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加快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

关于加快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

关于加快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我市已于2008年制订了《朝阳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纲要》,市政府又下发了《朝阳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

结合我们近期调研中了解的情况,现就实施、落实好《规划》和市政府的《意见》,提出如下建议。

一、按照国家统计规范,进一步明确我市文化产业的范围和门类,以及密切关联产业借鉴陕西、上海、厦门等地的经验和做法,研究发展文化产业不能忽视整体旅游业,以及与娱乐业交叉、关联密切的休闲健身体育业。

由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所和北京大学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共同发起、联合国内文化产业领域众多知名企业共同编纂的《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2003)》所列的文化产业子行业就有:纸质传媒、影音传媒、网络传媒、广告产业、旅游产业、艺术产业、体育产业。

国家统计局出台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权威性的解释说,旅游休闲活动包括:风景区游览活动、动植物观赏活动和休闲健身活动。

所以应该按照国家统计规范,进一步明确,不仅对观赏人文景观的文化旅游业属于文化产业,对自然风光的观赏,对动植物(如花卉)的观赏及相关产业,也属于文化产业范围。

休闲健身体育业即体育服务业,也是文化产业的组成部分。

从我市实际看,以自然景观为主的旅游景点也在加强文化内涵。

在许多旅游线路上,既有人文景区景点,又有自然风光景区景点,很难将二者分开。

把体育服务业纳入文化产业的发展范围和研究视野之中,也符合我市实际。

我市许多县区,文化、体育由一个部门管理。

多数体育场馆也进行文化活动;一些娱乐业场馆中,又有体育活动项目,如体育馆、游泳池(馆)等。

从本质上来说,休闲性健身体育活动也是一种娱乐性消费、文化消费。

深圳市就明确把休闲健身和体彩业列在文化产业中。

另外,文化用品的生产与销售,属于相关文化产业层,也应予以重视。

二、采取具体措施,实实在在地解决对文化产业的认识问题市政府发出的《朝阳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中,明确指出了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意义和战略位置。

现在的问题是,要实实在在地、有针对性地解决一些模糊观念和认识。

要教育广大干部深刻认识文化消费的增长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国家间综合国力竞争的日趋激烈,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早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美国文化产业的产值已占GDP的18%到25%。

日本文化产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8.3%。

我国文化产业从上世纪80年代起步,在经济发达地区及西部一些省份得到长足发展,文化消费不断增长。

2004-2008 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化平均增长率22%。

根据2004年、2008 年两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2004 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为3440 亿,至2008 年增长至7630 亿,年化平均增长率22%,其中法人单位贡献的增加值的年化增速为23.3%,高于同期GDP 的年平均增速(名义)近5 个百分点。

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同期GDP 的比重由2.15%提高到2.43%。

2009 年我国文化产业规模8000 亿,预测2015 年将达17000 亿。

文化产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要从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出发,认识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律性和必然性。

不然,我市的文化产业发展就会同全国其他省市拉大差距,乃至影响经济综合实力同其他省市差距更大。

从我市实际出发,要以四大文化为基础,带动民间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休闲、服务、广告等行业发展。

要牢固树立文化经济一体化的观念;文化产业是一项重要产业的观念;文化产品既可以被当地人民消费,更可能被外地、外省甚至国外人群消费,如果运作科学得当,可以逐步发展成为重要经济增长点的观念。

建议借鉴江苏省的经验,举办文化产业发展高级研修班、研讨会,由市委、市政府领导主持,市委宣传部、市政府办公室会同市文化、广电、出版、旅游、体育、文物等部门具体筹办,市政府综合经济部门和各县、区有关负责人参加,邀请全国和省内文化产业专家,理论界、经济界、文化界人士,共同研讨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认识问题和实践问题。

三、建议将文化产业列入我市“十二·五”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市和县两级统筹规划文化产业发展布局和重大项目继上世纪末,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编制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之后,江苏、湖北、湖南、天津、四川、重庆、广西、云南等省市也纷纷制定文化产业规划,力图在未来5—10年使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2%左右提高到5—6%。

因此,建议我市在编制第十二个五年计划时,将文化产业列入我市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并进行总体规划。

全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要有经过充分科学论证的文化产业项目为支撑。

要建立朝阳市文化产业项目库。

要进一步明确朝阳文化产业发展,实施保护性开发战略、文化旅游先导战略、多元投资战略。

要十分重视抢救、保护、利用朝阳古代文化资源,民族民间文化资源,革命文化资源,当代文化资源。

借鉴广东省对文化产业项目面向社会公布、推介、招标等做法,进行文化产品的生产经营和文化产业项目开发。

当前重点是要抓好进一步完善各市、县的文化产业规划。

各市、县应从当地实际出发,在发展特色文化产业上下功夫。

从当地特色文化资源和优势出发,制订出文化产业发展的综合性中长期规划,尽可能避免在文化产业建设上走弯路。

四、整合文化资源,在做强做大文化产业骨干企业的过程中要实事求是拥有若干实力雄厚的文化产业集团,是一个地区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的重要标志。

