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届高三地理小专题训练:土壤盐碱化(盐渍化) 含答案与机械

2021届高三地理小专题训练:土壤盐碱化(盐渍化) 含答案与机械

2021届高三地理小专题训练:土壤盐碱化(盐渍化)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土壤盐渍化指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通过毛细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盐分积累在地表土壤的过程。

下表为受土壤盐渍化危害较严重的亚非国家相关数据统计。

读表,完成1~3题。

1. 土壤盐渍化主要发生在A. 高寒地区B. 温带海洋性气候地区C. 耕地分布区D. 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地区2. 地中海沿岸与中国华北平原土壤盐渍化最严重的时间分别是A. 夏季、春季B. 冬季、夏季C. 秋季、夏季D. 冬季、秋季3. 印度土壤盐渍化危害程度较土库曼斯坦轻,其主要原因是印度A. 气温高B. 降水丰富C. 地下水贫乏D. 植被茂盛【答案】1. D 2. A 3. B【解析】土壤盐渍化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地区,这些地区气候干旱,蒸发旺盛。

地中海沿岸是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蒸发旺盛。

中国华北平原是春季干旱多大风天气,蒸发旺盛。

印度是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土壤盐渍化轻。

1. 土壤盐渍化指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通过毛细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盐分积累在地表土壤的过程。

所以土壤盐渍化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地区,这些地区气候干旱,蒸发旺盛,D对。

高寒地区蒸发弱,A错。

温带海洋性气候地区降水多,蒸发少,B错。

耕地分布区合理灌溉,不易盐渍化,C错。

2. 地中海沿岸是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蒸发旺盛。

中国华北平原是春季干旱多大风天气,蒸发旺盛。

所以土壤盐渍化最严重的时间分别是夏季、春季,A对。

地中海地区冬季多雨,华北地区夏季多雨,B、C、D错。

3. 印度土壤盐渍化危害程度较土库曼斯坦轻,其主要原因是印度是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土库曼斯坦是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蒸发较多。

B对。

气温高、植被茂盛不是盐渍化的主要因素,A、D错。

印度地下水丰富,C错。

读“次生盐渍化形成原理图”,回答4~5题。

4. 造成土壤次生盐渍化的主要原因是A.海面上升B.水土流失C.不合理的灌溉D.荒漠化5. 图示区域可能位于A.宁夏平原B.三江平原C.成都平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答案】4. C 5. A【解析】4. 读图可知,干旱地区大水漫灌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加深土壤盐碱化,所以土壤次生盐渍化主要原因是灌溉的快速扩张和不合理的灌溉。

故选C。

5. 次生盐渍化主要分布在降水不足且需灌溉的集约农业区,选项四个区域中宁夏平原降水量少,需要引黄河水灌溉。

故选A。

沧州海兴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渤海之滨,拥有盐碱地约30万亩。

在当地“种一瓢收一斗”的盐碱地或中低产田上,中科院农业研究所经过不断改良与实验,使小麦平均每亩产量达到600斤。

农业研究所主要通过咸水结冰等方法改造盐碱土壤(传统盐碱地治理方法主要是通过强灌强排、抽取地下淡水降低地下水位,以淡水洗盐,使土壤脱盐),打造“良田”,通过微咸水灌溉等方法进行田间管理,并选育更耐盐碱的作物品种。

据此完成6~7题。

6. 海兴县农业受土壤盐碱化影响最大的季节是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7. 海兴县改造盐碱土壤未采用传统措施的主要原因是当地A. 地质结构不稳定,淡水资源不足B. 地势较低,地下水埋藏浅且盐度高C. 地质结构不稳定,不适合深挖淡水井D. 传统盐碱地治理方法的效果差【答案】6. A 7. B【解析】考查水盐运动规律,盐碱地的治理措施。

6. 春季,气温回升,蒸发旺盛,加之作物返青,需水量大,但此时尚未进入雨季,如果灌溉不科学,很容易加重土壤盐碱化,A正确;夏季淋盐,降水多,土壤盐碱化减轻,影响小B错误;秋季降水减少,蒸发旺盛,土壤虽返盐,但作物已成熟,影响小,C错误;冬季农作物很少,且盐份较低也很稳定,影响小,D错误。

