3.脊髓节 ❖ 4. 脊髓的血供
-
-
❖ 5.脊髓的被膜及椎管内腔隙。 ❖ 1) 硬脊膜 ❖ 2) 蛛网膜 ❖ 3) 软脊膜
椎孔较大,呈三角形;关节突方向近 似水平位;横突有孔,过椎动脉;棘 突分叉。 b.C1:无椎体,前后两弓及两侧块。 c.C2:有齿状突Leabharlann d.C7:棘突长,不分叉。-
胸椎
① 胸椎: a. 椎体两侧有肋凹,与肋骨头形成胸肋
关节。 b. 椎孔较小,呈园形 c. 关节突方向呈冠状位,有利于旋转 d. 横突有肋凹,与肋结节形成肋横关节 e. 棘突长,向后下,彼此相接作叠瓦状。
(E)
-
❖ 6、腰椎后路L4-5椎板间开窗,椎间盘切除术后 的康复包括: A、腰背肌训练 B、腰围保护一年 C、直腿抬高练习 D、卧床三个月 E、腰部硬质支具保护六个月
(AC)
-
❖ 7、题干:男,30岁,车祸致颈部疼痛、四肢无 力3小时,神志清,查体:颈部压痛(+), Hoffman(+),双膝反射亢进,双上肢屈肘肌 力差,双手握力、双下肢肌力IV级
肋横突关节 肋头关节 椎间盘
-
腰椎
① 腰椎: a. 椎体大,呈肾形 b. 椎孔呈三角形或 形。 a. 关节突方向大致呈矢状位。 b. 横突较细小。 c. 棘突大,呈长方形。
-
骶椎和尾椎
① 骶椎:融合成一块,骶骨岬,骶髂 关节
② 尾椎:融合成一块,呈三角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