我们必须整合、优化现有的文化资源,壮大经营规模,增强竞争实力,做强做大文化产业骨干企业。

在这方面,我们应借鉴兄弟城市的经验,组建广电集团、报业集团,再发展一些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文化产业集团,如演出经营集团、发行集团、旅行社集团、出版业集团、印刷业集团、文化电子商务集团等。

组建文化产业集团应发挥政府和市场两个方面的作用。

尤其是要实事求是,从我市实际出发,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律。

具体来说,建议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在现行体制下,我市文化资源分属不同的政府部门管理,资源整合难度大。

因此,组建文化产业集团,应由政府综合经济部门参与,科学论证,政府推动。

(2)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和业务为纽带,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规范的文化骨干企业。

(3)凡已经组建或正在酝酿组建的事业集团应尽快向企业集团过渡;媒体集团应将喉舌部分之外的经营部分剥离出来,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

鼓励文化事业单位与文化企业单位,从有利于发展、有利于经济效益增长出发的自愿联合、联营或各种形式的合作,逐步向文化产业集团过渡。

五、大力扶持多种所有制中小型文化企业1、搭建服务于多种所有制中小型文化企业的管理平台。

由政府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和实施多种所有制中小型文化企业市场准入、资质年检、效益评估的标准。

运用计算机联网管理系统,形成面向全社会发布文化信息、介绍文化政策、提供文化服务、监督文化环境的公共平台,有针对性地为多种所有制中小型文化企业提供服务。

2、营造有利于多种所有制中小型文化企业发展的市场环境。

除了国家有特殊规定的以外,政府主导的文化活动、文化项目、公益性文化项目资助、文化产品的生产、评奖等,都要为多种所有制中小型文化企业的参与提供平等机遇。

工商、税务、金融、稽查等管理部门依法支持各类中小型文化企业在文化市场中的合法经营和平等竞争。

六、突出重点,发挥旅游业对各门类文化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全国文化产业理论界的一些专家认为,地域性的、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必须发挥优势,集中力量求突破。

一般来说,这个突破点在旅游业。

从朝阳实际出发,除四大文化资源优势外,文化产业的总体实力不强,演艺业、音像业、体育服务业、传媒业等,都缺乏整体优势。

而旅游业则资源丰富,潜力大,优势明显。

旅游业关联度大,产业链长。

应抓住辽宁省把我市列为突破辽西北战略中的重点地区、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保护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我市文化旅游业项目对国外和外省市等社会资金又有极大吸引力的机遇,努力推进旅游业的发展。

所以目前应乘势而上,突出重点,以旅游业的发展,带动演出业、娱乐业、影视业、传媒业、会展业、广告业、工艺美术品业、体育服务业、工农业观光业等文化产业的发展。

要加大旅游产品的宣传营销力度。

上海建立旅游集散中心,整合了当地和江苏、浙江的文化旅游资源,大大方便了游客,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

朝阳应借鉴上海经验,在朝阳市区建立旅游集散中心。

在人流物流增大的同时以朝阳为中心,面向国内外构建文化产品流通体系。

建立朝阳文物、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科研数据库,实施文化资源向数字媒体转移,为传播多种文化产品的生产信息打造平台。

以国家文化资源共享工程为依托,开通综合性的朝阳文化产业网站。

要尽可能加大投入,向国内外大力宣传推介朝阳文化产业项目,推销朝阳文化产品。

七、大力宣传已经涌现出的发展文化产业的先进典型和经验我市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除四大文化已经驰名全国并在国外产生重大影响外,还有一大批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先进典型。

例如,凌源的皮影、建平艺术剪纸、朝阳戏剧创作的发展,这是广大农民群众的创造。

把发展“公司+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的成功做法运用到文化产业发展中来,对于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很有宣传推广的意义和价值。

民营企业投资文化产业,也有一些好典型。

如朝阳屹恒矿业有限公司,投资2400万元组建了凤鸣朝阳大剧院。

这家剧院现在是我市最大的以演出业为主的文化企业,年销售收入达500多万元。

朝阳龙翔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拥有多名学者、专家组成的顾问团队及优秀专业研发设计人员、竭诚为各企事业提供具有朝阳文化特色的各种礼品(会议礼品、办公礼品、纪念礼品、外事活动礼品等)高质量产品、高品位价值,不断向社会展现创意新颖、制作精巧的文化旅游产品。

又如,朝阳三燕文化(旅游)产品研发中心是一家以文化旅游产品的研究开发、制作、销售为一体的民营科技企业。

研发中心立足朝阳的化石文化、红山文化、佛教文化、三燕文化和深厚的民间工艺资源,按着市场经济的需求进行创意开发、包装整合,根据人们商务活动、对外交往的需要,开发制作产品保真、包装精美、携带方便的商务礼品、纪念品;根据旅游市场的需求,研制开发体现朝阳特色,以满足旅游者需求的旅游品;根据装修业市场的需求,提倡“一幅书画,一方奇石,一棵根艺,将改变你的一生”的理念,把文化产品带入千家万户。

对这些文化产业先进典型,应以召开经验交流会、命名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评选文化产业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他们的经验和贡献,促进我市文化产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八、积极培育和孵化文化事业单位中能够适应市场需要的优势部分;加强文物保护,强化文化产业潜在优势在努力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