故选A。

7. 传统措施是通过强灌强排、抽取地下淡水降低地下水位,以淡水洗盐,使土壤脱盐,侧面说明这里地势较低,地下水埋藏浅且盐度高,用传统方法简单但效果差,B正确,D错误;未采用传统措施改造盐碱土壤与地质构造没有关系,AC错误。

故选B。

下面图为我国局部地区土壤分布图,右图是沿左图中46°纬线上M、N两点所作的地形剖面示意图。

读图回答8~9题。

8. 以下说法合理的是A.盐渍化程度和蒸发状况有关,所以气温越高,盐渍化越严重B.该地盐渍化程度在春季较高C.可以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治理盐渍化D.整体来看,该地盐渍化程度南高北低9. 图乙中a、b、c三地的土壤盐度从高到低的顺序是A.c>b>a B.b>c>a C.c>a>b D.a=b>c【答案】8. B 9. 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土壤盐渍化的主要因素和读图能力,要求学生掌握蒸发量、降水量和地下水的运动对地表盐分的影响。

8. 盐渍化程度与蒸发量、降水量和地下水高度有关,气温高蒸发量大,降水少,地下水高度大容易造成盐渍化;此地夏季气温高发量大,但降水多,降水增加了淋盐作用,A错误;春季降水少,蒸发强,盐渍化严重,B对;大水漫灌加剧盐渍化,C错误;整体来说该地盐渍化程度东高西低,D错误。

故本题B 正确。

9. 由右图图例和左图地形剖面图可确定地下水离c点地面最近,盐度最高,同理可知a、b、c三地的土壤盐度从高到低的顺序是c>b>a。

故本题A正确。

二、综合题。

10.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土壤盐渍化已经成为严重影响我国部分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环境问题,下图示意我匡某地区土壤盐渍化的形成过程。

(1)指出土壤盐渍化的形成条件。

(2)简述土壤盐渍化对当地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

(3)试提出土壤盐渍化的防治措施。

【答案】(1)气候干旱,蒸发量大;地势较低,地下水位高。

(2)加剧土壤板结,不利于农作物根系的伸展;土壤水盐碱度较高,不利于农作物的成活;不利于农作物吸收养分,阻碍作物生长,造成农业减产。

(3)合理灌溉,实施喷灌、滴灌;及时排水,降低地下水位;覆盖地膜减少蒸发的影响;种植耐盐碱植物,提高植被覆盖率。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土壤盐渍化的形成条件、不利影响及防治措施,试题难度一般。

(1)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土壤盐渍化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灌溉等原因,在地势较低处,地下水位上升,气候干旱,蒸发量大,水分蒸发,盐分在地表集聚,形成土壤盐渍化,所以如若盐渍化的形成条件有气候干旱,蒸发量大;地势低平,地下水位升高等。

(2)土壤盐渍化对当地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可从对土壤、农作物的生长等方面的影响来分析。

土壤盐渍化使土壤含盐量上升,加剧土壤板结,不利于农作物根系的伸展和发育;土壤含盐量较高,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成活,使农作物减产,给农业生产造成损失。

(3)土壤盐渍化的防治措施可从原因来分析,农业发展过程中可采取合理灌溉,采用先进的农业灌溉技术,实施喷灌、滴灌等;灌溉或雨后,可及时排水,降低地下水位;可采用地膜覆盖,减少蒸发的影响;还可以种植耐盐碱植物,提高植被覆盖率等。

1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农用大棚长期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状态。

随着使用年限增长,我国北方不少大棚内土壤次生盐渍化逐渐显现,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

究其原因主要有:灌溉水含盐量高;过量施用化肥等。

提出治理大棚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合理建议。

【答案】①减少化肥施用量、增施有机肥;②利用淡水灌溉淋溶(洗);③夏季时去掉棚膜,利用雨水淋溶(洗);④客土置换。

【解析】本题以我国北方不少大棚内土壤次生盐渍化逐渐显现为背景,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创造性地解决现实生活中问题的能力,围绕北方大棚土壤次生盐碱化问题探讨解决措施,体现学以致用。

