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专题一、学习方法与应试技巧一、中级会计实务课程特点中级会计实务在三个科目中算是难度最大、内容最多的一科,并且该科目属于基础性科目,本科目的学习会影响到另外财务管理和经济法的学习,学习中本科目花费的时间也算是比较长的,在备考复习中我们需要将其排在前面开始学习。
二、中级职称考试在整个会计类考试中的难度和性价比分析中级职称考试勤奋大于聪明。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不需要我们多么聪明但是需要我们努力就可以;从考试层面来看,深度有限;广度有限(要求会什么就会什么,特殊问题不必研究)。
中级职称在整个会计类考试中属于性价比最高的一个资质证书。
三、近三年题型、题量、分值表该题型比较简单,是最容易拿分的一个题型,但是在做单选题的时候大概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题目属于小型计算的题目,另外一部分题目属于文字性的题目。
在做单选题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题目的要求,看要求是让选择正确的,还是让选择错误的,是让选择包括的还是不包括的。
(二)多选题分析针对多选题的准备来讲功夫要下在平时,重点在与积累和长时间的学习,因为针对10个多选题每个题目4个选项,相当于是40个考点散布在教材的22个章节中。
所以等到考前冲刺了才知道多选题不行了,那个时候已经没有时间了。
所以从现在开始一定要树立一概念,就是长期的积累。
(三)判断题分析1.判断题相对比较简单,往往是一些基本概念和观点,只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能注意这些基本内容,判断题的得分应当是较高的2.不得不提的是判断题的评分标准,判断结果正确的得1分,判断结果错误的“倒扣”0.5分,不判断的不得分也不扣分,万幸的是,判断题整个题型的最低得分为0分。
所以,考生在做判断题时最好还是坚持“谨慎原则”,没有把握的情况下,选择“放弃”可能比选择“碰运气”更明智,以免将自己已经夺得的阵地丢失殆尽。
(四)计算分析题本类题共22分,凡要求计算的项目,除特别说明外,均须列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出现小数的,均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小数。
凡要求编制的会计分录,除题中有特殊要求外,只需要写出一级科目。
计算分析题往往考核的知识点比较单一,往往仅仅涉及某一章或两章的知识点。
复习该部分的内容有很强的针对性。
难度不大。
(五)综合题本类题共33分。
凡要求计算的项目,除特别说明外,均须列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出现小数的,均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小数。
凡要求编制的会计分录,除题中有特殊要求外,只需要写出一级科目。
综合题的考核难度最大,涉及跨章节的内容,熟悉具体业务的账务处理,并且熟练掌握综合的知识点,这就需要平时学习时,首先将每一章的具体知识点熟练掌握了,其次加强综合知识点的练习。
四、教材基本内容与各章重要程度(一)2015年10月《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已经财政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
对第十一章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二)营改增的影响引起的变化(集中在资产章节)固定资产购建过程中增值税的处理:国家税务总局的公告【2016】15号《不动产进项税额分期抵扣暂行办法》第三条规定,纳税人2016年5月1日后购进货物和设计服务、建筑服务,用于新建不动产,或者用于改建、扩建、修缮、装饰不动产并增加不动产原值超过50%的,其进项税额依照本办法有关规定分2年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第四条规定,60%的部分于取得扣税凭证的当期从销项税额中抵扣;40%的部分为待抵扣进项税额,于取得扣税凭证的当月起第13个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举例】某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入不动产材料一批,价款1000,扣税凭证进项税额170,要求:做出账务处理。
【解答】借:工程物资 1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02(170×60%)——待抵扣进项税额68(170×40%)贷:银行存款 1 170六、学习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一)会计理解的核心是分录;需要将重要的题目的分录写两遍,有些内容通过文字理解不了,但是通过分录就能理解了。
(二)会计学习注重理解;(三)善于总结和归纳。
(四)相关知识的储备需要准备相关的税法知识、和财务管理知识。
【总结归纳一】(来源于良善网校无忧通关系列辅导书)【总结归纳三】【提示1】长期股权投资与其他金融资产的区分资产”或“长期股权投资”;但绝对不能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
【提示3】购入的债券可作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或“持有至到期投资”;但绝对不能作为“长期股权投资”核算。
七、学习进度及复习备考资料1.高级私塾班周老师基础阶段(2016年12月-2017年03月)基础班,这个班次的学习极为重要,能不能通过考试,关键就在这里了,我们往往会提醒考生,不论时间多么紧张,基础班的课程是一定不能错过的。
2.高级私塾班周老师提高阶段(04月-07月)习题班,该班次主要对比较容易出题的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辅以一定量的经典习题,帮助考生提高应试能力,考生可以听完基础班以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复习和消化,直接进入习题班的学习。
如果时间比较紧张但基础比较好的考生,也可以考虑打印该班次讲义,直接消化讲义。
3. 高级私塾班周老师冲刺阶段(考前)模考试题精讲班:该班次主要针对模拟试题进行讲解,帮助考生思考、制订个人的应考策略,并解决考生模拟测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考生应当提前独立完成模拟试题而后听课,方能获得最佳的效果4.复习备考资料中级实务教材、周春利老师编写的无敌通关系列辅导练习题。
专题二会计基础知识(一)一、会计总论(一)会计的概念及特征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经济管理工作。
在企业,会计主要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并对企业经营活动和财务收支进行监督。
(二)会计对象会计的对象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凡是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也就是会计的对象。
(三)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本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企业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设定。
