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银行调研报告(精选多篇)]建设银行调研体会第一篇:建设银行调研报告(一)自觉服务国家经济发展大局,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支持扩大内需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行认识到,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具体到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就是通过不断改革创新,持续增强综合金融服务能力,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建设银行调研报告。
xx年11月上旬,中央决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建行及时调整工作计划,积极支持扩大内需。
由于项目准备工作基础扎实,因而迅速形成信贷投放。
仅xx年后两个月就新增贷款1555亿元,体现了 __、 __“出手快、出拳重”的要求。
建行密切跟踪和分析实体经济需要,围绕促进投资、消费和出口,发挥传统优势,大胆创新探索,采取了全面的服务措施。
(1)积极主动地为基础设施项目和重点企业提供综合性金融解决方案。
除了主动帮助部门、地方和企业做好相关规划,搞好项目评估和造价咨询,还努力降低企业筹资成本,改善财务效益。
xx年通过投资银行、信托理财、租赁等方式为企业融资xx亿元,比上年增加近900亿元。
xx年前9个月,基础设施贷款新增3265亿元,占公司类贷款新增额的56%。
(2)努力为居民提供最好的住房金融和消费信贷服务。
重点支持拆迁安置房、经济适用房、中低价位和中小户型商品房建设。
9月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7928亿元,稳居同业前列;个人消费贷款达到1200多亿元, __透支增速超过40%,有力促进了居民消费。
(3)积极探索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新方法新手段。
建立了120多家小企业“信贷工厂”,组建专门团队,实行标准化、流程化作业,调查报告《建设银行调研报告》。
结合小企业电子商务特点,在浙江、江苏、广东等八个省市推出网上信贷,累计为xx多个客户发放48亿元贷款。
为小企业推出循环额度贷款、小额无抵押贷款,联贷联保贷款等系列产品,近三年中小企业贷款平均增幅20%以上,中小企业客户已占公司类客户的85%,中小企业授信余额占全部公司客户的40%左右。
(4)切实改善农村、农业金融服务。
总结分行小额农户贷款的做法,推广到黑龙江等农业大省,当年发放小额农户贷款26亿元。
已设立5家村镇银行,正在筹备村镇银行控股公司,计划未来三年村镇银行达到100家,努力将服务延伸到更广大的县城和村镇。
近两年涉农贷款平均增长率超过25%。
(5)破解出口加工企业产品转内销遇到的金融难题。
沿海地区外向型企业能够生产全球一流的消费品, __后国外市场萎缩,国内消费者虽然有巨大需求,但苦于没有内销渠道。
这些企业转内销,除品牌、渠道外,融资颈瓶也是主要约束因素。
经过一系列调研、论证,建行推出了“内贸通”系列产品,累计向出口企业授信200多亿元,帮助一批加工出口企业走入广阔的国内市场,实现了多方共赢。
(6)帮助企业兼并、转型升级。
目前,已发放并购贷款超过百亿元,不论在贷款笔数还是贷款总量上,都居国内同业首位。
(7)努力满足“保民生”的多重金融服务需要。
专门推出面向教育、医疗、社保、环保领域的“民本通达”系列产品。
xx年9月末民生领域贷款余额1851亿元,同比增长611亿元,高于贷款平均增速19.52个百分点。
(8)以金融创新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国内文化产业市场潜力巨大,但由于体制、政策和观念的原因,长期缺乏融资渠道。
建行在这个领域进行了多方面大胆探索,文化产业贷款比年初增加100多亿元。
为支持文化企业广辟发债等融资渠道,向文化产业客户提供担保249亿元。
成立了文化产业基金管理公司,目前正与国家有关部门和大的文化企业集团筹备发起文化产业基金。
(二)坚持积极审慎经营方针,不断强健风险管理xx年初建行确定了“积极审慎”的经营方针。
所谓积极,就是根据形势变化,及时调整政策,想客户所想,急客户所急,创新方式方法,将项目前期工作做深做透。
所谓审慎,就是把风险管理作为永恒的主题,坚持“了解客户、理解市场、全员参与、抓住关键”的风险理念,把握合规底线,避免出现“一哄而起”和“萝卜快了不洗泥”。
反复提示各分支机构要坚持有效发展,不盲目争夺市场第一。
总行为此还调整了业绩考核体系,一反往年做法,不再考核分行的市场占比,避免了盲目攀比放贷规模和月末、季末冲时点现象。
xx年以来新增贷款由前几年的第一、二名变为第四名,市场占比下降2个百分点,增速比同业平均慢5.37个百分点。
监管部门对建行信贷投放的总量控制和节奏把握给予了充分肯定。
第二篇:建设银行调研报告(一)自觉服务国家经济发展大局,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支持扩大内需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行认识到,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具体到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就是通过不断改革创新,持续增强综合金融服务能力,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健康发展。
xx年11月上旬,中央决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建行及时调整工作计划,积极支持扩大内需。