治理大棚土壤次生盐渍化要有的放矢,根据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材料中已说明我国北方大棚内土壤次生盐渍化逐渐显现的原因主要是灌溉水含盐量高,过量施用化肥等。

对于过量施用化肥,我们可以采取增施有机肥,减少化肥施用量的措施;对于灌溉水含盐量高,我们可以采取淡水淋盐的措施,引含盐量低的淡水淋洗或用雨水淋洗,北方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7、8月份,此季节可掀开棚膜,利用雨水淋洗;另外,对于次生盐渍化过于严重的大棚土壤,也可以采取利用别处低盐、好质地的土壤进行置换大棚盐渍化土壤的措施。

【点睛】现阶段盐渍土壤的改良方法主要包括淋洗除盐、覆盖抑盐、生物改良、科学施肥、合理轮作、客土置换等。

对于客土置换来说,如何控制深层土壤返盐,保持客土中微生物活性,延长客土使用寿命,是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

1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大庆市(位置见图)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松嫩平原北部,地势低平,多盐碱湖泡、沼泽凹地。

大庆市气候为大陆性季风气候,年蒸发量1635mm,春季多大风。

黑土广布,湖沼附近草场集中,农牧业发达。

但近年来,由于过垦过牧和水利工程盲目建设等不合理的农业开发,草场退化、盐碱化日渐严重。

2018年,大庆市部分地区通过采取平整土地,借助引嫩工程水渠引水,试种“海水稻”(能在海边滩涂等盐碱地生长的特殊水稻),以“盐碱地种稻”模式来改良盐碱地,但平均亩产仅为210.9公斤。

(1)分析大庆草地盐碱化严重的自然原因。

(2)解释不合理的农业开发生产加剧草地盐碱化的原因。

(3)说明大庆“盐碱地种水稻”模式在改良盐碱地过程中的作用。

(4)农民对是否应大力发展“海水稻”种植态度不一,请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答案】(1)降水量季节、年际变化大,年降水量远小于年蒸发量,且季节性冻融作用加剧盐分地表富集;地势低洼(平),排水不畅,地下水位较高;地势低平,多盐碱湖泡,水位变化大,裸露湖滩盐分随春季大风扩散,加剧周边草地盐碱化。

(2)过度放牧和盲目开垦,减少植被,加剧蒸发;不合理灌溉引起地下水位升高;旱涝多发,不合理的水利工程设施破坏水盐循环,加剧盐碱化。

(3)平整土地,改变地表低洼,利于排盐减少盐分积累;借助引嫩工程水渠,引入河流淡水使水稻田蓄水,淡化表层盐碱且阻滞地下盐分上泛;栽种海水稻,通过提高植被覆盖率,减少蒸发,阻滞地下盐分上泛;人为耕作和归还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成分和结构,利于盐分下渗。

(4)赞同:改良土地,扩大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提高居民收入。

不赞同:种植投入较大;单产低;影响原有农业种植结构。

【解析】(1)草地盐碱化严重的原因主要从地形、降水及蒸发、风力等方面分析。

由材料可知“大庆市地势低平,多盐碱湖泡、沼泽凹地”,排水不畅,水位季节变化大;“大庆市气候为大陆性季风气候,年蒸发量1635mm,春季多大风”,大风加剧了蒸发,导致盐分的积累;“湖沼附近草场集中”,草场周边多为盐碱湖泡,使得草场就有潜在的盐碱化危险。

(2)“由于过垦过牧和水利工程盲目建设等不合理的农业开发,草场退化、盐碱化日渐严重。

”过度放牧及农垦会导致草场破坏,地表缺乏植被保护,蒸发量增加;由于发展农业,不合理的灌溉会导致地下水水位升高,盐分物质随之上移表层;不合理的水利工程建设破坏了水循环,使得盐分随着水循环发生的淋盐过程减少,加剧草场的盐碱化。

相关主题