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1.会计主体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在会计主体假设前提下,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反映企业本身所从事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
明确界定会计主体是开展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工作的重要前提。
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的关系:会计主体:强调是否能够独立核算;法律主体:强调法人企业。
(1)法律主体必然是一个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2)属于会计主体的有: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企业集团、子公司、生产车间、销售部门等;(3)属于法律主体的有: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2.持续经营持续经营,是指在可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的消减业务。
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在持续经营假设前提下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
(1)持续经营只是一个假定,任何企业在经营中都存在破产、清算等不能持续经营的风险。
企业一旦进入清算,就应当改按清算会计处理(2)持续经营确定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
3.会计分期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
会计分期的目的,在于通过会计期间的划分,将持续经营活动划分成连续、相等的期间,据以结算盈亏,按期编报财务报告,从而及时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
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
(1)我国会计年度自公历每年的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2)会计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包括半年度、季度和月度等。
【提示】资产负债表日或期末的日期是哪一天,取决于提供哪段期间的财务报告。
比如:(1)提供第一季度财务报告,则3月31日就是期末或资产负债表日;(2)提供半年度财务报告,则6月30日就是期末或资产负债表日;(3)提供年度财务报告,则12月31日就是期末或资产负债表日。
4.货币计量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会计法规定:单位的会计核算应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企业,可以采用某种外币作为其记账本位币,但编制的财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
二、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原则(一)会计要素的定义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是企业会计的六大会计要素。
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1.资产负债表的要素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构成资产负债表的三大核算要素。
(1)资产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特征1】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特征2】资产应为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
其中控制的资产是指企业分期付款购买的资产形成的,分期付款购买形成的资产作为企业自有固定资产进行处理。
【特征3】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资产的确认条件:将一项资源确认为资产,需要符合资产的定义,还需要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第一: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第二:该资源的成本或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企业的资产按其流动性可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两大类。
①流动资产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及预付款项和存货等。
【提示】存货包括各种材料、商品、在产品、半成品、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委托代销商品等。
②非流动资产包括: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待摊费用等。
(2)负债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特征1】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
【特征2】负债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特征3】负债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负债的确认条件:将一项现时义务确认为负债,需要符合负债的定义,还需要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第一: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第二: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的计量。
企业的负债按其流动性(关键点)可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两大类。
①流动负债包括短期借款、应付及预收款项、应交税费、应付职工薪酬等。
②非流动负债主要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和长期应付款等。
(3)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又称股东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
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
①实收资本(股本)是指投资者按照企业章程或合同、协议的约定,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金,也就是企业收到的投资者在企业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的出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