由于项目准备工作基础扎实,因而迅速形成信贷投放。
仅xx年后两个月就新增贷款1555亿元,体现了 __、 __“出手快、出拳重”的要求。
建行密切跟踪和分析实体经济需要,围绕促进投资、消费和出口,发挥传统优势,大胆创新探索,采取了全面的服务措施。
(1)积极主动地为基础设施项目和重点企业提供综合性金融解决方案。
除了主动帮助部门、地方和企业做好相关规划,搞好项目评估和造价咨询,还努力降低企业筹资成本,改善财务效益。
xx年通过投资银行、信托理财、租赁等方式为企业融资xx亿元,比上年增加近900亿元。
xx年前9个月,基础设施贷款新增3265亿元,占公司类贷款新增额的56%。
(2)努力为居民提供最好的住房金融和消费信贷服务。
重点支持拆迁安置房、经济适用房、中低价位和中小户型商品房建设。
9月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7928亿元,稳居同业前列;个人消费贷款达到1200多亿元, __透支增速超过40%,有力促进了居民消费。
(3)积极探索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新方法新手段。
建立了120多家小企业“信贷工厂”,组建专门团队,实行标准化、流程化作业。
结合小企业电子商务特点,在浙江、江苏、广东等八个省市推出网上信贷,累计为xx多个客户发放48亿元贷款。
为小企业推出循环额度贷款、小额无抵押贷款,联贷联保贷款等系列产品,近三年中小企业贷款平均增幅20%以上,中小企业客户已占公司(4)切实改善农村、农业金融服务。
总结分行小额农户贷款的做法,推广到黑龙江等农业大省,当年发放小额农户贷款26亿元。
已设立5家村镇银行,正在筹备村镇银行控股公司,计划未来三年村镇银行达到100家,努力将服务延伸到更广大的县城和村镇。
近两年涉农贷款平均增长率超过25%。
(5)破解出口加工企业产品转内销遇到的金融难题。
沿海地区外向型企业能够生产全球一流的消费品, __后国外市场萎缩,国内消费者虽然有巨大需求,但苦于没有内销渠道。
这些企业转内销,除品牌、渠道外,融资颈瓶也是主要约束因素。
经过一系列调研、论证,建行推出了“内贸通”系列产品,累计向出口企业授信200多亿元,帮助一批加工出口企业走入广阔的国内市场,实现了多方共赢。
(6)帮助企业兼并、转型升级。
目前,已发放并购贷款超过百亿元,不论在贷款笔数还是贷款总量上,都居国内同业首位。
(7)努力满足“保民生”的多重金融服务需要。
专门推出面向教育、医疗、社保、环保领域的“民本通达”系列产品。
xx年9月末民生领域贷款余额1851亿元,同比增长611亿元,高于贷(:)款平均增速19.52个百分点。
(8)以金融创新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国内文化产业市场潜力巨大,但由于体制、政策和观念的原因,长期缺乏融资渠道。
建行在这个领域进行了多方面大胆探索,文化产业贷款比年初增加100多亿元。
为支持文化企业广辟发债等融资渠道,向文化产业客户提供担保249亿元。
成立了文化产业基金管理公司,目前正与国家有关部门和大的文化企业集团筹备发起文化产业基金。
第三篇:银行实习调研报告统观深圳市工商银行、商业银行、农业银行近期开展消费信贷的状况,具有以下特点:(l)以住房为主的消费信贷业务起步较早并不断完善,其他业务正逐步展开;(2)总的讲消费信贷业务虽有进展,但量小,拓展狭窄;(3)各行依据扩大内需的要求,均在加紧设计新品种,制订新制度、新办法,随之银行之间也进人了一个新的竞争阶段。
(一)当前开展消费信贷的难点1.各层次居民收入的不确定性。
深圳市的人均收人水平虽然在全国各城市处于前列,但收入的分配差距极大。
高收入阶层的消费具有工作性消费的性质,如买得起私车的人有公车坐,有钱作观光旅游的人往往有机会作商务旅游等;中等收人阶层是最具消费信贷潜力的消费者,但受公务员制度改革、国企改革等因素影响,未来收入具有不确定性,购买福利房、微利房挖走了一部分收人,一般耐用品购置则无需贷款也能消费,高档消费品如汽车虽然极具吸引力,但养车费使贷款购车者望而却步;而低收入者为了生存和预防动机,极少考虑进行贷款消费。
2.未来预期因素的影响。
近几年尽管银行利率一降再降,居民储蓄存款增幅却一增再增,而相反,消费增幅却低谷徘徊。
住房改革、教育收费制度即将实行,都增加了人们的支出预期,再加上物价不断回落,人们买涨不买跌,持币待购,更不会热衷消费贷款。
3.消费者资信度难把握。
我国目前尚未建立个人信用制度,即没有对自然人进行 __明;个人账户、收人、个人可支配收人、用于抵押的资产以及信用状况记录等,没有相应的评信制度。
我国还没有实行存款实名制。
家庭财产登记制、个人财产破产制,更没有个人资信状况适用等级的专业信用认定机构,银行花费大量的时间也很难掌握消费者的信用状况。
在此情况下,消费信贷必然受到一定的限制。
4.贷款保证难落实。
现阶段尚缺乏个人消费信贷担保制度。
各商业银行为了保证资金安全,减少贷款风险,通常要求对申请人实行担保制度。
银行一般不向也不敢向无担保的消费者提供消费信贷,消费者在申请消费信贷时很难找到满意和有效的担保形式。
5.资金流动错位。
住房、汽车高额消费信贷业务数额大、期限长、客户分散、利率固定,而商业银行的资金主要是短期资金。
发达国家一般采用资产证券化来解决流动性问题,对住房金融普遍采取的是抵押资产的证券化。
在我国目前信贷资产尚不能实行证券化的条件下,商业银行从自身利益出发开展消费信贷的积极性显然是会受影响的。
6.相关法规不健全。
我国关于信贷方面的法律、法规有《担保法》、《票据法》和《贷款通则》等,这些法律法规是针对生产性贷款而立的,针对消费性贷款的法律法规尚属空白。
所以,在消费信贷回收过程中,一旦出现贷款本息回收困难、7.人们陈旧的传统观念。
开展个人消费信贷最大的障碍于人们的消费观念。
勤俭持家,量人为出,不可“寅吃卯粮”一向被视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只有当大多数人逐步摆脱植根于国人心中的传统消费观念时,消费信贷才能迎来一个灿烂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